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报告人提十个问题 11 论》第28页)①这个论断是正确的? 6报告人是否承认恩格斯的“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 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反杜林论》1886年第2版第6节《自然 哲学。天体演化学,物理学,化学》第45页)②这个论断是正确的? 7报告人是否承认因果性、必然性、规律性等等观念是自然 界、现实世界的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恩格斯这样说(《反杜林 论》第3节《先验主义》第20一21页和第11节《自由和必然》第 103一104页)③是不正确的。 8.报告人是否知道,马赫曾经表示他赞同内在论学派的首领 舒佩的观点,甚至还把自己最后的一本主要哲学著作献给舒佩8? 马赫这样地附和僧侣主义的维护者、哲学上露骨的反动分子舒佩 的露骨的唯心主义哲学,报告人怎样解释? 9.报告人的昨天的同志(根据《论丛》)、孟什维克尤什凯维奇 今天(跟着拉赫美托夫)宣称波格丹诺夫是唯心主义者,报告人 为什么对这件“怪事”避而不谈?报告人是否知道,彼得楚尔特在最 近的一本著作”中把马赫的许多门徒列入唯心主义者? 10.报告人是否确认这样的事实:马赫主义和布尔什维主义毫 无共同之处:列宁不止一次地反对过马赫主义:孟什维克尤什凯 维奇和瓦连廷诺夫都是“纯粹的”经验批判主义者? 载于1925年《列宁文集》俄文版 选自《列宁全集》第2版第18卷 第3卷 第1一2页 ①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48页。一编者注 ②同上,第65页。一编者注 ③同上,第37-39页和第125一126页。一编者注
论 》 第 2 8 页 ) ① 这 个 论 断 是 正 确 的 ? 6 . 报 告 人 是 否 承 认 恩 格 斯 的 “ 没 有 运 动 的 物 质 和 没 有 物 质 的 运 动 是 同 样 不 可 想 象 的 ” ( 《 反 杜 林 论 》 1 8 8 6 年 第 2 版 第 6 节 《 自 然 哲 学 。 天 体 演 化 学 , 物 理 学 , 化 学 》 第 4 5 页 ) ② 这 个 论 断 是 正 确 的 ? 7 . 报 告 人 是 否 承 认 因 果 性 、 必 然 性 、 规 律 性 等 等 观 念 是 自 然 界 、 现 实 世 界 的 规 律 在 人 脑 中 的 反 映 ? 或 者 恩 格 斯 这 样 说 ( 《 反 杜 林 论 》 第 3 节 《 先 验 主 义 》 第 2 0 — 2 1 页 和 第 1 1 节 《 自 由 和 必 然 》 第 1 0 3 — 1 0 4 页 ) ③ 是 不 正 确 的 。 8 . 报 告 人 是 否 知 道 , 马 赫 曾 经 表 示 他 赞 同 内 在 论 学 派 的 首 领 舒 佩 的 观 点 , 甚 至 还 把 自 己 最 后 的 一 本 主 要 哲 学 著 作 献 给 舒 佩 1 8 ? 马 赫 这 样 地 附 和 僧 侣 主 义 的 维 护 者 、 哲 学 上 露 骨 的 反 动 分 子 舒 佩 的 露 骨 的 唯 心 主 义 哲 学 , 报 告 人 怎 样 解 释 ? 9 . 报 告 人 的 昨 天 的 同 志 ( 根 据 《 论 丛 》 7 ) 、 孟 什 维 克 尤 什 凯 维 奇 今 天 ( 跟 着 拉 赫 美 托 夫 ) 宣 称 波 格 丹 诺 夫 是 唯 心 主 义 者 1 9 , 报 告 人 为 什 么 对 这 件 “ 怪 事 ” 避 而 不 谈 ? 报 告 人 是 否 知 道 , 彼 得 楚 尔 特 在 最 近 的 一 本 著 作 2 0 中 把 马 赫 的 许 多 门 徒 列 入 唯 心 主 义 者 ? 1 0 . 报 告 人 是 否 确 认 这 样 的 事 实 : 马 赫 主 义 和 布 尔 什 维 主 义 毫 无 共 同 之 处 ; 列 宁 不 止 一 次 地 反 对 过 马 赫 主 义 2 1 ; 孟 什 维 克 尤 什 凯 维 奇 和 瓦 连 廷 诺 夫 都 是 “ 纯 粹 的 ” 经 验 批 判 主 义 者 ? 载 于 1 9 2 5 年 《 列 宁 文 集 》 俄 文 版 第 3 卷 选 自 《 列 宁 全 集 》 第 2 版 第 1 8 卷 第 1 — 2 页 向 报 告 人 提 十 个 问 题 1 1 ① ② ③ 同 上 , 第 3 7 — 3 9 页 和 第 1 2 5 — 1 2 6 页 。 — — 编 者 注 同 上 , 第 6 5 页 。 — — 编 者 注 见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全 集 》 第 2 0 卷 第 4 8 页 。 — — 编 者 注
