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命题人:舒林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 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 ②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③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4)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⑤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⑦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默写了龚自珍的《己亥杂诗》。(4分) 2、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栩栩如生,每一个字,形象不同,意思 jiong然有别,即便 是同一形象,其意思又分甲乙丙丁,决不能囫1un吞枣,来个“大概是”、“差不多”, 要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同时 还要有上天之动、日月之行的不懈劲,学之行之,思之精之,不仅达其以字育德、启智、 修身、促美的攻效,还要多用于实践,有益于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jing()然有别囫1un()吞枣推勘()到底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博大精深”中“博”在文中的意思是 栩栩如生”中“栩栩”的意思是 。(2分) (4)本段文字运用了 等修辞手法(2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祥子拉了三年车,攒足钱买到自己的第一辆车,却被乱军抢走:辛苦积攒想第二 次买车的钱却又被 抢了;最后用 的钱第三次买车,却最终一无所有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第一部是 ,第三部是 4、寒假临近,越来越多的同学和他们的家庭打算选择出游的方式度假。为此,某班 级举办了题为“文明旅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任务,请你参与并 完成。(12分) (1)请设计一个宣传标语,提醒大家要文明出行(不超过20字)。(2分) (2)某班几位同学家庭拟定于2016年2月6日外出旅游,早上7点整先在皖源大
1 2017—2018 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舒 林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 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 6 句) ①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 ②造化钟神秀, 。 (杜甫《望岳》) ③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④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⑤山河破碎风飘絮,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⑦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⑧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默写了龚自珍的《己亥杂诗》。(4 分) 2、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1)-(4)题。(9 分)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栩栩如生,每一个字,形象不同,意思 jiǒng 然有别,即便 是同一形象,其意思又分甲乙丙丁,决不能囫 lún 吞枣,来个“大概是”、“差不多”, 要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同时, 还要有上天之动、日月之行的不懈劲,学之行之,思之精之,不仅达其以字育德、启智、 修身、促美的攻效,还要多用于实践,有益于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jiǒng( )然有别 囫lún( )吞枣 推勘.( )到底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博大精深”中“博”在文中的意思是 ,“栩栩如生”中“栩栩”的意思是 。(2分) (4)本段文字运用了 、 等修辞手法(2 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 分)。 (1)祥子拉了三年车,攒足钱买到自己的第一辆车,却被乱军抢走;辛苦积攒想第二 次买车的钱却又被 抢了;最后用 的钱第三次买车,却最终一无所有。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第一部是 ,第三部是 。 4、寒假临近,越来越多的同学和他们的家庭打算选择出游的方式度假。为此,某班 级举办了题为“文明旅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任务,请你参与并 完成。(12 分) (1)请设计一个宣传标语,提醒大家要文明出行(不超过 20 字)。(2 分) (2)某班几位同学家庭拟定于 2016 年 2 月 6 日外出旅游,早上 7 点整先在皖源大
