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通信产业的产业属性 MPS体系(建国初期):通信为生产企业 服务的部份和为最终消费者服务的部份分别属 于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SNA体系(1996年):农业、工业、第三 产业(包括一、二、三、四四个层次),通信 属于第一层次(流通、交通、通信) 信息产业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1.4 通信产业的产业属性 ▪ MPS 体系(建国初期):通信为生产企业 服务的部份和为最终消费者服务的部份分别属 于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 SNA体系(1996年):农业、工业、第三 产业(包括一、二、三、四四个层次),通信 属于第一层次(流通、交通、通信) ▪ 信息产业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2通信产业经济特征分析 221生产的网络性 1.通信网络是通信产业存在的基础 ①产业化的通信活动是一种专门的经济活动,必须 依赖于一个点线相连的有效信息传输网络才能提供全社 会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②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通信网络不断拓展 延伸,互相连接,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触角遍及全球, 但网络性生产活动的基本特征未变 ③同其它网络产业相比,通信产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其网络的统一性和互联互通性,要求技术兼容、标准统 组织运行的高度合作
2.2 通信产业经济特征分析 2.2.1 生产的网络性 1.通信网络是通信产业存在的基础 ① 产业化的通信活动是一种专门的经济活动,必须 依赖于一个点线相连的有效信息传输网络才能提供全社 会成员间的信息沟通。 ②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通信网络不断拓展、 延伸,互相连接,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触角遍及全球, 但网络性生产活动的基本特征未变。 ③ 同其它网络产业相比,通信产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其网络的统一性和互联互通性,要求技术兼容、标准统 一、组织运行的高度合作
2.2.1生产的网络性一通信方 式与通信网络 ①邮政通信方式与邮政通信网络(信息网络、实物 网络) ②电信通信方式与电信通信网络(P37信息网络) ③新兴通信企业(增值、虚拟)的出现,活跃了 通信市场,充实了通信产业价值链,但无法改变网络运 营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基础和主导地位,电信产业的主要 问题为网络企业相关的经济问题
2.2.1 生产的网络性 —通信方 式与通信网络 ① 邮政通信方式与邮政通信网络(信息网络、实物 网络) ② 电信通信方式与电信通信网络(P37信息网络) ③ 新兴通信企业(增值、虚拟)的出现,活跃了 通信市场,充实了通信产业价值链,但无法改变网络运 营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基础和主导地位,电信产业的主要 问题为网络企业相关的经济问题
2.2.1生产的网络性一通信网络的 外部性 ①外部性(P37) ②技术外部性:纯粹由技术或其它方面关系,而不是 由市场机能所产生的外部性 ③货币的外部性:生产者彼此之间通过市场产业的外 部性。 ④通信网络的外部性:任何一个在网用户,都会因为 网络容量的扩充,其它用户加入该网络而获取更加方便 的通信环境,因而提高了网络对于他自己的效用。 a, metcalf law:I=Em?b网络价值的实现需求网络规 模不断扩大,不同运营商的网络之间的互连互通
2.2.1 生产的网络性 —通信网络的 外部性 ① 外部性(P37) ②技术外部性:纯粹由技术或其它方面关系,而不是 由市场机能所产生的外部性。 ③货币的外部性:生产者彼此之间通过市场产业的外 部性。 ④通信网络的外部性:任何一个在网用户,都会因为 网络容量的扩充,其它用户加入该网络而获取更加方便 的通信环境,因而提高了网络对于他自己的效用。 a.Metcalf Law : I=E㎡ b.网络价值的实现需求网络规 模不断扩大,不同运营商的网络之间的互连 互通
2.2.2产品的服务性一产和服务 ①产品:人类社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 有效成果 ②有形产品: ③无形产品(服务):由人或者人操纵 定的设备,其间还可能运用某些有形的产 品为他人提供的一种无形的效用的满足
2.2.2 产品的服务性 —产品和服务 ①产品:人类社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 有效成果 ②有形产品: ③无形产品(服务):由人或者人操纵一 定的设备,其间还可能运用某些有形的产 品为他人提供的一种无形的效用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