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参考答案9.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 照,1分;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 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2分: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1 分 10.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 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答案不求同一,紧扣诗句,符合题意,描写境界阔大,气象雄浑、有文采,2分:“大漠”、 “孤烟”、“直”、“黄河”、“圆”,少两个点扣1分,不计半分。) 11.A12.B 13.(依次为)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1分。 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或 与徐公比美这件生活中的事”)1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2分:只答 战胜于朝廷”只给1分 4.①我跟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基本意思正确,1分;“孰”答对1分)② 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基本意思正确,1分:“期”、“虽 每字各1分) 遵义市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 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 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 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 其间者,太守醉也。 1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云归而岩穴暝 ③伛偻提携 ④觥筹交错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育 译文: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参考答案 9.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 照,1 分;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 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2 分;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1 分。 10.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 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答案不求同一,紧扣诗句,符合题意,描写境界阔大,气象雄浑、有文采,2 分;“大漠”、 “孤烟”、“直”、“黄河”、“圆”,少两个点扣 1 分,不计半分。) 11.A 12.B 13.(依次为)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1 分。 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或 “与徐公比美这件生活中的事”)1 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2 分;只答 “战胜于朝廷”只给 1 分。 14.①我跟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 (基本意思正确,1 分;“孰”答对 1 分) ② 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基本意思正确,1 分;“期”、“虽”, 每字各 1 分) 遵义市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 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 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 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 其间者,太守醉也。 1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云归而岩穴暝 ③伛偻提携 ④觥筹交错 17、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8、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 (四)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浊酒一杯家万里, 衡阳雁去无留意。 燕然未勒归无计 四面边声连角起 羌管悠悠霜满地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分) 20、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 答: 2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参考答案16、①情趣②昏暗③脊梁弯曲。这里借指老人。④交互错杂。(答对一词给1分, 共4分)17、①峰回路转,有一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②欣赏山水的 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对一句给2分。共4分)18、体现了作者寄情山奈水, 与民同乐的思想。(意思接近即可。共4分) (四)19、睡觉(2分)2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分)21、上阕侧重于描写,下 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 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共4分) 河北省(课改实验区)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 其 妄曰:?吾孰与徐公美?”一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 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畏我 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丧臣,臣之客欲有 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育 18、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 分) (四)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浊酒一杯家万里, 衡阳雁去无留意。 燕然未勒归无计, 四面边声连角起。 羌管悠悠霜满地。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 分) 答: 20、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 分) 答: 2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答: 参考答案 16、①情趣②昏暗③脊梁弯曲。这里借指老人。④交互错杂。(答对一词给 1 分, 共 4 分)17、①峰回路转,有一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②欣赏山水的 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对一句给 2 分。共 4 分)18、体现了作者寄情山奈水, 与民同乐的思想。(意思接近即可。共 4 分) (四)19、睡觉(2 分)2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 分)21、上阕侧重于描写,下 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 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 1 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 2 分。共 4 分) 河北省(课改实验区)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 其 妄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 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 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畏我 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丧臣,臣之客欲有 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剌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 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7、“门庭若市”的字面意思是 现在用来形容 。(2分) 8、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9、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5、(1)长,这里指身高(2)偏爱 6、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7、门口和庭院里像市场一样(热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8、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 9、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 河南省非课改(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 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 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谋攻》) 注:①用:使用。②同欲:目标一致。③虞:戒备,准备。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 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公将鼓之
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 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 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7、“门庭若市”的字面意思是 现在用来形容 。(2 分) 8、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 分) 9、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3 分) 参考答案 5、(1)长,这里指身高 (2)偏爱 6、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7、门口和庭院里像市场一样(热闹) 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8、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 9、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 河南省非课改(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 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 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谋攻》) 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 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公将鼓之 鼓:
(2)既克,公问其故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 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 (2分) 参考答案17.(1)击鼓(1分)(2)战胜(1分)(共2分) 18.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分) 1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 点(一问1分。共2分) 20.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 同欲”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 即可。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2分) 河南省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2题。(共10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 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 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④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 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⑤者众也 (节选自《新序》) 注:①出亡:国亡后出逃。②发政举事:施政做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被:穿上 ⑤谄谀:谄媚奉承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臣之妻私臣 私: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育 (2)既克,公问其故 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 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 分) 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 (2 分) 参考答案 17.(1)击鼓(1 分) (2)战胜(1 分) (共 2 分) 18.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 分) 1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 点(一问 1 分。共 2 分) 20.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 同欲” 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 即可。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2 分) 河南省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8—22 题。 (共 10 分)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 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 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 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④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 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⑤者众也。 (节选自《新序》) 注:①出亡:国亡后出逃。②发政举事:施政做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被:穿上。 ⑤谄谀:谄媚奉承。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臣之妻私臣 私: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 分)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0.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2分) 21.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都有谄谀者,然而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宋昭公却不 得不“出亡”,结合语段说说造成这样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2分) 22.从上面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3-24题。(共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 2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 分) 参考答案18.(1)偏爱(1分)(2)当面(1分)(共2分) 19.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深了(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20.①从日常小事人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②使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势,有力阐明 了自己的观点③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④处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答出其中 点,言之成理即可。2分) 21.齐国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齐威王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 听不到谏言(齐国、宋国情况各1分。齐国情况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共2分) 22.示例: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要保持清醒的 头脑,不要被阿谀奉承者蒙蔽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等)(言之成理 即可。2分) 23.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问1分。共2分) 24.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②表现了时光匆匆, 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生”与“人”用了拟人的手 法,富有情趣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2分) 哈尔滨市
育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0.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2 分) 21.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都有谄谀者,然而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宋昭公却不 得不“出亡”,结合语段说说造成这样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2 分) 22.从上面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 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 23—24 题。 (共 4 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 分) 2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 分) 参考答案 18.(1)偏爱 (1 分)(2)当面 (1 分) (共 2 分) 19.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深了 (逗号前后各 1 分。共 2 分) 20.①从日常小事人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 ②使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势,有力阐明 了自己的观点③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 ④处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 (答出其中 一点,言之成理即可。2 分) 21.齐国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齐威王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 听不到谏言 (齐国、宋国情况各 1 分。齐国情况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共 2 分) 22.示例: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要保持清醒的 头脑,不要被阿谀奉承者蒙蔽 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等) (言之成理 即可。2 分) 23.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问 1 分。共 2 分) . 24.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②表现了时光匆匆, 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④“生”与“人”用了拟人的手 法,富有情趣 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2 分) 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