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11: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考点透析】 本考点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修辞方法”和“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 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题型主要有选择填空、简析评价、改写修正、拟句 扩句和短文写作五种 “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 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准确, 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査。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 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 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 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本考点一般出 现在概括,修改病句,拟制广告词,邀请信,劝告勉励,请托拒绝以及致辞演讲稿等需要表 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 “生动”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使表达具体形象可感。生动的考查在简 明得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与扩展和修改病句等题目中均有体现。 “简明”是“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此点可以落 实在病句中考,也常和压缩语段、语法的综合修改、修辞、连贯等一起考 “连贯”是表达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它的三 个条件是:(1)统一的话题:(2)合理的句序:(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高考常常从补充语 段中留出部分的语句的角度设置客观题,还常常与语句的扩展、句式的仿写及变换等要求交 叉设置主观题,是考查的热点。 “得体”,就是指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跟据表达的目的、对象 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常结合具体生动的语境来考査, 也是考查的热点 应考方法盘点 准确 指能够准确运用语句传递思想情感,辨别词语使用的优劣。“准确”是从语言运用的角 度来讲的,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辨析同义词, 吃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要注 意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要注意适当添加修饰性 或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具体要求是: (1)符合特定的情境。 如: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其中“扶”“失”字用得相当准确。“扶”字把“轻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 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柔美之感。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 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用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 的情景。 (2)符合事理及对象。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 (3)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它们并无优劣之分, 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口语书面语的转化,复述或转述的重点的转化,还要注意转述 间、地点、对象等具体情 (4)准确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 如:有一个贝壳迷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收集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 收集”用得不准。句中有“花了几十年的心血”,找寻的程度应该很高,所以,用“搜 集”才准确 又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更”字用得准确,写出了诗人越走近家乡,越是担心家里的变故超乎想象的惶恐心 理。能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 第1页共17页
第 1 页 共 17 页 2010 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 11: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考点透析】 本考点同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修辞方法”和“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 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题型主要有选择填空、简析评价、改写修正、拟句 扩句和短文写作五种。 “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 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准确, 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 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 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 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本考点一般出 现在概括,修改病句,拟制广告词,邀请信,劝告勉励,请托拒绝以及致辞演讲稿等需要表 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 “生动”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使表达具体形象可感。生动的考查在简 明得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与扩展和修改病句等题目中均有体现。 “简明”是“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此点可以落 实在病句中考,也常和压缩语段、语法的综合修改、修辞、连贯等一起考。 “连贯”是表达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它的三 个条件是:(1)统一的话题;(2)合理的句序;(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高考常常从补充语 段中留出部分的语句的角度设置客观题,还常常与语句的扩展、句式的仿写及变换等要求交 叉设置主观题,是考查的热点。 “得体”,就是指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跟据表达的目的、对象、 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常结合具体生动的语境来考查, 也是考查的热点。 应考方法盘点 1、准确 指能够准确运用语句传递思想情感,辨别词语使用的优劣。“准确”是从语言运用的角 度来讲的,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辨析同义词, 吃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要注 意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要注意适当添加修饰性 或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具体要求是: (1)符合特定的情境。 如: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其中“扶”“失”字用得相当准确。“扶”字把“轻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 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柔美之感。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 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用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 的情景。 (2)符合事理及对象。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 (3)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它们并无优劣之分, 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口语书面语的转化,复述或转述的重点的转化,还要注意转述时 间、地点、对象等具体情况。 (4)准确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 如:有一个贝壳迷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收集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 “收集”用得不准。句中有“花了几十年的心血”,找寻的程度应该很高,所以,用“搜 集”才准确。 又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更”字用得准确,写出了诗人越走近家乡,越是担心家里的变故超乎想象的惶恐心 理。能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
此外,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畅、句子的完整等语法规范。 2、鲜明 指在不同语境中词语、句式等变化更有效、妥帖地表达,准确地传递本意。“鲜明”是 指用词造句都能明白、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辞。要注意词语的感情 色彩。要注意精心选择不同色彩的词和不同语气的句子,把自己的褒贬好恶清楚明了地表达 出来:要注意语言通俗明白,不生造词语,不用冷僻词语,不随便使用文言词和文言句式: 要注意尽量用简洁明快的短句,不随便使用结构复杂、晦涩难懂的长句。具体要求是: (1)精确选用词语 在选用词语方面,尤其是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选用。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 “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 能这样”等的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的态度。 感情色彩词语的选用。在表达时,自己不同的态度与感情,可以通过选择词义的褒贬来 实现。感情色彩鲜明的褒贬义词语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词 只要结合好语境,同样也可以具有强烈的效果,增加语言表达的鲜明特点。表达时如果能做 到色彩鲜明,则可以突岀所要表达的事物特征。因为颜色可以给人以最快的刺激,也是最富 有感情的外在形象。如《忆江南》(唐·白居易)中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 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仅用两句就说明了朝霞出现在东方时,江边的花儿 比火焰还红,春天到来后,江水就像草那样碧绿。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色彩鲜明的江南风景 画面 (2)恰当选用句式 在语言表达中,注意句式的变换,一定的句式表露一定的感情,句式变了,句意也会产 生新的变化。如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 自己观点的表明更加鲜明而强烈。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 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另外,如能恰当地 使用反问、排比、对偶,也能增强语言的鲜明感。 3、生动 指形象鲜明感人,能运用修辞、句式等手法使语言的表达更生动。“生动”指具体形象, 新鲜活泼,能使人感动。生动,往往是以准确、鲜明为前提的。有时做到了准确、鲜明也就 做到了生动感人,而离开了准确、鲜明去片面追求生动,就会给人矫揉造作、华而不实之感。 要注意恰当使用动词、形容词,从形声色等方面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摹,给人以身临其境之 感;要注意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灵动性 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要注意句式的整齐匀称,讲究音节的押韵和谐,力求语言的声 律美,让人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 描写事物,状形则形象毕现,绘色则色彩鲜明,摹声则声声真切:抒情则慷慨激昂,深 沉柔婉。说理,则举例引用、可比喻象征,形象生动。总之,生动的语言应该达到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如历其境,如感其情的生动活泼的效果。 具体要求是 (1)恰当选用词语 使用表现力强的词语。使用的词语具有生动传神的表现力,把词语用活。宋祈的《玉楼 春》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中运用了通感手法,一个“闹”字使视觉和 听觉得到沟通,生动逼真地写出了枝头繁花竞放,蜂蝶纷飞,春意盎然,活灵活现的景象 使用色彩浓重的词语。这里主要指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词语的语体色彩。例如郭沫若的历 史剧《屈原》中,屈原的女侍婵娟有一段痛斥宋玉投靠南后,背叛老师的话。台词本来是 “宋玉,我特别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演出后有人建议郭老 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拍手叫好。好在哪里?原稿 是不带感情的判断句,“是”改成了“这”与“你”“没骨气的文人”组句后便带上婵娟强烈 的感情色彩,骂得痛快淋漓,感情的抒发却较原来强烈得多了 (2)恰当选用句式。语言表达中,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就有不同的 表达效果。在句式的选择中,应注意特殊句式、常用句式、长句短句、排句偶句、陈述句与 疑问句的穿插交错,注意语句的整散、错综变化、语气、倒装等方面。如: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 第2页共17页
