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二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 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50题, 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 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 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 及既往 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 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 乙被烧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试 卷 二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 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 每题 1 分,共 50 分。 1.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 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 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 及既往 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 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 乙被烧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 隐匿罪迹,将乙扔入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 因果关系 C.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导致乙心脏病发作,救 治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 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 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 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 物后死亡。甲投放的5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 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3.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査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査。检査人 员乙正登车检査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 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 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4.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 隐匿罪迹,将乙扔入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 因果关系 C.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导致乙心脏病发作,救 治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 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 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 5 毫克毒物,且知道 5 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 5 毫克毒物,丙吃下食 物后死亡。甲投放的 5 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 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3.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 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 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 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4.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 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 被害妇女。结果,歹徒杀害了其妻。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 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 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 伤了乙并迅速逃逸。乙躺在血泊中。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 开了现场。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 为犯罪 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甲 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 道。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过路人甲发现火灾 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5.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 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 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 被害妇女。结果,歹徒杀害了其妻。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 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 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 岁)。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 伤了乙并迅速逃逸。乙躺在血泊中。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 开了现场。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 为犯罪 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甲 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 道。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过路人甲发现火灾 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5.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 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6.甲和乙共同入户抢劫并致人死亡后分头逃跑,后甲因犯强奸罪被抓获归 案。在羁押期间,甲向公安人员供述了自己和乙共同所犯的抢劫罪行,并提供了 乙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关押在另一城市的看守所的有关情况,使乙所犯的抢劫罪受 到刑事追究。对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属于坦白,但不成立特别自首 B.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但不成立立功 C.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和立功,但不成立重大立功 D.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和重大立功 7.对下列哪一情形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A.在走私普通货物、物品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 B.在走私毒品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情节严重的 C.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的 D.在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査的 8.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6.甲和乙共同入户抢劫并致人死亡后分头逃跑,后甲因犯强奸罪被抓获归 案。在羁押期间,甲向公安人员供述了自己和乙共同所犯的抢劫罪行,并提供了 乙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关押在另一城市的看守所的有关情况,使乙所犯的抢劫罪受 到刑事追究。对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属于坦白,但不成立特别自首 B.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但不成立立功 C.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和立功,但不成立重大立功 D.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和重大立功 7.对下列哪一情形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A.在走私普通货物、物品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 B.在走私毒品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情节严重的 C.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的 D.在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的 8.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 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9.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 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10.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对甲应按 照下列哪一选项处理? A.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B.破坏交通设施罪 C.盗窃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 D.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
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 3 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 仍然可以适用缓刑 9.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 被判处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10.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对甲应按 照下列哪一选项处理? A.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B.破坏交通设施罪 C.盗窃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 D.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