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蜀菰子之间的爱 艾里希·弗罗姆
艾里希·弗罗姆
本课的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的第三部分,了解一个人的人格 形成的条件。 2、学会从文段中读出有用信息。 3、学会关注自我心灵的成长
本课的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的第三部分,了解一个人的人格 形成的条件。 2、学会从文段中读出有用信息。 3、学会关注自我心灵的成长
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思考: 1、同是对孩子的爱,母爱与父爱的区别在哪 里? 2、母爱与父爱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作 用?
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思考: 1、同是对孩子的爱,母爱与父爱的区别在哪 里? 2、母爱与父爱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作 用?
母爱 父爱 区别:无条件不需要 有条 需要用 用努力 件 努力去 去换取 换取 优点 不受自我支 可以靠自己的 和缺 配 努力来换取 点:
母爱 父爱 区别: 优点 和缺 点: 无条件 不需要 用努力 去换取 有条 件 需要用 努力去 换取 不受自我支 配 可以靠自己的 努力来换取
读第⑥段,思考 在这一段的观点里,母亲代表什么? 父亲代表什么?
读第⑥段,思考: 在这一段的观点里,母亲代表什么? 父亲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