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病理和病理生理。 5.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 6.诊断:诊断程序一般包括疑诊、确诊、求因三个步骤。 7.鉴别诊断:须与冠心病、肺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夹层、其他 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其他原因所致的晕厥、其他原因所致的休克相鉴别。 8.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型 9.治疗:一般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病因治疗。 10.预防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要点。 难点:肺血栓栓塞症的病理和病理生理 第九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肺动脉高压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熟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了解肺动脉高压的分类、继发性肺动脉高 压的常见原因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有阻塞性气道疾病、肺实质性疾病、肺血管病变、 神经肌肉疾病。 (三)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1.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胸痛、头晕或晕厥、咯血等。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液检查、X线检查、胸部CT、心电图检查、肺功 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右心导管术、肺活检。 4.诊断和鉴别诊断 5.治疗:药物治疗、肺或心肺移植 (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概述
4.病理和病理生理。 5.临床表现: 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 6.诊断:诊断程序一般包括疑诊、确诊、求因三个步骤。 7.鉴别诊断:须与冠心病、肺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夹层、其他 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其他原因所致的晕厥、其他原因所致的休克相鉴别。 8.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型 9.治疗:一般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病因治疗。 10.预防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要点。 难点:肺血栓栓塞症的病理和病理生理。 第九章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肺动脉高压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熟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了解肺动脉高压的分类、继发性肺动脉高 压的常见原因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有阻塞性气道疾病、肺实质性疾病、肺血管病变、 神经肌肉疾病。 (三)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1.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胸痛、头晕或晕厥、咯血等。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液检查、X 线检查、胸部 CT、心电图检查、肺功 能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右心导管术、肺活检。 4.诊断和鉴别诊断 5.治疗:药物治疗、肺或心肺移植。 (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概述
2.病因:支气管一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其他。 3.发病机制和病理病理: (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肺血管器质性改变、肺血管功能性改变、血容量 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3)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 4.临床表现:肺心功能代偿期的表现,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5.实验室和其他检查: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气分 析、血液检查、其他。 6.诊断与鉴别诊断:须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 发性心肌病相鉴别。 7.治疗: 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氧疗: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控制心力衰竭:控制 心律失常。加强护理工作 缓解期:呼吸锻炼:增强免疫功能。 8.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介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 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9.预后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渐与治疗原则 难点: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 第十章间质性肺疾病与结节病 一、目的和要求 熟悉间质性肺疾病和结节病的诊断要点,了解间质性肺疾病和结节病的概念 及其治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一)间质性肺疾病: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肺泡蛋白质沉积症和其他弥漫 性间质性肺疾病。 1.肺间质的概念
2.病因: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其他。 3.发病机制和病理病理: (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肺血管器质性改变、肺血管功能性改变、血容量 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3)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 4.临床表现:肺心功能代偿期的表现,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5.实验室和其他检查:X 线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气分 析、血液检查、其他。 6.诊断与鉴别诊断:须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 发性心肌病相鉴别。 7.治疗: 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氧疗;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控制心力衰竭;控制 心律失常。加强护理工作。 缓解期:呼吸锻炼;增强免疫功能。 8.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介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 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9.预后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难点: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 第十章 间质性肺疾病与结节病 一、目的和要求: 熟悉间质性肺疾病和结节病的诊断要点,了解间质性肺疾病和结节病的概念 及其治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一)间质性肺疾病: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肺泡蛋白质沉积症和其他弥漫 性间质性肺疾病。 1.肺间质的概念
2.发病机制 3.分类:急性、亚急性、慢性:病因已明、病因未明。 4.临床表现。 5.特殊检查:胸部影像学,肺功能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组织活检 6.诊断标准。 7.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其他对症治疗措施,肺移植等。 (二)结节病 1.概述 2.病因和发病机制 3.病理 4.临床表现:胸内结节病,肺外结节病。 5.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液检查、结核菌素试验、Kveim抗原试验、支气 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活体组织检查、X线检查(分期)、67傢肺扫描检查。 6.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标准。需与肺门淋巴结结核、淋巴瘤、肺门转移 性肿瘤、其他肉芽肿病鉴别。 7.治疗 8.预后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间质性肺疾病的概念、常见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结 节病的诊断。 难点:间质性肺疾病和结节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十一章胸膜疾病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胸腔积液和气胸的概念及治疗原则,熟悉其临床表现及主要的辅助检 查。 二、主要内容: (一)胸腔积液 1.胸水循环机制 2.病因和发病机制: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
