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题号|一 四 合计 (-)(二)(三)[(四)(-)[(二) 得分 得分评卷人 、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方格中。(2分) 因地置宜建三桥,巧妙绝仑数汉城 2.结合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蓍(),在青叶 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3.给下列句中加点部分替换成语,使表意更为简明。(2分) ①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 ②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B.他学习普通话很认真,一有机会就纠正和学习发音不正确的地方 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自身是否努力。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意在为青少年提供展示掌握汉字水平的机会和展示个性的舞台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 壤,每经历干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题第1页共8页
2013—2014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2013—2014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时间:120 分钟 总分:12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合计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方格中。(2 分) 因地置宜建三桥,巧妙绝仑数汉城。 2.结合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 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 ),在青叶 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憧.( )憬着美好的明天。 3.给下列句中加点部分替换成语,使表意更为简明。(2 分) ①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 .........? ②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B.他学习普通话很认真,一有机会就纠正和学习发音不正确的地方。 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自身是否努力。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意在为青少年提供展示掌握汉字水平的机会和展示个性的舞台。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 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②④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 6.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往往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仿照示例,写出《骆驼祥子》中你熟悉 的一个人物。(2分) 示例:祥子--老实,健壮,坚忍,但后来又变得麻木、自暴自弃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①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 ②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一诗中,运用双关修辞,借眼前之景,隐喻社会现实和 诗人饱经沧桑、身心交瘁、未老先衰境况的一联是: ③走进古典诗词,触摸诗人情怀 江入大荒流”(李 白《渡荆门送别》)是出游的惊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是望月的感喟 ”(杜甫《春望》)是思家的殷切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是离别的惆怅……一切景 语皆成情语 得分评卷人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如今,中国公民出境游的不文明行为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如果你在异国他乡 的街头,见到我国一位中年男子购物时不排队,而去“加塞”,你会怎样对他说?(2分) 9.班上正准备开展“说不尽的桥”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使本次活动圆满开展,请你合理安 排。(每项2分,共8分) 「组别 活动内容活动方法 实地探寻组 实地观察、询问 搜集桥的图片、桥的建筑、中 外的桥梁及桥梁专家 上网查询 书海觅桥组 搜集桥的书籍,有关桥的诗词③ 成语、俗语、故事等桥文化。 造桥专家组 动手画、做、折等方法 得分评卷人 、阅读与欣赏(40分)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2013—2014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 6.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往往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仿照示例,写出《骆驼祥子》中你熟悉 的一个人物。(2 分) 示例:祥子----老实,健壮,坚忍,但后来又变得麻木、自暴自弃。 7.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8 分) ①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 ②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一诗中,运用双关修辞,借眼前之景,隐喻社会现实和 诗人饱经沧桑、身心交瘁、未老先衰境况的一联是: , 。 ③走进古典诗词,触摸诗人情怀。“ ,江入大荒流”(李 白《渡荆门送别》) 是 出 游 的 惊 奇 ; “ 何 夜 无 月 ? 何 处 无 竹 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是望月的感喟; “ , ”(杜甫《春望》)是思家的殷切; “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是离别的惆怅……一切景 语皆成情语。 得分 评卷人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0 分) 8.如今,中国公民出境游的不文明行为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如果你在异国他乡 的街头,见到我国一位中年男子购物时不排队,而去“加塞”,你会怎样对他说? (2 分) 9.班上正准备开展“说不尽的桥”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使本次活动圆满开展,请你合理安 排。(每项 2 分,共 8 分) 组别 活动内容 活动方法 实地探寻组 ① 实地观察、询问 ② 搜集桥的图片、桥的建筑、中 外的桥梁及桥梁专家。 上网查询 书海觅桥组 搜集桥的书籍,有关桥的诗词、 成语、俗语、故事等桥文化。 ③ 造桥专家组 ④ 动手画、做、折等方法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与欣赏 (40 分)
