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卷 八年级语文 (2018.3.15)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上,全卷共四大题,含27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 150分钟) (命题:杨金林审题:刘姜红) 、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 共20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滑稽(j)蝉翼(yi)角色(jue)光彩熠熠(yi) B.惘然(mang)獾猪(guan)撰文( zhuang)千丝万缕(16) C.内疚(ji)招徕(lai)起哄(hong)刀耕火种(zhng) D.盘踞(j)濒临(pin)酝酿(yin)乳臭未干(x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长 晓雾将歇 不言而喻 大庭广众 B.凑合 战战惊惊 富丽堂煌 不能自已 C.耽搁 日光下彻略胜一畴错鬃复杂 D.萧鼓 连琐反应 冰川溶化 青树翠缦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杈益,是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 场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 地扎进去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拾荒.供儿子读书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有人认为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一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八年级语文周练卷第1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周练卷 第 1 页 共 8 页 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周练试卷 八 年 级 语 文 (2018.3.15)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上,全卷共四大题,含27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 150分钟) (命题:杨金林 审题:刘姜红)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 1~7 小题,其中 1~6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7 小题 8 分, 共 20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滑稽.(jī) 蝉翼.(yì) 角.色 (jué) 光彩熠熠.(yì) B. 惘.然(mánɡ) 獾.猪(ɡuàn) 撰.文(zhuànɡ) 千丝万缕.(lǚ) C. 内疚.(jiù) 招徕.(lài) 起哄.(hǒnɡ) 刀耕火种.(zhǒnɡ) D. 盘踞.(jū ) 濒.临(pín) 酝.酿(yùn) 乳臭.未干(xiù)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漫长 晓雾将歇 不言而喻 大庭广众 B. 凑合 战战惊惊 富丽堂煌 不能自已 C. 耽搁 日光下彻 略胜一畴 错鬃复杂 D. 萧鼓 连琐反应 冰川溶化 青树翠缦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是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 场。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 地扎进去。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拾荒老娘”于化玲,9 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拾荒.供儿子读书。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有人认为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5.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 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B.①③②⑤④C.⑤③④②①D.⑤④②③① 6.下列各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故乡》是以鲁迅回乡的经历为题材写作的散文名篇,收录在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 草》里。 B.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又称“柳柳州”,“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C.现代诗用韵比较自由,只要押大致相近的韵就可以,在什么地方押韵也没有严格的规 则,例如《我爱这土地》,韵脚就是有“面”和“沉”两个。 D.苏轼,其诗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 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还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宇、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 空不得分) (1)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 (2)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3)孟浩然《过故人庄》中与陆游“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两句诗有异曲同 工的诗句是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一博大胸襟 和美好理想的诗句是 (5)当你无功而受禄时,你可以用《观刈麦》里的诗句“ 默地来表达惭愧难当的心情。 二、语文综合运用(共5分) 材料一:2017年11月,云南首例因辍学引发的“官告民”案件,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 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啦井镇新建村公开审理。啦井镇人民政府将5户学生家长告上 法庭,要求依法判令学生家长立即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让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 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材料二:越是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就越是容易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越容易失 去对教育的信心,失学辍学情况就越突出。 材料三: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习总 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 八年级语文周练卷第2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周练卷 第 2 页 共 8 页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 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6.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乡》是以鲁迅回乡的经历为题材写作的散文名篇,收录在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 草》里。 B.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又称“柳柳州”,“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C. 现代诗用韵比较自由,只要押大致相近的韵就可以,在什么地方押韵也没有严格的规 则,例如《我爱这土地》,韵脚就是有“面”和“沉”两个。 D. 苏轼,其诗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 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还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7. 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 分,共 8 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 空不得分) (1)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 (2)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3)孟浩然《过故人庄》中与陆游“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两句诗有异曲同 工的诗句是 , ”。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一博大胸襟 和美好理想的诗句是:“ , ”。 (5)当你无功而受禄时,你可以用《观刈麦》里的诗句“ , ”幽 默地来表达惭愧难当的心情。 二、语文综合运用(共 5 分) 材料一 ...:2017 年 11 月,云南首例因辍学引发的“官告民”案件,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 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啦井镇新建村公开审理。啦井镇人民政府将 5 户学生家长告上 法庭,要求依法判令学生家长立即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让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 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材料二 ...:越是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就越是容易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越容易失 去对教育的信心,失学辍学情况就越突出。 材料三 ...:2015 年 11 月 27 日至 28 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习总 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
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 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 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8.你作为辍学学生的同龄人,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2分) 9.读了以上材料,你获得了哪些知识?(3分) 、阅读(本大题含10~26小题,共45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作品,完成第10小题。(4分)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赏析与运用 (1)就上阙“短浸溪”、“净无泥”和“萧萧暮雨”三个词语,给出你的理解。(2分) (2)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却是东坡先生在1082年(时年46岁)因“乌台诗 案”被贬黄州,大病初愈时唱出来的。由此,你得到了些启示,请说出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小题。(12分)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八年级语文周练卷第3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周练卷 第 3 页 共 8 页 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 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 2020 年 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8. 你作为辍学学生的同龄人,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2 分) , 。 9. 读了以上材料,你获得了哪些知识?(3 分) , 。 三、阅读(本大题含 10~26 小题,共 45 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作品,完成第 10 小题。(4 分)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赏析与运用 (1)就上阙“短浸溪”、“净无泥”和“萧萧暮雨”三个词语,给出你的理解。(2 分) , 。 (2)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却是东坡先生在 1082 年(时年 46 岁)因“乌台诗 案”被贬黄州,大病初愈时唱出来的。由此,你得到了些启示,请说出一二。(2 分) ,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5 小题。(12 分)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大雪,日( (2)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3.下面是对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 A.“独”字充分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B.在作者眼里,舟子等人不是他的知音 C.“人鸟声俱绝”,一个“绝”字,从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表达了作者愤世嫉俗,借酒消愁的伤感之情。 14.作者写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他仍用明朝崇祯的年号,有何用意?(2分) 1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1小题。(16分) 冰湖 陈彦斌 (1)“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剛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 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 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2)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 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 八年级语文周练卷第4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周练卷 第 4 页 共 8 页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 (1)大雪三日..( ) (2)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3.下面是对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2 分) A. “独”字充分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B. 在作者眼里,舟子等人不是他的知音。 C. “人鸟声俱绝”,一个“绝”字,从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 D.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表达了作者愤世嫉俗,借酒消愁的伤感之情。 14. 作者写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他仍用明朝崇祯的年号,有何用意?(2 分) 。 1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2 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21 小题。(16 分) 冰湖 陈彦斌 (1)“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 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 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2)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 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
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子一直没回 (3)“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 (4)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 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 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 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5)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 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 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6)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 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 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7)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 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 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 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 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8)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 “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 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9)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岀现在远远的夭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汘浸透 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 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 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10)“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岀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 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 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岀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 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 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11)“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 八年级语文周练卷第5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周练卷 第 5 页 共 8 页 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3)“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 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来源:Z。xx。 k.Com] (4)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 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 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 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5)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 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 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6)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 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 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7)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 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 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 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 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8)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 “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 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9)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 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 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 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10)“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 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 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 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 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11)“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