2.发病机制。 3.分类:急性、亚急性、慢性;病因已明、病因未明。 4.临床表现。 5.特殊检查:胸部影像学,肺功能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组织活检。 6.诊断标准。 7.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其他对症治疗措施,肺移植等。 (二)结节病 1.概述 2.病因和发病机制 3.病理 4.临床表现:胸内结节病,肺外结节病。 5.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液检查、结核菌素试验、Kveim 抗原试验、支气 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活体组织检查、X 线检查(分期)、67 镓肺扫描检查。 6.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标准。需与肺门淋巴结结核、淋巴瘤、肺门转移 性肿瘤、其他肉芽肿病鉴别。 7.治疗 8.预后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间质性肺疾病的概念、常见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结 节病的诊断。 难点:间质性肺疾病和结节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十一章 胸膜疾病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胸腔积液和气胸的概念及治疗原则,熟悉其临床表现及主要的辅助检 查。 二、主要内容: (一)胸腔积液 1.胸水循环机制 2.病因和发病机制: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
压降低,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损伤。 3.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4.实验室和特殊检查:诊断性胸腔穿刺和胸水检查(常规、生化、酶学、免 疫学、细胞学、病原学检测)X线及超声检查,活检(穿刺胸膜活检,胸腔镜或 开胸活检)及支气管镜检查。 5.诊断和鉴别诊断。 6.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一般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胸腔穿刺抽液,糖皮 质激素。 (②)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全身性抗肿瘤化学治疗,胸腔局部治疗。 (③)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的治疗控制感染、引流胸腔积液、促使肺复张 恢复肺功能。 (二)气胸 1.概述 2.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继发性自发性气胸 3.临床分类:闭合性、交通性、张力性气胸。 4.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的表现。 5.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胸部CT检查。 6.诊断和鉴别诊断:须与支气管哮喘与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心急梗死、肺大 疱等疾病鉴别。 7.并发症:脓气胸、血气胸、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 8.治疗:保守治疗,排气治疗(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外科手术 治疗,化学性胸膜固定术,并发症及其他处理。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胸腔积液与气胸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气胸的临床分类。 难点:胸腔积液的发病机制。 第十二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分类,熟悉其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治疗原则
压降低,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损伤。 3.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4.实验室和特殊检查:诊断性胸腔穿刺和胸水检查(常规、生化、酶学、免 疫学、细胞学、病原学检测),X 线及超声检查,活检(穿刺胸膜活检,胸腔镜或 开胸活检)及支气管镜检查。 5.诊断和鉴别诊断。 6.治疗。 ⑴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一般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胸腔穿刺抽液,糖皮 质激素。 ⑵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全身性抗肿瘤化学治疗,胸腔局部治疗。 ⑶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的治疗:控制感染、引流胸腔积液、促使肺复张、 恢复肺功能。 (二)气胸 1.概述 2.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继发性自发性气胸。 3.临床分类:闭合性、交通性、张力性气胸。 4.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的表现。 5. 影像学检查:X 线检查,胸部 CT 检查。 6.诊断和鉴别诊断:须与支气管哮喘与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心急梗死、肺大 疱等疾病鉴别。 7.并发症:脓气胸、血气胸、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 8.治疗:保守治疗,排气治疗(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外科手术 治疗,化学性胸膜固定术,并发症及其他处理。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胸腔积液与气胸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气胸的临床分类。 难点:胸腔积液的发病机制。 第十二章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分类,熟悉其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治疗原则
了解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流行病学、病因,了解及临床分期方法,。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病因和发病机制:吸烟,空气污染,职业致癌因子,电离辐射,饮食与 营养,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其他因素。 3.病理和分类:按解剖学部位分类,按组织病理学分类。 4.肺癌临床分期 5.临床表现:①肿瘤本身引起的症状、体征。②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 和体征。③肺外转移引起的症状和体征。④肺癌作用于其他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 6.影像学及其他检查:①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MRI、PET等。②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③纤维支气管镜及纵隔镜检查,并能作活组织检查。④癌标 志物的检测。⑤肺癌的基因诊断。⑥开胸手术探察等。 7.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依据。要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转移癌、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纵隔肿瘤鉴别。 8.治疗:手术治疗,化疗(常见化疗方案),放射治疗,其他局部治疗方法, 生物反应调节剂,中医中药治疗。 9.预后和预防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肺癌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难点:肺癌的临床诊断。 第十三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概念和分类,熟悉其临床表现,了解其诊断步骤 及治疗方法。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定义和分类 3.病因和发病机制 (1)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
了解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流行病学、病因,了解及临床分期方法,。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病因和发病机制:吸烟,空气污染,职业致癌因子,电离辐射,饮食与 营养,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其他因素。 3.病理和分类:按解剖学部位分类,按组织病理学分类。 4.肺癌临床分期 5.临床表现:①肿瘤本身引起的症状、体征。②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 和体征。③肺外转移引起的症状和体征。④肺癌作用于其他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 6.影像学及其他检查:①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线、CT、MRI、PET 等。②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③纤维支气管镜及纵隔镜检查,并能作活组织检查。④癌标 志物的检测。⑤肺癌的基因诊断。⑥开胸手术探察等。 7.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依据。要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转移癌、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纵隔肿瘤鉴别。 8.治疗:手术治疗,化疗(常见化疗方案),放射治疗,其他局部治疗方法, 生物反应调节剂,中医中药治疗。 9.预后和预防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肺癌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难点:肺癌的临床诊断。 第十三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概念和分类,熟悉其临床表现,了解其诊断步骤 及治疗方法。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定义和分类 3.病因和发病机制 (1)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