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素:掌握决策的制订过程:理解决策的方法,熟练应用定性决策方法。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 第八章:组织 (10学时) 教学内容:组织与组织设计:组织的基本问题:组织结构类型:组织的变革。 教学要求:掌握组织的概念,理解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理解影响组织设 计的权变因素:了解工作专门化,掌握部门划分方法,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集 权与分权,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和授权的相关理论:掌握组织结构基 本类型,理解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高耸型组织与扁平组织的形式:了解组 织变革的理论。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可安排组织结构方案设计。 第九章:人事 (6学时)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规划与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与薪 酬。 教学要求: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理解人力 资源规划的内容,掌握人员选聘的方式;掌握人员培训的内容和方法,理解职业 生涯规划理论:了解绩效评估的概念、意义和方法,了解薪酬及薪酬管理的基本 形式。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十章:领导 (4学时) 教学内容:领导的概念:领导理论。 教学要求:掌握领导的概念,掌握领导者的权力,了解领导风格类型:掌握 管理方格论、菲德勒权变理论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等领导理论。能运用主要的领 导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十一章:激励 (6学时) 教学内容:激励概述:激励理论:激励实务。 教学要求:掌握激励的含义和作用,了解激励的过程:掌握需要层次论、双 因素理论、X理论和Y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激励理论:理解 激励实务内容。能灵活运用主要的激励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可安排激励方案设计。 第十二章:沟通 (4学时) 教学内容:沟通的含义和过程:沟通的分类及特点;沟通管理。 教学要求:掌握沟通的含义,理解沟通的过程:理解沟通的分类及特点:理 解沟通障碍,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21 影响因素;掌握决策的制订过程;理解决策的方法,熟练应用定性决策方法。 授课方式:理论讲授 第八章:组织 (10 学时) 教学内容:组织与组织设计;组织的基本问题;组织结构类型;组织的变革。 教学要求:掌握组织的概念,理解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理解影响组织设 计的权变因素;了解工作专门化,掌握部门划分方法,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集 权与分权,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和授权的相关理论;掌握组织结构基 本类型,理解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高耸型组织与扁平组织的形式;了解组 织变革的理论。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可安排组织结构方案设计。 第九章:人事 (6 学时)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规划与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与薪 酬。 教学要求: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理解人力 资源规划的内容,掌握人员选聘的方式;掌握人员培训的内容和方法,理解职业 生涯规划理论;了解绩效评估的概念、意义和方法,了解薪酬及薪酬管理的基本 形式。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十章:领导 (4 学时) 教学内容:领导的概念;领导理论。 教学要求:掌握领导的概念,掌握领导者的权力,了解领导风格类型;掌握 管理方格论、菲德勒权变理论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等领导理论。能运用主要的领 导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十一章:激励 (6 学时) 教学内容:激励概述;激励理论;激励实务。 教学要求:掌握激励的含义和作用,了解激励的过程;掌握需要层次论、双 因素理论、X 理论和 Y 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等激励理论;理解 激励实务内容。能灵活运用主要的激励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可安排激励方案设计。 第十二章:沟通 (4 学时) 教学内容:沟通的含义和过程;沟通的分类及特点;沟通管理。 教学要求:掌握沟通的含义,理解沟通的过程;理解沟通的分类及特点;理 解沟通障碍,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十三章:控制 (4学时) 教学内容:控制的类型和作用:控制的过程:控制的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控制工作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控制的作用:掌握控制的过程 和要求:理解控制的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三、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出勤占10%,课堂 发言占10%,作业占60%,期中考核占20%。 (2)期末考核:占7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藏有良,暴丽艳。管理学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美}海因茨·韦里克,哈罗德·孔茨管理学一全球化视角.北京:经济科 学出版社,2006. (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8. 邢以群.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芮明杰.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周三多.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撰写人:江彩霞 审核人:杨华 课程负贵人:王文波 2
22 第十三章:控制 (4 学时) 教学内容:控制的类型和作用;控制的过程;控制的方法。 教学要求:掌握控制工作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控制的作用;掌握控制的过程 和要求;理解控制的方法。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三、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 30%。平时成绩满分为 100 分,其中,出勤占 10%,课堂 发言占 10%,作业占 60%,期中考核占 20%。 (2)期末考核:占 7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藏有良,暴丽艳. 管理学原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美}海因茨·韦里克,哈罗德·孔茨. 管理学—全球化视角. 北京:经济科 学出版社,2006. {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 管理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8. 邢以群. 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芮明杰. 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周三多. 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撰写人:江彩霞 审核人:杨 华 课程负责人:王文波
