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简要介绍常见的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 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念珠菌病、肺曲霉菌病以及卡氏肺囊虫肺炎等, 了解这几种肺炎的主要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四)肺脓肿 1.概述 2.病因及发病机制:吸入性、血源性、继发性。 3.病理:病理特点及其演变、好发部位。 4.临床表现: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等。 5.实验室和特殊检查:周围血象、痰和血病原体检查、X线检查、纤支镜 检查。 6.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病史、典型症状、血象及X线胸片综合诊断。应 与细菌性肺炎、空洞型肺结核继发感染、支气管肺癌、肺囊肿继发感染鉴别。 7.治疗:抗生素治疗、痰液引流、外科治疗。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肺炎的分类:解剖分类、病因分类、患病环境分类;各类型肺炎的临 床主要特点。 难点:各类型肺炎的病理变化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支气管扩张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反复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 以及主要影像学检查特征,熟悉其临床治疗基本原则,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病因和发病机制: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支气管阻塞,全身性疾病,支气 管先天性发育障碍和遗传因素。 3.病理: 4.临床表现:主要有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反复肺部感染、慢
(三)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简要介绍常见的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 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念珠菌病、肺曲霉菌病以及卡氏肺囊虫肺炎等, 了解这几种肺炎的主要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四)肺脓肿 1.概述 2.病因及发病机制:吸入性、血源性、继发性。 3.病理:病理特点及其演变、好发部位。 4.临床表现: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等。 5.实验室和特殊检查:周围血象、痰和血病原体检查、X 线检查、纤支镜 检查。 6.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病史、典型症状、血象及 X 线胸片综合诊断。应 与细菌性肺炎、空洞型肺结核继发感染、支气管肺癌、肺囊肿继发感染鉴别。 7.治疗:抗生素治疗、痰液引流、外科治疗。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肺炎的分类:解剖分类、病因分类、患病环境分类;各类型肺炎的临 床主要特点。 难点:各类型肺炎的病理变化。 第四章 支气管扩张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支气管扩张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反复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 以及主要影像学检查特征,熟悉其临床治疗基本原则,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病因和发病机制: 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支气管阻塞,全身性疾病,支气 管先天性发育障碍和遗传因素。 3.病理: 4.临床表现:主要有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反复肺部感染、慢
性感染中毒症状。 5.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6.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依据典型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要与慢性支气管炎、 肺脓肿、肺结核、先天性肺囊肿、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鉴别 7.治疗:内科治疗主要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体位引流、祛痰剂、支气管 舒张药),控制感染,咯血的处理等。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8.预防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支气管扩张的临床主要特点。 难点: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病理变化。 第五章肺结核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肺结核的主要临床特点及其分类和诊断要点,熟悉其临床传播规 律,了解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了解肺结核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其转归,了解结 核病的临床治疗基本原则。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流行病学:全球疫情、我国疫情。 3.病原学 4.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影响传染性的 因素。 5.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 6.病理学:结核病基本病变(渗出性病变、增殖性病变、干酪样坏死),基 本病变转归(吸收、纤维化、钙化和骨化、恶化)。 7.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全身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体征、特殊表现) 8.肺结核的诊断: (1)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病原体直接检查、结核菌培养、 核酸检测、结核菌抗原和抗体检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核菌素试验
性感染中毒症状。 5.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6.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依据典型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要与慢性支气管炎、 肺脓肿、肺结核、先天性肺囊肿、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鉴别。 7.治疗:内科治疗主要保持呼吸道引流通畅(体位引流、祛痰剂、支气管 舒张药),控制感染,咯血的处理等。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8.预防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支气管扩张的临床主要特点。 难点: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病理变化。 第五章 肺结核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肺结核的主要临床特点及其分类和诊断要点,熟悉其临床传播规 律,了解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了解肺结核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其转归,了解结 核病的临床治疗基本原则。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流行病学:全球疫情、我国疫情。 3.病原学 4.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影响传染性的 因素。 5.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 6.病理学:结核病基本病变(渗出性病变、增殖性病变、干酪样坏死),基 本病变转归(吸收、纤维化、钙化和骨化、恶化)。 7.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全身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体征、特殊表现) 8.肺结核的诊断: (1)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病原体直接检查、结核菌培养、 核酸检测、结核菌抗原和抗体检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核菌素试验
(2)诊断程序:疑诊肺结核的筛选,是否肺结核,有无活动性,是否排菌。 (3)肺结核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 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样肺炎、纤维空洞性 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菌阴肺结核 (4)肺结核的记录方式 9.鉴别诊断:要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癌、肺脓肿、 纵隔和肺门疾病、其他发热性疾病鉴别。 10.结核病的化学治疗: 化疗原则,化疗的主要作用,化疗的生物学机制,常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 利福平、毗嗪酰胺、链莓素、乙胺丁醇等)。统一标准化学治疗方案,其他治疗 (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的应用,外科手术治疗等)。 11.肺结核与相关疾病:HIV/AIDS、肝炎、糖尿病、硅沉着病。 12.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全程督导化学治疗、病例报告和转诊、病例登 记与归口管理、卡介苗接种、预防性化学治疗。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肺结核的主要临床特点及其分类和诊断要点。 难点:肺结核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第六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主要特征及常见并发症,熟悉其概念,了 解其病因、发病机制和主要病理改变,了解其诊断及临床严重程度分级,了解其 治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病因和发病机制: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感染、空气污染、气 蛋白酶一抗蛋白酶失衡、其他。 3.病理: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病理变化。 4.病理生理