第 2 页 共 17 页 此外,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畅、句子的完整等语法规范。 2、鲜明 指在不同语境中词语、句式等变化更有效、妥帖地表达,准确地传递本意。“鲜明”是 指用词造句都能明白、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辞。要注意词语的感情 色彩。要注意精心选择不同色彩的词和不同语气的句子,把自己的褒贬好恶清楚明了地表达 出来;要注意语言通俗明白,不生造词语,不用冷僻词语,不随便使用文言词和文言句式; 要注意尽量用简洁明快的短句,不随便使用结构复杂、晦涩难懂的长句。具体要求是: (1)精确选用词语。 在选用词语方面,尤其是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选用。不要使用诸如“可能”“大概” “也许”“左右”等不确定的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多使用“坚决反对”“完全错误”“决不 能这样”等的词语来表明自己所持的鲜明的态度。 感情色彩词语的选用。在表达时,自己不同的态度与感情,可以通过选择词义的褒贬来 实现。感情色彩鲜明的褒贬义词语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词, 只要结合好语境,同样也可以具有强烈的效果,增加语言表达的鲜明特点。表达时如果能做 到色彩鲜明,则可以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特征。因为颜色可以给人以最快的刺激,也是最富 有感情的外在形象。如《忆江南》(唐·白居易)中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 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仅用两句就说明了朝霞出现在东方时,江边的花儿 比火焰还红,春天到来后,江水就像草那样碧绿。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色彩鲜明的江南风景 画面。 (2)恰当选用句式。 在语言表达中,注意句式的变换,一定的句式表露一定的感情,句式变了,句意也会产 生新的变化。如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还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反问句式来加强语气,使 自己观点的表明更加鲜明而强烈。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 贯通,意义鲜明,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另外,如能恰当地 使用反问、排比、对偶,也能增强语言的鲜明感。 3、生动 指形象鲜明感人,能运用修辞、句式等手法使语言的表达更生动。“生动”指具体形象, 新鲜活泼,能使人感动。生动,往往是以准确、鲜明为前提的。有时做到了准确、鲜明也就 做到了生动感人,而离开了准确、鲜明去片面追求生动,就会给人矫揉造作、华而不实之感。 要注意恰当使用动词、形容词,从形声色等方面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摹,给人以身临其境之 感;要注意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灵动性, 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要注意句式的整齐匀称,讲究音节的押韵和谐,力求语言的声 律美,让人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 描写事物,状形则形象毕现,绘色则色彩鲜明,摹声则声声真切;抒情则慷慨激昂,深 沉柔婉。说理,则举例引用、可比喻象征,形象生动。总之,生动的语言应该达到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如历其境,如感其情的生动活泼的效果。 具体要求是: (1)恰当选用词语。 使用表现力强的词语。使用的词语具有生动传神的表现力,把词语用活。宋祈的《玉楼 春》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中运用了通感手法,一个“闹”字使视觉和 听觉得到沟通,生动逼真地写出了枝头繁花竞放,蜂蝶纷飞,春意盎然,活灵活现的景象。 使用色彩浓重的词语。这里主要指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词语的语体色彩。例如郭沫若的历 史剧《屈原》中,屈原的女侍婵娟有一段痛斥宋玉投靠南后,背叛老师的话。台词本来是: “宋玉,我特别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演出后有人建议郭老 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拍手叫好。好在哪里?原稿 是不带感情的判断句,“是”改成了“这”与“你”“没骨气的文人”组句后便带上婵娟强烈 的感情色彩,骂得痛快淋漓,感情的抒发却较原来强烈得多了。 (2)恰当选用句式。语言表达中,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就有不同的 表达效果。在句式的选择中,应注意特殊句式、常用句式、长句短句、排句偶句、陈述句与 疑问句的穿插交错,注意语句的整散、错综变化、语气、倒装等方面。如: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
第三分句本可写成“写文章做演说也要看读者看听众”,但作者却换用反问句式,形成 整散结合,同中见异的修辞效果,使语言显得活泼多姿。 (3)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生动就应该选择那些具体的、形象的、新鲜的、内涵丰富的和能够调动人的感 官体验的词语。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准确、鲜明,増强语势。如比喻是 为更形象生动: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使描绘对象色彩鲜明、生动形象,表意丰富;排比可 加强语势,充实内容,加重感情:反问为了强调: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以加强语气,烘 托气氛,增强联想,增强表达效果;对偶是为了増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 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 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 语段中把“枯叶”比做“名片”,生动新颖,把冬天拟人化,使它具有人情味,富有幽 默感,正好体现出苏比早就想好了自己的冬季寓所而并不畏惧冬天的心情 4、简明 指能够删掉赘余的语句,消除歧义,做到简要明晰。“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就是表达 尽可能简洁;“明”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简明”的考查主要有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 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和辨析有歧义的语句,常结合语病的辨析以客 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査。具体操作中要避免晦涩、歧义、啰嗦,做到井井有条,表达清晰。