12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2 (1908年2-10月) 第一版序言 许多想当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家,今年在我们这里对马克思 主义哲学进行了真正的讨伐。不到半年就出版了四本书,这四本书 主要是并且几乎完全是攻击辩证唯物主义的。其中,首先是1908 年在圣彼得堡出版的巴扎罗夫、波格丹诺夫、卢那察尔斯基、别尔 曼、格尔方德、尤什凯维奇、苏沃洛夫的论文集《关于〈?应当说是: 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丛》',其次是尤什凯维奇的《唯物主义 和批判实在论》、别尔曼的《从现代认识论来看辩证法》和瓦连廷诺 夫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 所有这些人都不会不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几十次地把自己 的哲学观点叫作辩证唯物主义。然而所有这些因敌视辩证唯物主 义而联合起来的人(尽管政治观点截然不同)在哲学上又自命为马 克思主义者!别尔曼说,恩格斯的辩证法是“神秘主义”。恩格斯的 观点“过时了”,一巴扎罗夫随便一说,好像这是不言而喻的。唯 物主义看来被我们的勇士们驳倒了,他们自豪地引证“现代认识
唯 物 主 义 和 经 验 批 判 主 义 对 一 种 反 动 哲 学 的 批 判 ( 节 选 ) 2 2 ( 1 9 0 8 年 2 — 1 0 月 ) 第 一 版 序 言 许 多 想 当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的 著 作 家 , 今 年 在 我 们 这 里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进 行 了 真 正 的 讨 伐 。 不 到 半 年 就 出 版 了 四 本 书 , 这 四 本 书 主 要 是 并 且 几 乎 完 全 是 攻 击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的 。 其 中 , 首 先 是 1 9 0 8 年 在 圣 彼 得 堡 出 版 的 巴 扎 罗 夫 、 波 格 丹 诺 夫 、 卢 那 察 尔 斯 基 、 别 尔 曼 、 格 尔 方 德 、 尤 什 凯 维 奇 、 苏 沃 洛 夫 的 论 文 集 《 关 于 〈 ? 应 当 说 是 : 反 对 〉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的 论 丛 》 7 , 其 次 是 尤 什 凯 维 奇 的 《 唯 物 主 义 和 批 判 实 在 论 》 、 别 尔 曼 的 《 从 现 代 认 识 论 来 看 辩 证 法 》 和 瓦 连 廷 诺 夫 的 《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哲 学 体 系 》 。 所 有 这 些 人 都 不 会 不 知 道 ,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几 十 次 地 把 自 己 的 哲 学 观 点 叫 作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 然 而 所 有 这 些 因 敌 视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而 联 合 起 来 的 人 ( 尽 管 政 治 观 点 截 然 不 同 ) 在 哲 学 上 又 自 命 为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 别 尔 曼 说 , 恩 格 斯 的 辩 证 法 是 “ 神 秘 主 义 ” 。 恩 格 斯 的 观 点 “ 过 时 了 ” , — — 巴 扎 罗 夫 随 便 一 说 , 好 像 这 是 不 言 而 喻 的 。 唯 物 主 义 看 来 被 我 们 的 勇 士 们 驳 倒 了 , 他 们 自 豪 地 引 证 “ 现 代 认 识 1 2