(2)诊断程序:疑诊肺结核的筛选,是否肺结核,有无活动性,是否排菌。 (3)肺结核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 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样肺炎、纤维空洞性 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菌阴肺结核。 (4)肺结核的记录方式 9.鉴别诊断:要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癌、肺脓肿、 纵隔和肺门疾病、其他发热性疾病鉴别。 10.结核病的化学治疗: 化疗原则,化疗的主要作用,化疗的生物学机制,常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 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等)。统一标准化学治疗方案,其他治疗 (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的应用,外科手术治疗等)。 11.肺结核与相关疾病:HIV/AIDS、肝炎、糖尿病、硅沉着病。 12.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全程督导化学治疗、病例报告和转诊、病例登 记与归口管理、卡介苗接种、预防性化学治疗。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肺结核的主要临床特点及其分类和诊断要点。 难点:肺结核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第六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主要特征及常见并发症,熟悉其概念,了 解其病因、发病机制和主要病理改变,了解其诊断及临床严重程度分级,了解其 治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病因和发病机制: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感染、空气污染、气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其他。 3.病理: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病理变化。 4.病理生理
5.临床表现: 症状:以咳、痰、喘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症状:咳嗽(晨间加重, 晚间睡前有阵咳和排痰),咳痰(多为白色泡沫粘液或浆液泡沫性质,感染时粘 液脓性,于起床或体位变动时,如晨起较多),喘息或气促 体征:早期无,急性发作期散在干湿性啰音,多在肺底和背部,咳嗽后可减 少或消失。 6.实验室和特殊检查: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胸部CT检查、血气 检查、其他。 7.诊断与严重程度分级 8.鉴别诊断: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其他原因所致 呼吸气腔扩大相鉴别。 并发症: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0.治疗 稳定期治疗:戒烟、支气管舒张药、祛痰药、家庭氧疗。 急性发作期:控制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控制性吸氧、糖皮质激素等。 11.预防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及其临床主要特征及常见并发症。 难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变化。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 一、目的和要求: 熟悉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临床特点和诊断,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及其病 因、病理,了解哮喘的治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流行病学。 3.病因和发病机制:免疫学机制、气道炎症学说、气道高反应性、神经机 制。 4.病理
5.临床表现: 症状:以咳、痰、喘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症状:咳嗽(晨间加重, 晚间睡前有阵咳和排痰),咳痰(多为白色泡沫粘液或浆液泡沫性质,感染时粘 液脓性,于起床或体位变动时,如晨起较多),喘息或气促。 体征:早期无,急性发作期散在干湿性啰音,多在肺底和背部,咳嗽后可减 少或消失。 6.实验室和特殊检查:胸部 X 线检查、肺功能检查、、胸部 CT 检查、血气 检查、其他。 7.诊断与严重程度分级 8.鉴别诊断: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其他原因所致 呼吸气腔扩大相鉴别。 并发症: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0.治疗 稳定期治疗:戒烟、支气管舒张药、祛痰药、家庭氧疗。 急性发作期:控制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控制性吸氧、糖皮质激素等。 11.预防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及其临床主要特征及常见并发症。 难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变化。 第七章 支气管哮喘 一、目的和要求: 熟悉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临床特点和诊断,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及其病 因、病理,了解哮喘的治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流行病学。 3.病因和发病机制:免疫学机制、气道炎症学说、气道高反应性、神经机 制。 4.病理
5.临床表现: 症状: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体征:广泛的哮鸣音,寂静胸 6.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液常规检查、痰液检查、呼吸功能检查(通气功 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PEF及其变异率测定)、动脉血气 分析、胸部X线检查、特异性变异原的检测(体外检测、在体检测) 7.诊断:怎样诊断标准。支气管哮喘的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急性发 作期、慢性持续期、缓解期。 8.鉴别诊断:须与心源性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变态 反应性肺浸润相鉴别。 9.治疗: (1)脱离变应原。 (2)药物治疗:缓解哮喘发作支气管舒张药,控制哮喘发作-抗炎药。 (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根据病情的分度进行综合性治疗。 (4)哮喘的长期治疗:根据哮喘的病情程度不同制定合适的长期治疗方案。 (5)免疫治疗。 10.哮喘的教育与管理。 11.预后。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哮喘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 难点: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八章肺血栓栓塞症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主要特点及诊断要点,熟悉其概念,了解其治 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流行病学。 3.危险因素
5.临床表现: 症状: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 体征:广泛的哮鸣音,寂静胸 6.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液常规检查、痰液检查、呼吸功能检查(通气功 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PEF 及其变异率测定)、动脉血气 分析、胸部 X 线检查、特异性变异原的检测(体外检测、在体检测) 7.诊断:怎样诊断标准。支气管哮喘的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急性发 作期、慢性持续期、缓解期。 8.鉴别诊断:须与心源性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变态 反应性肺浸润相鉴别。 9.治疗: (1)脱离变应原。 (2)药物治疗:缓解哮喘发作-支气管舒张药,控制哮喘发作-抗炎药。 (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根据病情的分度进行综合性治疗。 (4)哮喘的长期治疗:根据哮喘的病情程度不同制定合适的长期治疗方案。 (5)免疫治疗。 10.哮喘的教育与管理。 11.预后。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哮喘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 难点: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八章 肺血栓栓塞症 一、目的和要求: 掌握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主要特点及诊断要点,熟悉其概念,了解其治 疗原则。 二、主要内容: 1.概述。 2.流行病学。 3.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