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见当地名流 了解舆论动向 将受托利益转换 为公共政策 组织后援会 参加派阀和政调 联络友好团体 会等组织 确定口号、设 竞选、当选 计形象
会见当地名流、 了解舆论动向 组织后援会 联络友好团体 确定口号、设 计形象 竞选、当选 参加派阀和政调 会等组织 将受托利益转换 为公共政策
众议院议员选举制度之沿革 1994年众议院选举制度改革之前,众议院选举实行 中选举区制。512个席位,130个选区,除一个选区 外,其余129个选区的议席均在2至6席之间。 1994年众议院选举制度改革后实行小选举区比例代 表并立制。500席,300个小选举区和11个比例选举 区 2000年2月,比例代表选区议席数削减至180席,众 议院总议席数变为480席
众议院议员选举制度之沿革 ◼ 1994年众议院选举制度改革之前,众议院选举实行 中选举区制。512个席位,130个选区,除一个选区 外,其余129个选区的议席均在2至6席之间。 ◼ 1994年众议院选举制度改革后实行小选举区比例代 表并立制。500席,300个小选举区和11个比例选举 区。 ◼ 2000年2月,比例代表选区议席数削减至180席,众 议院总议席数变为480席
众议院选举制度改革背景—提高统治效能 中选举区制引发自民党内派阀政治长盛不衰。 中选举区制导致党的基层组织发育不良。 中选举区制给了反对党以较大的生存空间
众议院选举制度改革背景——提高统治效能 ◼ 中选举区制引发自民党内派阀政治长盛不衰。 ◼ 中选举区制导致党的基层组织发育不良。 ◼ 中选举区制给了反对党以较大的生存空间
众议院选举制度改革之效果 打击了传统左翼力量,有助于提高保守政 治统治的效能 从长期看,有助于促使日本政党体制向着 两大保守政党制方向发展
众议院选举制度改革之效果—— ◼ 打击了传统左翼力量,有助于提高保守政 治统治的效能。 ◼ 从长期看,有助于促使日本政党体制向着 两大保守政党制方向发展
第43届(2004)众议院选举前后主要政党议席变化一览 党派名 选举前议席数选举后议席数增减比例(%) 自由民主党247 237 4.0 民主党 137 177 +29.2 公明党 31 34 9.7 日本共产党20 55 社会民主党18 964 66.7 保守新党9 63
党派名 选举前议席数 选举后议席数 增减比例(% ) 自由民主党 247 237 -4.0 民主党 137 177 +29.2 公明党 31 34 +9.7 日本共产党 20 9 -55 社会民主党 18 6 -66.7 保守新党 9 4 -63 第43届(2004)众议院选举前后主要政党议席变化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