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问题:船大惯性大,调头要趁早2008年4月 倍,是1952年到1958年的1.33倍。停止计划生育今后10年即便每年出生2500万,也只相 当于中国1990年的水平、印度现在的水平,有什么可以担心的?1960年代中期面临生产不 足、物质短缺、学校扩建、师资培养,但是还是将每年近3000万孩子养育成人;而现在的校 舍都已经建好,师资已经培养好,面临的是生产过剩、消费萎缩和就业不足,今后面临的是 劳动力短缺和老年化问题。难道养育每年出生的2000多万孩子还是难事?停止计划生育既能 改善消费结构、缓解现在的就业压力,又能缓解今后的老年化压力和劳动力短缺,一举多 得。 从1950年代直到1991年,除了大跃进几年以外,每年出生人口都在2000万左右或者以 上,其中1963年到1974年这12年平均每年出生2600万,有生就有死,他们到老年之后, 中国每年死亡人口将长期保持在2000以上(国家统计局宣称2006年死亡人口只有892万, 今后每年死亡人口将是现在的两三倍)。 每年死亡人口 2750 2500 2250 每年死亡人口 2000 1750 1500 1250 1000 750 500 ROR REAUAAR AUUAUAAATD 因此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需要每年出生2000万以上才能有效改善人口结构,才能防 止人口锐减。如果在今后10年每年出生人口平均超过2500万(印度现在的水平),执政者 将因此而功载史册。但是停止计划生育后,即使“补偿性生育高峰”时期,中国每年都不可 能出生2000万孩子的。1980年到1990年平均每年出生1009万女孩,生育之前死亡大约55 万,再扣去15%左右单身、不孕等人口之后,估计生育妇女在810万左右,平均每人需要2.5 个孩子才能使得每年出生2000万,主流家庭需要生育3个以上才行。但是这一代人是生育文 化断代的一代,少生的观念己深入人心,而民生压力又非常大,他们愿意生、养得起3个以 上孩子?而1990年之后每年出生孩子急剧减少,1996年到2005年平均每年只出生女孩620 万左右,扣去死亡和不生育妇女,生育妇女不到500万,即便全部当全职妈妈,她们也不可 能生育2000多万孩子的。 韩国、台湾的社会发展水平比中国大陆早20多年。如果光停止计划生育而不鼓励生育, 20多年之后,中国的生育率最多像韩国和台湾现在一样只有1.1(很可能更低,因为中国大陆 的生育文化遭到多重打击),那么每年只出生600多万孩子,而那时候每年死亡人口是2000 2600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每年人口减少一千多万,雪崩!大国空巢! 6
中国人口问题:船大惯性大,调头要趁早 2008 年 4 月 6 倍,是 1952 年到 1958 年的 1.33 倍。停止计划生育今后 10 年即便每年出生 2500 万,也只相 当于中国 1990 年的水平、印度现在的水平,有什么可以担心的?1960 年代中期面临生产不 足、物质短缺、学校扩建、师资培养,但是还是将每年近 3000 万孩子养育成人;而现在的校 舍都已经建好,师资已经培养好,面临的是生产过剩、消费萎缩和就业不足,今后面临的是 劳动力短缺和老年化问题。难道养育每年出生的 2000 多万孩子还是难事?停止计划生育既能 改善消费结构、缓解现在的就业压力,又能缓解今后的老年化压力和劳动力短缺,一举多 得。 从 1950 年代直到 1991 年,除了大跃进几年以外,每年出生人口都在 2000 万左右或者以 上,其中 1963 年到 1974 年这 12 年平均每年出生 2600 万,有生就有死,他们到老年之后, 中国每年死亡人口将长期保持在 2000 以上(国家统计局宣称 2006 年死亡人口只有 892 万, 今后每年死亡人口将是现在的两三倍)。 每年死亡人口 每 年 死 亡 人 口 ( 万 ) 1970 1980 19 0 2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2060 207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2250 2500 2750 因此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需要每年出生 2000 万以上才能有效改善人口结构,才能防 止人口锐减。如果在今后 10 年每年出生人口平均超过 2500 万(印度现在的水平),执政者 将因此而功载史册。但是停止计划生育后,即使“补偿性生育高峰”时期,中国每年都不可 能出生 2000 万孩子的。1980 年到 1990 年平均每年出生 1009 万女孩,生育之前死亡大约 55 万,再扣去 15%左右单身、不孕等人口之后,估计生育妇女在 810 万左右,平均每人需要 2.5 个孩子才能使得每年出生 2000 万,主流家庭需要生育 3 个以上才行。但是这一代人是生育文 化断代的一代,少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而民生压力又非常大,他们愿意生、养得起 3 个以 上孩子?而 1990 年之后每年出生孩子急剧减少,1996 年到 2005 年平均每年只出生女孩 620 万左右,扣去死亡和不生育妇女,生育妇女不到 500 万,即便全部当全职妈妈,她们也不可 能生育 2000 多万孩子的。 韩国、台湾的社会发展水平比中国大陆早 20 多年。如果光停止计划生育而不鼓励生育, 20 多年之后,中国的生育率最多像韩国和台湾现在一样只有 1.1(很可能更低,因为中国大陆 的生育文化遭到多重打击),那么每年只出生 600 多万孩子,而那时候每年死亡人口是 2000- 2600 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每年人口减少一千多万,雪崩!大国空巢!