酒店集中,然后乘车前往机场,现在请你根据以上要求,在2月5日发一则通知(署名 为“甲乙”)。(4分) (3)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要向旅客朋友们介绍我们安庆天柱山海拔1488.4米的天 柱峰,请结合下图写一段介绍文字。(要求:语句通顺,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0字左右) (3分) (4)假如你的好朋友小明要在旅游景点刻下“到此一游”,你打算怎么劝说他停止 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请将你说的话写下来。(3分) 、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登庐山(有删节)(21分)季羡林 ①苍松翠柏,层层叠叠,从山麓向上猛奔,气势磅礴,压山欲倒,整个宇宙仿佛沉 浸在一片浓绿之中。原来这就是庐山啊! ②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在万绿丛中盘旋而上。我一边仿佛为这神奇的绿色所制服, 边嘴里哼着苏东坡那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我很后悔,在年轻读中国小学的时候,学习马虎,对岭与峰的细微区别没有弄清 楚。到了此时,悔之晚矣。无论横看,还是侧看,我都弄不明白苏东坡用意之所在。我 只觉得,苏东坡没有搔着痒处,没有真正抓住庐山的神韵,没有抓住庐山的灵魂,空留 下这一首传诵古今的名篇。 ④到了我们的住处以后,天色已经黄昏。窗外松涛澎湃,山风猎猎,鸟鸣在耳,蝉 声响彻,九奇峰朦胧耸立,天上有一弯新月。我耳朵里听到的是松声,眼睛仿佛看到了 禄色。我在庐山的第一夜,做了一个绿色的梦。 ⑤中国的名山胜境,我游得不多。五十年前,我在大学毕业后,曾同几个同事登 泰 山,没费吹灰之力就登上了南夭门。在一个鸡毛小店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凌晨攀登玉皇 顶,想看日出。适逢浮云蔽天,等看到太阳时,它已经升得老高了。我们从后山黑龙潭 下山,一路饱览山色,颇有一点“一览众山小”的情趣。泰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 ⑥六年以前,我游了黄山。从前山温泉向上攀,经过了许多名胜古迹,什么一线天、 莱三岛等,下午三时到了玉屏楼。回望天都峰鲫鱼背,如悬天半。在玉屏楼住了一夜 名的黄山云海和奇峰怪石。世之论者认为黄山以古松胜,以云海胜,以奇峰胜,以怪石 胜。古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非常有见地的话。从审美的角 度来评断,我也想用这两个字来概括黄山,这就是:诡奇 意地过,把每一个细微末节,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要仔细玩味,决不能马马虎虎 免得再像游黄山那样,日后追悔不及。我也确实这样做了。几天以来,我们几乎游遍整 个庐山。茂林修竹,大陵深涧,岩洞石穴,飞瀑名泉。我觉得,这一次确实是仔仔细细 地过日子了,一点也没有敢疏忽大意。对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变幻莫测的白云,流动
2 酒店集中,然后乘车前往机场,现在请你根据以上要求,在 2 月 5 日发一则通知(署名 为“甲乙”)。(4 分) (3)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要向旅客朋友们介绍我们安庆天柱山海拔 1488.4 米的天 柱峰,请结合下图写一段介绍文字。(要求:语句通顺,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0 字左右) (3 分) (4)假如你的好朋友小明要在旅游景点刻下“到此一游”,你打算怎么劝说他停止 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请将你说的话写下来。(3 分) 二、阅读(5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登庐山(有删节)(21 分) 季羡林 ①苍松翠柏,层层叠叠,从山麓向上猛奔,气势磅礴,压山欲倒,整个宇宙仿佛沉 浸在一片浓绿之中。原来这就是庐山啊! ②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在万绿丛中盘旋而上。我一边仿佛为这神奇的绿色所制服, 一边嘴里哼着苏东坡那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我很后悔,在年轻读中国小学的时候,学习马虎,对岭与峰的细微区别没有弄清 楚。到了此时,悔之晚矣。无论横看,还是侧看,我都弄不明白苏东坡用意之所在。我 只觉得,苏东坡没有搔着痒处,没有真正抓住庐山的神韵,没有抓住庐山的灵魂,空留 下这一首传诵古今的名篇。 ④到了我们的住处以后,天色已经黄昏。窗外松涛澎湃,山风猎猎,鸟鸣在耳,蝉 声响彻,九奇峰朦胧耸立,天上有一弯新月。我耳朵里听到的是松声,眼睛仿佛看到了 绿色。我在庐山的第一夜,做了一个绿色的梦。 ⑤中国的名山胜境,我游得不多。五十年前,我在大学毕业后,曾同几个同事登泰 山,没费吹灰之力就登上了南天门。在一个鸡毛小店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凌晨攀登玉皇 顶,想看日出。适逢浮云蔽天,等看到太阳时,它已经升得老高了。我们从后山黑龙潭 下山,一路饱览山色,颇有一点“一览众山小”的情趣。泰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 象。从审美的角度上来评断,我想用两个字来概括泰山,这就是:雄伟。 ⑥六年以前,我游了黄山。从前山温泉向上攀,经过了许多名胜古迹,什么一线天、 蓬莱三岛等,下午三时到了玉屏楼。回望天都峰鲫鱼背,如悬天半。在玉屏楼住了一夜, 第二天再向北海前进。一路上又饱览了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在北海住了两夜,看到了著 名的黄山云海和奇峰怪石。世之论者认为黄山以古松胜,以云海胜,以奇峰胜,以怪石 胜。古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非常有见地的话。从审美的角 度来评断,我也想用这两个字来概括黄山,这就是:诡奇。 ⑦在离开北京的时候,我曾下定决心,在庐山,日子一定要仔仔细细地过,认真在 意地过,把每一个细微末节,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要仔细玩味,决不能马马虎虎, 免得再像游黄山那样,日后追悔不及。我也确实这样做了。几天以来,我们几乎游遍整 个庐山。茂林修竹,大陵深涧,岩洞石穴,飞瀑名泉。我觉得,这一次确实是仔仔细细 地过日子了,一点也没有敢疏忽大意。对一草一木,一山一石,变幻莫测的白云,流动