)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10-11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 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 分) 11.“造化钟神秀”一句中“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2分)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项脊轩①,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en) 漉(心)②,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 修葺(q),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③,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 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un)④,亦遂増增胜⑤。借书满架,偃仰⑥啸歌,冥然兀坐⑦, 万籁有声;而庭堦(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珊珊⑧可爱 《项脊轩志》 注释:①轩:小的房室。②尘泥渗漉:(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③垣墙周庭:庭院四周 砌上围墙。④栏楯(shun):栏杆。⑤增胜:增添了光彩。⑥偃仰:安居。⑦冥然兀坐:静 静地独自端坐着。⑧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谈笑有鸿儒 (2)人至不去 13.下列加点字用法(或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无丝竹之乱耳 B.三五之夜 C.实是欲界之仙都 D.忘路之远近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15.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 绘陋室幽雅,乙文用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 两文都采用了 手法。(2分) 16.对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2分)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2013—2014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一)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 10-11 题。(4 分) 望 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 ,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 。(2 分) 11.“造化钟神秀”一句中“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2 分)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 12-16 题。(10 分)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项脊轩①,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 漉(lù)②,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 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③,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 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④,亦遂增胜⑤。借书满架,偃仰⑥啸歌,冥然兀坐⑦, 万籁有声;而庭堦(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珊珊⑧可爱。 ――《项脊轩志》 注释:①轩:小的房室 。②尘泥渗漉 :(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③垣墙周庭:庭院四周 砌上围墙。④栏楯(shǔn):栏杆。⑤增胜:增添了光彩。⑥偃仰:安居。⑦冥然兀坐:静 静地独自端坐着。⑧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2 分) (1)谈笑有鸿儒.. (2)人至不去. 13.下列加点字用法(或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2 分) A.无丝竹之.乱耳 B.三五之.夜 C.实是欲界之.仙都 D.忘路之.远近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15 . 内 容 上 , 甲 乙 两 文 同 样 描 写 居 室 环 境 , 甲 文 以 “ ” 绘 陋 室 幽 雅 , 乙 文 用 “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 两文都采用了 手法。(2 分) 16.对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2 分)