具 体要求是 1)去次留主:此法常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 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次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的语句。 (2)辨识歧义:要注意表达时不出歧义,使意思表达得简要明白,避免误解,实际上 强调的是语言的清晰性,解答简明题时要本着“必须保留”原则,可有可无的就无。答题时 可从句中有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 (3)删除繁冗:多出现在改错题里。找到题目中的重复、繁冗的词语并删除掉 5、连贯 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连贯”是表达中句与句之间排列 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要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句序和语言 的运用三个方面。能调整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做到话题统一,鲜明地表达一个中心 意思:句序合理,连接紧密妥帖:注意前后衔接与呼应,语气通达,文气流畅。具体要求是: (1)话题要保持统 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统一,中心才能明确, 语意才能畅达,表达才能连贯。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 例如:“今年是农历癸未年,为我国传统的生肖年羊年。羊在十二生肖中列第八位。所有 生肖中最富温情的属相是羊,它温顺并带有些许羞涩的性情,惹人喜爱。”“羊在十二生肖 中列第八位”中话题是“羊”,“它温顺并带有些许羞涩的性情,惹人喜爱”中话题是“它(即” 羊”)”,而原句中却插入了一个话题“属相”,宜改成“羊是所有生肖中最富温情的属相…… (2)表述角度要一致。语言表达中,表述的角度应该前后一致。角度(时间角度、空 间角度、人称角度)一致,语言才能连贯。 例如:“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候又在秦岭荒山里 混过日子,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也 是享受。”(柳青《创业史》)前一句的三个分句都从时间角度来表述,前后两句又都以“他” 为表述角度,语气连贯,语意畅达。如果不注意语言表述的角度,一会儿以“我”为观察的 主体,一会儿又以“他”为叙述的主体,或者一会儿说“天”,一会儿谈“地”,表述角度不 断变换,就会影响语言的连贯 (3)语境要和谐一致。主要是指写景性的文字,要注意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等方面 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 角,有高低俯仰之异。这些必须和谐一致,句子才能连贯。 (4)保持合理的句序。而要使句序合理,条理清晰,句子间就必须讲究顺序。常见的 句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特殊到一般、由总到分、由重到轻、由主 到次、由大到小、由因到果,也可以倒过来)。 如: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 第3页共17页
第 3 页 共 17 页 第三分句本可写成“写文章做演说也要看读者看听众”,但作者却换用反问句式,形成 整散结合,同中见异的修辞效果,使语言显得活泼多姿。 (3)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语言表达生动就应该选择那些具体的、形象的、新鲜的、内涵丰富的和能够调动人的感 官体验的词语。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准确、鲜明,增强语势。如比喻是 为更形象生动;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使描绘对象色彩鲜明、生动形象,表意丰富;排比可 加强语势,充实内容,加重感情;反问为了强调;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以加强语气,烘 托气氛,增强联想,增强表达效果;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 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 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 (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 语段中把“枯叶”比做“名片”,生动新颖,把冬天拟人化,使它具有人情味,富有幽 默感,正好体现出苏比早就想好了自己的冬季寓所而并不畏惧冬天的心情。 4、简明 指能够删掉赘余的语句,消除歧义,做到简要明晰。“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就是表达 尽可能简洁;“明”是对表达效果的要求。“简明”的考查主要有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 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和辨析有歧义的语句,常结合语病的辨析以客 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具体操作中要避免晦涩、歧义、啰嗦,做到井井有条,表达清晰。具 体要求是: (1)去次留主:此法常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 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次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的语句。 (2)辨识歧义:要注意表达时不出歧义,使意思表达得简要明白,避免误解,实际上 强调的是语言的清晰性,解答简明题时要本着“必须保留”原则,可有可无的就无。答题时 可从句中有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 (3)删除繁冗:多出现在改错题里。找到题目中的重复、繁冗的词语并删除掉。 5、连贯 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连贯”是表达中句与句之间排列 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要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句序和语言 的运用三个方面。能调整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做到话题统一,鲜明地表达一个中心 意思;句序合理,连接紧密妥帖;注意前后衔接与呼应,语气通达,文气流畅。具体要求是: (1)话题要保持统一。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统一,中心才能明确, 语意才能畅达,表达才能连贯。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 例如:“今年是农历癸未年,为我国传统的生肖年羊年。羊在十二生肖中列第八位。所有 生肖中最富温情的属相是羊,它温顺并带有些许羞涩的性情,惹人喜爱。” “羊在十二生肖 中列第八位”中话题是“羊”,“它温顺并带有些许羞涩的性情,惹人喜爱”中话题是“它(即” 羊”)”,而原句中却插入了一个话题“属相”,宜改成“羊是所有生肖中最富温情的属相……”。 (2)表述角度要一致。语言表达中,表述的角度应该前后一致。角度(时间角度、空 间角度、人称角度)一致,语言才能连贯。 例如:“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候又在秦岭荒山里 混过日子,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也 是享受。”(柳青《创业史》)前一句的三个分句都从时间角度来表述,前后两句又都以“他” 为表述角度,语气连贯,语意畅达。如果不注意语言表述的角度,一会儿以“我”为观察的 主体,一会儿又以“他”为叙述的主体,或者一会儿说“天”,一会儿谈“地”,表述角度不 断变换,就会影响语言的连贯。 (3)语境要和谐一致。主要是指写景性的文字,要注意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等方面 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 角,有高低俯仰之异。这些必须和谐一致,句子才能连贯。 (4)保持合理的句序。而要使句序合理,条理清晰,句子间就必须讲究顺序。常见的 句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特殊到一般、由总到分、由重到轻、由主 到次、由大到小、由因到果,也可以倒过来)。 如: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
