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划类 规划类案例一:道路运输五年规划 摘要:“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对“十二五”规划的规划背景和规划理念分析的 基础上,研究S市现有道路运输发展现状和问题,对未来道路运输发展趋势和需求 进行分析预测,其中分别从客运、货运、市场等方面进行道路需求预测,之后分析 “十二五”道路运输发展的目标及建设重点,进一步提出了规划实施措施,为S市道 路运输规划的发展提供了方案借鉴。 关健词:道路运输:发展趋势:需求预测:建设重点 引言:2010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认为,“十二五 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苹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 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Ⅰ 规划类 规划类案例一:道路运输五年规划 摘要: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对“十二五”规划的规划背景和规划理念分析的 基础上,研究 S 市现有道路运输发展现状和问题,对未来道路运输发展趋势和需求 进行分析预测,其中分别从客运、货运、市场等方面进行道路需求预测,之后分析 “十二五”道路运输发展的目标及建设重点,进一步提出了规划实施措施,为 S 市道 路运输规划的发展提供了方案借鉴。 关键词:道路运输;发展趋势;需求预测;建设重点 引言:2010 年 10 月 15 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认为,“十二五” 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 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一、概述 1.1规划背景 2010年11月20日,中共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江 苏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把推动科学 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 “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根据科学发展新要求和发展阶段新变化实施“科教与人才 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六 大战略。建议强调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十一五”期间,S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居全国大中城市 前列,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处全国领先,人均GDP已超过1.2万美元,服务业比重开 始快速上升,二产比重逐步下降,已进入一个高加工度、高技术密集、高端服务业 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2010年11月28日,中共S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 三次全体会议通过《S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要求“十 二五”期间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惠民为根本要求,围绕建设“三区三 城”这一总目标,全面实施“创新引领、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市、民生优先、 可持续发展”战略。 随着综合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尤其是高铁及城际轨道等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 道路运输业正面临巨大冲击,而且,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正成为道路运输发展的强大 约束,道路运输业正处在转型创新的关键时期。开展S市道路运输“十二五”规划研 究,明确S市道路运输“十二五”发展的目标、思路、任务和建设重点,提出相应的 对策措施,是保障S市道路运输“十二五”期问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1.2规划范围与年限 -2-
- 2 - 一、概述 1.1 规划背景 2010 年 11 月 20 日,中共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江 苏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把推动科学 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 “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根据科学发展新要求和发展阶段新变化实施“科教与人才 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六 大战略。建议强调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十一五”期间,S 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居全国大中城市 前列,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处全国领先,人均 GDP 已超过 1.2 万美元,服务业比重开 始快速上升,二产比重逐步下降,已进入一个高加工度、高技术密集、高端服务业 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2010 年 11 月 28 日,中共 S 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 三次全体会议通过《S 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要求“十 二五”期间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惠民为根本要求,围绕建设“三区三 城”这一总目标,全面实施“创新引领、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市、民生优先、 可持续发展”战略。 随着综合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尤其是高铁及城际轨道等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 道路运输业正面临巨大冲击,而且,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正成为道路运输发展的强大 约束,道路运输业正处在转型创新的关键时期。开展 S 市道路运输“十二五”规划研 究,明确 S 市道路运输“十二五”发展的目标、思路、任务和建设重点,提出相应的 对策措施,是保障 S 市道路运输“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1.2 规划范围与年限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S市市区及所辖的吴江、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等市的道路客 运、道路货运、汽车维修以及驾驶培训等行业。 (2)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为2011-2015年,以2009年为基年。 1.3规划依据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参考和依据包括: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2020): (3)长江三角洲地区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4)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5)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6)交通运输部《“十二五”道路运输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7)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8)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 (9)交通运输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政策》: (10)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应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11)苏锡常公路运输组合枢纽规划: (12)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3)江苏省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4)江苏省“十二五”交通物流发展规划研究: (15)江苏省“十二五”交通物流发展规划纲要; (16)江苏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 -3-
