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式民主的虚伪性 案例文本 长期以来,美国把世界上的国家分成两类:凡符合西方模式的称为“民主国家”,不符合的就叫 做“集权国家”,而凡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民主,也统统被称为所 谓“集权国家”。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逻辑:他们认为的民主国家,天然有人权,没有也 有:被扣以“集权国家”帽子的,天然没有人权,有也没有。从这两类划分可以引申出多个两极:前者是 文明国家,后者是不文明国家或非文明国家;前者是“人权卫士”,后者是“人权侵犯者”;前者是指控 者,后者是被指控者:前者是人权“老师”,后者是人权“学生”,如此等等。这些自封的、自命不凡 的“老师”们 以美国为的西方国家,总想把他们本国、本地区的特殊标准当作国际标准,把他们狭 隘的价值观冒充为普遍的价值观,指责“学生”们没有按照他们的样子去做。现在,上述观念已成为美国 盲目的、傲慢的大国心态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实,美国式的民主并不像他们自己标榜的那样,也不像有些人美化的那样,是最理想的民主制度。 它只不过以少数人的民主冒充多数人的民主、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以羞答答的一面掩盖 赤裸裸的一面等方面,做得更加巧妙、更加圆滑,其欺骗性和虚伪性更加隐蔽而已。这表现在美国议会民 主的各个方面 普选制及其选举活动,向来是美国引以自豪的民主表现形式,然而这种美式民主越来越成为赌博性的 花钱大比赛,因而也与一般老百姓越来越无缘。以美国总统选举为例,美国宪法虽然规定十八岁以上的公 民都有选举权(这也是直到1971年才规定的),而且只要出生在美国,年满三十五岁,居住在美国十四年 以上的美国公民,都享有被选举为美国总统的权利。从形式上看,这确实是够平等的,似乎人人都能当总 统。问题是,在“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的美国,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支付不起、也无法筹集数以千万 美元计的巨额竞选经费的。这样选出来的总统从来不是多数人的代表,更不可能是全体人民的代表。所 以,美国的选举制度是一种以金钱为润滑剂的选举制度。《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用“民主的大拍卖”来 形容前些年的纽约市长选举,包括美国总统选举在内的其他选举,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议会制或国会制,也是美国经常向世人夸耀的东西。他们的思想家利用议员由公民普选产生和国会有 立法权并对政府进行监督的特点,把议员说成是“全民利益”的代表,把议会说成是“主权在民”的象 征。但是,以金钱为润滑剂的选举制度,必定产生为少数富人专有的国会。《华盛顿邮报》也曾透露真情 说,美国国会是“富人的国会,富人的统治,为富人谋福利” 两党制同样是美国不时炫耀的民主标本。所谓“两党制”,是指美国两个主要的资产阶级政党 民主党和共和党交替执政的制度。表面看来,两党交替执政,“你方唱罢我登台”;一个在朝,一个在 野,争吵不休,似乎很有点“民主”的气氛。事实上,第一,不论哪个党在朝,执行的都是垄断资产阶级 的政策:第二,资产阶级各个集团,通过两党制,围绕政府的控制权,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协调,以便把 政府置于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监督之下,防止政府仅为某一个集团服务。 三权分立制更是被美国说得神乎其神。我们丝毫也不想否定三权分立的原则在反封建斗争中的革命的 进步作用及其在新兴资产阶级确立统治后一定时期内所起的积极作用,我们也一贯尊重美国人民自己的选 择:我们不能接受的是把三权分立制说得那么完美无缺,并企图把它强加给我们。三权分立至少有两个局 限性:一是阶级的局限性。当资产阶级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之后,三权分立便逐渐从反封建的“阶级分 权”转化为资产阶级独占统治下的职权分工,成为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巩固资产阶级专政、美化资本 主义民主、欺骗劳动人民的精巧工具之一。二是操作的局限性。在实践中,“三权”之间十分明显地表现 出行政权力日益扩大的趋势。例如,美国宪法规定一切立法权归国会行使,但事实上美国国会并不能单独 行使立法权。相反,却是总统在美国立法中充当着主要角色。他不仅通过种种方式极大地影响立法,而且 还直接握有一部分立法权。一方面,总统拥有提出立法议案的权力。有人估计,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约有 80%最初是由总统或行政机关提议的。另一方面,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拥有否决权,它是总统影响和干 预国会立法的重要手段
美国式民主的虚伪性 案例文本 长期以来,美国把世界上的国家分成两类:凡符合西方模式的称为“民主国家”,不符合的就叫 做“集权国家”,而凡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民主,也统统被称为所 谓“集权国家”。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逻辑:他们认为的民主国家,天然有人权,没有也 有;被扣以“集权国家”帽子的,天然没有人权,有也没有。从这两类划分可以引申出多个两极:前者是 文明国家,后者是不文明国家或非文明国家;前者是“人权卫士”,后者是“人权侵犯者”;前者是指控 者,后者是被指控者;前者是人权“老师”,后者是人权“学生”,如此等等。这些自封的、自命不凡 的“老师”们———以美国为的西方国家,总想把他们本国、本地区的特殊标准当作国际标准,把他们狭 隘的价值观冒充为普遍的价值观,指责“学生”们没有按照他们的样子去做。现在,上述观念已成为美国 盲目的、傲慢的大国心态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实,美国式的民主并不像他们自己标榜的那样,也不像有些人美化的那样,是最理想的民主制度。 