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体论 1.1道是万物的本原 1.2道生万物 1.3道的物质性 1.4道的本性
1.1道乃万物本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1.2道生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毅 而王公以为称 。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注意:“一”不是数目的一,而是浑然一体的混沌原始状态。 ”、“三分也不是数目,而是指混沌状态的逐步分化。 冲气,冲虚之气。 教父:教育的起始
1.3道的物质性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 为物,惟恍惟惚 恍兮,其中有 象; 恍兮惚兮,其中 有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孔,大。如孔硕(硕大)孔德(大德).容,宽容。《书》:有容,德乃大。 一说为仪容;容貌,或品格。 恍,形象模糊:惚,难以捉摸。窈,深远。冥,幽暗。 甫,通“父”,引申为“起始”,众甫:万物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