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对应的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古生和王西 课程 时 课内 课后 目标 查阅 绪论 通过内容的介绍,学生能够了解本 进授 内容分类 果程丰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相关 文献 准确度、精密 通过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概念 误差和 及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学生能够 度、有效数三 讲授 课外 1、2 分析数 进行误差分析和计算,明确提高分 作业 据处理 及运算法则 折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二章 通过学习滴定分析方法的术语、特 滴定分析方 商定分 点、分类、滴定方式等,学生能够 讲授 课外 法、方式及化 析法概 明确滴定分析的基本术语、明确分 作业 1、2、3 学平衡 布系数的应用 通过学习氢离子浓度计算,学生能 氢离子浓度 够明确酸碱溶液中各组分的分布趣 的计算、酸碱 律、堂探各种酸城溶液H值的计 酸碱滴 滴定的基本 讲授 原理、滴定 通过学习酸碱滴定的基本 8 1、2、3 定法 项理, 学生能够明确酸碱指示剂白 点判断及误 变色原理、选择依据、变色范用及 其号影响因素,判断酸藏滴定曲线。 通过学习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配位滴定的 生能够明确配位滴定的特点、分析 配位滴基本原理及 配位平衡的影响因素、选择金属指 讲授课外 6 1、2、3 作业 定法 滴定条件 示剂,确定单一离子滴定和混合离 子分步滴定的条件 通过学习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 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 及典型滴定方法,学生能够明确多 氧化还 定的基本原 件电位及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分 6 讲授课外 原滴定 理及典型润 折氧化还原滴定曲线、选择指 天剂 作业 1、2、3 定方法 并能运用KMO4法和碘量法进行 相关分析和运算。 第六章 通过学习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方 法 沉淀滴 沉淀滴定法 学生能够明确摩尔法和法扬 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应选择的标礼 定法和和重量分析 讲授课外 溶液及基准物质,运用沉淀的过滤 作业 1、2、3 重量分方法 洗涤、干、的烧、相重等操作技 析法 术,以及判断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合计 32
3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 方法和手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绪论 内容分类 通过内容的介绍,学生能够了解本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1 讲 授 法 查 阅 相 关 文献 1 第一章 误 差 和 分 析 数 据处理 准确度、精密 度、有效数字 及运算法则 通过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概念以 及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学生能够 进行误差分析和计算,明确提高分 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4 讲 授 法 课 外 作业 1、2 第二章 滴 定 分 析 法 概 论 滴定分析方 法、方式及化 学平衡 通过学习滴定分析方法的术语、特 点、分类、滴定方式等,学生能够 明确滴定分析的基本术语、明确分 布系数的应用。 3 讲 授 法 课 外 作业 1、2、3 第三章 酸 碱 滴 定法 氢离子浓度 的计算、酸碱 滴定的基本 原理、滴定终 点判断及误 差 通过学习氢离子浓度计算,学生能 够明确酸碱溶液中各组分的分布规 律、掌握各种酸碱溶液 pH 值的计 算方法;通过学习酸碱滴定的基本 原理,学生能够明确酸碱指示剂的 变色原理、选择依据、变色范围及 其影响因素,判断酸碱滴定曲线。 8 讲 授 法 课 外 作业 1、2、3 第四章 配 位 滴 定法 配位滴定的 基本原理及 滴定条件 通过学习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学 生能够明确配位滴定的特点、分析 配位平衡的影响因素、选择金属指 示剂,确定单一离子滴定和混合离 子分步滴定的条件。 6 讲 授 法 课 外 作业 1、2、3 第五章 氧 化 还 原 滴 定 法 氧化还原滴 定的基本原 理及典型滴 定方法 通过学习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 及典型滴定方法,学生能够明确条 件电位及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分 析氧化还原滴定曲线、选择指示剂, 并能运用 KMnO4 法和碘量法进行 相关分析和运算。 6 讲 授 法 课 外 作业 1、2、3 第六章 沉 淀 滴 定 法 和 重 量 分 析法 沉淀滴定法 和重量分析 方法 通过学习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方 法,学生能够明确摩尔法和法扬司 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应选择的标准 溶液及基准物质,运用沉淀的过滤、 洗涤、烘干、灼烧、恒重等操作技 术,以及判断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4 讲 授 法 课 外 作业 1、2、3 合 计 32 --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基本信息 课程 课程 编号 B0410065 属性 必修■选修口 学分 1 实验学时 32 课程 类别 实验。实训加上机口见习加实习如 先修 高等数学、医用物理、无机化学 课程 单位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适 专业 医学检验技术 果程分 毕怡 撰写人 贵人 李英敏、梁茜茜审核人 毕怡 二、实验简介 分析化学实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理论课分析化学的实 践验证。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是学生从事检验等相关工作不可 或缺的基本内容。课程主要内容是分析化学常规测定实验及基本操作实验,具体 包括常用分析仪器(电子分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的基本操作 滴定分析(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化学分析常用测 定方法的运用。旨在让学生通过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 识、基本操作技术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建立增强对“量”的概念的认识,培养 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实验作风,及解决化学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三、实验目标与基本要求 1.实验目标 目标1:能学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和典型的分析测定 方法。 目标2:能加深理解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它有关理论。 目标3:能建立对量”的概念的认识,获得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素 养。 目标4:能针对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分析验证实验结果,取得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2实验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实验目标 1234 2.1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 等基础知识与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
