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代绪论 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在1908年 和某些唯心主义者在1710年 是怎样驳斥唯物主义的 凡是多少读过一些哲学著作的人都应该知道,未必能找到一 个不直接或间接地驳斥唯物主义的现代哲学(以及神学)教授。他 们曾经一百次、一千次地宣告唯物主义已被驳倒,可是直到现在, 他们还在一百零一次、一千零一次地继续驳斥它。我们的修正主义 者全都在驳斥唯物主义,同时又装出一副样子,好像他们驳斥的本 来只是唯物主义者普列汉诺夫,而不是唯物主义者恩格斯,不是唯 物主义者费尔巴哈,不是约·狄慈根的唯物主义观点,并且他们是 从“最新的”“现代的”实证论、自然科学等等角度来驳斥唯物主 义的。我不引证他们的话了,谁只要愿意,都可以从前面提到的著 作中引证几百段话。我只提一提巴扎罗夫、波格丹诺夫、尤什凯维 奇、瓦连廷诺夫、切尔诺夫①以及其他马赫主义者用来攻击唯物主 义的那些论据。马赫主义者这个名词比较简短,而且在俄国的著作 中己经通用,我将到处把它作为“经验批判主义者”的同义语来使 用。恩斯特·马赫是现在最有名望的经验批判主义的代表,这在哲 ①维·切尔诺夫《哲学和社会学论文集》1907年莫斯科版。作者像巴扎罗夫之流 一样,是阿芬那留斯的热诚的信徒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敌人
代 绪 论 某 些 “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 在 1 9 0 8 年 和 某 些 唯 心 主 义 者 在 1 7 1 0 年 是 怎 样 驳 斥 唯 物 主 义 的 凡 是 多 少 读 过 一 些 哲 学 著 作 的 人 都 应 该 知 道 , 未 必 能 找 到 一 个 不 直 接 或 间 接 地 驳 斥 唯 物 主 义 的 现 代 哲 学 ( 以 及 神 学 ) 教 授 。 他 们 曾 经 一 百 次 、 一 千 次 地 宣 告 唯 物 主 义 已 被 驳 倒 , 可 是 直 到 现 在 , 他 们 还 在 一 百 零 一 次 、 一 千 零 一 次 地 继 续 驳 斥 它 。 我 们 的 修 正 主 义 者 全 都 在 驳 斥 唯 物 主 义 , 同 时 又 装 出 一 副 样 子 , 好 像 他 们 驳 斥 的 本 来 只 是 唯 物 主 义 者 普 列 汉 诺 夫 , 而 不 是 唯 物 主 义 者 恩 格 斯 , 不 是 唯 物 主 义 者 费 尔 巴 哈 , 不 是 约 · 狄 慈 根 的 唯 物 主 义 观 点 , 并 且 他 们 是 从 “ 最 新 的 ” “ 现 代 的 ” 实 证 论 2 8 、 自 然 科 学 等 等 角 度 来 驳 斥 唯 物 主 义 的 。 我 不 引 证 他 们 的 话 了 , 谁 只 要 愿 意 , 都 可 以 从 前 面 提 到 的 著 作 中 引 证 几 百 段 话 。 我 只 提 一 提 巴 扎 罗 夫 、 波 格 丹 诺 夫 、 尤 什 凯 维 奇 、 瓦 连 廷 诺 夫 、 切 尔 诺 夫 ① 以 及 其 他 马 赫 主 义 者 用 来 攻 击 唯 物 主 义 的 那 些 论 据 。 马 赫 主 义 者 这 个 名 词 比 较 简 短 , 而 且 在 俄 国 的 著 作 中 已 经 通 用 , 我 将 到 处 把 它 作 为 “ 经 验 批 判 主 义 者 ” 的 同 义 语 来 使 用 。 恩 斯 特 · 马 赫 是 现 在 最 有 名 望 的 经 验 批 判 主 义 的 代 表 , 这 在 哲 1 6 唯 物 主 义 和 经 验 批 判 主 义 ① 维 · 切 尔 诺 夫 《 哲 学 和 社 会 学 论 文 集 》 1 9 0 7 年 莫 斯 科 版 。 作 者 像 巴 扎 罗 夫 之 流 一 样 , 是 阿 芬 那 留 斯 的 热 诚 的 信 徒 和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的 敌 人
