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实验研究设计 实验研究: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对研究单位设置 预措施,按照对照、重复、随机化的基本原则控 制 非干预措施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评 价 干预措施的效果。 实验设计 根据专业理论和统计学知识,针对每个实验 作出合理的安排,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
第二十七章 实验研究设计 实验研究: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对研究单位设置 干 预措施,按照对照、重复、随机化的基本原则控 制 非干预措施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评 价 干预措施的效果。 实验设计: 根据专业理论和统计学知识,针对每个实验 作出合理的安排,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
实验研究的特点 1认为设置处理因素; 2受试对象随机化分配; 3较好控制非处理因素的影响; 4因果联系强
实验研究的特点: 1.认为设置处理因素; 2.受试对象随机化分配; 3.较好控制非处理因素的影响; 4.因果联系强
第一节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研究因素 1.研究因素的种类: 包括处理因素和分析因素。 2.研究因素的数量: 单因素、双因素、多因素。 3.研究因素的水平: 因素理解为分组,水平即为组数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 研究因素 1. 研究因素的种类: 包括处理因素和分析因素。 2. 研究因素的数量: 单因素、双因素、多因素。 3. 研究因素的水平: 因素理解为分组,水平即为组数
4.因素的交互作用:双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时, 应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5处理因素的实施方法:例如临床治疗方法 6.分析因素的确定: 例如病人的病情、症型、性别、年龄等均 可作为实验研究中的分析因素
4. 因素的交互作用:双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时, 应考虑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5. 处理因素的实施方法:例如临床治疗方法。 6. 分析因素的确定: 例如病人的病情、症型、性别、年龄等均 可作为实验研究中的分析因素
7混杂因素( confounding factor) 指除研究因素以外所有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的条件或因素,应作为误差来源加以控制。 T→0→→E T+C→E(t+c) 混杂因素的来源:研究人员、受试对象、客观条 件等。 混杂因素的控制:设立对照并在均衡的条件下进 行比较
7.混杂因素(confounding factor ): 指除研究因素以外所有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的条件或因素,应作为误差来源加以控制。 T+C→E(t +c) 混杂因素的来源:研究人员、受试对象、客观条 件等。 混杂因素的控制:设立对照并在均衡的条件下进 行比较。 T → 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