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应之人,再由此人从筹筒中抽出一筹,根据筹上记载的令辞及令约饮酒。 占花名令属于筹类酒令。筹本来是用作记数之用。《汉书•王戎传》 言:"戎性好兴利……积实聚钱,不知记极。每日执牙筹,尽夜算计,恒若不足。″ 筹入唐后,渐渐成为行酒令的工具。 筹一般用象牙、骨、木、竹等材料制作而成。通常以竹筹多见。筹长约四五 寸,宽约五六分。上面刻写古人诗词、曲赋,人名、画作及行令和饮酒法。通常筹 都插在专门的器皿中,行令时摇筒取筹,再按照上面令约行令饮酒。白居易有诗《同 李十一醉忆元九》云:"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会,计 程今日到粱州。"元九即白居易好友元稹,诗中花枝“原应为记数之筹,但白居易醉 折花枝"将此误作为记令之筹了。 《红楼梦》中酒令文化纷繁复杂,包括甚广,实在可以单一列出来作为一门 学问。酒令文化是我们国家历史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我 们中华儿女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转帖红楼里的酒令 红楼里的酒令 酒令之大,可以与军令相比,而酒令之多,也可以与军令相比。故金鸳鸯曾经说过:“酒 令大于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红楼中的酒令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时至今日,酒令已经少得可怜,一则因为现代人文化的退步和匮乏,二则因为现代人时 间越来越宝贵,生活节奏越来越高,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消耗在酒局上。当然,还有一点也至 关重要,那就是玩的地方和方式多了,酒局不再是漫漫长夜中几乎唯一的、雅俗共有的打发 时光的方式了 红楼的酒令,有很多特别高雅的,例如寿怡红那一回中,史湘云提议索所行的酒令,占 花名和射覆。而宝玉也曾和冯紫英、蒋玉菡、薛蟠以及妓女云儿一起行过,那时候是宝玉提 议的。酒令都很复杂,非有点水平行不出来 其他的也有些特别复杂的,如酒令的“老祖宗”(宝玉语)—一射覆。这个令可以说是 文人墨客们行的酒令,一射一覆,都有意在言外的意味。如果能切人、切地、切时,那就更 加可观。射覆这个词可以见于唐朝李商隐的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 钓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诚如宝玉所言,这种酒令其实早已失传。到乾隆时期所行 的酒令,也是后人附会,已不是最先的原貌了。 飞花,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酒令。现代人的“击鼓传花”,是指手中拿着一束花,不断的 往下传,到谁手里,就该他饮酒。红楼中也曾行过,结果贾政和凤姐都曾被抓住,只得讲笑 话给大家听。但文人们的所谓“飞花”,却并非如此,他们是通过诗句,来让某个人饮酒。 其他如牙牌令、斗草、拇战、过七、骰子抢红、占花名等等,都可以在红楼里看到影子
相对应之人,再由此人从筹筒中抽出一筹,根据筹上记载的令辞及令约饮酒。 占花名令属于筹类酒令。筹本来是用作记数之用。《汉书•王戎传》 言:“戎性好兴利……积实聚钱,不知记极。每日执牙筹,尽夜算计,恒若不足。” 筹入唐后,渐渐成为行酒令的工具。 筹一般用象牙、骨、木、竹等材料制作而成。通常以竹筹多见。筹长约四五 寸,宽约五六分。上面刻写古人诗词、曲赋,人名、画作及行令和饮酒法。通常筹 都插在专门的器皿中,行令时摇筒取筹,再按照上面令约行令饮酒。白居易有诗《同 李十一醉忆元九》云:“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会,计 程今日到粱州。”元九即白居易好友元稹,诗中“花枝”原应为记数之筹,但白居易“醉 折花枝”将此误作为记令之筹了。 《红楼梦》中酒令文化纷繁复杂,包括甚广,实在可以单一列出来作为一门 学问。酒令文化是我们国家历史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我 们中华儿女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转帖]红楼里的酒令 红楼里的酒令 酒令之大,可以与军令相比,而酒令之多,也可以与军令相比。