代绪论 17 学著作中是公认的①:至于波格丹诺夫和尤什凯维奇同“纯粹的” 马赫主义背离之处则完全是次要的,这一点将在后面说明。 这些人对我们说,唯物主义者承认某种不可想象的和不可认 识的东西一“自在之物”,即“经验之外的”、我们认识之外的物 质。唯物主义者由于承认彼岸的、在“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某种 东西而陷入了真正的神秘主义。当唯物主义者说什么物质作用于 我们的感官而产生感觉的时候,他们是以“未知的东西”、“无”作为 基础的,因为他们自己就声明我们的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泉源。唯物 主义者陷入了“康德主义”(普列汉诺夫就是这样,他承认“自在之 物”即在我们意识之外的物的存在),他们把世界“二重化”,宣扬 “二元论”,因为他们认为在现象后面还有自在之物,在直接的感觉 材料后面还有某种其他的东西、某种物神、“偶像”、绝对者、“形而 上学”的泉源、宗教的孪生兄弟(如巴扎罗夫所说的“神圣的物 质”)。 这就是上述那些著作家用各种不同的调子一再重复的马赫主 义者反对唯物主义的论据。 为了考证这些论据是不是新颖的,它们是不是真的只反对一 个“陷入康德主义”的俄国唯物主义者,我们来详细地引证一下一 个老牌唯心主义者乔治·贝克莱的著作。由于马赫主义者不正确 地陈述了马赫和贝克莱的关系以及贝克莱的哲学路线的实质,而 我们在后面又不得不屡次提到贝克莱及其哲学流派,所以在这篇 绪论中作这种历史考证就更有必要了。 ①例如,见理查·赫尼格斯瓦尔德博士《休谟关于外部世界的实在性的学说》 1904年柏林版第26页
学 著 作 中 是 公 认 的 ① ; 至 于 波 格 丹 诺 夫 和 尤 什 凯 维 奇 同 “ 纯 粹 的 ” 马 赫 主 义 背 离 之 处 则 完 全 是 次 要 的 , 这 一 点 将 在 后 面 说 明 。 这 些 人 对 我 们 说 , 唯 物 主 义 者 承 认 某 种 不 可 想 象 的 和 不 可 认 识 的 东 西 — — “ 自 在 之 物 ” , 即 “ 经 验 之 外 的 ” 、 我 们 认 识 之 外 的 物 质 。 唯 物 主 义 者 由 于 承 认 彼 岸 的 、 在 “ 经 验 ” 和 认 识 范 围 之 外 的 某 种 东 西 而 陷 入 了 真 正 的 神 秘 主 义 。 当 唯 物 主 义 者 说 什 么 物 质 作 用 于 我 们 的 感 官 而 产 生 感 觉 的 时 候 , 他 们 是 以 “ 未 知 的 东 西 ” 、 “ 无 ” 作 为 基 础 的 , 因 为 他 们 自 己 就 声 明 我 们 的 感 觉 是 认 识 的 唯 一 泉 源 。 唯 物 主 义 者 陷 入 了 “ 康 德 主 义 ” ( 普 列 汉 诺 夫 就 是 这 样 , 他 承 认 “ 自 在 之 物 ” 即 在 我 们 意 识 之 外 的 物 的 存 在 ) , 他 们 把 世 界 “ 二 重 化 ” , 宣 扬 “ 二 元 论 ” , 因 为 他 们 认 为 在 现 象 后 面 还 有 自 在 之 物 , 在 直 接 的 感 觉 材 料 后 面 还 有 某 种 其 他 的 东 西 、 某 种 物 神 、 “ 偶 像 ” 、 绝 对 者 、 “ 形 而 上 学 ” 的 泉 源 、 宗 教 的 孪 生 兄 弟 ( 如 巴 扎 罗 夫 所 说 的 “ 神 圣 的 物 质 ” ) 。 这 就 是 上 述 那 些 著 作 家 用 各 种 不 同 的 调 子 一 再 重 复 的 马 赫 主 义 者 反 对 唯 物 主 义 的 论 据 。 