4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0410065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1 实验学时 32 课程 类别 实验■ 实训□ 上机□ 见习□ 实习□ 先修 课程 高等数学、医用物理、无机化学 开课 单位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适用 专业 医学检验技术 课程负 责人 毕怡 撰写人 李英敏、梁茜茜 审核人 毕怡 二、实验简介 分析化学实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理论课分析化学的实 践验证。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是学生从事检验等相关工作不可 或缺的基本内容。课程主要内容是分析化学常规测定实验及基本操作实验,具体 包括常用分析仪器(电子分析天平、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的基本操作、 滴定分析(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化学分析常用测 定方法的运用。旨在让学生通过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 识、基本操作技术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建立增强对“量”的概念的认识,培养 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实验作风,及解决化学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三、实验目标与基本要求 1.实验目标 目标 1:能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术和典型的分析测定 方法。 目标 2:能加深理解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它有关理论。 目标 3:能建立对“量”的概念的认识,获得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素 养。 目标 4:能针对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分析验证实验结果,取得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2.实验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实验目标 1 2 3 4 2.1 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 等基础知识与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 √ √ √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基础化学实验 孟长功、辛剑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第)版) 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实验(上册) 武汉大学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11 (第5版) (2)课程网站 ①分析化学实验_武汉大学中国大学MO0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WHU-1003076007 ②分析化学实验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DLUT-1206225810 ③基础化学实验(分析化学)湖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l63.org/course/HNU-1002606072 4.成绩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实验预习 考核学生预习的掌握程度,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 (10%) 原理、物理常数、实验流程、实验装置图的绘制 实验操作 考核学生的操作和正确处理数据的能力。实验原始数 据记录要真实可靠,必须填写在报告中指定位置,相 实验成绩(87.5%) (30%) 应表格中数据的小数位要符合规范要求。 主要考察实验报告完成质量、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实验报告 计算准确、结论正确等。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预习 (60%) 实验原理、物理常数、实验流程、实验装置、实验记 录、实验结果讨论、思考题竿内容。 操作技能 考核学生对实验仪器认识、使用、操作技能的熟练稻 操作考核(12.5% (80%) 度及准确性等。同时针对操作装置提问相应的问题。 数据处理 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20%)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学 每组 对应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项目 项目 课程 时 类型 人数 要求 目 酸碱溶液 学习滴定基本操作,学会正确判围 体积比值 基础 必做 1、2、 4 测定 滴定终点及数据记录与处理方法。 3、4 酸碱标准 进 步掌握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溶液的面 习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 4 基础 必做 1、2 3、4 制与标定 法,熟悉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5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基础化学实验 (第 2 版) 孟长功、辛剑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实验(上册) (第 5 版) 武汉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课程网站 ①分析化学实验_武汉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WHU-1003076007 ②分析化学实验_大连理工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DLUT-1206225810 ③基础化学实验(分析化学)_湖南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NU-1002606072 4.成绩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实验成绩(87.5%) 实验预习 (10%) 考核学生预习的掌握程度,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 原理、物理常数、实验流程、实验装置图的绘制。 实验操作 (30%) 考核学生的操作和正确处理数据的能力。实验原始数 据记录要真实可靠,必须填写在报告中指定位置,相 应表格中数据的小数位要符合规范要求。 实验报告 (60%) 主要考察实验报告完成质量、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计算准确、结论正确等。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预习、 实验原理、物理常数、实验流程、实验装置、实验记 录、实验结果讨论、思考题等内容。 操作考核(12.5%) 操作技能 (80%) 考核学生对实验仪器认识、使用、操作技能的熟练程 度及准确性等。同时针对操作装置提问相应的问题。 数据处理 (20%) 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序 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学 时 项目 类型 每组 人数 项目 要求 对应 课程 目标 1 酸 碱 溶 液 体 积 比 值 测定 学习滴定基本操作,学会正确判断 滴定终点及数据记录与处理方法。 4 基础 1 必做 1、2、 3、4 2 酸 碱 标 准 溶 液 的 配 制与标定 进一步掌握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学 习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 法,熟悉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4 基础 1 必做 1、2、 3、4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破的原 混合碱含 理和方法。 了解滴定过程中溶液 基础 必做 1、2 量的分析 pH值的变化。重点练习容量瓶和 3、4 移液管的使用。 生理盐水 中氯化 学习摩尔法测定氯的原理,了解指 4 基础 必做 1、2 含量的测 示剂的使用。 3、4 水的总硬 学习配位滴定法的原理、方法和计 掌握铬黑T和KB指示剂的 基础 必做 1、2 度测定 3、4 使用方法和终点颜色变化。 铜盐中铜 掌握碘量法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含量的测 掌握用碘量法测定铜盐中铜含量 1、2 4 基础 1 必做 3、4 的原理和万法。 药剂中钙 掌握重量法和高锰酸钾法测定药 必做 1、2 含量的测 4 剂中钙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综合 3、4 商定分积 考核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的正 1、2 基本操作 4 考核 必做 确使用。 3、4 老械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完成实验项目的情况,并组织进行实验操作考核 课程成绩用百分制评定。百分制成绩组成:每项实验报告成绩满分10分, 操作考核满分10分,学生期末成绩为7份实验报告总成绩与操作考核成绩总和 的平均值,最后换算成百分制。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由实验者本人撰写在规定的专业实验报告格式中, 要求实验基本信息填写完整、清楚:实验内容完整、文理通顺,并在规定时间内 提交实验报告,未交报告者,该实验项目成绩以零分计。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预习、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与试剂、实验步骤、原始数据与数据处理、实验结果 讨论、思考题等内容