《经济法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Economic Law A 总学时:48学时 讲授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一、课程简介 《经济法》课程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 使学生能够能基本掌握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基本原则以及经济法的 地位和作用: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构成要素和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和消灭:掌握经济法主体、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和经济仲裁与经济诉讼 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常用的重要的经济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加强对我国现 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制观念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 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一般理论 (2学时) 教学内容:法的概念与本质:法的形式与效力:现代市场经济关系的法律调 整模式。 教学要求:掌握法的概念与特征,理解法的本质:了解法的形式,理解法的 位阶,理解法的效力:了解现代市场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模式。对社会关系被法 律的调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二章:经济法概述 (2学时) 教学内容: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经济法与其它法律 部门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经济法产生原因和条件: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了解经济法与其它法律部门的关系。能将经济法与不同法律学科区别开来。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三章:相关经济法律理论介绍 (12学时) 教学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 律行为:代理;物权与债权:诉讼时效 23
23 《经济法 A》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Economic Law A 总学时:48 学时 讲授学时:48 学时 学分:3 学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一、课程简介 《经济法》课程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 使学生能够能基本掌握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基本原则以及经济法的 地位和作用;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构成要素和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和消灭;掌握经济法主体、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和经济仲裁与经济诉讼 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常用的重要的经济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加强对我国现 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制观念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 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法律调整经济关系的一般理论 (2 学时) 教学内容:法的概念与本质;法的形式与效力;现代市场经济关系的法律调 整模式。 教学要求:掌握法的概念与特征,理解法的本质;了解法的形式,理解法的 位阶,理解法的效力;了解现代市场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模式。对社会关系被法 律的调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二章:经济法概述 (2 学时) 教学内容: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经济法与其它法律 部门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经济法产生原因和条件;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及其调整范围; 了解经济法与其它法律部门的关系。能将经济法与不同法律学科区别开来。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三章:相关经济法律理论介绍 (12 学时) 教学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 律行为;代理;物权与债权;诉讼时效
教学要求: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掌握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 与民事行为能力:掌握法人的概念和构成条件: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了解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掌握民事行为生效应具备的要件。掌握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掌握代理的几种基本分类:掌握表见代理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学握物权的概念 和特征、物权的变动原则:掌握债的发生原因、债的分类。掌握时效、诉讼时效 的概念;掌握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能将社会发生的相关案例进行理论 联系实际的分析。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四章:合同法律制度 (12学时) 教学内容:合同与合同法: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 担保: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消灭:违约责任。 教学要求:掌握合同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合同法的原则:重点掌握合同订立 程序的法律规定,掌握缔约过失责任:掌握合同的效力:掌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 权:掌握合同履行中债权人的保全措施;了解担保的概念和特征:掌握担保具体 形式的概念和应用:理解合同变更的含义:掌握合同转让的具体要求:掌握抵消、 解除、混同、免除、提存的概念和具体应用:理解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征:掌握 违约责任的构成掌握违约责任的具体形式。学生能掌握如何订立合同及合同订 立后发生了问题如何解决。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五章:公司法律制度 (8学时) 教学内容:公司与公司法概述:公司的设立:公司的人格独立与人格否认: 公司的资本:股份与股权: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的解散与清算。 教学要求:了解公司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公司的种类,公司的设立、组织机 构:理解公司人格独立与人格否认:掌握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的相关规定:掌握我国公司资本的构成:掌握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掌握股权转 让的条件:了解公司解散与清算程序;学生能了解公司这种商事组织与其他组织 的不同,掌握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六章:市场运行法律制度 (4学时) 教学内容:竞争法概述: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教学要求:了解竞争法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竞争法的基本原则:掌握产品质 量的含义和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掌握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掌 握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了解消费争议的解决途径。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七章:工业产权法 (6学时) 24