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这一语段就是以时间顺序“日 暮一一夜里(有人活动)一一更深人静—一第二天的早晨”进行排序的 6、得体 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 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 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 者的年龄、经历、思想性格、心理需求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这是比“简明 连贯”更高一层的要求。具体要求是: (1)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 的语言形式 (2)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所等)采 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3)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所以要多 用短句、口语,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和生僻的词等。再如失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 事语言要较详细等 (4)要考虑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差异主要指不同语体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语体分 谈话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谈话语体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语 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 语言得体涉及的面较广,它不仅是语言形式问题,也和人的思想水平、道德修养、知识 背景、情感气质等因素有关。要使自己的语言得体,对以上各方面都不能忽视。 考简料清点 常用的敬词、谦词、雅语举例 (一)敬词 1.“拜”字族 拜读:读对方作品 拜会:和对方见面 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 拜托:请对方帮忙 2.“奉”字族 奉告:告诉对方。 奉还:对方的物品归还。 奉送:赠送对方礼物 高”字族 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 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龄 高见:指对方的见解。 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 高堂:称对方父母。 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 4.“贵”字族 贵姓:询问对方的姓。 贵庚:询问对方的年龄 贵恙:称对方的病 惠”字族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 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6.“令”字族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媛:尊称对方女儿 令爱:尊称对方女儿。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7.“宝”字族 宝号:称对方的店铺。 宝眷:称对方的家眷 第4页共17页
第 4 页 共 17 页 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这一语段就是以时间顺序“日 暮——夜里(有人活动)——更深人静——第二天的早晨”进行排序的。 6、得体 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 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 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 者的年龄、经历、思想性格、心理需求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这是比“简明、 连贯”更高一层的要求。具体要求是: (1)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 的语言形式。 (2)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所等)采 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3)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所以要多 用短句、口语,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和生僻的词等。再如失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 事语言要较详细等。 (4)要考虑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差异主要指不同语体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语体分 谈话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谈话语体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语 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 语言得体涉及的面较广,它不仅是语言形式问题,也和人的思想水平、道德修养、知识 背景、情感气质等因素有关。要使自己的语言得体,对以上各方面都不能忽视。 备考简料清点 常用的敬词、谦词、雅语举例 (一)敬词 1.“拜”字族 拜读:读对方作品。 拜会:和对方见面。 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 拜托:请对方帮忙。 2.“奉”字族 奉告:告诉对方。 奉还:对方的物品归还。 奉送:赠送对方礼物。 3.“高”字族 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 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龄。 高见:指对方的见解。 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 高堂:称对方父母。 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 4.“贵”字族 贵姓:询问对方的姓。 贵庚:询问对方的年龄。 贵恙:称对方的病。 5.“惠”字族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 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6.“令”字族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媛:尊称对方女儿。 令爱:尊称对方女儿。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7.“宝”字族 宝号:称对方的店铺。 宝眷:称对方的家眷
