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仝书》:由《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编辑出版,从1978年到 199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先后组 织2万余名专家学者,取精用宏,终于编纂成这部辉煌巨制。全书包括66 个学科,分为73卷,另有索引1卷,收录词条8~10万条,总字数逾125亿。 它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 12卷)是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基础上,经增补、改编、浓 缩而成的一部综合性百科全书。htp/wwwecph.com.en
6 《中国大百科全书》:由《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编辑出版,从1978年到 199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先后组 织2万余名专家学者,取精用宏,终于编纂成这部辉煌巨制。全书包括66 个学科,分为73卷,另有索引1卷,收录词条8~10万条,总字数逾1.25亿。 它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 (12卷)是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基础上,经增补、改编、浓 缩而成的一部综合性百科全书。http://www.ecph.com.cn
3、类书和政书:类书是指摘录、汇辑多种文献中的原文,按类或韵编排组 织,以供查检和征引的工具书。一般认为,我国的类书起源于三国魏文 帝曹丕时刘劭、王象等编撰的《皇览》。现存最早的类书是隋末唐初虞 世南编撰的《北堂书钞》 中国古代著名的类书主要有:宋代的《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明代的 永乐 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和《格致镜原》。其中康熙年 间陈梦雷等纂修的《古今图书集成》,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 部类书,全书15000多卷,50万页,约16亿字 政书是中国古代记述典章制度的史书。它搜集我国历代或某一朝代政治、经 济、文化、军事等史料,分门别类,按时代先后顺序编排,并详述各种 典章制度的沿革和发展。政书和类书最显著的差别是:类书只是辑录原 始资料,不加改动,按类堆砌;而政书要将采撷来的原始史料加以组织 熔炼,使之成为一体 政书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具有通史性质的政书,以 十通”为代表。二是记述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具有断代性质的政书, 称为会要、会典。宋王溥编撰的《唐会要》是现存最早的专门记述一个 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政书
7 3、类书和政书:类书是指摘录、汇辑多种文献中的原文,按类或韵编排组 织,以供查检和征引的工具书。一般认为,我国的类书起源于三国魏文 帝曹丕时刘劭、王象等编撰的《皇览》。现存最早的类书是隋末唐初虞 世南编撰的《北堂书钞》。 中国古代著名的类书主要有:宋代的《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明代的 《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和《格致镜原》。其中康熙年 间陈梦雷等纂修的《古今图书集成》,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 一部类书,全书15 000多卷,50万页,约1.6亿字。 政书是中国古代记述典章制度的史书。它搜集我国历代或某一朝代政治、经 济、文化、军事等史料,分门别类,按时代先后顺序编排,并详述各种 典章制度的沿革和发展。政书和类书最显著的差别是:类书只是辑录原 始资料,不加改动,按类堆砌;而政书要将采撷来的原始史料加以组织 熔炼,使之成为一体。 政书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具有通史性质的政书,以 “十通”为代表。 二是记述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具有断代性质的政书, 称为会要、会典。宋王溥编撰的《唐会要》是现存最早的专门记述一个 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