中国人口问题:船大惯性大,调头要趁早2008年4月 1.5、停止计划生育后“补偿性生育高峰”有多大? 有人担心停止计划生育会出现大的出生堆积高峰。其实1960年代出生的妇女基本上已没 有生育意愿或能力,补偿性生育得指望1970年代出生的妇女。1970-1979年这10年共出生 11059万女孩,以每年死亡0.22%计算,到2008年的时候还剩下10235万。 国家计生委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2.4亿育龄妇女,其中有48%的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 有36%左右接受了输卵管结扎手术,永久绝育。毕竟输卵管复通手术愿意做的人很少,即使做 了成功率也不高。已经生育二胎或二胎以上,本来就不大可能准备再生育。因此,先扣除这 36%的妇女,剩余64%中又有30%不孕(女性从27岁开始生殖力就明显下降,1970年代出生 的女孩都已经算是高龄育龄妇女了),算下来1970一1979年出生的女孩只有45%(4600万)尚 有生育能力。而目前生育意愿只有1.73,她们中的大多数已经生育了一个孩子,这4600万妇 女还有再生3360万孩子的意愿。 现在年轻一代普遍晚育。2008-2012年以1970一1974年出生的妇女为抢生主力,2013一 2017年以1975一1979年出生的妇女为抢生主力,平均每年抢生336万人,这已经是较高的估 计了。十年之中,可能前几年偏多一点,达到五百万左右,后几年偏少一点,可能只有一、 二百万。 目前平均初育年龄为25岁,1980年代出生的一代还只是生育第一个孩子,1980年代平 均每年出生女孩1000万左右,由于不生育人群的存在,意味着今后每年每年生育妇女只有 810万,1980年代初出生的有少数才开始生二胎,每年总出生孩子最多不过1200万左右(很 可能只有1000万左右)。那么在“补偿性生育高峰”期间,每年最多只出生1700万左右孩 子(这是最乐观的估计)。 可见这三千多万抢生儿童,是中国缓解老龄化危机的唯一希望。这宝贵的三千多万抢生 儿童,不但可以缓解现在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的失业压力,尤其有利于缓解即将于2020一 2030年期间爆发的养老危机,保持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应赶抢“补偿性生育 高峰”,如果这个高峰被耽搁了,中华民族从此走向衰败! 1.6.国家计生委没有稳定生育率的能力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组认为:“全国平均总和生育率在未来30年应保持在1.8左右,过高 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5]。 2002年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的大会报告中提出:“稳定低生育水平”。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开幕式上强调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稳定低生 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可见中央是要求在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前提下稳定生育率, 而不是降低生育率。 但是十多年来,生育率却一直在不断下滑,而不能稳定在中央所要求的维系可持续发展 的低水平(世代更替水平附近,至少也得在1.8左右),2000年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 抽样调查显示现在已经降低到1.2-1.3的超低水平。 7
中国人口问题:船大惯性大,调头要趁早 2008 年 4 月 7 1.5、停止计划生育后“补偿性生育高峰”有多大? 有人担心停止计划生育会出现大的出生堆积高峰。其实 1960 年代出生的妇女基本上已没 有生育意愿或能力,补偿性生育得指望 1970 年代出生的妇女。1970-1979 年这 10 年共出生 11059 万女孩,以每年死亡 0.22%计算,到 2008 年的时候还剩下 10235 万。 国家计生委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 2.4 亿育龄妇女,其中有 48%的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 有 36%左右接受了输卵管结扎手术,永久绝育。毕竟输卵管复通手术愿意做的人很少,即使做 了成功率也不高。已经生育二胎或二胎以上,本来就不大可能准备再生育。因此,先扣除这 36%的妇女,剩余 64%中又有 30%不孕(女性从 27 岁开始生殖力就明显下降,1970 年代出生 的女孩都已经算是高龄育龄妇女了),算下来 1970-1979 年出生的女孩只有 45%(4600 万)尚 有生育能力。而目前生育意愿只有 1.73,她们中的大多数已经生育了一个孩子,这 4600 万妇 女还有再生 3360 万孩子的意愿。 现在年轻一代普遍晚育。2008-2012 年以 1970-1974 年出生的妇女为抢生主力,2013- 2017 年以 1975-1979 年出生的妇女为抢生主力,平均每年抢生 336 万人,这已经是较高的估 计了。十年之中,可能前几年偏多一点,达到五百万左右,后几年偏少一点,可能只有一、 二百万。 目前平均初育年龄为 25 岁,1980 年代出生的一代还只是生育第一个孩子,1980 年代平 均每年出生女孩 1000 万左右,由于不生育人群的存在,意味着今后每年每年生育妇女只有 810 万,1980 年代初出生的有少数才开始生二胎,每年总出生孩子最多不过 1200 万左右(很 可能只有 1000 万左右)。那么在“补偿性生育高峰”期间,每年最多只出生 1700 万左右孩 子(这是最乐观的估计)。 可见这三千多万抢生儿童,是中国缓解老龄化危机的唯一希望。这宝贵的三千多万抢生 儿童,不但可以缓解现在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的失业压力,尤其有利于缓解即将于 2020- 2030 年期间爆发的养老危机,保持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应赶抢“补偿性生育 高峰”,如果这个高峰被耽搁了,中华民族从此走向衰败! 1.6. 国家计生委没有稳定生育率的能力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组认为:“全国平均总和生育率在未来 30 年应保持在 1.8 左右,过高 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5]。 2002 年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的大会报告中提出:“稳 定 低 生 育 水 平 ” 。 200 7 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开幕式上强调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稳定低生 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可见中央是要求在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前提下稳定生育率, 而不是降低生育率。 但是十多年来,生育率却一直在不断下滑,而不能稳定在中央所要求的维系可持续发展 的低水平(世代更替水平附近,至少也得在 1.8 左右),2000 年人口普查和 2005 年 1%人口 抽样调查显示现在已经降低到 1.2-1.3 的超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