为 了 考 证 这 些 论 据 是 不 是 新 颖 的 , 它 们 是 不 是 真 的 只 反 对 一 个 “ 陷 入 康 德 主 义 ” 的 俄 国 唯 物 主 义 者 , 我 们 来 详 细 地 引 证 一 下 一 个 老 牌 唯 心 主 义 者 乔 治 · 贝 克 莱 的 著 作 。 由 于 马 赫 主 义 者 不 正 确 地 陈 述 了 马 赫 和 贝 克 莱 的 关 系 以 及 贝 克 莱 的 哲 学 路 线 的 实 质 , 而 我 们 在 后 面 又 不 得 不 屡 次 提 到 贝 克 莱 及 其 哲 学 流 派 , 所 以 在 这 篇 绪 论 中 作 这 种 历 史 考 证 就 更 有 必 要 了 。 代 绪 论 1 7 ① 例 如 , 见 理 查 · 赫 尼 格 斯 瓦 尔 德 博 士 《 休 谟 关 于 外 部 世 界 的 实 在 性 的 学 说 》 1 9 0 4 年 柏 林 版 第 2 6 页
18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1710年出版的乔治·贝克莱主教的一本以《人类知识原理》O 为书名的著作,开头就是下面这一段论述:“每个观察人类认识的 客体的人都看得清楚:这些客体或者是感官真正感知的观念 (ideas),或者是我们观察人心的情感和活动而获得的观念,或者 是借助于记忆和想象而形成的观念…凭着视觉,我获得光和色 的观念,获得它们的强弱浓淡和不同种类的观念。凭着触觉,我感 知硬和软、热和冷、运动和阻力…嗅觉使我闻到气味,味觉使我 尝到滋味,听觉使我听到声音…人们观察到一些不同的观念彼 此结合在一起,于是就用一个名称来标志它们,称它们为某物。例 如,人们观察到一定的颜色、滋味、气味、形状、硬度结合在一起(t0 g0 together),就认为这是一个独特的东西,并用苹果这个名称标 志它:另外一些观念的集合(collections of ideas)构成了石头、树 木、书本以及诸如此类的感性实物”(第1节) 这就是贝克莱那本著作的第1节的内容。我们必须记住,贝克 莱是把“硬、软、热、冷、颜色、滋味、气味”等等作为他的哲学的基础 的。在贝克莱看来,物是“观念的集合”,而他所说的“观念”正是上 面列举的那些质或感觉,而不是抽象的思想。 贝克莱继续说道,除了这些“观念或认识的客体”之外,还有一 种感知它们的东西,即“心、精神、灵魂或自我”(第2节)。这位哲学 家作出结论说,不言而喻,“观念”不能存在于感知它们的心之外。 只要想一想“存在”这个词的意思就会确信这一点。“当我说我写字 的桌子存在着,这就是说,我看到它而且感觉到它:如果我走出我 的书房,我说桌子存在,意思是说,如果我在我的书房里,我可以感 ①乔治·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贝克莱全集》1871年牛津版第1卷,亚·弗 雷泽编,有俄译本
1 7 1 0 年 出 版 的 乔 治 · 贝 克 莱 主 教 的 一 本 以 《 人 类 知 识 原 理 》 ① 为 书 名 的 著 作 , 开 头 就 是 下 面 这 一 段 论 述 : “ 每 个 观 察 人 类 认 识 的 客 体 的 人 都 看 得 清 楚 : 这 些 客 体 或 者 是 感 官 真 正 感 知 的 观 念 ( i d e a s ) , 或 者 是 我 们 观 察 人 心 的 情 感 和 活 动 而 获 得 的 观 念 , 或 者 是 借 助 于 记 忆 和 想 象 而 形 成 的 观 念 … … 凭 着 视 觉 , 我 获 得 光 和 色 的 观 念 , 获 得 它 们 的 强 弱 浓 淡 和 不 同 种 类 的 观 念 。 凭 着 触 觉 , 我 感 知 硬 和 软 、 热 和 冷 、 运 动 和 阻 力 … … 嗅 觉 使 我 闻 到 气 味 , 味 觉 使 我 尝 到 滋 味 , 听 觉 使 我 听 到 声 音 … … 人 们 观 察 到 一 些 不 同 的 观 念 彼 此 结 合 在 一 起 , 于 是 就 用 一 个 名 称 来 标 志 它 们 , 称 它 们 为 某 物 。 