8.“呈”字族 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批评指正。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 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 垂”字族 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 10.“光”字族 光临:称对方到来 光顾: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11.其他敬词 壁还:用于归还对方物品。 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 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 恭候:用于等待对方 借问: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 千金:称别人的女儿 雅正:把自己的书画等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鼎力:用于向对方表示感谢。 华诞:称对方的生日 海涵:称对方写的字或画的画 (二)谦词 1.“家”字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家父、家严:称自己的父亲 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称自己的兄长。 2.“舍”字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 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舍弟:称自己的弟弟。 舍亲:称自己的亲人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鄙”字族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自己的意见 鄙见:自己的见解。 4.“愚”字族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见:自己的见解 5.“敝”字族 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6.“拙”字族 拙笔:谦称自己的父亲或书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7.“小”字族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敢问: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 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9.“见”字族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10.其他谦词 久违:好久没见 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错爱:表示感谢对方的关心、爱护 刍荛之见:称自己浅陋的看法 过奖、过誉:用于自己受到表扬或夸奖。寒门:称自己贫寒的家庭 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 马齿徒增:称自己白白增长年岁。 涂鸦:称自己字写得不好或画画得不好 (三)雅语 1.生活雅语 请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提问说“请教” 第5页共17页
第 5 页 共 17 页 8.“呈”字族 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批评指正。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 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 9.“垂”字族 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 10.“光”字族 光临:称对方到来。 光顾: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11.其他敬词 壁还:用于归还对方物品。 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 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 恭候:用于等待对方。 借问: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 千金:称别人的女儿 雅正:把自己的书画等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鼎力:用于向对方表示感谢。 华诞:称对方的生日。 海涵:称对方写的字或画的画。 (二)谦词 1.“家”字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家父、家严:称自己的父亲。 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称自己的兄长。 2.“舍”字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 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舍弟:称自己的弟弟。 舍亲:称自己的亲人。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3.“鄙”字族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自己的意见。 鄙见:自己的见解。 4.“愚”字族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见:自己的见解。 5.“敝”字族 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6.“拙”字族 拙笔:谦称自己的父亲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7.“小”字族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8.“敢”字族 敢问: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 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9.“见”字族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10.其他谦词 久违:好久没见。 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错爱:表示感谢对方的关心、爱护。 刍荛之见:称自己浅陋的看法。 过奖、过誉:用于自己受到表扬或夸奖。 寒门:称自己贫寒的家庭。 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 马齿徒增:称自己白白增长年岁。 涂鸦:称自己字写得不好或画画得不好。 (三)雅语 1.生活雅语 请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提问说“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