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 书第 单 元 http://www.pep.comcn/gzyw/jszx/pg/jsys/dsc/200703/ t20070314334905htm 1《诗经》三首904 2离骚(节选)903 3孔雀东南飞(并序)902 4汉魏晋诗三首901 第二单元900 5梦游天姥吟留别899 6琵琶行(并序)98 7近体诗六首97 8诗七首96 第三单元95 9记念刘和珍君94 10故都的秋9 11道士塔92 12泪珠与珍珠91 第四单元90 13灯下漫笔(节选)89 14漫话清高88
g3 目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 书 第一单元 http://www.pep.com.cn/gzyw/jszx/pg/jsys/dsc/200703/ t20070314_334905.htm 1 《诗经》三首 904 2 离骚(节选) 903 3 孔雀东南飞(并序) 902 4 汉魏晋诗三首 901 第二单元 900 5 梦游天姥吟留别 899 6 琵琶行(并序) 98 7 近体诗六首 97 8 诗七首 96 第三单元 95 9 记念刘和珍君 94 10 故都的秋 93 11 道士塔 92 12 泪珠与珍珠 91 第四单元 90 13 灯下漫笔(节选) 89 14 漫话清高 88
15巴尔扎克葬词87 16短文两篇86 第五单元85 17六国论84 18游褒禅山记83 19伶官传序82 20石钟山记81 第六单元80 21项脊轩志79 22五人墓碑记78 23登泰山记77 24病梅馆记76
g3 15 巴尔扎克葬词 87 16 短文两篇 86 第五单元 85 17 六国论 84 18 游褒禅山记 83 19 伶官传序 82 20 石钟山记 81 第六单元 80 21 项脊轩志 79 22 五人墓碑记 78 23 登泰山记 77 24 病梅馆记 76 ---------------------------------------------------------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 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 第一单元905 单元说明 本单元学习《诗经》至唐代以前我国古代诗歌的部分代表 作品。《诗经》《楚辞》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现实生活,汉乐 府诗和曹植、陶渊明等人的诗歌反映了封建社会现实生活。读 这些古诗,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感知古代社会生活,鉴赏古诗 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g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 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 第一单元 905 单元说明 本单元学习《诗经》至唐代以前我国古代诗歌的部分代表 作品。《诗经》《楚辞》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现实生活,汉乐 府诗和曹植、陶渊明等人的诗歌反映了封建社会现实生活。读 这些古诗,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感知古代社会生活,鉴赏古诗 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诗经》的四言诗,《楚辞》的骚体诗,汉乐府和魏晋的 四言、五言诗,是唐代以前的三种诗歌样式。学会诵读这三种 样式的诗歌,了解它们的特点,有助于鉴赏这些诗歌 本单元诗歌教学,主要用诵读法和鉴赏法,读读,议议, 背背,并从中鉴赏。教学《〈诗经〉三首》,要通过诗作体察 我国西周和春秋时代劳动人民婚姻恋爱、劳动战斗的生活现 实,感受卫国战士英雄主义精神、青年男女对爱的向往和弃妇 对负心汉的痛心。教学《离骚》,要将体验屈原的爱国思想感 情同鉴赏诗的艺术魅力结合起来。教学《孔雀东南飞》,要通 过诗作体察汉代贵族家庭生活,以及封建礼教毁灭恩爱夫妻的 婚姻乃至生命的现实,感受和评价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教学《汉魏晋诗三首》,要体会诗作借牛郎织女星描写想像画 面的奇神和美丽,体会政治家广纳贤才统一天下的宏愿壮志, 体会隐逸诗人的恬淡心境、悠然情调。 本单元教学用十课时 1《诗经》三首904 课文鉴赏说明 诵读提示 学习《诗经》三首,必须强调朗读、背诵,在诵读中理解、 鉴赏,使学生逐步培养诵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课文三首诗歌都是四言诗。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 节拍。例如: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g3 《诗经》的四言诗,《楚辞》的骚体诗,汉乐府和魏晋的 四言、五言诗,是唐代以前的三种诗歌样式。学会诵读这三种 样式的诗歌,了解它们的特点,有助于鉴赏这些诗歌。 本单元诗歌教学,主要用诵读法和鉴赏法,读读,议议, 背背,并从中鉴赏。教学《〈诗经〉三首》,要通过诗作体察 我国西周和春秋时代劳动人民婚姻恋爱、劳动战斗的生活现 实,感受卫国战士英雄主义精神、青年男女对爱的向往和弃妇 对负心汉的痛心。教学《离骚》,要将体验屈原的爱国思想感 情同鉴赏诗的艺术魅力结合起来。教学《孔雀东南飞》,要通 过诗作体察汉代贵族家庭生活,以及封建礼教毁灭恩爱夫妻的 婚姻乃至生命的现实,感受和评价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 教学《汉魏晋诗三首》,要体会诗作借牛郎织女星描写想像画 面的奇神和美丽,体会政治家广纳贤才统一天下的宏愿壮志, 体会隐逸诗人的恬淡心境、悠然情调。 本单元教学用十课时。 1 《诗经》三首 904 课文鉴赏说明 诵读提示 学习《诗经》三首,必须强调朗读、背诵,在诵读中理解、 鉴赏,使学生逐步培养诵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课文三首诗歌都是四言诗。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 节拍。例如: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 子/同仇! 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节奏、语气语 调。例如 读一篇,要读出篇内节奏、情调。下见每篇诗歌的鉴赏提 卫风·氓 情节和主题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 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 比手法。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 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 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 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 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通 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 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 望。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氓
g3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 子/同仇! 读一句要读出句内节拍,读一章要读出章内节奏、语气语 调。例如: 读一篇,要读出篇内节奏、情调。下见每篇诗歌的鉴赏提 示。 卫风·氓 一 情节和主题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 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 比手法。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 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 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 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 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通 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 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 望。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