例 如 , 人 们 观 察 到 一 定 的 颜 色 、 滋 味 、 气 味 、 形 状 、 硬 度 结 合 在 一 起 ( t o g o t o g e t h e r ) , 就 认 为 这 是 一 个 独 特 的 东 西 , 并 用 苹 果 这 个 名 称 标 志 它 ; 另 外 一 些 观 念 的 集 合 ( c o l e c t i o n s o f i d e a s ) 构 成 了 石 头 、 树 木 、 书 本 以 及 诸 如 此 类 的 感 性 实 物 … … ” ( 第 1 节 ) 这 就 是 贝 克 莱 那 本 著 作 的 第 1 节 的 内 容 。 我 们 必 须 记 住 , 贝 克 莱 是 把 “ 硬 、 软 、 热 、 冷 、 颜 色 、 滋 味 、 气 味 ” 等 等 作 为 他 的 哲 学 的 基 础 的 。 在 贝 克 莱 看 来 , 物 是 “ 观 念 的 集 合 ” , 而 他 所 说 的 “ 观 念 ” 正 是 上 面 列 举 的 那 些 质 或 感 觉 , 而 不 是 抽 象 的 思 想 。 贝 克 莱 继 续 说 道 , 除 了 这 些 “ 观 念 或 认 识 的 客 体 ” 之 外 , 还 有 一 种 感 知 它 们 的 东 西 , 即 “ 心 、 精 神 、 灵 魂 或 自 我 ” ( 第 2 节 ) 。 这 位 哲 学 家 作 出 结 论 说 , 不 言 而 喻 , “ 观 念 ” 不 能 存 在 于 感 知 它 们 的 心 之 外 。 只 要 想 一 想 “ 存 在 ” 这 个 词 的 意 思 就 会 确 信 这 一 点 。 “ 当 我 说 我 写 字 的 桌 子 存 在 着 , 这 就 是 说 , 我 看 到 它 而 且 感 觉 到 它 ; 如 果 我 走 出 我 的 书 房 , 我 说 桌 子 存 在 , 意 思 是 说 , 如 果 我 在 我 的 书 房 里 , 我 可 以 感 1 8 唯 物 主 义 和 经 验 批 判 主 义 ① 乔 治 · 贝 克 莱 《 人 类 知 识 原 理 》 , 《 贝 克 莱 全 集 》 1 8 7 1 年 牛 津 版 第 1 卷 , 亚 · 弗 雷 泽 编 , 有 俄 译 本
代绪论 19 知它…” 贝克莱在他的著作的第3节里是这样说的,并且就在 这里开始和那些被他称为唯物主义者的人论战(第18、19节以及 其他各节)。他说,我完全不能理解,怎么能撇开人对物的感知来谈 物的绝对存在呢?存在就是被感知(their,即物的esse is percipi, 第3节,一这是哲学史教科书中常常引用的贝克莱的一句名 言)。“在人们中间奇怪地流行着这样一种见解:房屋、山岳、江 河,一句话,一切感性实物都有一种自然的或实在的存在,这种 存在不同于理性所感知的那种存在。”(第4节)贝克莱说,这个 见解是一个“明显的矛盾”。“因为,上面所说的那些客体若不是 我们凭感官感知的物,那究竞是什么呢?我们所感知的若不是我 们自己的观念或感觉(ideas or sensations),那又是什么呢?认为 任何观念、感觉或它们的组合能够不被感知而存在着,这岂不是 非常荒谬吗?”(第4节) 贝克莱现在把观念的集合换成了感觉的组合这个在他看来是 含义相同的说法,责备唯物主义者“荒谬”,竞想更进一步去找出这 种复合…即这种感觉的组合的某个泉源。在第5节里,他责备唯 物主义者玩弄抽象,因为在贝克莱看来,把感觉和客体分开,就是 空洞的抽象。他在第5节末尾说道:“事实上,客体和感觉是同一个 东西(are the same thing),因而不能把一个从另一个中抽象出 来。”(这句话在第2版里删掉了)贝克莱写道:“你们说,观念可以 是那些存在于心外的、以一种无思维的实体形式存在的物的复写 或反映(resemblances).。我回答说,观念只能和观念相像,不能和 任何别的东西相像,一种颜色或形状只能和另一种颜色或形状相 像,不能和任何别的东西相像…我要问,我们能不能感知这些设 想的原物或外在物(我们的观念似乎是它们的影象或表象)呢?