不息的飞瀑,我都全心全意地把整个灵魂都放在上面。我只希望,到得庐山之游成为回 忆时,我不再追悔。是否真正能做到这一步,我眼前还不敢夸下海口,只有等将来的事 实来验证了。 ⑧庐山千姿百态,很难用一个字或几个字来概括。但是,总起来说,庐山给我的印 象同泰山和黄山迥乎不同。在这里,不管是远山,还是近岭,无不长满了松柏。杉树更 是特别郁郁葱葱,尖尖的树顶直刺云天。目光所到之处,总是绿,绿,绿,几乎看不到 任何别的颜色,是一片浓绿的天地,一片浓绿的大洋。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我也想用两 个字来概括庐山,这就 ⑨我觉得,绿是庐山的精神,绿是庐山的灵魂,没有绿就没有庐山。绿是有层次的 有时候蓦地白云从谷中升起,把苍松翠柏都笼罩起来,笼罩得迷蒙一片,此时浓绿就转 成了青色,更给人以秀润之感,可惜东坡翁当年没能抓住庐山这个特点,因而没有能认 识庐山的真面目,成为千古憾事。我曾在含鄱口远眺时信口写一七绝 近浓远淡绿重重, 峰横岭斜青蒙蒙 识得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⑩我自谓抓住了庐山的精神,抓住了庐山的灵魂。庐山有灵,不知以为然否? 5、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说绿是庐山的精神和灵魂?(5分) 6、体会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苍松翠柏,层层叠叠,从山麓向上猛奔,气势磅礴,压山欲倒,整个宇宙仿佛沉浸 在一片浓绿之中。 7、作者在文中改写苏轼的诗,有什么作用?(4分) 8、结合全文内容,仿照⑤⑥两段,在第⑧段结尾处的横线上填写两个字,概括庐 山的特点。(3分) 9、有人认为,作者在文中贬低苏轼是为了抬高自己。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5 (二)留住那个心智觉醒的时刻(19分)周国平 ①一个5岁的男孩看见指南针不停转动,最后总是指向同一个方向。他心中顿时充 满惊奇:没有一只手去拨动,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从这个时刻起,他相信事物中· 定藏着某种秘密,等待着他去发现。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从这个时 刻开始的。在所有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时刻:好奇心觉醒了 ②面对成年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世界,他们提出了绝大部分成年人没有想到也回答不 了的问题。和好奇心一起,还有想像力和理解力,荣誉感和自尊心,心灵的快乐和痛苦 总之,人类精神的一切高贵禀赋也先后觉醒了。假如每个孩子生命中的这个时刻在日后 都能延续下去,成为真正的起点,人类会拥有多少托尔斯泰、爱因斯坦、海德格尔啊 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由于心智的惰性、教育的愚昧、功利的驱迫、生活的磨难 等原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儿童时代的这个时刻仿佛注定只是昙花一现,然后不留痕 迹地消失了。但是,趁现在的孩子们正拥有着这个时刻,我们能杏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 留住它呢? ④《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所做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不妨说 获奖者们正是一些幸运地留住了那个心智觉醒时刻的人。在那个时刻之后,他们没有停 提问和思考,终于找出了隐藏在事物中的某个或某些重大秘密。比如1986年物理学 奖得主宾尼希,在他小时候,由于父 他随便打电话,他就自己想办法,用两个罐 头盒和一根紧绷的长绳子制作了一部土电话机。当孩子们能够用它在相邻房间清楚地通 话时,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巨大快乐。后来他因硏制可以拍摄到原子结构的光栅隧道显微 镜而得奖,我相信这一成果与那部土电话机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 ⑤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为什么树叶是绿的?为什么我们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另 些事情?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为什么1+1=2?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为什么会有 战争……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回答的问题似乎都属于《十万个为什么》的水平,可是 青仔细想一想,不必说孩子,有多少大人能够说清楚这些貌似简单的问题?他们的讲述 还表明,他们每个人的特殊贡献往往就是建立在解决某一简单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是那 个简单问题的延伸和深化。关于科学家工作的性质,1986年化学奖得主波拉尼有一个生
3 不息的飞瀑,我都全心全意地把整个灵魂都放在上面。我只希望,到得庐山之游成为回 忆时,我不再追悔。是否真正能做到这一步,我眼前还不敢夸下海口,只有等将来的事 实来验证了。 ⑧庐山千姿百态,很难用一个字或几个字来概括。但是,总起来说,庐山给我的印 象同泰山和黄山迥乎不同。在这里,不管是远山,还是近岭,无不长满了松柏。杉树更 是特别郁郁葱葱,尖尖的树顶直刺云天。目光所到之处,总是绿,绿,绿,几乎看不到 任何别的颜色,是一片浓绿的天地,一片浓绿的大洋。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我也想用两 个字来概括庐山,这就是: 。 ⑨我觉得,绿是庐山的精神,绿是庐山的灵魂,没有绿就没有庐山。绿是有层次的。 有时候蓦地白云从谷中升起,把苍松翠柏都笼罩起来,笼罩得迷蒙一片,此时浓绿就转 成了青色,更给人以秀润之感,可惜东坡翁当年没能抓住庐山这个特点,因而没有能认 识庐山的真面目,成为千古憾事。我曾在含鄱口远眺时信口写一七绝: 近浓远淡绿重重, 峰横岭斜青蒙蒙, 识得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0 我自谓抓住了庐山的精神,抓住了庐山的灵魂。庐山有灵,不知以为然否? 5、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说绿是庐山的精神和灵魂?