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亲自主盟,正式加入了国民党。 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9月4日,孙中山召 集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会议,研究改组国民党的计划,起草宣 言和党纲党章诸问题。从此,国民党的改组工作积极进行起来 个。 1923年1月,苏俄政府派来中国的代表越飞,从北京来 到上海,由李大钊、林伯渠等陪同,会见孙中山。经过几天的 会谈,于1月26日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震惊了国内 外。经过领繁的接触,李大钊与孙中山建立了亲密的友谊,成 为孙中山全家特别欢迎的客人。“孙中山特别钦佩和尊敬李大 钊,.孙中山在见到这样的客人后常常说,他认为这些人是 他的真正的革命同志。他知道,在斗争中他能依靠他们的明确 的思想和无畏的勇气。”(未庆龄回忆)。“孙越宣言”的发 表,消除了国民党方面一些人对联俄、联共(国民党称为容共) 的顾虑,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发展。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 开。毛泽东和李大钊都参加了这次会议。由于西湖会议虽然作 出了共产党员参加国民党的决定,但仍有不少的党员思想不 通,所以这次大会讨论的中心仍然是国共合作问题。毛泽东和 李大剖都坚决主张共产党员一面要参加到国民党中去组成和壮 大革命统一战线,一面要保持共产党的独立性。由于他们坚持 了正确的主张,他们两人都被选为三届中央委员。张画煮始终 坚持其宗派主义的错误主张,因此他虽然一居、立届都是中央 委员,这次却落选了。这次大会,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郑蚕 地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议决“中国共产 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贲应加入国民党。”“但仍 22
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 中,吸收真有阶级觉语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 这样就更加明确了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孙越宣言”发表和我党“三大”召开后,闲共合作和厨 民党的改组工作,进行顺利。11月,国民党正式发表了改组宣 言。接着又采取了重大的组织措施,宜布要在全国重新登记党 员,成立临时中央委员会,共产党员源平山以临时中央委员资 格担负了相当繁重的组织工作任务,共产党员林伯渠担任临时 中委会总务部副部长,同时指定专人,积极筹备召开国民党第 一次代表大会。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正式召开,孙 中山指定李大钊为北京的代表。李大钊自参加我党的“三大” 回到北京后,积极贯彻党的决议,·面说服党员,统一党内思 想,-·面打出国民党的旗帆,建立起国民党的组织,吸收许多 青年加入国民党,但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是中共党员和社会主义 青年团员。李大钊于123年末经上海到广州。过上海时,中 共中央委派他组成一个指导小组,指导出席国民党一次大会中 的中共党员。李大钊到达广州后,孙中山让他立即利感仲凯参 与了改组国民党的重要工作。由于得到了苏俄顾问鲍罗廷、中 共党员李大钊等和国民党左派廖仲凯等三方面的积极支持和帮 助,这次国民党大会开得很好。环中山主持了国民党第一次代 表大会的开幕,他指定胡汉民、汪精卫、林森、谢持这四个老 牌国民党员和李大钊五人组成主席团,轮流担任主席。但实际 上整个大会的工作,特别是各个审查委员会的工作,多半要靠 共产党员和左派分子去执行。李大钊一个人就担任了三个审查 委员会的委员。尤其是大会上通过的宣言和党章,经过李大钊 23
等共产党人的努力,表现出国民党的巨大进步。但是在讨论党 章时,几个国民党右派分子却跳了出来,反对党内有党,反对 共产党员跨党,提出要增加一条“本党党员不得加入他党”的 规定。因此,李大钊在大会上发表了严正的声明。他说:“想 脱除列强的帝国主义及那媚事列强的军阀的二重压迫,非依全 国国民即全民族的力量去做国民革命运动不可。.我们认为 在这种国民革命运动中,不宜使国民革命的势力分歧而不统 一,以减弱其势力,而迟阻其进行,非以全民族之心力,集中 于一党不可。.我们以此理由,不但自己愿来加入本党,并 愿全国国民一齐加入本党。”“我们加入本党是一个一个的加 入的,不是把一个团体加入的,可以说我们跨党,不能说是党 内有党。.中国共产主义的团体,是第三国际在中国的支 部,所以我们只可以一个一个的加入本党,不能把一个世界的 组织纳入一个国民的组织。.我们可以加入中国国民党去从 事国民革命的运动,但我们不能因为加入中国国民党便脱离了 国际的组织。”“我们加入本党的时候,自己先从理论上事实 上作过详密的研究。本党总理孙先生亦普允许我们仍跨第三国 际在中国的组织。所以我们来参加本党而兼跨固有的党籍,是 光明正大的行为,不是阴谋鬼祟的举动。”李大钊的声明,义 正辞严,合情合理,把右派分子的攻击打退了。国民党第一次 大会通过了实行三大政策的宣言和党章,选举了共产党人李大 钊、谭平山、于树德为正式委员,毛译东、张国森、秋白、 韩麟符、沈定一、林祖涵(伯滐)、于方舟为候补委员,参加 国民党的中委执行委员会。而且会后成立的国民党中央党部, 组织部长由谭平山担任,农民部长由林祖涵担任,其他各部如 工人部,妇女部等机关,也多半有共产党员担任实际工作。这 24
