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选择题 (2019·成都模拟)观察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指出这一时 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图例 外国资本主 □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企业 1921年 A.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的胜利,为发展资本主义扫除了一些障碍 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答案A 解析从示意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相比于1912年,1921年外资在华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 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选A项。 2(2018兰州一模,29)在1895年以前,中国拥有的铁路只有微不足道的364公里,到1911 年清朝统治结束时铁路总里程达到9618公里。这一现象说明() A.清政府重视铁路交通运输业 B中国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 C.西方列强在中国加大资本输出 D.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答案B 解析清政府并没有重视铁路建设,故Δ项错误:19世纪末中国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 民间商人积极投身铁路建设,推动铁路里程的增加,故B项正确;西方列强在中国加大资本 输出,有利于铁路建设发展,但不是铁路里程増加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铁路里程 的増加出现在晩淸时期,与辛亥革命影响无关,故D项错误 3.(2018广安、遂宁、内江、眉山四市三模,29)下图是中国兴业烟草公司在《申报》(1919年 月17日)上刊载的一则“泰山牌”香烟广告,其商品命名别具深意。该广告表明() 「係之島青兴山奉
1 第 23 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选择题 1.(2019·成都模拟)观察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指出这一时 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的胜利,为发展资本主义扫除了一些障碍 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答案 A 解析 从示意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相比于 1912 年,1921 年外资在华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 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选 A 项。 2.(2018·兰州一模,29)在 1895 年以前,中国拥有的铁路只有微不足道的 364 公里,到 1911 年清朝统治结束时铁路总里程达到 9 618 公里。这一现象说明( ) A.清政府重视铁路交通运输业 B.中国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 C.西方列强在中国加大资本输出 D.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答案 B 解析 清政府并没有重视铁路建设,故 A 项错误;19 世纪末中国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 民间商人积极投身铁路建设,推动铁路里程的增加,故 B 项正确;西方列强在中国加大资本 输出,有利于铁路建设发展,但不是铁路里程增加的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材料铁路里程 的增加出现在晚清时期,与辛亥革命影响无关,故 D 项错误。 3.(2018·广安、遂宁、内江、眉山四市三模,29)下图是中国兴业烟草公司在《申报》(1919 年 5 月 17 日)上刊载的一则“泰山牌”香烟广告,其商品命名别具深意。该广告表明( )
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B.《申报》以弘扬爱国主义为己任 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D.民族资本家对时事的策略性利用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中国兴业烟草公司“泰山牌与青岛之关系”的广告可知,民族资本家在宣传产 品时利用了反对日本占领青岛的时事,故D项正确。 4.1902~1903年,英、美、日先后与中国签订《通商航行条约》,规定华商在各处设厂制造须 与洋商在通商口岸设厂一样,由海关征收“出厂税”。这一条款的施行() A.加强了列强对中国海关控制 B有利于中外企业间公平竞争 C恶化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D结束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答案C 解析19世纪中期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立,意味着列强控制了中国的海关,故A项错误;华商 在自己国家还要“由海关征收‘出厂税’”,实际上加重了民族工业的负担,不利于中外企 业间公平竞争,故B项错误;民族工业的负担加重,同时还要受海关的控制,恶化了民族工 业的发展环境,故C项正确;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是在一战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 错误。 5(2018重庆三模,28)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曾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 年南海知县还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19世纪末,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 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变化() A.是自然经济瓦解的必然结果 B.主要出于抵制列强侵略的需要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反映了清王朝统治危机的加深 答案D 解析19世纪末,清政府调整政策主要出于《马关条约》赔款、为扩大税源的需要,再结合 19世纪末清政府统治风雨飘摇,故D项正确。 6.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 次工业化浪潮。对这次工业化浪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的结果 B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 C.仍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D发展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
2 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B.《申报》以弘扬爱国主义为己任 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D.民族资本家对时事的策略性利用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中国兴业烟草公司“泰山牌与青岛之关系”的广告可知,民族资本家在宣传产 品时利用了反对日本占领青岛的时事,故 D 项正确。 4.1902~1903 年,英、美、日先后与中国签订《通商航行条约》,规定华商在各处设厂制造须 与洋商在通商口岸设厂一样,由海关征收“出厂税”。这一条款的施行( ) A.加强了列强对中国海关控制 B.有利于中外企业间公平竞争 C.恶化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 D.结束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答案 C 解析 19 世纪中期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立,意味着列强控制了中国的海关,故 A 项错误;华商 在自己国家还要“由海关征收‘出厂税’”,实际上加重了民族工业的负担,不利于中外企 业间公平竞争,故 B 项错误;民族工业的负担加重,同时还要受海关的控制,恶化了民族工 业的发展环境,故 C 项正确;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是在一战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项 错误。 5.(2018·重庆三模,28)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曾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 年南海知县还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19 世纪末,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 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变化( ) A.是自然经济瓦解的必然结果 B.主要出于抵制列强侵略的需要 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反映了清王朝统治危机的加深 答案 D 解析 19 世纪末,清政府调整政策主要出于《马关条约》赔款、为扩大税源的需要,再结合 19 世纪末清政府统治风雨飘摇,故 D 项正确。 6.1914~1924 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 次工业化浪潮。对这次工业化浪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的结果 B.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 C.仍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D.发展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
