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9、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10、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 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宁德市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 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 艰若此 [乙]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 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弗之怠( (2)负箧曳屣( (3)四支僵劲不能动( (4)溥幼嗜学(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余因得遍观群书 21、比较[甲][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4分) 22、读了[甲][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3分) 参考答案18、懈怠,放松:背:同肢,肢体:爱好 19、能译出主要意思,语言通顺即可 20、余/因得/遍观群书。 21、(1)学习勤奋,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 (2)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 22、能围绕“勤奋”、“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中的一点谈感触即可, 福州市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育 8、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9、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10、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 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宁德市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 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 艰若此。 [乙]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 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弗之怠( ) (2)负箧曳屣( ) (3)四支僵劲不能动( ) (4)溥幼嗜学(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 分) 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 21、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4 分) 22、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3 分) 参考答案 18、懈怠,放松;背;同肢,肢体;爱好 19、能译出主要意思,语言通顺即可。 20、余/因得/遍观群书。 21、(1)学习勤奋,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 (2)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 22、能围绕“勤奋”、“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中的一点谈感触即可。 福州市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 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 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 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 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2本文第③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像,第④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 察。请从这两段中各找一个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1)丰富想像 (2)仔细观察: 13本文生动描述了“时有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请任选两件加以概括。(4分) 参考答12.(1)丰富想像的语句如:①以丛草为林②以虫蚁为兽③以土砾凸者为丘 凹者为壑(2仔细观察的语句如:①见二虫斗草间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每空2分, 共4分。3观蚊如鹤神游草丛(花台)鞭驱虾蟆(观虫斗,驱虾蟆)每空2分, 共4分。(概括合理均可) 兰州市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 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 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 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 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9-下弼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p A以弱为强者 曹操比于袁绍 贤能为之用 信义著于四海 C此用武之国 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此诚不可与争锋 争锋: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 (3)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 (4)总揽英雄 揽 11.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4分)
育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 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 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 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 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⒓本文第③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像,第④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 察。请从这两段中各找一个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4 分) ⑴丰富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仔细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⒔本文生动描述了“时有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请任选两件加以概括。(4 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⒓⑴丰富想像的语句如:①以丛草为林 ②以虫蚁为兽 ③以土砾凸者为丘, 凹者为壑 ⑵仔细观察的语句如:①见二虫斗草间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每空 2 分, 共 4 分。 ⒔观蚊如鹤 神游草丛(花台) 鞭驱虾蟆(观虫斗,驱虾蟆) 每空 2 分, 共 4 分。(概括合理均可) 兰州市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 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 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 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 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9-下弼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p A 以弱为强者 B 曹操比于袁绍 贤能为之用 信义著于四海 C 此用武之国 D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⑴ 此诚不可与争锋 争锋: ⑵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 ⑶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 ⑷ 总揽英雄 揽 11.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4 分)
参考答案9.(3分)D 分) (1)争强、争胜 (2)资助、给予 3)兴旺富裕 (4)招致、罗致 11.(4分) 对曹操“不可与争锋”(1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1分);劝刘备先取 荆、益二州,等待机会,然后进取中原(2分)。(意思对即可) 茂名市 秋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 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 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 见笑于大方之家。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百川灌河 (2)东面而视 (3)河伯始旋其面目 (4)而轻伯夷之义者 翻译下面句子。(6分) (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译: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译 1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2分) 参考答案 (1)注入(2)面向;朝向(3)旋转;掉转(4)认为…… 轻 12.(1)(河伯)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2)“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13.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 免贻笑大方。或: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汕头市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育 参考答案 9.(3 分)D 10.(4 分) (1)争强、争胜 (2)资助、给予 (3)兴旺富裕 (4)招致、罗致 11.(4 分) 对曹操“不可与争锋”(1 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1 分);劝刘备先取 荆、益二州,等待机会,然后进取中原(2 分)。(意思对即可) 茂名市 秋 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 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 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 见笑于大方之家。”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 分) (1)百川灌河 (2)东面而视 (3)河伯始旋其面目 (4)而轻伯夷之义者 12.翻译下面句子。(6 分) (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译: (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译: 1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2 分 ) 参考答案 11.(1)注入 (2)面向;朝向 (3)旋转;掉转 (4)认为…… 轻 12.(1)(河伯)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2)“知道很多,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 13.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 免贻笑大方。或: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坐井观天。 汕头市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 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 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分) 11.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9驾驭(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或者: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0伯乐更重要。(1分)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 就被埋没了。)(2分) 11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或: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 和惋惜。) 百色市 (一)阅读范仲淹《渔家傲》,回答7-8题。(5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 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回答9-13题。(13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育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 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 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 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 分) 答: 11.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答: 参考答案 9 驾驭(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或者: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0 伯乐更重要。(1 分)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 就被埋没了。)(2 分) 11 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或: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 和惋惜。) 百色市 (一)阅读范仲淹《渔家傲》,回答 7—8 题。(5 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 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 分) 答: 。 (二)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回答 9—13 题。(13 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可爱者甚蕃蕃 ②不蔓不枝蔓: 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 翻译下列句子。(4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 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 答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 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 一)7、B8、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 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 景。(1分) (二)9、①多②长枝蔓10、C11、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啊。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 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 的高尚情操。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 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 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贵港市 试题及答案【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唯,山岳潜 形;商旅不行,桔倾样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 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鲜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暖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育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加点的词语。(2 分) ①可爱者甚蕃 蕃: ②不蔓不枝 蔓: 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 。 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 分) 答: 。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 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3 分) 答: 。 参考答案 (一)7、B 8、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 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 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 景。(1 分) (二)9、①多 ②长枝蔓 10、C 11、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 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 的高尚情操。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 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 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贵港市 试题及答案【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唯,山岳潜 形;商旅不行,桔倾样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 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鲜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暖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