样就终于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建成了革命统一战线。 有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的统一战线,又有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作依托,随后又以黄埔军校为基础建立了革命的军队,所以中 国的革命运动,在全世界革命高潮已经过去之后,还能从1924 年起逐渐上涨,到1925至1927年形成为巨大的革命高潮。 1924年5月31日,北京政府在全国入民的压力下和苏联政府 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这是中国自鸦片我争以后和 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 帝斗争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中心,全面展开。7月13日,北京 学生联合会等五十多个团体,联合组成反帝大同盟,18日,北 京专科以上八校教职员联合会发表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宣言。 这一运动,迅速扩展到全国,声势浩大。9月,第二次盘奉战 争的前哨战江浙战争爆发。10月,爆发了比1922年第一次直 奉战争规模更大的第二次直奉大战。这时全国一片混乱。为 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当一年前曹银贿 选时,我党即提出召开国民会议,抵制曹锟的猪仔国会,但被 直系军阀压迫下去了。现在,全国声讨曹、吴,急需指明斗争 前途,趁此时提出国民会议的口号是很得人心的。孙中山同意 这个口号,各地国民党和全国各进步团体都响应这个号召,于 是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成为全国人民的普遍呼 声,形成为巨大的群众运动。尤其是当吴佩孚兵败山海关, 冯玉祥于10月下旬在北京举行政变成功以后,运动更加高 涨。 1924年2月底,李大钊从广东回到北京后,立即用国民党 为旗朝展开工作。不多时,国民党北京市党部成立了,天津市 和直隶省的国民党部也成立起来了。接着,各地各级的国民党 25
部相继成立。后来还成立了国民党的北方执行部以及国民党的 政治委员会北方分会。在北方,几乎所有的国民党组织,都是 由共产党人着手成立起来并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 由于群众运动的高涨和国民党势力的发展,李大制的名声愈来 愈大。当时的北洋军阀愚昧无知,他们害怕“赤化”,因为国 共合作,他们也不分什么国民党、共产党,笼而统之,把孙中 山称作“南赤”,把李大钊称作“北赤”,都是他们心中最痛 很的对象。5月,张国兼被捕,这个无耻的叛徒出卖了李大钊、 张昆弟、高君字等许多共产党员。由于北洋改府下令通缉,李 大钊被迫避居到他故乡附近吕黎的五峰山。反动军警不但搜查 了他北京的住址,而且普经到他乐亭的故居去抓人。但他们扑 了空。李大钊的夫人曾捎信给他,希望他能托白坚武做个人 情,取消通缉令。李大制坚决拒绝。他在给夫人的回信中说: 自从“二七”以后,他已和白坚武断绝交往。“那张不起任何 作用的通缉令,没有什么可怕”,“这种无耻的迫害是吓不倒 我的。”他对夫人提出希望:“你应当坚强起来,干万不要为 我的生活颠沛流离焦急,而要振作起精神来抚养和教育子女。” 最后,他满怀信心地写到:“目前统治者的这种猖狂行为,只 不过是一时的恐怖罢了。不出十年,红旗将会飘满北京,看那 时的天下,竞是谁人的天下1”(李星华《五峰山两次避难)。 李大钊平时是那样的忠厚,那样的和蔼,但一到紧要关头,他 的革命信仰就是那样的坚定,他的斗争意志就是那样的顽强! 这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呢! 6月,李大钊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到莫斯科去出席共 产国际的第五次代表大会。他在苏联住了四、五个月,参观了 许多地方和单位,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雄心壮志和支援中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