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长春版上学期期末复习(一)长春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期末复习(一) 二、学习目标 1、复习《唐诗五首》、《论语八则》、《小石潭记》、《陋室铭》 2、指导考试答题技巧 三、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期末考试的类型 2、学习考试答题方法 四、学习过程 (一)了解期末考试的类型 (二)了解考试答题方法 (三)复习重点课文 五、课文讲解 试卷类型 语文试卷的类型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二)阅读(三)写作 积累与运用一般涉及:课内的古诗词以及课内文言文重点语句 考查课标推荐的优秀诗文篇目,注重名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 阅读一般涉及:文言文阅读(课内、课外)、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 文言文阅读 注重常用实词的理解,注重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把握,注重作品思想内容的古为今用, 注重个性化的见解和感悟。课外文言文注重结合注释理解选文内容,注重课内积累在课外 的呈现。 现代文阅读 1、注重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和段落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2、注重对选文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3、注重联系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 4、鼓励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名著阅读 以积累为主,侧重对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主要 人物、主要情节的了解 对试卷类型有所了解后,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考试中涉及到的课内文章一般包括古诗词和课内文言文,对这些文章的考查属于检测学 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难度适中,主要面向绝大部分考生,分值为25分,因此这些课文 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小石潭记》与《陋室铭》是语文中考考纲中的重点篇章,中考出现 率较高 《唐诗五首》复习要点 用心爱心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初一语文长春版上学期期末复习(一)长春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期末复习(一) 二、学习目标 1、复习《唐诗五首》、《论语八则》、《小石潭记》、《陋室铭》 2、指导考试答题技巧 三、学习重点难点 1、了解期末考试的类型 2、学习考试答题方法 四、学习过程 (一)了解期末考试的类型 (二)了解考试答题方法 (三)复习重点课文 五、课文讲解 试卷类型 语文试卷的类型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 (二)阅读 (三)写作 积累与运用一般涉及:课内的古诗词以及课内文言文重点语句 考查课标推荐的优秀诗文篇目,注重名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 阅读一般涉及:文言文阅读(课内、课外)、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 文言文阅读: 注重常用实词的理解,注重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把握,注重作品思想内容的古为今用, 注重个性化的见解和感悟。课外文言文注重结合注释理解选文内容,注重课内积累在课外 的呈现。 现代文阅读: 1、注重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和段落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2、注重对选文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3、注重联系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 4、鼓励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名著阅读: 以积累为主,侧重对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主要 人物、主要情节的了解。 对试卷类型有所了解后,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考试中涉及到的课内文章一般包括古诗词和课内文言文,对这些文章的考查属于检测学 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难度适中,主要面向绝大部分考生,分值为 25 分,因此这些课文 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小石潭记》与《陋室铭》是语文中考考纲中的重点篇章,中考出现 率较高。 《唐诗五首》复习要点
考点:根据题干要求填入正确的诗句,本课知识会出现在试卷的第一题名句的积累与运 用部分,分值为1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要点: (首联)既寄寓高不必伤别之意,又起破题作用,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点明两个地 点,用环境描写衬托依依惜别之情。 (颔联)表明诗人与友人同病相怜,两人情感间的共鸣句、此别为别中之别、劝慰 友人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的诗句。 (颈联)点明不必伤别的理由、把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表现诗人宽阔胸襟 的诗句、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千百年来的名句。 (尾联)再次劝慰友人不必伤别,更不要学儿女态的诗句,在高别之际,诗人直言 相劝友人无须悲悲切切的诗句。 习题 1、如果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 则略显感伤,不妨用王勃的诗句 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2、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是 3、同窗好友远行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答案: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登幽州台歌》 要点 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及抑郁不平 之气; 后两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表现了他无可奈 何、曼声长叹的情景 习题: 1、诗人俯仰古今,倾吐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满腔忧愤之情的诗句是: 2、登楼眺望,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是 3、本诗与屈原《远游》中:“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意境相近的诗句是: 答案: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用心爱心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考点:根据题干要求填入正确的诗句,本课知识会出现在试卷的第一题名句的积累与运 用部分,分值为 15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要 点: (首联)既寄寓不必伤别之意,又起破题作用,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点明两个地 点 ,用环境描写衬托依依惜别之情。 (颔联)表明诗人与友人同病相怜,两人情感间的共鸣句、此别为别中之别、劝慰 友人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的诗句。 (颈联)点明不必伤别的理由、把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表现诗人宽阔胸襟 的诗句、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千百年来的名句。 (尾联)再次劝慰友人不必伤别,更不要学儿女态的诗句,在离别之际,诗人直言 相劝友人无须悲悲切切的诗句。 习题: 1、如果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 则略显感伤,不妨用王勃的诗句 , 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2、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是: , 。 3、同窗好友远行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 。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 , 。”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答 案: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登幽州台歌》 要 点: 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及抑郁不平 之 气; 后两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表现了他无可奈 何 、曼声长叹的情景。 习题: 1、诗人俯仰古今,倾吐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满腔忧愤之情的诗句是: , 。 2、登楼眺望,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是 , 。 3、本诗与屈原《远游》中:“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意境相近的诗句是: , 。 答案: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要点: 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写景和叙事相 结合、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浪漫主义诗风的表现、表现愁的诗句。 习题: 1、诗中与苏轼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相似,借月来表达美好祝愿的诗 句是: 2、本诗中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境相近的 诗句是 3、本诗中以景写哀,衬托作者听到友人贬迁的消息后伤感的诗句是 4、本诗中借月抒怀,表达对即将远去的友人的关怀惦念之情的诗句是: 5、诗中融情于景,突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贬谪之地偏远的诗句是: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诗人对友人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答案: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滁州西涧》 要点 1、2句写春景、含有鸟的句子,含有草的句子,表达了坚守节操的志向、动 静结合描写景物、表现诗人恬淡之情、借动植物写出自己安贫守节的恬淡胸襟 3、4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运用对比的手法、有志改革却回天 无力,思归却又不能、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习题 1、本诗中与寇准《春日登楼怀归》的“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2、作者借动植物写出自己安贫守节的恬淡胸襟的诗句是: 3、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诗人虽有志改革却回天无力,思归却又不能的两难境地的 诗句是 4、诗中通过动静结合描写景物,表现诗人恬淡之情的诗句是: 答案: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用心爱心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要 点: 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写景和叙事相 结 合、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浪漫主义诗风的表现、表现愁的诗句。 