它只不过以少数人的民主冒充多数人的民主、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以羞答答的一面掩盖 赤裸裸的一面等方面,做得更加巧妙、更加圆滑,其欺骗性和虚伪性更加隐蔽而已。这表现在美国议会民 主的各个方面: 普选制及其选举活动,向来是美国引以自豪的民主表现形式,然而这种美式民主越来越成为赌博性的 花钱大比赛,因而也与一般老百姓越来越无缘。以美国总统选举为例,美国宪法虽然规定十八岁以上的公 民都有选举权(这也是直到1971年才规定的),而且只要出生在美国,年满三十五岁,居住在美国十四年 以上的美国公民,都享有被选举为美国总统的权利。从形式上看,这确实是够平等的,似乎人人都能当总 统。问题是,在“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的美国,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支付不起、也无法筹集数以千万 美元计的巨额竞选经费的。这样选出来的总统从来不是多数人的代表,更不可能是全体人民的代表。所 以,美国的选举制度是一种以金钱为润滑剂的选举制度。《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用“民主的大拍卖”来 形容前些年的纽约市长选举,包括美国总统选举在内的其他选举,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议会制或国会制,也是美国经常向世人夸耀的东西。他们的思想家利用议员由公民普选产生和国会有 立法权并对政府进行监督的特点,把议员说成是“全民利益”的代表,把议会说成是“主权在民”的象 征。但是,以金钱为润滑剂的选举制度,必定产生为少数富人专有的国会。《华盛顿邮报》也曾透露真情 说,美国国会是“富人的国会,富人的统治,为富人谋福利”。 两党制同样是美国不时炫耀的民主标本。所谓“两党制”,是指美国两个主要的资产阶级政党——— 民主党和共和党交替执政的制度。表面看来,两党交替执政,“你方唱罢我登台”;一个在朝,一个在 野,争吵不休,似乎很有点“民主”的气氛。事实上,第一,不论哪个党在朝,执行的都是垄断资产阶级 的政策;第二,资产阶级各个集团,通过两党制,围绕政府的控制权,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协调,以便把 政府置于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监督之下,防止政府仅为某一个集团服务。 三权分立制更是被美国说得神乎其神。我们丝毫也不想否定三权分立的原则在反封建斗争中的革命的 进步作用及其在新兴资产阶级确立统治后一定时期内所起的积极作用,我们也一贯尊重美国人民自己的选 择;我们不能接受的是把三权分立制说得那么完美无缺,并企图把它强加给我们。三权分立至少有两个局 限性:一是阶级的局限性。当资产阶级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之后,三权分立便逐渐从反封建的“阶级分 权”转化为资产阶级独占统治下的职权分工,成为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巩固资产阶级专政、美化资本 主义民主、欺骗劳动人民的精巧工具之一。二是操作的局限性。在实践中,“三权”之间十分明显地表现 出行政权力日益扩大的趋势。例如,美国宪法规定一切立法权归国会行使,但事实上美国国会并不能单独 行使立法权。相反,却是总统在美国立法中充当着主要角色。他不仅通过种种方式极大地影响立法,而且 还直接握有一部分立法权。一方面,总统拥有提出立法议案的权力。有人估计,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约有 80%最初是由总统或行政机关提议的。另一方面,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拥有否决权,它是总统影响和干 预国会立法的重要手段
据统计,从华盛顿总统到尼克松总统第一任最初的两年零三个月止,三十七位总统共行使否决权二千 百七十七次,而否决案经国会复议推翻的仅七十七次,不到总数的3.4%。 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和三权分立制,主要表现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羞答答的一面。应当指出的 是,美国民主不仅有装饰门面的羞答答的一面,而且也有不加掩饰、赤裸裸的一面,这就是,不论是谁 旦威胁到资产阶级统治,触犯了资产阶级利益,美国政府就会在保卫民主的旗号下坚决加以镇压。六七十 年代,美国政府的多次镇压行动就是证明。台湾作家南方朔所著《愤怒之爱》一书,详细描述了美国政府 在六七十年代是如何残酷镇压示威学生和群众的。资产阶级民主的这两面,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 月十八日》中曾生动地把它形容为:资产阶级会把“共和国的‘自由,平等,博爱’这句格言代以毫不含 糊的‘步兵,骑兵,炮兵’”。要说明美国民主的真相,不仅要如实揭露其装饰门面的一面,而且也要揭 露其赤裸裸的一面,并说明这两面都是为少数富人、大财团的利益服务的。总之,以少数人的民主冒充全 民民主,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以羞答答的一面掩盖赤裸裸的一面,这就是美国民主所必 然具有的虚伪性 关于这种美国式的民主与美国国际霸权主义之间的联系,连法国报刊也曾予以讽刺性的评述:“当人 们看到手捧美国宪法的鼓动者在世界各地游说,推销美国式民主的时候,人们就要开始为那个被推销的国 家担心了,担心它还能不能自由地选择有利于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治制度。”的确,对于美国式的民 主所包含的使你丧失自由选择的霸权主义陷阱,人们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在这个问题上的任何天真,都是 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醒来吧,那些被美国式民主弄昏头脑的人们! (资料来源:克莱·瑞恩《道德自负的美国:民主的危机与霸权的图谋》,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8年版) 思考讨论题 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 3、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 永远都要坐前排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 育。