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第页单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学组织形式教具及参考书任课教师主要教学内容元1、课堂讲投为主。1.《中药化学》(匡海学1.掌握化合物纯四、谷键裂解方法直点:主编)度的测定及结构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1、甘键的裂解。查阅文献和进行讨研究的一般程序:五、苷类提取通法2.《天然药物化学》(吴2、誉类化合物的提取论。熟悉结构研究的陈新立军主编)分离通法及主要检识光谱技术及光谱六、糖和类检识方法解析的步骤。方法。3.《中药化学》(五版、6七、苷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六版肖崇厚)2.了解光谱新技难点:4.期刊文献术。1、酸水解原理及难5.《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易。(杨红主编)2、苷键裂解条件的选6.《现代有机波谱分析》(张华主编)7.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3、苷键裂解的应用。试指导丛书《中药学专业知识》第6页
第6页 教 学 方 案 第 页 单 元 教学目的 主要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组织形式 教具及参考书 任课教师 6 1.掌握化合物纯 度的测定及结构 研究的一般程序; 熟悉结构研究的 光谱技术及光谱 解析的步骤。 2.了解光谱新技 术。 四、苷键裂解方法 五、苷类提取通法 六、糖和苷类检识方法 七、苷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重点: 1、苷键的裂解。 2、苷类化合物的提取 分离通法及主要检识 方法。 难点: 1、酸水解原理及难 易。 2、苷键裂解条件的选 择。 3、苷键裂解的应用。 1、课堂讲授为主。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 查阅文 献和 进行讨 论。 1.《中药化学》(匡海学 主编) 2.《天然药物化学》(吴 立军主编) 3.《中药化学》(五版、 六版肖崇厚) 4.期刊文献 5.《中药化学实用技术》 (杨红主编) 6.《现代有机波谱分析》 (张华主编) 7.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 试指导丛书《中药学专 业知识》 陈新
教学方案第页单教学目的主要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教学组织形式教具及参考书任课教师元1、课堂讲授为主。《中药化学》(匡海学1.通过本次课的第四章酸类化合物量点:主编)学习掌握苷类化 第一节概述1.醒类化合物的结构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陈新特征及分类。查阅文献和进行讨合物的概念、分一、醒类化合物结构定义2.《天然药物化学》(吴类:熟悉一般性二、含有醒类化合物的中药2.醒类化合物的溶解论。立军主编)质。第二节类化合物结构分类性及酸性第三节鼠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3.典型的颜色反应3.《中药化学》(五版、72.通过课后小组1、性状-Brontragers反应。六版肖崇厚)的讨论培养学生2、升华性4.期刊文献难点:3、溶解性自主学习能力。4、酸性1. 理解结构与性质的5.《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杨红主编)5、重要的呈色反应关系。6《中药提取工艺与设思考题:备》(卢晓江主编)含有醒类化合物的中药其共同具有的功效是什么?(有机化学》.是否可推测醒类化合物是其药效的物质基础(张执侯主编)第7页
第7页 教 学 方 案 第 页 单 元 教学目的 主要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组织形式 教具及参考书 任课教师 7 1.通过本次课的 学习掌握苷类化 合物的概念、分 类;熟悉一般性 质。 2.通过课后小组 的讨论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第一节 概述 一、醌类化合物结构定义 二、含有醌类化合物的中药 第二节醌类化合物结构分类 第三节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性状 2、升华性 3、溶解性 4、酸性 5、重要的呈色反应 思考题: 含有醌类化合物的中药其共同具有的功效是什么? 是否可推测醌类化合物是其药效的物质基础 重点: 1.醌类化合物的结构 特征及分类。 2.醌类化合物的溶解 性及酸性 3.典型 的颜 色反应 -Brontragers 反应。 难点: 1.理解结构与性质的 关系。 1、课堂讲授为主。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 查阅文 献和 进行讨 论。 1 1.《中药化学》(匡海学 主编) 2.《天然药物化学》(吴 立军主编) 3.《中药化学》(五版、 六版肖崇厚) 4.期刊文献 5.《中药化学实用技术》 (杨红主编) 6.《中药提取工艺与设 备》(卢晓江主编) 7. 《有机化学》 (张执侯主编) 陈新
教学方案第页单教学目的主要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教学组织形式任课教师教具及参考书元课堂讲授为主。1.《中药化学》1、通过本次课的第四节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高直点:(国海学主编)学习掌握苷类化1.溶剂提取法2、课堂讨论。、一、提取方法合物的裂解方法、2.碱提酸沉法2.《天然药物化学》提取通法和检识1、溶剂提取法3.PH梯度萃取法(吴立军主编)方法。2、碱提酸沉法83.《中药化学》难点:3、水蒸气蒸馏法(五版、六版肖崇厚)2、通过课后小组1、PH梯度举取法原陈新1.期刊文献的讨论培养学生二、分离方法理及操作。自主学习能力。1、溶剂法2、根据理化性质设计5.《中药化学实用技术》2、PH梯度萃取法提取分离方案。(杨红主编)3、色谱法6.《中药提取工艺与设1.掌握醒类化合备》(卢晓江主编)第五节实例物的检识方法7.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1、大黄试指导丛书《中药学专2.熟恶醒类化合2、丹参业知识》物的结构鉴定3、紫草第8页