三)阅读散文《一生中落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回答17-21题。(13分) 一生中落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 ①15岁那年,我们搬进了一个陌生的小区。住得离学校更远了,出入都要带门禁卡, 这更让吊儿郎当的我头疼 ②每次走到门口,我就会忽然弯腰直接从栏杆下面钻过去。这时候,门口保安总会以一 副我欠了他八百万没还的样子,让我出示业主卡,本来无伤大雅的事到了这里却让我莫名生 厌。我常常漫不经心地说出门牌号,然后大大咧咧地离开。我和所有生活优越的少年一样 不知什么是尊重 ③有一天,我又忘记带门禁卡,他照常拦住我。我忍不住破口大骂,把平时累积的不爽 并奉还。保安大叔憋红了脸,礼貌地向我解释这是规定,我只觉得他就是那种有点小权力 就要用尽的小人,嘴里蹦出两个字--傻帽,然后径直走了进去,内心有一种打败他人之后 的暗爽 ④某天下午楼下尖锐的谩骂声吵醒了午睡的我。一个中年男人正指着那个保安大骂着 面目狰狞。保安大叔则无助地叹着气向四周张望,灼灼的烈日下,穿着制服的他汗流浃背。 ⑤原来,他一天要承受许多次这样的谩骂,而我也是其中一个。 ⑥那天我特意带了门禁卡,还在门口的超市买了两罐可乐给他。他-开始不肯接受,最 后接过可乐放在一边。自那之后,那个保安每次见到我都对我笑。 ⑦春节期间,下着雨,他一个人站在小小的亭子边,时而抬头看天,时而往远处呆望。 保安亭没有电脑、没有电视,他就这么一天天无聊地站立着。这一场景,定格在了我年少的 记忆里 ⑧我想,他一定也有自己的父母、孩子、爱人。原来一个人为了家人,可以这般坚忍地 站过一个又一个炎夏与寒冬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4页共8页
2013—2014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 (三)阅读散文《一生中落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回答 17—21 题。(13 分) 一生中落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 ①15 岁那年,我们搬进了一个陌生的小区。住得离学校更远了,出入都要带门禁卡, 这更让吊儿郎当的我头疼。 ②每次走到门口,我就会忽然弯腰直接从栏杆下面钻过去。这时候,门口保安总会以一 副我欠了他八百万没还的样子,让我出示业主卡,本来无伤大雅的事到了这里却让我莫名生 厌。我常常漫不经心地说出门牌号,然后大大咧咧地离开。我和所有生活优越的少年一样, 不知什么是尊重。 ③有一天,我又忘记带门禁卡,他照常拦住我。我忍不住破口大骂,把平时累积的不爽 一并奉还。保安大叔憋红了脸,礼貌地向我解释这是规定,我只觉得他就是那种有点小权力 就要用尽的小人,嘴里蹦出两个字----傻帽,然后径直走了进去,内心有一种打败他人之后 的暗爽。 ④某天下午,楼下尖锐的谩骂声吵醒了午睡的我。一个中年男人正指着那个保安大骂着, 面目狰狞。保安大叔则无助地叹着气向四周张望,灼灼的烈日下,穿着制服的他汗流浃背。 ⑤原来,他一天要承受许多次这样的谩骂,而我也是其中一个。 ⑥那天我特意带了门禁卡,还在门口的超市买了两罐可乐给他。他一开始不肯接受,最 后接过可乐放在一边。自那之后,那个保安每次见到我都对我笑。 ⑦春节期间,下着雨,他一个人站在小小的亭子边,时而抬头看天,时而往远处呆望。 保安亭没有电脑、没有电视,他就这么一天天无聊地站立着。这一场景,定格在了我年少的 记忆里。 ⑧我想,他一定也有自己的父母、孩子、爱人。原来一个人为了家人,可以这般坚忍地 站过一个又一个炎夏与寒冬
⑨初中毕业以后,我便离开了父母,在陌生的城市读高中。 ⑩在那里,我常常三餐不定,有时随便就在路边解决温饱问题。 ①有个卖山东煎饼的小摊我经常光顾。我记得卖煎饼的大叔有个小男孩,小男孩每天下 午六点会准时到他爸爸的小摊。有时在一张塑料凳上面写作业,有时在玩树下的小花小草, 有时困了就枕着小书包在手推车旁的硬纸板上睡觉,不吵不闹。 2有天晚上我路过那条街发现那个卖煎饼的小摊被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个 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大发雷霆,指着不小心将面糊溅到他身上的小男孩的爸爸大声谩骂。小 男孩的爸爸很窘迫,—个劲地道歉。我透过人群看到了小男孩,他被人群包围着,眼里满是 惊恐和无助,紧紧地抓住爸爸的衣角。 ①后来中年男子骂舒服了,终于走了。 ⑩人群散后,他爸爸—个人默默地坐在凳子上--也许是在儿子面前丢脸了,也许是心 酸和委屈。小男孩的爸爸摸着小男孩的头,嘴里大概说着一些“没事”之类的话。 ①我本来想顺便多买一个煎饼,走上前却看见那个小男孩爬到了爸爸的腿上,用小手拍 着爸爸的背。小男孩咬着嘴,努力忍着,不让爸爸看到,双手不断交替着擦自己的眼睛。 ⑩那一瞬间,我被心酸淹没。 ⑩我想起了我忙碌的父亲,我们总是很少交流。哪怕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我也不曾 像这般拍拍他的背,说说鼓励的话--那样显得很别扭。在体恤父母方面,我甚至连一个小 男孩都不如。 ③从那之后,我开始有事没事打电话回家,我知道,等我长大了,父母就老了 ⑩作家刘亮程曾说过:“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 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那些生命中的陌生人,如果我可以和他们一样,为了亲人而忍耐 那些劈头盖脸的风霜雨雪,忍耐所有世事艰险,然后依旧坚持,依旧感恩,依旧奋斗,也许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2013—2014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 ⑨初中毕业以后,我便离开了父母,在陌生的城市读高中。 ⑩在那里,我常常三餐不定,有时随便就在路边解决温饱问题。 ⑪有个卖山东煎饼的小摊我经常光顾。我记得卖煎饼的大叔有个小男孩,小男孩每天下 午六点会准时到他爸爸的小摊。有时在一张塑料凳上面写作业,有时在玩树下的小花小草, 有时困了就枕着小书包在手推车旁的硬纸板上睡觉,不吵不闹。 ⑫有天晚上我路过那条街,发现那个卖煎饼的小摊被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一个 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大发雷霆,指着不小心将面糊溅到他身上的小男孩的爸爸大声谩骂。小 男孩的爸爸很窘迫,一个劲地道歉。我透过人群看到了小男孩,他被人群包围着,眼里满是 惊恐和无助,紧紧地抓住爸爸的衣角。 ⑬后来中年男子骂舒服了,终于走了。 ⑭人群散后,他爸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凳子上----也许是在儿子面前丢脸了,也许是心 酸和委屈。小男孩的爸爸摸着小男孩的头,嘴里大概说着一些“没事”之类的话。 ⑮我本来想顺便多买一个煎饼,走上前却看见那个小男孩爬到了爸爸的腿上,用小手拍 着爸爸的背。小男孩咬着嘴,努力忍着,不让爸爸看到,双手不断交替着擦自己的眼睛。 ⑯那一瞬间,我被心酸淹没。 ⑰我想起了我忙碌的父亲,我们总是很少交流。哪怕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我也不曾 像这般拍拍他的背,说说鼓励的话----那样显得很别扭。在体恤父母方面,我甚至连一个小 男孩都不如。 ⑱从那之后,我开始有事没事打电话回家,我知道,等我长大了,父母就老了。 ⑲作家刘亮程曾说过:“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 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那些生命中的陌生人,如果我可以和他们一样,为了亲人而忍耐 那些劈头盖脸的风霜雨雪,忍耐所有世事艰险,然后依旧坚持,依旧感恩,依旧奋斗,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