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店镇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 语文(期末)试题 积累与运用(30分) 1.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1)一(2)题。(5分) (1)对下列书法作品赏析有误一项是(B)(2分) 白 日 楼 依 建1 里 A.以行草为主兼用楷书,墨色浓淡相宜,笔法富于变化,疏密得当。 B.“白”为正楷字,线条厚重,笔画一板一眼,规规矩矩。 C.“千”“目”“一”三字,讲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方正 D.“海”“欲”采用草书书体,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 解析:B选项里:起笔与收笔多用方笔。隶书才是方笔,这个“白”是行书 (2)用正楷或行楷将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3 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D)(2分) A.栈桥(qin)瞥见(pi)遁词(dun)顿开茅塞(si) B.娉婷(png)广袤(mo)聒噪(she)不省人事(shng) C.嗔视(zhen)恪守(g白)愧赧(bao)根深蒂固(di) D.亵渎(xie)麾下(hu)拜谒(ye)鸠占鹊巢(j) 解析:A选项里“栈桥”的“栈”正确的读音是“zhan”、“顿开茅塞”的 “塞”正确的读音是“se”;B选项里“聒噪”的“聒”正确的读音是 gu”、“不省人事”的“省”正确的读音是“xng"”;C选项里“嗔视” 的“嗔”正确的读音是“chn”、“恪守”的“恪”正确的读音是“ke”、 “愧赧”的“赧”正确的读音是“nn”;D选项里“”的“”正确的读音是 故选D。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2分) A.天骄桑梓经世奇才前仆后继 B.嘶哑灌概持之以恒与日俱增
万店镇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 语文(期末)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1)—(2)题。(5 分) (1)对下列书法作品赏析有误一项是( B )(2 分) A.以行草为主兼用楷书,墨色浓淡相宜,笔法富于变化,疏密得当。 B.“白”为正楷字,线条厚重,笔画一板一眼,规规矩矩。 C.“千”“目”“一”三字,讲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方正。 D.“海”“欲”采用草书书体,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 解析:B 选项里:起笔与收笔多用方笔。隶书才是方笔,这个“白”是行书。 (2)用正楷或行楷将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3 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D )(2 分) A.栈桥 (qin ) 瞥见( pi) 遁词(dùn) 顿开茅塞(si) B.娉婷(png) 广袤(mào) 聒噪(shé) 不省人事(shng) C.嗔视 (zhèn) 恪守(gé) 愧赧 (bào) 根深蒂固(dì) D.亵渎 (xiè) 麾下(hu) 拜谒(yè) 鸠占鹊巢 (ji) 解析:A 选项里“栈桥 ”的“ 栈”正确的读音是“zhàn ”、“ 顿开茅塞”的 “塞 ”正确的读音是“sè”;B 选项里“聒噪 ”的“ 聒”正确的读音是 “gu ”、“ 不省人事”的“省 ”正确的读音是“xng”;C 选项里“ 嗔视” 的“嗔 ”正确的读音是“chn”、“ 恪守 ”的“ 恪 ”正确的读音是“kè”、 “愧赧 ”的“赧 ”正确的读音是“nn”;D 选项里“ ”的“ ”正确的读音是 “”. 故选 D。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2 分) A.天骄 桑梓 经世奇才 前仆后继 B.嘶哑 灌概 持之以恒 与日俱增
C.冠冕懦夫自惭形秽娇揉造作 D.旁骛诓骗相得益璋一意孤行 解析:B选项里“灌概”的“概”正确的写法是“溉”;C选项里“娇揉造作” 的“娇”正确的写法是“矫”.;D选项里“相得益璋”的“璋”正确的写法是 故选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分) A.本不生动的文章,被老师简略增删几句,竟使全文色彩焕然一新。真可以说: 是“醍醐灌顶”之笔。 B.刘备思贤若渴,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在我国可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佳话。 C.小男孩儿彬彬有礼地站起来向大家先鞠了一个躬,然后说了声“谢谢叔叔阿 姨 D.他聪明机灵,不论遇到哪种状况,都能随机应变,将事情做妥善的处理 解析:A选项里“醍醐灌顶”的意思是比喻听了精辟髙明的意见,受到很大启发。 与语境不符,应该用““画龙点睛”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2分) 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 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髙温 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 C.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 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 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査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 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解析∷试题分析:A搭配不当,不能创造*进程”,应该改为*加快*进程”。B选项, 缺少主语,“导致”和“受”同时出现,让句子没有主语了,刪掉一个就可以。D 选项,第一个分句属句式杂糅,在“发布”后面加“的"即可。点睛:做好本题,要 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 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 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 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6.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2分) A.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 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B.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 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 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 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 三年》和《悲惨世界》 C.《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这篇文章主要写“我” 家人在去哲尔赛岛途中,巧遇于勒经过,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 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揭示并讽 刺了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D.《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 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
C.冠冕 懦夫 自惭形秽 娇揉造作 D.旁骛 诓骗 相得益璋 一意孤行 解析:B 选项里“灌概”的“概”正确的写法是“溉”;C 选项里“娇揉造作” 的“娇”正确的写法是“矫”.;D 选项里“相得益璋”的“璋”正确的写法是 “彰”.故选 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 分) A.本不生动的文章,被老师简略增删几句,竟使全文色彩焕然一新。真可以说: 是“醍醐灌顶”之笔。 B.刘备思贤若渴,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在我国可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佳话。 C.小男孩儿彬彬有礼地站起来,向大家先鞠了一个躬,然后说了声:“谢谢叔叔阿 姨。” D.他聪明机灵,不论遇到哪种状况,都能随机应变,将事情做妥善的处理。 解析:A 选项里“醍醐灌顶”的意思是比喻听了精辟高明的意见,受到很大启发。 与语境不符,应该用““画龙点睛”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 分) 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 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 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 38。 C.为纪念马克思诞生 200 周年,学校决定在 5 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 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 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 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解析:试题分析: A 搭配不当,不能创造*“进程”,应该改为*加快*“进程”。B 选项, 缺少主语,“导致”和“受”同时出现,让句子没有主语了,刪掉一个就可以。 D 选项,第一个分句属句式杂糅,在“发布”后面加“的"即可。点睛:做好本题,要 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 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 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 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6.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2 分) A.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 、贤、 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B.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 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 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 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 三年》和《悲惨世界》. C.《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这篇文章主要写“我” 一家人在去哲尔赛岛途中,巧遇于勒经过,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 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揭示并讽 刺了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D.《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 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