24 教学要求: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掌握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 与民事行为能力;掌握法人的概念和构成条件;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了解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掌握民事行为生效应具备的要件。掌握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掌握代理的几种基本分类;掌握表见代理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掌握物权的概念 和特征、物权的变动原则;掌握债的发生原因、债的分类。掌握时效、诉讼时效 的概念;掌握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能将社会发生的相关案例进行理论 联系实际的分析。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四章:合同法律制度 (12 学时) 教学内容:合同与合同法;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 担保;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消灭;违约责任。 教学要求:掌握合同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合同法的原则;重点掌握合同订立 程序的法律规定,掌握缔约过失责任;掌握合同的效力;掌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 权;掌握合同履行中债权人的保全措施;了解担保的概念和特征;掌握担保具体 形式的概念和应用;理解合同变更的含义;掌握合同转让的具体要求;掌握抵消、 解除、混同、免除、提存的概念和具体应用;理解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征;掌握 违约责任的构成;掌握违约责任的具体形式。学生能掌握如何订立合同及合同订 立后发生了问题如何解决。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五章:公司法律制度 (8 学时) 教学内容:公司与公司法概述;公司的设立;公司的人格独立与人格否认; 公司的资本;股份与股权;公司的治理结构;公司的解散与清算。 教学要求:了解公司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公司的种类,公司的设立、组织机 构;理解公司人格独立与人格否认;掌握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的相关规定;掌握我国公司资本的构成;掌握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掌握股权转 让的条件;了解公司解散与清算程序;学生能了解公司这种商事组织与其他组织 的不同,掌握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六章:市场运行法律制度 (4 学时) 教学内容:竞争法概述;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教学要求:了解竞争法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竞争法的基本原则;掌握产品质 量的含义和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掌握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掌 握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了解消费争议的解决途径。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七章:工业产权法 (6 学时)
教学内容:工业产权法概述:专利法律制度:商标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掌握工业产权的特征:掌握专利权的取得原则,掌握专利权的客 体,了解专利的申请和审批程序:掌握商标注册的取得原则:掌握注册商标专用 权的保护。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八章:经济纠纷的解决 (2学时) 教学内容:经济仲裁;经济诉讼。 教学要求:了解仲裁和经济仲裁的含义:掌握仲裁协议的含义和仲裁的基本 程序:了解仲裁与诉讼的区别:掌握诉讼的基本程序:掌握案件的管辖原则。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三、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20%。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出勤占20%,课堂 发言占40%,作业占40%。 (2)期末考核:占8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刘文华,肖乾刚.经济法律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马洪.经济法概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杨紫煊主编。合同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张守文主编。经济法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撰写人:张建华 审核人:杨华 课程负责人:张建华
25 教学内容:工业产权法概述;专利法律制度;商标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掌握工业产权的特征;掌握专利权的取得原则,掌握专利权的客 体,了解专利的申请和审批程序;掌握商标注册的取得原则;掌握注册商标专用 权的保护。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第八章:经济纠纷的解决 (2 学时) 教学内容:经济仲裁;经济诉讼。 教学要求:了解仲裁和经济仲裁的含义;掌握仲裁协议的含义和仲裁的基本 程序;了解仲裁与诉讼的区别;掌握诉讼的基本程序;掌握案件的管辖原则。 授课方式: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三、考核方式 总成绩按按百分制记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 20%。平时成绩满分为 100 分,其中,出勤占 20%,课堂 发言占 40%,作业占 40%。 (2)期末考核:占 8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刘文华,肖乾刚.经济法律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马洪.经济法概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杨紫煊主编. 合同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张守文主编. 经济法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撰写人:张建华 审核人:杨 华 课程负责人:张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