- 3 -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 S 市市区及所辖的吴江、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等市的道路客 运、道路货运、汽车维修以及驾驶培训等行业。 (2)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为 2011~2015 年,以 2009 年为基年。 1.3 规划依据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参考和依据包括: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2020); (3)长江三角洲地区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4)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5)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6)交通运输部《“十二五”道路运输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7)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8)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 (9)交通运输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政策》; (10)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应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11)苏锡常公路运输组合枢纽规划; (12)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3)江苏省道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4)江苏省“十二五”交通物流发展规划研究; (15)江苏省“十二五”交通物流发展规划纲要; (16)江苏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
(17)S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 (18)S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19)S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0)S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21)S市域公路网规划(2005-2020): (22)S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客运枢纽规划; (23)苏锡常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 (24)其他有关S市的经济、产业、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等。 1.4规划理念与技术路线 1.4.1规划理念 在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分析道路运输发展面临形势,解读长江三 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规划纲要等相关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交 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省运输管理局以及S市政府关于“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 求,研究制定“十二五”道路运输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在 规划中体现如下规划理念: (1)区域运输一体化 “十二五”是长三角崛起成为全球城市区域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 群的关键时期,道路运输一体化是适应区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城乡一体化 紧密结合S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重视城乡社会融合,以运输服务 均等化为目标,探求城乡客运运行新模式,积极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提高农村物 流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谱发展。 (3)一体化运输 -4
- 4 - (17)S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 (18)S 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19)S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0)S 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21)S 市域公路网规划(2005~2020); (22)S 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客运枢纽规划; (23)苏锡常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 (24)其他有关 S 市的经济、产业、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等。 1.4 规划理念与技术路线 1.4.1 规划理念 在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分析道路运输发展面临形势,解读长江三 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规划纲要等相关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交 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省运输管理局以及 S 市政府关于“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 求,研究制定“十二五”道路运输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在 规划中体现如下规划理念: (1)区域运输一体化 “十二五”是长三角崛起成为全球城市区域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 群的关键时期,道路运输一体化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城乡一体化 紧密结合 S 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重视城乡社会融合,以运输服务 均等化为目标,探求城乡客运运行新模式,积极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提高农村物 流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一体化运输
根据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新形势与新格局,贯彻综合运输思想,促进道路运输 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水路运输、民航运输等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实现运 输效率的整体提升。 (4)产业联动 积极发挥道路运输的服务功能,引导道路运输合理布局,促进与相关产业的联 动。在客运方面,强调与旅游业的联动:在货运方面,强调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 (5)可持续运输 坚持可持续发展,根据“两型社会”发展要求,提出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推动 低碳经济发展。 (6)人本运输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质量,重视安全与应 急处理能力的提高。 1.4.2技术路线 通过对$市道路运输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评价“十一五”道路运输发展情 况,明确S市道路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科学的预测“十二五”期间S市道路运输发 展需求,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S市相关规划和国内外经验,对S市“十二五” 期问道路运输行业进行规划,合理安排项目总体实施时序,并为规划方案的实施制 定相应的对策与保障措施。本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11所示。 -5-
- 5 - 根据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新形势与新格局,贯彻综合运输思想,促进道路运输 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水路运输、民航运输等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实现运 输效率的整体提升。 (4)产业联动 积极发挥道路运输的服务功能,引导道路运输合理布局,促进与相关产业的联 动。在客运方面,强调与旅游业的联动;在货运方面,强调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 (5)可持续运输 坚持可持续发展,根据“两型社会”发展要求,提出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推动 低碳经济发展。 (6)人本运输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质量,重视安全与应 急处理能力的提高。 1.4.2 技术路线 通过对 S 市道路运输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评价“十一五”道路运输发展情 况,明确 S 市道路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科学的预测“十二五”期间 S 市道路运输发 展需求,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 S 市相关规划和国内外经验,对 S 市“十二五” 期间道路运输行业进行规划,合理安排项目总体实施时序,并为规划方案的实施制 定相应的对策与保障措施。本研究技术路线如图Ⅰ-1-1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