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用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极其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 情,以及中举后邻居对他的前呼后拥和乡绅赠屋的等事例重点刻画出了一个趋炎 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的社会风气,对当时社会及其阴暗 的特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解析:考査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和识记。“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敬 称,不是谦称。故答案为A 7.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内容与理解,表述有误的两项是(B)(D)(4分) A.《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 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B.(王伦)说言未了,只见林冲双眉毛别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 番我上山来时,也推说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 语来,是何道理?A便说道: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们山寨情 分。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送与盘缠,又不曾热赶将去请头领息怒,我 等自去罢休。”选文中A是《水浒传》中的武松,他这样说的用心是假意辞别, 实则为了激怒林冲。 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受阻于火焰山,土地交代了此山的来历,说是当年大 圣“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D.“在绝望的海底多少年/在万顷波涛中打滚/身是玉石的盔甲/保护着最易受 伤的生命/要不是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带到沙滩上/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看见这么美好 的阳光。”以上文字节选自《臧克家诗选》中的《虎斑贝》,这几句既是写虎斑 贝的命运也在写自己的命运 解析:B选项里A是《水浒传》中的吴用;D选项节选自《艾青诗选》 8.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C)(2分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 书 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A. b. C. D 解析:推敲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句承前解说张元济先生话语的意思,注意“的 确”二字;两句从个人到国家层面依次展开,具体说明读书的作用;句总结放最 后 9.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3分)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 天,,;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冬天落雪 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1)惠风和畅,莺飞草长,(1分,缺、错1空即不给分)是生命的萌发;(1 分)(2)明月朗照,五谷飘香,(1分,缺、错1空即不给分)是生命的纯熟: 10.补写下列古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用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极其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 情,以及中举后邻居对他的前呼后拥和乡绅赠屋的等事例重点刻画出了一个趋炎 附势热衷仕途,好官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的社会风气,对当时社会及其阴暗 的特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解析: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和识记。“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敬 称,不是谦称。故答案为 A。 7.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内容与理解,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B )( D )(4 分) A.《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 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B.(王伦)说言未了,只见林冲双眉毛别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 番我上山来时,也推说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 语来,是何道理?”A 便说道:“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们山寨情 分。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送与盘缠,又不曾热赶将去,请头领息怒,我 等自去罢休。”选文中 A 是《水浒传》中的武松,他这样 说的用心是假意辞别, 实则为了激怒林冲。 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受阻于火焰山,土地交代了此山的来历,说是当年大 圣“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D.“在绝望的海底多少年/在万顷波涛中打滚/一身是玉石的盔甲/保护着最易受 伤的生命/要不是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带到沙滩上/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看见这么美好 的阳光。” 以上文字节选自《臧克家诗选》中的《虎斑贝》,这几句既是写虎斑 贝 的命运,也在写自己的命运。 解析:B 选项里 A 是《水浒传》中的吴用;D 选项节选自《艾青诗选》 8.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C )(2 分)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 书。” 。 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A. B. C. D. 解析:推敲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句承前解说张元济先生话语的意思,注意“的 确”二字;两句从个人到国家层面依次展开,具体说明读书的作用;句总结放最 后。 9.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3 分)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 天 , , ;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 , , ;冬天落雪 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1)惠风和畅,莺飞草长,(1 分,缺、错 1 空即不给分)是生命的萌发;(1 分)(2)明月朗照,五谷飘香,(1 分,缺、错 1 空即不给分)是生命的纯熟; (1 分) 10.补写下列古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6)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 、古诗文阅读(15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1-12题 临江仙① 【宋】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②,予客济源③,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 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 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3分 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 也有深沉的怀念 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ˆ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 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 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 心情 解析:考査对词句内容的理解。在理解词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殷勤桥下 水,几日到东州!”表达的是作者希望桥下“殷勤”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 愁”带到东州去。并非“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故答案为D。 1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全词运用了对比、转换时空的手法,描绘了大明湖之美,抒发了对友人的殷切思 念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 旰①,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 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②,督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铠 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 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ˆ。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 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 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 南民力竭矣!”好賢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 【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注坡跳 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3.请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
