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素养落实 课前预习 史料探究 随堂训练
史料探究 课前预习 随堂训练 素养落实
素养落实 价值立意·素养提升 【主题立意】近现代中国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使人们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影响到人们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的变化,为近现代中国不断走向现代化做出了突 出贡献。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理解近现代中国交通、通讯事业发展的原因、特点、 影响,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以及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素养。从唯物史观认识 影响近现代中国交通、通讯事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带来的影响。 (2)通过学习认识到交通、通讯事业发展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可谓利国利民,树立关心国计民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素养落实 价值立意·素养提升 【主题立意】近现代中国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使人们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影响到人们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的变化,为近现代中国不断走向现代化做出了突 出贡献。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理解近现代中国交通、通讯事业发展的原因、特点、 影响,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以及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素养。从唯物史观认识 影响近现代中国交通、通讯事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带来的影响。 (2)通过学习认识到交通、通讯事业发展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可谓利国利民,树立关心国计民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课前预习 课前自学·释疑解惑 知识梳理 、铁路与公路 1.铁路 (1)出现: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2)第一条自建铁路: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 铁路。 (3)发展 ①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 格局。 ②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课前预习 课前自学·释疑解惑 一、铁路与公路 1.铁路 (1)出现: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 。 (2)第一条自建铁路: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 铁路。 (3)发展 ①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 格局。 ②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知识梳理 淞沪铁路
③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 区的沟通。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 世界第四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 效率。 2.公路 (1)出现: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外国近代筑路技术 传入中国。 (2)发展 ①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②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 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③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 区的沟通。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 世界第四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 效率。 2.公路 (1)出现:20世纪初, 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外国近代筑路技术 传入中国。 (2)发展 ①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②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 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