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探测方式:宇宙线的观测有空间观测与地面观测两种, 空间观测要发射探测器上天,探测器面积不能做的很大,探 测时间受限制,对于1014V以下的宇宙射线,通量足够大,可 用面积约在平方公尺左右的粒子探测器,直接探测原始宇宙 射线。探测的能量不能很高、能量范围较窄。 地面观测可以将探测器的面积做大,张角可达2π立体角 观测时间不受限制,对于1014eV以上的宇宙射线,例如,最高 能量>1019eV的粒子,每年、每平方公里、每单位立体角才有 一个粒子,必须采用地面探测器。但是,由于大气地面的探 测只能是间接的探测,影响探测的因素多,误差大
3. 探测方式: 宇宙线的观测有空间观测与地面观测两种, 空间观测要发射探测器上天,探测器面积不能做的很大,探 测时间受限制,对于1014eV以下的宇宙射线,通量足够大,可 用面积约在平方公尺左右的粒子探测器,直接探测原始宇宙 射线。探测的能量不能很高、能量范围较窄。 地面观测可以将探测器的面积做大,张角可达2π立体角, 观测时间不受限制,对于1014eV以上的宇宙射线,例如,最高 能量>1019eV的粒子,每年、每平方公里、每单位立体角才有 一个粒子,必须采用地面探测器。但是,由于大气地面的探 测只能是间接的探测,影响探测的因素多,误差大
● 高能宇宙线粒子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层空气中的原子核 发生多次核作用,形成级联簇射,从而产生大量的次级粒子 的过程,称为广延大气簇射(Extensive Air Shower,EAS), 参见图12.2。 地面观测的是由广延大气簇射生成的次级宇宙线,然后 根据其观测结果推算出原始宇宙线的物理特性。广延大气簇 射现象是1938年由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俄歇(Pierre Auger, 1899-1993)在阿尔卑斯山观测发现的
高能宇宙线粒子进入大气层,与大气层空气中的原子核 发生多次核作用,形成级联簇射,从而产生大量的次级粒子 的过程,称为广延大气簇射(Extensive Air Shower, EAS), 参见图12.2。 地面观测的是由广延大气簇射生成的次级宇宙线,然后 根据其观测结果推算出原始宇宙线的物理特性。广延大气簇 射现象是1938年由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俄歇(Pierre Auger, 1899-1993)在阿尔卑斯山观测发现的
Cosmic Ray (p,alfa,...) Atmospheric Nucleus To EM Shower Nucleons, Ketc. 图12.2广延大气簇射(EAS) Atospheric Nucleus EM Shower To Nucleons, Ketc. u EM Shower
图12.2 广延大气簇射(EAS)
Primary particle (iron nucleus) First interaction Pion decays N YO 60 Pion-nucleus interaction N Second interaction Key Neutrino (V) o Neutron Proton Electron(e】 0 Photon (Y) Pion ( Muon (u)
4.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宇宙线观测站,以皮埃尔俄歇命名的观 测站,它是2008年建成,有18个国家的约500多位科学家合作, 迄今对宇宙射线的成分和能谱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皮埃尔·俄歇宇宙线观测站坐落在阿根廷西部海拔1350米的 草原上,为了探索高于107eV的宇宙线的起源与特性,研究自然 界中这些能量最高的粒子的相互作用。 它采用两种独立的方法测定和研究高能宇宙线。一种技术是 通过与表面探测器内水槽中的水产生的切伦柯夫效应探测高能 粒子;另一种是用荧光望远镜观测地球大气高层发射的近紫外 光从而得到大气簇射发展的踪迹。因此,有两种设备,一种是 表面探测器阵,另一种是荧光望远镜组
4.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宇宙线观测站,以皮埃尔·俄歇命名的观 测站,它是2008年建成,有18个国家的约500多位科学家合作, 迄今对宇宙射线的成分和能谱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皮埃尔·俄歇宇宙线观测站坐落在阿根廷西部海拔1350米的 草原上,为了探索高于1017eV的宇宙线的起源与特性,研究自然 界中这些能量最高的粒子的相互作用。 它采用两种独立的方法测定和研究高能宇宙线。一种技术是 通过与表面探测器内水槽中的水产生的切伦柯夫效应探测高能 粒子;另一种是用荧光望远镜观测地球大气高层发射的近紫外 光从而得到大气簇射发展的踪迹。因此,有两种设备,一种是 表面探测器阵,另一种是荧光望远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