习题: 1、诗中与苏轼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相似,借月来表达美好祝愿的诗 句是: , 。 2、本诗中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境相近的 诗句是: , 。 3、本诗中以景写哀,衬托作者听到友人贬迁的消息后伤感的诗句是: , 。 4、本诗中借月抒怀,表达对即将远去的友人的关怀惦念之情的诗句是: , 。 5、诗中融情于景,突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贬谪之地偏远的诗句是: , 。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诗人对友人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 。 答案: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滁州西涧》 要 点: 1、2 句 写春景、含有鸟的句子,含有草的句子,表达了坚守节操的志向、动 静结合描写景物、表现诗人恬淡之情、借动植物写出自己安贫守节的恬淡胸襟 3、4 句 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运用对比的手法、有志改革却回天 无力,思归却又不能、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习题: 1、本诗中与寇准《春日登楼怀归》的“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2、作者借动植物写出自己安贫守节的恬淡胸襟的诗句是: , 。 3、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诗人虽有志改革却回天无力,思归却又不能的两难境地的 诗句是: , 。 4、诗中通过动静结合描写景物,表现诗人恬淡之情的诗句是: , 。 答 案: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要点 1、2句全篇中绝妙佳句、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对早春景色加以赞美,富有 哲理,描写春天,写草的句子,写春雨的句子 3、4句诗人的主观感受、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作者对早春景色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习题 诗人透过雨丝遥望草色,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的诗句是 2、诗中描写诗人的主观感受的诗句是 3、诗中能够表现春天朦胧美的诗句是: 4、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作者对早春景色的赞美与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5、本诗中与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意境相近的诗句是: 6、诗中对早春景色加以赞美,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7、诗中赞颂早春之美,抒发作者对京城早春景色的热爱之情的诗句是 答案: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7、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论语八则》 复习要点 1、了解并积累孔子及《论语》的有关常识 2、能够根据题干中的要求填入正确的语句。(孔子经典语句的积累,本考点出现在第 一题诗句积累部分。) 3、思考为学与修身的相关问题,体验并追求理想的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习题 1、孔子名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和教育家, 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 2、《论语》意为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 编撰 而成。它以 和 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 用心爱心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要点 1、2 句 全篇中绝妙佳句、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对早春景色加以赞美,富有 哲理,描写春天,写草的句子,写春雨的句子。 3、4 句 诗人的主观感受、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作者对早春景色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习题: 1、诗人透过雨丝遥望草色,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的诗句是: , 。 2、诗中描写诗人的主观感受的诗句是: , 。 3、诗中能够表现春天朦胧美的诗句是: , 。 4、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作者对早春景色的赞美与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 。 5、本诗中与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意境相近的诗句是: , 。 6、诗中对早春景色加以赞美,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 。 7、诗中赞颂早春之美,抒发作者对京城早春景色的热爱之情的诗句是: , 。 答案: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7、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论语八则》 复习要点: 1、了解并积累孔子及《论语》的有关常识 2、能够根据题干中的要求填入正确的语句。(孔子经典语句的积累,本考点出现在第 一题诗句积累部分。) 3、思考为学与修身的相关问题,体验并追求理想的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习题: 1、孔子名 ,字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和教育家, 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 2、《论语》意为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 编撰 而成。它以 和 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
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 并称为 四书” 3、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认为对于自己学过的知识,应该 (2)孔子认为与同门的人相识是快乐的,所以他说 (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该做到 (4)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自己品德修养的形成,所以应该 (5)论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6)孔子认为对待事物应持的态度是 (7)生活中,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随时以周围的人为借鉴的句子是: (8)与“取长补短”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9)表明人人都可以为人师的句子是 (10)说明人重在自身修养,不必要求别人一定了解自己的句子是: (11)在考场上,监考教师经常引用《论语》中哪个句子告诫我们要诚实答卷: (12)告诚人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也要反思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答案: 1、丘,仲尼。儒家 2、语言的论纂(zuan):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语录体和对话;《大学》、《中庸》、 《孟子》 3、(1)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小石潭记》 文章以生动传神之笔,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清幽美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生 趣,同时寄托了作者谪居荒远之地的孤寂忧愤的心情。 用心爱心专心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 并称为 “四书”。 3、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认为对于自己学过的知识,应该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与同门的人相识是快乐的,所以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该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自己品德修养的形成,所以应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孔子认为对待事物应持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生活中,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随时以周围的人为借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与“取长补短”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表明人人都可以为人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明人重在自身修养,不必要求别人一定了解自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11)在考场上,监考教师经常引用《论语》中哪个句子告诫我们要诚实答卷: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12)告诫人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也要反思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 1、丘,仲尼。儒家 2、语言的论纂(zuǎn);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语录体和对话;《大学》、《中庸》、 《孟子》 3、(1)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小石潭记》 文章以生动传神之笔,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清幽美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生 趣,同时寄托了作者谪居荒远之地的孤寂忧愤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