答案A 解析抓住材料“1914~1924年间”来分析,当时应是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夭。甲午战争 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7.(2018三明二模,28)20世纪初,中国商办银行相继出现,全国有15个省成立了商办铁路公 司,纺织、采矿、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迅速。从社会发展进程看,它们对中国影 响最深刻的是() A.民族经济发展进入繁荣阶段 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型 D改变了中国经济附庸的地位 答案C 解析随着20世纪初民族資本主义短暂舂天的岀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无产阶级 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型,故C项 确。 8(2018内江三模,29)1936年3月,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订 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在五年内投资27亿元,建立一批国营重工业、工矿企业 其旨在() A.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工业体系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实行国家干预减轻经济危机影响 D.调整经济结构应对严重的民族危机 答案D 解析“《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属于加大重工业投资,是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应对日 本侵华的民族危机,故D项正确 9(2018昆明一中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20)1941年,中央研究院与云南省合作建成中国电 力制钢厂;1943年,中央资源委员会又与云南省合作建成云南钢铁厂。两厂的建成投产是 南钢铁工业的开端。这体现了当时() A.经济统制政策的确立 B.工业经济的均衡发展 C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 D政府持久抗战的需要 答案D 解析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实行经济统制政策,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主 要是强调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抗战的大后方建立工厂,没有涉及其他地区的工业情况,故B 项错误;抗战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没冇岀现转移的趋势,故C项错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 了持久抗战的需要,在我国的大后方建立一些工厂,其中就包括在云南建立的工厂,故D项 3
3 答案 A 解析 抓住材料“1914~1924 年间”来分析,当时应是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甲午战争 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 7.(2018·三明二模,28)20 世纪初,中国商办银行相继出现,全国有 15 个省成立了商办铁路公 司,纺织、采矿、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发展迅速。从社会发展进程看,它们对中国影 响最深刻的是( ) A.民族经济发展进入繁荣阶段 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推动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型 D.改变了中国经济附庸的地位 答案 C 解析 随着 20 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无产阶级 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型,故 C 项 正确。 8.(2018·内江三模,29)1936 年 3 月,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订 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在五年内投资 2.7 亿元,建立一批国营重工业、工矿企业。 其旨在( ) A.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工业体系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实行国家干预减轻经济危机影响 D.调整经济结构应对严重的民族危机 答案 D 解析 “《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属于加大重工业投资,是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应对日 本侵华的民族危机,故 D 项正确。 9.(2018·昆明一中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20)1941 年,中央研究院与云南省合作建成中国电 力制钢厂;1943 年,中央资源委员会又与云南省合作建成云南钢铁厂。两厂的建成投产是云 南钢铁工业的开端。这体现了当时( ) A.经济统制政策的确立 B.工业经济的均衡发展 C.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 D.政府持久抗战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实行经济统制政策,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 A 项错误;材料主 要是强调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抗战的大后方建立工厂,没有涉及其他地区的工业情况,故 B 项错误;抗战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没有出现转移的趋势,故 C 项错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 了持久抗战的需要,在我国的大后方建立一些工厂,其中就包括在云南建立的工厂,故 D 项
确。 10.(2018·钦州三模,30)1941年,国民党中央全会决议创设专卖制度,1942年,盐、糖、烟 类、火柴等重要物品先后实行专卖。其主要目的是() A.发展官僚资本 B压制民族工业 C.振兴民族经济 D.打击日本企业 答案A 解析专卖制度的发展,有利于官僚资本的膨胀,故A项正确;压制了民族资本是目的,但 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官僚资本的膨胀不利于振兴民族经济,故C项错误;在国统区 打击不了日本企业,故D项错误。 1l(2018大同、阳泉二模,29)宋子文于1945年建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资产主要来自于接 收敌伪产业,后来靠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收购原料和免于政府收购等政策垄断了棉 纺织业的进出口贸易。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国民政府执行自由宽松的金融贸易政策 B日资企业退出给民族工业腾出经营空间 C.官僚资本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控制和垄断 D民族工业萎缩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减弱 答案C 解析据材料“靠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收购原料和免于政府收购等政策垄断了棉纺 织业的进出口贸易”得出官僚资本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控制和垄断,故C项正确。 12.(2018广东省一模,30)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宣布美国来华投资企业“应课征之税捐与本 国人民同”,“将来亦不致颁布足以阻碍获得合理利润之新税则”。国民政府的这些规定 A.抑制了美国对华的商品倾销 B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巩固了官僚资本的主导地位 D推动中国积极融入世界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对美国的来华投资企业给予丰富的优惠,并不是阻碍其商品倾销,故A项错误 材料中对美国的企业的优惠政策,对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故B项正确;官僚资 本占据主导地位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融入世界,故D项错误。 、非选择题 13.(2019·阳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通商以来,凡华民需用之物,外洋 莫不仿造,穷极精巧,充蹇土货。彼所需于中国者,向只丝茶两种;近年外洋皆讲求种茶