知 它 … … ” 贝 克 莱 在 他 的 著 作 的 第 3 节 里 是 这 样 说 的 , 并 且 就 在 这 里 开 始 和 那 些 被 他 称 为 唯 物 主 义 者 的 人 论 战 ( 第 1 8 、 1 9 节 以 及 其 他 各 节 ) 。 他 说 , 我 完 全 不 能 理 解 , 怎 么 能 撇 开 人 对 物 的 感 知 来 谈 物 的 绝 对 存 在 呢 ? 存 在 就 是 被 感 知 ( t h e i r , 即 物 的 DEEDi s FDGHIFI, 第 3 节 , — — 这 是 哲 学 史 教 科 书 中 常 常 引 用 的 贝 克 莱 的 一 句 名 言 ) 。 “ 在 人 们 中 间 奇 怪 地 流 行 着 这 样 一 种 见 解 : 房 屋 、 山 岳 、 江 河 , 一 句 话 , 一 切 感 性 实 物 都 有 一 种 自 然 的 或 实 在 的 存 在 , 这 种 存 在 不 同 于 理 性 所 感 知 的 那 种 存 在 。 ” ( 第 4 节 ) 贝 克 莱 说 , 这 个 见 解 是 一 个 “ 明 显 的 矛 盾 ” 。 “ 因 为 , 上 面 所 说 的 那 些 客 体 若 不 是 我 们 凭 感 官 感 知 的 物 , 那 究 竟 是 什 么 呢 ? 我 们 所 感 知 的 若 不 是 我 们 自 己 的 观 念 或 感 觉 ( i d e a s o r s e n s a t i o n s ) , 那 又 是 什 么 呢 ? 认 为 任 何 观 念 、 感 觉 或 它 们 的 组 合 能 够 不 被 感 知 而 存 在 着 , 这 岂 不 是 非 常 荒 谬 吗 ? ” ( 第 4 节 ) 贝 克 莱 现 在 把 观 念 的 集 合 换 成 了 感 觉 的 组 合 这 个 在 他 看 来 是 含 义 相 同 的 说 法 , 责 备 唯 物 主 义 者 “ 荒 谬 ” , 竟 想 更 进 一 步 去 找 出 这 种 复 合 … … 即 这 种 感 觉 的 组 合 的 某 个 泉 源 。 在 第 5 节 里 , 他 责 备 唯 物 主 义 者 玩 弄 抽 象 , 因 为 在 贝 克 莱 看 来 , 把 感 觉 和 客 体 分 开 , 就 是 空 洞 的 抽 象 。 他 在 第 5 节 末 尾 说 道 : “ 事 实 上 , 客 体 和 感 觉 是 同 一 个 东 西 ( a r e t h e s a m e t h i n g ) , 因 而 不 能 把 一 个 从 另 一 个 中 抽 象 出 来 。 ” ( 这 句 话 在 第 2 版 里 删 掉 了 ) 贝 克 莱 写 道 : “ 你 们 说 , 观 念 可 以 是 那 些 存 在 于 心 外 的 、 以 一 种 无 思 维 的 实 体 形 式 存 在 的 物 的 复 写 或 反 映 ( r e s e m b l a n c e s ) 。 我 回 答 说 , 观 念 只 能 和 观 念 相 像 , 不 能 和 任 何 别 的 东 西 相 像 , 一 种 颜 色 或 形 状 只 能 和 另 一 种 颜 色 或 形 状 相 像 , 不 能 和 任 何 别 的 东 西 相 像 … … 我 要 问 , 我 们 能 不 能 感 知 这 些 设 想 的 原 物 或 外 在 物 ( 我 们 的 观 念 似 乎 是 它 们 的 影 象 或 表 象 ) 呢 ? 代 绪 论 1 9
20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如果能够,那就是说,它们是观念,我们没有向前跨进一步①:如果 你们说不能,那么我就要找随便哪一位问一问,说颜色同某种看不 见的东西相像,硬和软同某种不能触觉到的东西相像,等等,有没 有意义。”(第8节) 读者可以看出,在关于物离开它们对我们的作用是否能够存 在于我们之外这个问题上,巴扎罗夫用来反对普列汉诺夫的那些 “论据”,和贝克莱用来反对他没有提名道姓的唯物主义者的那些 论据没有丝毫差别。贝克莱认为,关于“物质或有形实体”的存在 (第9节)的思想是如此“矛盾”,如此“荒谬”,实在用不着浪费时间 去驳斥它。他说道:“但是,由于物质存在这个教义(tenet),看来在 哲学家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而且又引出这样多有害的结论,所 以,我宁肯让人说我罗嗦和讨厌,也不能对任何有助于彻底揭露和 根除这种偏见的东西略而不谈。”