6 3 混 合 碱 含 量的分析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 理和方法。了解滴定过程中溶液 pH 值的变化。重点练习容量瓶和 移液管的使用。 4 基础 1 必做 1、2、 3、4 4 生 理 盐 水 中 氯 化 钠 含 量 的 测 定 学习摩尔法测定氯的原理,了解指 示剂的使用。 4 基础 1 必做 1、2、 3、4 5 水 的 总 硬 度测定 学习配位滴定法的原理、方法和计 算,掌握铬黑 T 和 K-B 指示剂的 使用方法和终点颜色变化。 4 基础 1 必做 1、2、 3、4 6 铜 盐 中 铜 含 量 的 测 定 掌握碘量法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掌握用碘量法测定铜盐中铜含量 的原理和方法。 4 基础 1 必做 1、2、 3、4 7 药 剂 中 钙 含 量 的 测 定 掌握重量法和高锰酸钾法测定药 剂中钙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4 综合 1 必做 1、2、 3、4 8 滴 定 分 析 基 本 操 作 考核 考核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的正 确使用。 4 考核 1 必做 1、2、 3、4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完成实验项目的情况,并组织进行实验操作考核。 课程成绩用百分制评定。百分制成绩组成:每项实验报告成绩满分 10 分, 操作考核满分 10 分,学生期末成绩为 7 份实验报告总成绩与操作考核成绩总和 的平均值,最后换算成百分制。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由实验者本人撰写在规定的专业实验报告格式中, 要求实验基本信息填写完整、清楚;实验内容完整、文理通顺,并在规定时间内 提交实验报告,未交报告者,该实验项目成绩以零分计。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预习、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与试剂、实验步骤、原始数据与数据处理、实验结果 讨论、思考题等内容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Human Anatomy) 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2350190 课程 必修选修 学分 2.5 总学时 48 理论 32 上机 实验 学时 0 学时 16 学时 课程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类别 专业主干▣专业方间/特色口专业任选▣顶蜂课程和 先修 理理 开课 医学院 适用 医学检验技术 单位 专业 课程负 责人 曲立文 撰写人 曲立文 审核人 罗学娅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是描述正常人体形态和结构的一 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阐明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各器官之间的联系,为学生 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Human Anatomy is the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It is the discipline to describe the normal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s of human body.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students can master the normal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s of human body.The main task of this course is to clarify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s and relationships of the human organ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s,so a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e follow-up medical courses in future.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运用所学到的人体解剖学知识,正确认识人体各 器官、结构的正常位置与形态,概括描述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及功能。 目标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辨认正常器官结构能力,能 够正确理解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力,配合其他学科的学习,锻炼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 目标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内容学习,了解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并 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与病人和家属有效交流与沟通,树立医学生的观念和品格。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7
7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Human Anatomy)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2350190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2.5 总学时 48 理论 学时 32 上机 学时 0 实验 学时 16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无 开课 单位 医学院 适用 专业 医学检验技术 课程负 责人 曲立文 撰写人 曲立文 审核人 罗学娅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是描述正常人体形态和结构的一 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阐明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各器官之间的联系,为学生 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Human Anatomy is the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It is the discipline to describe the normal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s of human body.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normal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s of human body. The main task of this course is to clarify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s and relationships of the human organ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so a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e follow-up medical courses in future.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运用所学到的人体解剖学知识,正确认识人体各 器官、结构的正常位置与形态,概括描述各阶段人体的正常结构及功能。 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辨认正常器官结构能力,能 够正确理解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 力,配合其他学科的学习,锻炼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 目标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内容学习,了解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并 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与病人和家属有效交流与沟通,树立医学生的观念和品格。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