她的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 于他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 了”之类的话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 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无论是在以后的学习、生 活或工作中,她都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 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 全部学完了,并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唱歌、演讲及学校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 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的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 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40多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为 英国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 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据统计,从华盛顿总统到尼克松总统第一任最初的两年零三个月止,三十七位总统共行使否决权二千 二百七十七次,而否决案经国会复议推翻的仅七十七次,不到总数的3.4%。 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和三权分立制,主要表现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羞答答的一面。应当指出的 是,美国民主不仅有装饰门面的羞答答的一面,而且也有不加掩饰、赤裸裸的一面,这就是,不论是谁一 旦威胁到资产阶级统治,触犯了资产阶级利益,美国政府就会在保卫民主的旗号下坚决加以镇压。六七十 年代,美国政府的多次镇压行动就是证明。台湾作家南方朔所著《愤怒之爱》一书,详细描述了美国政府 在六七十年代是如何残酷镇压示威学生和群众的。资产阶级民主的这两面,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 月十八日》中曾生动地把它形容为:资产阶级会把“共和国的‘自由,平等,博爱’这句格言代以毫不含 糊的‘步兵,骑兵,炮兵’”。要说明美国民主的真相,不仅要如实揭露其装饰门面的一面,而且也要揭 露其赤裸裸的一面,并说明这两面都是为少数富人、大财团的利益服务的。总之,以少数人的民主冒充全 民民主,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以羞答答的一面掩盖赤裸裸的一面,这就是美国民主所必 然具有的虚伪性。 关于这种美国式的民主与美国国际霸权主义之间的联系,连法国报刊也曾予以讽刺性的评述:“当人 们看到手捧美国宪法的鼓动者在世界各地游说,推销美国式民主的时候,人们就要开始为那个被推销的国 家担心了,担心它还能不能自由地选择有利于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治制度。”的确,对于美国式的民 主所包含的使你丧失自由选择的霸权主义陷阱,人们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在这个问题上的任何天真,都是 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醒来吧,那些被美国式民主弄昏头脑的人们! (资料来源:克莱·瑞恩《道德自负的美国:民主的危机与霸权的图谋》,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8年版) 思考讨论题 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 3、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 ? 永远都要坐前排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 育。她的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 于他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 了”之类的话。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 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无论是在以后的学习、生 活或工作中,她都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 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 全部学完了,并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唱歌、演讲及学校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 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的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 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40多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为 英国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 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