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父亲坚忍地活着,病后撑了两年又二个月,平静地走了。母亲没有大 哭,她有条不紊地教给我们如何按着风俗送父亲。只是,母亲的双眼空洞 着,让人不忍对视。 13我常和母亲通电话,母亲说着说着就会说起父亲,于是哭泣。母亲每每 都是怨父亲,祥林嫂般地重复这几句:“你爸说话不算数,他说一辈子有 他我就不会受半点委屈,他说要等着我不能动弹的时候照顾我,他说他要 和我一起过一百岁的生日.” 14)忽然间我泪眼模糊,心头跳出几个挥之不去的字爱可以怨。想起父 亲母亲。 14.从全文看,父亲母亲一辈子不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1分) 答:父亲母亲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互相宽容。 15.请用两个成语概括文中父亲母亲的感情。(1分) 答:相敬如宾、相濡以沫、休戚以共
(12)父亲坚忍地活着,病后撑了两年又二个月,平静地走了。母亲没有大 哭,她有条不紊地教给我们如何按着风俗送父亲。只是,母亲的双眼空洞 着,让人不忍对视。 (13)我常和母亲通电话,母亲说着说着就会说起父亲,于是哭泣。母亲每每 都是怨父亲,祥林嫂般地重复这几句:“你爸说话不算数,他说一辈子有 他我就不会受半点委屈,他说要等着我不能动弹的时候照顾我,他说他要 和我一起过一百岁的生日……” (14)忽然间我泪眼模糊,心头跳出几个挥之不去的字——爱可以怨。想起父 亲母亲。 14.从全文看,父亲母亲一辈子不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1分) 答: 15.请用两个成语概括文中父亲母亲的感情。(1分) 答: 父亲母亲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互相宽容。 相敬如宾、相濡以沫、休戚以共
16.第③段中的“常见”、“每每”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常见”说明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中,不是一次,而是经 常性的;“每每”说明母亲对父亲带回家来的朋友们每一次都是笑脸相 迎,热情款待。这两个词更加突出了父母关系的融洽。 17.本文围绕“我”的父亲母亲写了五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 三件。(3分) 答: ①母亲热情招待父亲的朋友;②父亲常替母亲出工;③母亲细心照料 多病的父亲;④父亲照顾多病的母亲;⑤母亲细心照料病逝前的父亲。 18.文中⑤⑦⑧13段分别写了母亲对父亲的“怨”,请将段落序号填入相应 词语后的括号里。 文章最后说“爱可以怨”,从全文看,应怎样理解?(4分) 埋怨(7)贵怨(5)悲怨(8)抱怨(13) 答: 爱可以通过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 19.父亲母亲每年都来城里“我”的家中住几个月,这说明了什么?父亲去 世后,“我”除了常和母亲通电话外,你认为“我”还应该做些什么?(3 分)儿女孝顺父母,父母关心儿女。儿女与父母关系融洽。还可以常回家 答:看看,经常接母亲来城玩,或将母亲接到城里来住等等
16.第③段中的“常见”、“每每”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17.本文围绕“我”的父亲母亲写了五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 三件。(3分) 答: 18.文中⑤⑦⑧13段分别写了母亲对父亲的“怨”,请将段落序号填入相应 词语后的括号里。 文章最后说“爱可以怨”,从全文看,应怎样理解?(4分) 埋怨( ) 责怨( ) 悲怨( ) 抱怨( ) 答: 19.父亲母亲每年都来城里“我”的家中住几个月,这说明了什么?父亲去 世后,“我”除了常和母亲通电话外,你认为“我”还应该做些什么?(3 分) 答: “常见”说明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中,不是一次,而是经 常性的;“每每”说明母亲对父亲带回家来的朋友们每一次都是笑脸相 迎,热情款待。这两个词更加突出了父母关系的融洽。 ①母亲热情招待父亲的朋友;②父亲常替母亲出工;③母亲细心照料 多病的父亲;④父亲照顾多病的母亲;⑤母亲细心照料病逝前的父亲。 爱可以通过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 7 5 8 13 儿女孝顺父母,父母关心儿女。儿女与父母关系融洽。 还可以常回家 看看,经常接母亲来城玩,或将母亲接到城里来住等等
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然后做题(12分)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 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 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于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 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 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 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 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然后做题(12分)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 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 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于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 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 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 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 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9.“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作用是什么? (2分) 10.第二段“静悄悄的”、“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分别是什么描写? 这样写的用意各是什么?(2分) 1.文段写“瘦鸡妹妹”与“弟弟”的玩耍,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谈谈你的理 解。(2分) 12.“我从来没有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这句话透露出怎样的信息?(2 分) 13.“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与上文哪几句相呼应?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2分)
9.“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反映了“我”怎样的心理?作用是什么? (2分) 10.第二段“静悄悄的”、“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分别是什么描写? 这样写的用意各是什么? (2分) 11.文段写“瘦鸡妹妹”与“弟弟”的玩耍,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谈谈你的理 解。(2分) 12.“我从来没有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这句话透露出怎样的信息? (2 分) 13.“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与上文哪几句相呼应?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 (2分)
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潜心惯注心会神凝骇人听闻姗姗来迟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搏学多识一拍既合息息相通妇孺皆知马革裹尸杂乱无张 错别字改 正 3.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全村的干部群众,都捐出了棉被、蚊帐、衣服等生活用品支援灾区。虽然少 了些,虽然旧些破些,便是 A、多一声响多一个铃铛,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 B、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 C、多一声响多一个铃铛,多一分光多一支蜡烛 D、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分光多一支蜡烛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2分) A.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C.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D不管山路十分曲折艰险,他也坚持向上攀登
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潜心惯注 心会神凝 骇人听闻 姗姗来迟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搏学多识 一拍既合 息息相通 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杂乱无张 错别字改 正 3.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全村的干部群众,都捐出了棉被、蚊帐、衣服等生活用品支援灾区。虽然少 了些,虽然旧些破些,便是 。 A、多一声响多一个铃铛,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 B、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 C、多一声响多一个铃铛,多一分光多一支蜡烛 D、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分光多一支蜡烛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B.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C.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D.不管山路十分曲折艰险,他也坚持向上攀登。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