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赏秋 汶上一中郭玉亮
秋日赏秋 汶上一中 郭玉亮
序 在中国诗歌中,秋天历来是诗家看重的季 节。因为它丰富,因为它圆润,因为它是 季节最明显的转换期,有收获的喜悦,也 有凋零的苍凉。秋天因此而含蓄,不是 目了然的,不是单一向度的,而是融合了 季节、人生的多种意味。诗歌拒绝单 拒绝直接的表达,秋天所具有的这些特点 正适合成为诗的题材,升华为诗的意象, 从而表达诗的丰富性
序 • 在中国诗歌中,秋天历来是诗家看重的季 节。因为它丰富,因为它圆润,因为它是 季节最明显的转换期,有收获的喜悦,也 有凋零的苍凉。秋天因此而含蓄,不是一 目了然的,不是单一向度的,而是融合了 季节、人生的多种意味。诗歌拒绝单一, 拒绝直接的表达,秋天所具有的这些特点 正适合成为诗的题材,升华为诗的意象, 从而表达诗的丰富性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往往与 愁”关联:有人见秋霜而悲白发, 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 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 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 ●●●●●●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 木摇落而变衰。 在大量“悲秋”诗词中,有3种情 怀较为突出
•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往往与 “愁”关联:有人见秋霜而悲白发, 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 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 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 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 木摇落而变衰。” • 在大量“悲秋”诗词中,有3种情 怀较为突出
1.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 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更容易 引人伤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可以说这是游子的共同心声。 在古典诗词中,秋月,尤其是中秋圆月,几乎成 了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特定物象:戍鼓断人行,秋边 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庭地白树 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 在谁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 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 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更容易 引人伤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可以说这是游子的共同心声。 • 在古典诗词中,秋月,尤其是中秋圆月,几乎成 了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特定物象:戍鼓断人行,秋边 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庭地白树 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 在谁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离别之苦的秋天物象 还有很多,诸如菊花酒、梧桐树、南飞雁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东船西舫 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萧瑟悲凉的秋景与惆怅凄清 的心情水乳交融。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借冷 落凄清的秋天意象,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同时也抒发生 平遭遇不幸的感慨。 “三杯两盏淡酒……到黄昋、点点滴滴。”借淡酒、 急风、归雁、菊花、梧桐、细雨抒写离愁别绪,给人强烈 震撼。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一连串的物象构成深秋荒凉 的景象,蕴涵着游子悲凉的情情
• 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离别之苦的秋天物象 还有很多,诸如菊花酒、梧桐树、南飞雁……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东船西舫 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萧瑟悲凉的秋景与惆怅凄清 的心情水乳交融。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借冷 落凄清的秋天意象,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同时也抒发生 平遭遇不幸的感慨。 • “三杯两盏淡酒……到黄昏、点点滴滴。”借淡酒、 急风、归雁、菊花、梧桐、细雨抒写离愁别绪,给人强烈 震撼。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一连串的物象构成深秋荒凉 的景象,蕴涵着游子悲凉的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