4 正确。 10.(2018·钦州三模,30)1941 年,国民党中央全会决议创设专卖制度,1942 年,盐、糖、烟 类、火柴等重要物品先后实行专卖。其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官僚资本 B.压制民族工业 C.振兴民族经济 D.打击日本企业 答案 A 解析 专卖制度的发展,有利于官僚资本的膨胀,故 A 项正确;压制了民族资本是目的,但 不是主要目的,故 B 项错误;官僚资本的膨胀不利于振兴民族经济,故 C 项错误;在国统区, 打击不了日本企业,故 D 项错误。 11.(2018·大同、阳泉二模,29)宋子文于 1945 年建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资产主要来自于接 收敌伪产业,后来靠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收购原料和免于政府收购等政策垄断了棉 纺织业的进出口贸易。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国民政府执行自由宽松的金融贸易政策 B.日资企业退出给民族工业腾出经营空间 C.官僚资本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控制和垄断 D.民族工业萎缩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减弱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靠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收购原料和免于政府收购等政策垄断了棉纺 织业的进出口贸易”得出官僚资本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控制和垄断,故 C 项正确。 12.(2018·广东省一模,30)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宣布美国来华投资企业“应课征之税捐与本 国人民同”,“将来亦不致颁布足以阻碍获得合理利润之新税则”。国民政府的这些规定 ( ) A.抑制了美国对华的商品倾销 B.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巩固了官僚资本的主导地位 D.推动中国积极融入世界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对美国的来华投资企业给予丰富的优惠,并不是阻碍其商品倾销,故 A 项错误; 材料中对美国的企业的优惠政策,对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故 B 项正确;官僚资 本占据主导地位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融入世界,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9·阳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通商以来,凡华民需用之物,外洋 莫不仿造,穷极精巧,充塞土货。彼所需于中国者,向只丝茶两种;近年外洋皆讲求种茶
养蚕之法,出洋丝荼渐减,愈不足以相敌。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洋布、洋米而外, 洋铁最为大宗。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则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转移于无形者。 是以当竭蹶之时,亦不得不勉力筹办。——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1889年) 材料二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洋 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于 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 渗入。—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 同样侵略杋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 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 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一—一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张之洞主张兴办民用工业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洋务运动中民用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的理解。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经济“渐趋衰退”的内外因 答案(1)原因:实现国家自强,防止财富外流 (2)形式: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 理解: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和生产方式(采用大机器生产),官员创办企业有利于打破重农抑 商传统观念,民用工业的资本投资、产品销售等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3)内因:军阀割据混战。外因:日本加紧经济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 14(2018太原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晚清时期有代表性的专利案例 批准 企业名称 专利内容 批准者 年份 l882 上海织布局 十年专利 皇帝 l88 华盛纺织厂 十年专利 李鸿章 在直隶省境内享受制造火柴之专北洋 1891 天津自来火公司 利权十五年 大臣 在重庆、川东地区专利经营二十 1893 重庆聚昌火柴厂 川东道 五年 5
5 养蚕之法,出洋丝茶渐减,愈不足以相敌。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洋布、洋米而外, 洋铁最为大宗。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则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转移于无形者。 是以当竭蹶之时,亦不得不勉力筹办。——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1889 年) 材料二 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已为今日时论所公认。……洋 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于 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 慢渗入。——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 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 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 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张之洞主张兴办民用工业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洋务运动中民用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的理解。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经济“渐趋衰退”的内外因。 答案 (1)原因:实现国家自强,防止财富外流。 (2)形式: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 理解: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和生产方式(采用大机器生产),官员创办企业有利于打破重农抑 商传统观念,民用工业的资本投资、产品销售等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3)内因:军阀割据混战。外因:日本加紧经济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 重来。 14.(2018·太原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时期有代表性的专利案例 批准 年份 企业名称 专利内容 批准者 1882 上海织布局 十年专利 光绪 皇帝 1884 华盛纺织厂 十年专利 李鸿章 1891 天津自来火公司 在直隶省境内享受制造火柴之专 利权十五年 北洋 大臣 1893 重庆聚昌火柴厂 在重庆、川东地区专利经营二十 五年 川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