第一版序言 13 论”,引证“最新哲学”(或“最新实证论”),引证“现代自然科学的哲 学”,或者甚至引证“20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哲学”。我们的这些要把 辩证唯物主义消灭的人,以所有这些所谓最新的学说为依据,竞肆 无忌惮地谈起公开的信仰主义①来了(卢那察尔斯基最为明显,但 决不只是他一个人!24),可是到了要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表态 时,他们的全部勇气和对自己信念的任何尊重都立即消失了。在事 实上,他们完全背弃了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在口头上,他 们却百般狡辩,企图避开问题的实质,掩饰他们的背弃行为,用某 一个唯物主义者来代替整个唯物主义,根本不去直接分析马克思 和恩格斯的无数唯物主义言论。按照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的公正说 法,这真是“跪着造反”。这是典型的哲学上的修正主义,因为只有 修正主义者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又不敢或者是没有能 力公开、直率、坚决、明确地“清算”被他们抛弃的观点,才获得了这 种不好的名声。正统派在反对马克思的过时见解(例如梅林反对某 些历史论点)时,总是把话说得非常明确、非常详细,从来没有人 在这类论著中找到过一点模棱两可的地方。 不过,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丛》中也有一句近似真 理的话。那句话是卢那察尔斯基说的:“也许我们(显然就是《论 丛》的全体撰稿人)错了,但我们是在探索。”(第161页)这句话的 前半句包含着绝对真理,后半句包含着相对真理,这一点我将在本 书中力求详尽地指出来。现在我只指出一点:如果我们的哲学家不 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而是用几个“正在探索的”马克思主义者 的名义讲话,那么,他们对自己和对马克思主义就显得尊重些了。 至于我自己,也是哲学上的一个“探索者”。这就是说,我在本 ①信仰主义是一种以信仰代替知识或一般地赋予信仰以一定意义的学说。器
论 ” , 引 证 “ 最 新 哲 学 ” ( 或 “ 最 新 实 证 论 ” ) , 引 证 “ 现 代 自 然 科 学 的 哲 学 ” , 或 者 甚 至 引 证 “ 2 0 世 纪 的 自 然 科 学 的 哲 学 ” 。 我 们 的 这 些 要 把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消 灭 的 人 , 以 所 有 这 些 所 谓 最 新 的 学 说 为 依 据 , 竟 肆 无 忌 惮 地 谈 起 公 开 的 信 仰 主 义 ① 来 了 ( 卢 那 察 尔 斯 基 最 为 明 显 , 但 决 不 只 是 他 一 个 人 ! 2 4 ) , 可 是 到 了 要 对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明 确 表 态 时 , 他 们 的 全 部 勇 气 和 对 自 己 信 念 的 任 何 尊 重 都 立 即 消 失 了 。 在 事 实 上 , 他 们 完 全 背 弃 了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即 马 克 思 主 义 。 在 口 头 上 , 他 们 却 百 般 狡 辩 , 企 图 避 开 问 题 的 实 质 , 掩 饰 他 们 的 背 弃 行 为 , 用 某 一 个 唯 物 主 义 者 来 代 替 整 个 唯 物 主 义 , 根 本 不 去 直 接 分 析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的 无 数 唯 物 主 义 言 论 。 按 照 一 位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的 公 正 说 法 , 这 真 是 “ 跪 着 造 反 ” 。 这 是 典 型 的 哲 学 上 的 修 正 主 义 , 因 为 只 有 修 正 主 义 者 违 背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基 本 观 点 , 而 又 不 敢 或 者 是 没 有 能 力 公 开 、 直 率 、 坚 决 、 明 确 地 “ 清 算 ” 被 他 们 抛 弃 的 观 点 , 才 获 得 了 这 种 不 好 的 名 声 。 正 统 派 在 反 对 马 克 思 的 过 时 见 解 ( 例 如 梅 林 反 对 某 些 历 史 论 点 2 5 ) 时 , 总 是 把 话 说 得 非 常 明 确 、 非 常 详 细 , 从 来 没 有 人 在 这 类 论 著 中 找 到 过 一 点 模 棱 两 可 的 地 方 。 