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海洋污染和赤潮现象 学习目的 ◼ 掌握海洋污染的特点、污染物质迁移、转化 过程、海洋的自净机理和环境容量概念. ◼ 了解海洋污染的个体、种群和群落的生物学 效应以及海洋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 ◼ 了解赤潮现象概念及其危害、赤潮发生的原 因和基本过程以及赤潮预报的理化、生物学 依据,同时明确预防赤潮的基本对策
第十二章 海洋污染和赤潮现象 学习目的 ◼ 掌握海洋污染的特点、污染物质迁移、转化 过程、海洋的自净机理和环境容量概念. ◼ 了解海洋污染的个体、种群和群落的生物学 效应以及海洋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 ◼ 了解赤潮现象概念及其危害、赤潮发生的原 因和基本过程以及赤潮预报的理化、生物学 依据,同时明确预防赤潮的基本对策
第一节 海洋污染概述 一、海洋污染和污染物质的迁移与转化 (一)海洋污染的定义及其特点 1.污染源广 2.持续性强、危害大 3.扩散范围广 4.防治困难
第一节 海洋污染概述 一、海洋污染和污染物质的迁移与转化 (一)海洋污染的定义及其特点 1.污染源广 2.持续性强、危害大 3.扩散范围广 4.防治困难
海洋污染物质按其来源、性质和毒性,有多种分类方法。 通常按污染物质来源分为以下几类: ◼ 1.石油及其产品(包括原油和从原油分馏出的许多产品) ◼ 2.重金属 ◼ 3.农药 ◼ 4.有机废物和生活污水 ◼ 5.放射性物质 ◼ 6.热污染 (二)海洋污染物质分类
海洋污染物质按其来源、性质和毒性,有多种分类方法。 通常按污染物质来源分为以下几类: ◼ 1.石油及其产品(包括原油和从原油分馏出的许多产品) ◼ 2.重金属 ◼ 3.农药 ◼ 4.有机废物和生活污水 ◼ 5.放射性物质 ◼ 6.热污染 (二)海洋污染物质分类
1.物理过程 2.化学过程 3.生物过程 (四)海洋的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 1.海洋自净能力 (1)物理净化 (2)化学净化 (3)生物净化 (三)海洋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2.环境容量 (1)绝对容量 (2)年容量
1.物理过程 2.化学过程 3.生物过程 (四)海洋的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 1.海洋自净能力 (1)物理净化 (2)化学净化 (3)生物净化 (三)海洋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2.环境容量 (1)绝对容量 (2)年容量
(一)海洋污染的生物学效应 1.个体生物的生物学效应 (1)生物浓缩与生物积累: (2)急性中毒与慢性中毒: 2.种群―群落的生态效应 (二)海洋污染的生物监测 1.利用指示生物进行监测 2.利用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监测 (三)毒性试验和残毒测定 1. 急性毒性试验: 2. 慢性毒性效应: 3.残毒测试: 二、海洋污染的生物学效应和生物监测
(一)海洋污染的生物学效应 1.个体生物的生物学效应 (1)生物浓缩与生物积累: (2)急性中毒与慢性中毒: 2.种群―群落的生态效应 (二)海洋污染的生物监测 1.利用指示生物进行监测 2.利用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监测 (三)毒性试验和残毒测定 1. 急性毒性试验: 2. 慢性毒性效应: 3.残毒测试: 二、海洋污染的生物学效应和生物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