(5 分) 6、体会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 苍松翠柏,层层叠叠,从山麓向上猛奔..,气势磅礴,压山欲倒,整个宇宙仿佛沉浸 在一片浓绿之中。 7、作者在文中改写苏轼的诗,有什么作用? (4 分) 8、结合全文内容,仿照⑤⑥两段,在第⑧段结尾处的横线上填写两个字,概括庐 山的特点。(3 分) 9、有人认为,作者在文中贬低苏轼是为了抬高自己。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5 分) (二)留住那个心智觉醒的时刻(19 分) 周国平 ①一个 5 岁的男孩看见指南针不停转动,最后总是指向同一个方向。他心中顿时充 满惊奇:没有一只手去拨动,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从这个时刻起,他相信事物中一 定藏着某种秘密,等待着他去发现。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从这个时 刻开始的。在所有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时刻:好奇心觉醒了, ②面对成年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世界,他们提出了绝大部分成年人没有想到也回答不 了的问题。和好奇心一起,还有想像力和理解力,荣誉感和自尊心,心灵的快乐和痛苦, 总之,人类精神的一切高贵禀赋也先后觉醒了。假如每个孩子生命中的这个时刻在日后 都能延续下去,成为真正的起点,人类会拥有多少托尔斯泰、爱因斯坦、海德格尔啊! 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由于心智的惰性、教育的愚昧、功利的驱迫、生活的磨难 等原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儿童时代的这个时刻仿佛注定只是昙花一现 ....,然后不留痕 迹地消失了。但是,趁现在的孩子们正拥有着这个时刻,我们能否帮助他们尽可能多地 留住它呢? ④《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所做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不妨说, 获奖者们正是一些幸运地留住了那个心智觉醒时刻的人。在那个时刻之后,他们没有停 止提问和思考,终于找出了隐藏在事物中的某个或某些重大秘密。比如 1986 年物理学 奖得主宾尼希,在他小时候,由于父母不让他随便打电话,他就自己想办法,用两个罐 头盒和一根紧绷的长绳子制作了一部土电话机。当孩子们能够用它在相邻房间清楚地通 话时,他品尝到了成功的巨大快乐。后来他因研制可以拍摄到原子结构的光栅隧道显微 镜而得奖,我相信这一成果与那部土电话机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⑤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为什么树叶是绿的?为什么我们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另 一些事情?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为什么 1+1=2?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为什么会有 战争……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回答的问题似乎都属于《十万个为什么》的水平,可是, 请仔细想一想,不必说孩子,有多少大人能够说清楚这些貌似简单的问题?他们的讲述 还表明,他们每个人的特殊贡献往往就是建立在解决某一简单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是那 个简单问题的延伸和深化。关于科学家工作的性质,1986 年化学奖得主波拉尼有一个生
动的说法:和小说家一样,科学家也是讲故事的人,他们用自己讲的故事来为看似杂乱 的事物寻找一种联系,为原因不明的现象提供一种解释。的确,在一定意义上,一切创 造活动都是针对问题讲故事,是把故事讲得令人信服的努力。譬如说,自然科学是针对 自然界的问题讲故事,社会科学是针对社会的问题讲故事,文学艺术是针对人生的问题 讲故事,宗教和晢学是针对终极问题讲故事。我由此想到,我们不但要鼓励孩子提问题, 而且要鼓励他们针对自己提的问题讲故事,通过故事给问题一个解答。是对是错无所谓, 只要是在动脑筋,就能使他们的思考力和想像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⑥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这是一个有趣的构想。对诺贝尔奖获得者自己来 这是童年的回归,不管这些大师们所发现的秘密在理论上多么复杂,现在都必须还 原成儿童所能提出的原初的、看似简单的问题,仿佛要向那个儿童时代的自己做一个明 白的交代。对读这本书的孩子们来说,这是很及时的鼓励,他们也许会发现,那些在成 年人世界里备受敬仰的大师离他们非常近,其实都是一些喜欢想入非非的大孩子。这本 书当然未必能指导哪一个孩子在将来获得诺贝尔奖,但它可能会帮助许多孩子获得比诺 尔奖更加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对提问权利的坚持、对真理的热爱和永不枯竭的求知欲 有了这些东西,他们就能够成长为拥有内在的富有和尊严的真正的人 (选自《周国平论教育》,有删改) 10、文章的第①段用爱因斯坦的事例开头,有什么作用?(6分) 11、阅读第③段,说说加点词语“昙花一现”的含义。(4分) 2、文章第④段中,作者说“我相信这一成果与那部土电话机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 联系。你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4分) 13、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画线句中“更加宝贵的东西”具体指什么?