不 过 , 在 《 “ 关 于 ”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的 论 丛 》 中 也 有 一 句 近 似 真 理 的 话 。 那 句 话 是 卢 那 察 尔 斯 基 说 的 : “ 也 许 我 们 〈 显 然 就 是 《 论 丛 》 的 全 体 撰 稿 人 〉 错 了 , 但 我 们 是 在 探 索 。 ” ( 第 1 6 1 页 ) 这 句 话 的 前 半 句 包 含 着 绝 对 真 理 , 后 半 句 包 含 着 相 对 真 理 , 这 一 点 我 将 在 本 书 中 力 求 详 尽 地 指 出 来 。 现 在 我 只 指 出 一 点 : 如 果 我 们 的 哲 学 家 不 是 用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名 义 , 而 是 用 几 个 “ 正 在 探 索 的 ”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的 名 义 讲 话 , 那 么 , 他 们 对 自 己 和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就 显 得 尊 重 些 了 。 至 于 我 自 己 , 也 是 哲 学 上 的 一 个 “ 探 索 者 ” 。 这 就 是 说 , 我 在 本 第 一 版 序 言 1 3 ① 信 仰 主 义 是 一 种 以 信 仰 代 替 知 识 或 一 般 地 赋 予 信 仰 以 一 定 意 义 的 学 说 。 2 3
14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书中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探索那些在马克思主义的幌子下发表 一种非常混乱、含糊而又反动的言论的人是在什么地方失足的。 作者 1908年9月
书 中 给 自 己 提 出 的 任 务 是 : 探 索 那 些 在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幌 子 下 发 表 一 种 非 常 混 乱 、 含 糊 而 又 反 动 的 言 论 的 人 是 在 什 么 地 方 失 足 的 。 作 者 1 9 0 8 年 9 月 1 4 唯 物 主 义 和 经 验 批 判 主 义
第二版序 15 第二版序言 本版除了个别文字上的修改,和第一版没有什么不同。尽管这 是一本和俄国“马赫主义者”进行论战的著作,可是我希望,它作为 一本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以及介绍从自然科学的 最新发现中所得出的哲学结论的参考书,将有所裨益。至于亚·亚 ·波格丹诺夫的一些近作,我没有机会阅读,书末附载的弗·伊· 涅夫斯基同志的文章提出了必要的意见。弗·伊·涅夫斯基同 志不仅是一位宣传家,而且特别是一位党校工作者,因此,他有充 分的可能确信,亚·亚·波格丹诺夫在“无产阶级文化”2”的幌子 下贩运资产阶级的反动的观点。 尼·列宁 1920年9月2日
第 二 版 序 言 本 版 除 了 个 别 文 字 上 的 修 改 , 和 第 一 版 没 有 什 么 不 同 。 尽 管 这 是 一 本 和 俄 国 “ 马 赫 主 义 者 ” 进 行 论 战 的 著 作 , 可 是 我 希 望 , 它 作 为 一 本 介 绍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即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以 及 介 绍 从 自 然 科 学 的 最 新 发 现 中 所 得 出 的 哲 学 结 论 的 参 考 书 , 将 有 所 裨 益 。 至 于 亚 · 亚 · 波 格 丹 诺 夫 的 一 些 近 作 , 我 没 有 机 会 阅 读 , 书 末 附 载 的 弗 · 伊 · 涅 夫 斯 基 同 志 的 文 章 提 出 了 必 要 的 意 见 2 6 。 弗 · 伊 · 涅 夫 斯 基 同 志 不 仅 是 一 位 宣 传 家 , 而 且 特 别 是 一 位 党 校 工 作 者 , 因 此 , 他 有 充 分 的 可 能 确 信 , 亚 · 亚 · 波 格 丹 诺 夫 在 “ 无 产 阶 级 文 化 ” 2 7 的 幌 子 下 贩 运 资 产 阶 级 的 反 动 的 观 点 。 尼 · 列 宁 1 9 2 0 年 9 月 2 日 第 二 版 序 言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