第8页 教 学 方 案 第 页 单 元 教学目的 主要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组织形式 教具及参考书 任课教师 8 1、通过本次课的 学习掌握苷类化 合物的裂解方法、 提取通法和检识 方法。 2、通过课后小组 的讨论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1.掌握醌类化合 物的检识方法 2.熟悉醌类化合 物的结构鉴定 第四节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方法 1、 溶剂提取法 2、 碱提酸沉法 3、 水蒸气蒸馏法 二、分离方法 1、溶剂法 2、PH梯度萃取法 3、色谱法 第五节 实例 1、大黄 2、丹参 3、紫草 重点: 1.溶剂提取法 2.碱提酸沉法 3.PH 梯度萃取法 难点: 1、PH 梯度萃取法原 理及操作。 2、根据理化性质设计 提取分离方案。 课堂讲授为主。 2、课堂讨论。 1.《中药化学》 (匡海学主编) 2.《天然药物化学》 (吴立军主编) 3.《中药化学》 (五版、六版肖崇厚) 4.期刊文献 5.《中药化学实用技术》 (杨红主编) 6.《中药提取工艺与设 备》(卢晓江主编) 7.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 试指导丛书《中药学专 业知识》 陈新
教学方案第页单教学目的主要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教学组织形式教具及参考书任课教师元1.课堂讲投为主。1.《中药化学》置点2.采用启发式、比较第五节醒类化合物的检识及结构鉴定(匡海学主编)式教学方法。理化检识方法1.理化检识《天然药物化学》2难点(吴立军主编)1.通过本次课的2.色谱检识配类化合物的IR光9《中药化学》学习掌握醒类化谱应用(五版、六版肖崇厚)陈新合物的主要理化3.结构研究4.期刊文献性质。5.《中药化学实用技术》2.掌握醒类化合(杨红主编)物的结构特征及《中药提取工艺与设代表性化合物。备》(卢晓江主编)3.通过本次课的7.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指导丛书《中药学专学习掌握醒类化业知识》合物的主要理化性质。第页
第9页 教 学 方 案 第 页 单 元 教学目的 主要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组织形式 教具及参考书 任课教师 9 1 1.通过本次课的 学习掌握醌类化 合物的主要理化 性质。 2.掌握醌类化合 物的结构特征及 代表性化合物。 3.通过本次课的 学习掌握醌类化 合物的主要理化 性质。 第五节 醌类化合物的检识及结构鉴定 1.理化检识 2.色谱检识 3.结构研究 重点 理化检识方法 难点 醌类化合物的 IR 光 谱应用 1.课堂讲授为主。 2.采用启发式、比较 式教学方法。 1.《中药化学》 (匡海学主编) 2.《天然药物化学》 (吴立军主编) 3.《中药化学》 (五版、六版肖崇厚) 4.期刊文献 5.《中药化学实用技术》 (杨红主编) 6.《中药提取工艺与设 备》(卢晓江主编) 7.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 试指导丛书《中药学专 业知识》 陈新
教学方案第页单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学组织形式任课教师主要教学内容教具及参考书元1.课堂讲投为主。陈新《中药化学》直点: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国海学主编)第一节概述2.采用启发式、比较1.结构分类。一、苯丙素类化合物结构定义式教学方法。2.《天然药物化学》2.香豆素类化合物内二、含有苯丙素类化合物的中药(吴立军主编)1.掌握醒类化合第二节香豆素类酯的性质:溶解性。10《中药化学》物的提取分离常一、香豆素类化合物结构特征及分类(五版、六版肖崇厚)难点:用方法的原理:了二、香豆素类化合物理化性质4.期刊文献解新的提取技术。1、性状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荧光系。5.《中药化学实用技术》3、溶解性(杨红主编)2.掌握配类化合4、内酯性质5.《中药提取工艺与设物的提取分离常5、重要显色反应备》(卢晓江主编)用方法并应用。思考题:7.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指导丛书《中药学专3.掌握中药化学比较香豆素类化合物与葱醒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有何业知识》的学习方法。不同?第10页
第10页 教 学 方 案 第 页 单 元 教学目的 主要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组织形式 教具及参考书 任课教师 10 1.掌握醌类化合 物的提取分离常 用方法的原理;了 解新的提取技术。 2.掌握醌类化合 物的提取分离常 用方法并应用。 3.掌握中药化学 的学习方法。 第五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第一节 概述 一、苯丙素类化合物结构定义 二、含有苯丙素类化合物的中药 第二节 香豆素类 一、香豆素类化合物结构特征及分类 二、香豆素类化合物理化性质 1、性状 2、荧光 3、溶解性 4、内酯性质 5、重要显色反应 思考题: 比较香豆素类化合物与蒽醌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有何 不同? 重点: 1.结构分类。 2.香豆素类化合物内 酯的性质;溶解性。 难点: 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 系。 1.课堂讲授为主。 2.采用启发式、比较 式教学方法。 1.《中药化学》 (匡海学主编) 2.《天然药物化学》 (吴立军主编) 3.《中药化学》 (五版、六版肖崇厚) 4.期刊文献 5.《中药化学实用技术》 (杨红主编) 6.《中药提取工艺与设 备》(卢晓江主编) 7.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 试指导丛书《中药学专 业知识》 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