(5分) 【三】《出师表》(节选)(15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 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 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 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1)陟罚臧否 臧否 (2)以遗陛下遗: (3)悉以咨之 (4)性行淑均淑 (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恨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6、从选文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个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 。(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分) 17、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是什么?他为什么在出师前极力 规劝刘禅任用贤能?(3分) 三、写作(55分) 18、以“终于走出了这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③可以大胆选择你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四、卷面书写(5分)
4 动的说法:和小说家一样,科学家也是讲故事的人,他们用自己讲的故事来为看似杂乱 的事物寻找一种联系,为原因不明的现象提供一种解释。的确,在一定意义上,一切创 造活动都是针对问题讲故事,是把故事讲得令人信服的努力。譬如说,自然科学是针对 自然界的问题讲故事,社会科学是针对社会的问题讲故事,文学艺术是针对人生的问题 讲故事,宗教和哲学是针对终极问题讲故事。我由此想到,我们不但要鼓励孩子提问题, 而且要鼓励他们针对自己提的问题讲故事,通过故事给问题一个解答。是对是错无所谓, 只要是在动脑筋,就能使他们的思考力和想像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⑥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这是一个有趣的构想。对诺贝尔奖获得者自己来 说,这是童年的回归,不管这些大师们所发现的秘密在理论上多么复杂,现在都必须还 原成儿童所能提出的原初的、看似简单的问题,仿佛要向那个儿童时代的自己做一个明 白的交代。对读这本书的孩子们来说,这是很及时的鼓励,他们也许会发现,那些在成 年人世界里备受敬仰的大师离他们非常近,其实都是一些喜欢想入非非的大孩子。这本 书当然未必能指导哪一个孩子在将来获得诺贝尔奖,但它可能会帮助许多孩子获得比诺 贝尔奖更加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对提问权利的坚持、对真理的热爱和永不枯竭的求知欲, 有了这些东西,他们就能够成长为拥有内在的富有和尊严的真正的人。 (选自《周国平论教育》,有删改) 10、文章的第①段用爱因斯坦的事例开头,有什么作用?(6 分) 11、阅读第③段,说说加点词语“昙花一现”的含义。(4 分) 12、文章第④段中,作者说“我相信这一成果与那部土电话机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 联系。你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4 分) 13、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画线句中“更加宝贵的东西”具体指什么?(5 分) 【三】《出师表》(节选)(15 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 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 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 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陟罚臧否.. 臧否: (2)以遗.陛下 遗: (3)悉以咨.之 咨: (4)性行淑.均 淑: (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恨: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6、从选文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个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 “ ”;二是“ ”。(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 分) 17、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是什么?他为什么在出师前极力 规劝刘禅任用贤能?(3 分) 三、写作(55 分) 18、以“终于走出了这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③可以大胆选择你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 500 字。 四、卷面书写(5 分)
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答题卷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0分) ①③⑤⑦ ②④⑥⑧ (2)(4分) 2.(9分)(1) )(3分) (2)错别字是“ 正确的写法是 (3) (2分) 分 3.(4分)(1) 4.(12分) (1)(2分) (2)(4分) (3)(3分) (4)(3分)
5 2017—2018 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月考 语文答题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10 分) (1)(6 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分)(1)( ) ( ) ( ) (3 分) (2)错别字是“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 ”。(2 分) (3)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 分) (4) 、 (2 分) 3.(4 分)(1) (2) 4.(12 分) (1)(2 分) (2)(4 分) (3)(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