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度量(风向和风速) 风是矢量,有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 风速(风的大小):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 常用单位:m/s,Km/s 风向(风的来向):可用8个方位或16方位表示(地面风),见图2-2 也可用角度表示(高空风):以北为零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正北为 360°(或0°);正东90°;正南180°;正西270°]。 NW NWNIN NEN WNW ENE W E ESE WSW SW si S SES SE 图22
➢风的度量(风向和风速) 风是矢量,有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 风速(风的大小):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 常用单位:m/s,Km/s。 风向(风的来向):可用8个方位或16方位表示(地面风),见图2-2; 也可用角度表示(高空风):以北为零点,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正北为 360°(或0°) ;正东90° ;正南180° ;正西270°]。 NW NWN N NEN NE WNW ENE W E ESE WSW SW SWS S SES SE 图 2-2
风的性质: ①随时在变化:如我国季风(北京附近冬天东北风) ②随高度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风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地 面有建筑物,树木的影响。 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曲线叫风速廓线,其数学表达式叫风速廓 线模式。在近地层中性层结情况下推导的两个表达式分别为: u=MIn 对数律: Z一离地面的高度;Z0—粗糙度(m);M一系数; 指数律:4=4 Z1一风速仪的高度;l1-Z1高度处的平均风速(ms);m-指数; ③随地理位置而变:山区会产生山风、谷风、海风,海区 有海陆风(如上海、大连等)
➢风的性质: ①随时在变化:如我国季风(北京附近冬天东北风); ②随高度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风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地 面有建筑物,树木的影响。 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曲线叫风速廓线,其数学表达式叫风速廓 线模式。在近地层中性层结情况下推导的两个表达式分别为: ③随地理位置而变:山区会产生山风、谷风、海风,海区 有海陆风(如上海、大连等)。 对数律: Z—离地面的高度;Z0—粗糙度(m);M—系数; 指数律: Z1—风速仪的高度;1 u —Z1 高度处的平均风速(m/s);m—指数; 0 0 _ ln ln Z Z K U Z Z u M = = m Z Z u u = − − 1 1
5、云 云:是发生在高空的水汽凝结现象 形成的基本条件:水蒸汽和使水蒸汽达到饱和凝结的环境。 云量:指云遮蔽天空的成数。在我国,将天空分为10等份 有几分天空被云遮盖,云量就是几。如:云占天空的1/10,云量 记为1;在云层中有少量空隙(空隙总量不到天空的1/20)记为 10;当天空无云或云量不到1/20时,云量为0 国外,将天空分为8等份 国外云量与我国云量间的关系,国外云量×125=我国云量 总云量:指所有云遮蔽天空的成数,不论云的层次和高度 低云量:低云的云掩盖天空的成数。 云量的记录:一般总云量/低云量的形式记录,如10/7。 云状:多种多样,1932年国际云学委员会出版的国际云图将云 状分为四族十属。 云高:指云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以米为单位。测定方法: 激光测云仪、弧光测云仪等,目力测定法
5、云 云:是发生在高空的水汽凝结现象。 形成的基本条件:水蒸汽和使水蒸汽达到饱和凝结的环境。 云量:指云遮蔽天空的成数。在我国,将天空分为10等份, 有几分天空被云遮盖,云量就是几。如:云占天空的1/10,云量 记为1;在云层中有少量空隙(空隙总量不到天空的1/20)记为 10;当天空无云或云量不到1/20时,云量为0。 国外,将天空分为8等份。 国外云量与我国云量间的关系,国外云量×1.25=我国云量。 总云量:指所有云遮蔽天空的成数,不论云的层次和高度。 低云量:低云的云掩盖天空的成数。 云量的记录:一般总云量/低云量的形式记录,如10/7。 云状:多种多样,1932年国际云学委员会出版的国际云图将云 状分为四族十属。 云高:指云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以米为单位。测定方法: 激光测云仪、弧光测云仪等,目力测定法
6、能见度 能见度: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能够从天空背 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单位:m,Km。 能见度的大小反应了大气的混浊现象,反映出大气中杂质的 多少。大气中的雾、水汽、烟尘等,可使能见度降低 7、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为太阳光线与地平线间的夹角,是影响太阳辐射 强弱的最主要的因子之一。h。即太阳高度角,它随时间而变化。 太阳光线 h 分地面 8、降水 降水是指大气中降落至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的通称。如雨、 雪等。降水是清除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机制之一。 四、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自学)
6、能见度 能见度: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能够从天空背 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单位:m,Km。 能见度的大小反应了大气的混浊现象,反映出大气中杂质的 多少。大气中的雾、水汽、烟尘等,可使能见度降低。 7、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为太阳光线与地平线间的夹角,是影响太阳辐射 强弱的最主要的因子之一。ho即太阳高度角,它随时间而变化。 8、降水 降水是指大气中降落至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的通称。如雨、 雪等。降水是清除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机制之一。 四、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自学) ho ho 太阳光线 地面
§22大气的热力过程 太阳辐射 1、什么是辐射?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的向外传递能 量,这种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以辐射的方式向四周输送的 能量称辐射能,有时简称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及影响因素 (1)吸收辐射;(2)散射作用;(3)反射;(4)透过大气层 3、大气温度依地面温度的变化关系 地面温度(土壤温度)的日变化是周期性的,具有一最高值和 最低值,在一天里地表温度最高值在13点左右,最低温度在日出 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曲线与地表温度年变化曲线平行,但振幅较小 气温的垂直变化
§2-2 大气的热力过程 一 、太阳辐射 1、什么是辐射?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的向外传递能 量,这种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以辐射的方式向四周输送的 能量称辐射能,有时简称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及影响因素 (1)吸收辐射;(2)散射作用;(3)反射;(4)透过大气层. 3、大气温度依地面温度的变化关系 地面温度(土壤温度)的日变化是周期性的,具有一最高值和 最低值,在一天里地表温度最高值在13点左右,最低温度在日出 前后。 气温的年变化曲线与地表温度年变化曲线平行,但振幅较小。 二、气温的垂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