(第9节) 我们马上就会看到贝克莱说的是些什么样的有害的结论。让 我们首先把他用来反对唯物主义者的理论论据讲完吧。贝克莱在 否定客体的“绝对”存在即物在人类认识之外的存在时,直截了当 地说明他的敌人的观点是承认“自在之物”。在第24节里,贝克莱 加上着重标记写道,他所驳斥的那种看法承认“自在的感性客体 (objects in themselves).或心外的感性客体的绝对存在”(上引书 第167一168页)。在这里,哲学观点的两条基本路线被直率、清楚、 明确地描绘出来了。这一点是古典哲学著作家不同于当代“新”体 系的制造者的地方。唯物主义承认“自在客体”或心外客体,认为观 ①此处列宁引用的俄译文与原文英文有出入,英文为:we have gained our point. 按英文可译为:“我们达到了目的”,或“我们有道理”,或“我们取得了胜 利”。一编者注
如 果 能 够 , 那 就 是 说 , 它 们 是 观 念 , 我 们 没 有 向 前 跨 进 一 步 ① ; 如 果 你 们 说 不 能 , 那 么 我 就 要 找 随 便 哪 一 位 问 一 问 , 说 颜 色 同 某 种 看 不 见 的 东 西 相 像 , 硬 和 软 同 某 种 不 能 触 觉 到 的 东 西 相 像 , 等 等 , 有 没 有 意 义 。 ” ( 第 8 节 ) 读 者 可 以 看 出 , 在 关 于 物 离 开 它 们 对 我 们 的 作 用 是 否 能 够 存 在 于 我 们 之 外 这 个 问 题 上 , 巴 扎 罗 夫 用 来 反 对 普 列 汉 诺 夫 的 那 些 “ 论 据 ” , 和 贝 克 莱 用 来 反 对 他 没 有 提 名 道 姓 的 唯 物 主 义 者 的 那 些 论 据 没 有 丝 毫 差 别 。 贝 克 莱 认 为 , 关 于 “ 物 质 或 有 形 实 体 ” 的 存 在 ( 第 9 节 ) 的 思 想 是 如 此 “ 矛 盾 ” , 如 此 “ 荒 谬 ” , 实 在 用 不 着 浪 费 时 间 去 驳 斥 它 。 他 说 道 : “ 但 是 , 由 于 物 质 存 在 这 个 教 义 ( t e n e t ) 看 来 在 哲 学 家 们 的 心 中 已 经 根 深 蒂 固 , 而 且 又 引 出 这 样 多 有 害 的 结 论 , 所 以 , 我 宁 肯 让 人 说 我 罗 嗦 和 讨 厌 , 也 不 能 对 任 何 有 助 于 彻 底 揭 露 和 根 除 这 种 偏 见 的 东 西 略 而 不 谈 。 ” ( 第 9 节 ) 我 们 马 上 就 会 看 到 贝 克 莱 说 的 是 些 什 么 样 的 有 害 的 结 论 。 让 我 们 首 先 把 他 用 来 反 对 唯 物 主 义 者 的 理 论 论 据 讲 完 吧 。 贝 克 莱 在 否 定 客 体 的 “ 绝 对 ” 存 在 即 物 在 人 类 认 识 之 外 的 存 在 时 , 直 截 了 当 地 说 明 他 的 敌 人 的 观 点 是 承 认 “ 自 在 之 物 ” 。 在 第 2 4 节 里 , 贝 克 莱 加 上 着 重 标 记 写 道 , 他 所 驳 斥 的 那 种 看 法 承 认 “ 自 在 的 感 性 客 体 ( o b j e c t s i n t h e m s e l v e s ) 或 心 外 的 感 性 客 体 的 绝 对 存 在 ” ( 上 引 书 第 1 6 7 — 1 6 8 页 ) 。 在 这 里 , 哲 学 观 点 的 两 条 基 本 路 线 被 直 率 、 清 楚 、 明 确 地 描 绘 出 来 了 。 这 一 点 是 古 典 哲 学 著 作 家 不 同 于 当 代 “ 新 ” 体 系 的 制 造 者 的 地 方 。 唯 物 主 义 承 认 “ 自 在 客 体 ” 或 心 外 客 体 , 认 为 观 2 0 唯 物 主 义 和 经 验 批 判 主 义 ① 此 处 列 宁 引 用 的 俄 译 文 与 原 文 英 文 有 出 入 , 英 文 为 : w e h a v e g a i n e d o u r p o i n t 。 按 英 文 可 译 为 : “ 我 们 达 到 了 目 的 ” , 或 “ 我 们 有 道 理 ” , 或 “ 我 们 取 得 了 胜 利 ” 。 — — 编 者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