(4)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6)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古诗文阅读(15 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5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1—12 题。 临江仙① 【宋】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②,予客济源③,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1235 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 概写于 1238 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 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 分) 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 也有深沉的怀念。 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 点。 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 意。 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 心情。 解析:考查对词句内容的理解。在理解词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殷勤桥下 水,几日到东州!”表达的是作者希望桥下“殷勤”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 愁”带到东州去。并非“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故答案为 D。 1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分) 全词运用了对比、转换时空的手法,描绘了大明湖之美,抒发了对友人的殷切思 念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6 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 旰①,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 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②,督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铠 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 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 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 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 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 【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注坡跳 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3.请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 分)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解析::考査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 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 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 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根据句意句读。句意是: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 纳,没有人敢进去 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 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 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 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 名等应作停顿。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3分) A.饰名姝遗之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愚公移山》) B.吴玠素服飞则素湍绿潭(郦道元《三峡》) C.每调军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韩愈《马说》) D.师每休舍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解析:A选项加点词的意思分别是“赠送、馈赠”“遗留”;B选项加点词的意 思分别是“一向”“白色”;选项加点词的意思分别是“粮食”“喂”;选项加 点词的意思分别是“军队”“当老师”。故选A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1)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 (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解析:本题考査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 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爱、 惜、矣”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辞、何、有”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句式倒装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 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 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 尽量达到完美。16.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 其原因。(2分) 岳家军训练严格;军纪严明;岳飞关爱体恤下属、百姓;清廉不贪;军事才能杰 出;岳家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答出四点即可)学%科网 解析:考査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符合题意 的内容概括作答。作答时可从军队的训练有素:军队的纪律严明:岳飞体恤下属, 不贪财物,得到士兵拥护;岳飞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等方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 学科!网 参考译文: 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吴玠素来佩服岳 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上整天勤于政 事,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
卒 夜 宿 民 开 门 愿 纳 无 敢 入 者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解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 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 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 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根据句意句读。句意是: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 纳,没有人敢进去。 点睛: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 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 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 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 名等应作停顿。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3 分) A.饰名姝遗之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愚公移山》) B.吴玠素服飞 则素湍绿潭(郦道元《三峡》) C.每调军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韩愈《马说》) D.师每休舍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解析:A 选项加点词的意思分别是“赠送、馈赠”“遗留”;B 选项加点词的意 思分别是“一向”“白色”;选项加点词的意思分别是“粮食”“喂”;选项加 点词的意思分别是“军队”“当老师”。故选 A.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 分) (1)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 (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 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爱、 惜、矣”几个词是赋分点; (2)句中的“辞、何、有”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句式倒装。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 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 “增、删、调、 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 汉语语法规范,句意 尽量达到完美。 16.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 其原因。(2 分) 岳家军训练严格;军纪严明;岳飞关爱体恤下属、百姓;清廉不贪;军事才能杰 出;岳家军具有强大的战斗力。(答出四点即可) 学%科网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符合题意 的内容概括作答。作答时可从军队的训练有素;军队的纪律严明;岳飞体恤下属, 不贪财物,得到士兵拥护;岳飞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等方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 学科!网 参考译文: 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吴玠素来佩服岳 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上整天勤于政 事,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