故金鸳鸯曾经说过:“酒 令大于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红楼中的酒令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时至今日,酒令已经少得可怜,一则因为现代人文化的退步和匮乏,二则因为现代人时 间越来越宝贵,生活节奏越来越高,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消耗在酒局上。当然,还有一点也至 关重要,那就是玩的地方和方式多了,酒局不再是漫漫长夜中几乎唯一的、雅俗共有的打发 时光的方式了。 红楼的酒令,有很多特别高雅的,例如寿怡红那一回中,史湘云提议索所行的酒令,占 花名和射覆。而宝玉也曾和冯紫英、蒋玉菡、薛蟠以及妓女云儿一起行过,那时候是宝玉提 议的。酒令都很复杂,非有点水平行不出来。 其他的也有些特别复杂的,如酒令的“老祖宗”(宝玉语)——射覆。这个令可以说是 文人墨客们行的酒令,一射一覆,都有意在言外的意味。如果能切人、切地、切时,那就更 加可观。射覆这个词可以见于唐朝李商隐的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 钓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诚如宝玉所言,这种酒令其实早已失传。到乾隆时期所行 的酒令,也是后人附会,已不是最先的原貌了。 飞花,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酒令。现代人的“击鼓传花”,是指手中拿着一束花,不断的 往下传,到谁手里,就该他饮酒。红楼中也曾行过,结果贾政和凤姐都曾被抓住,只得讲笑 话给大家听。但文人们的所谓“飞花”,却并非如此,他们是通过诗句,来让某个人饮酒。 其他如牙牌令、斗草、拇战、过七、骰子抢红、占花名等等,都可以在红楼里看到影子
就拇战而言,各地也不同,或者“压指”(只比指头大小,拇指压食指压中指……),或者划 拳(二者所伸指头总数之和,谁猜得对,另外一个喝酒。名堂也很好听,四喜发财、五经魁 首、六六大顺、八仙过海等等),或者剪刀石头布的玩法,都屡见不鲜。 林黛玉和史湘云中秋联句中,居然也有这么几句:“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骰彩红 成点,传花鼓滥喧。”如果再加上前面的“蜡烛辉琼宴,觥筹乱绮园”,岂不正合了李商隐的 “分曹射覆蜡灯红”吗?可见酒令本身就完全可以入诗。 我尝试着把这些酒令简单一总,重点提提在红楼中展开写的酒令,看看玩中的名堂,是 不是也很多呢? 牙牌令(上) 星海之君 要研究牙牌令,必须先熟悉骨牌,其玩法简称牌九。 副骨牌好比是中国象棋,有32张,为了能让大家便于记忆,我们同中国象棋做一个 类比。在象棋中,車馬炮是三员大将,而且都是成双成对的,其他是象(相)士(仕)将(帅), 每边有五个小卒(兵),共32个象棋子。 骨牌成长方形,长基本上是宽的二倍,因而一张牌也是由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牌面 点数,都是一个骰子的点数拼成的!而且其颜色也和骰子相同的。也就是说,一张骨牌,其 点数是由两个骰子的点数构成的。因此骨牌中,点数最少的是地牌2点,最多的是天牌12 点 牌九是骨牌的一种玩法,比点数大小,因此必须规定谁大谁小,有个口诀,可以记 住:“天地人鹅四大将,三长四短五杂牌。”只要记住了这个口诀就好办了。 骨牌都是成对出现,有些对看上去完全相同,有些则不然。天地人鹅三长四短都是成对出现 的。他们分别是 天地人鹅四大将 天牌:两个六点称为天牌。上面和下面的两个六点的排列法如同骰子,颜色则为绿色。 地牌:两个一点,一头一个,大红点 人牌:两个四点即为人牌,形状如同 麻将牌中的八饼:对襟马褂两开交。全红颜色。注意,骨牌中只有地牌和人牌以及一张杂五 是全红点。其他的牌,要么全绿,要么红绿结合。记得鸳鸯那句词吗?“中间三四绿配红”, 而刘姥姥跟着“大火烧了毛毛虫 鹅牌:上面一点,下面三点 长 梅花:称为梅花,上面下面分别是五点,如同麻将的五饼。 板凳:上下都是两个二点。形状很像一个板凳,故名。还记得《鹿鼎记》吗?韦小 宝的宝贝女儿韦双双的名字就差点被命名为韦板凳。 四短 虎头:六点和五点 屏风:就是四和六:下面是绿色的六点,上面是红色的四点,很像一架屏风 幺六:六点和一点,其形状类似于麻将牌中的七条。俗称短七 灯笼:五点和一点,幺五。一点是红的 以上所有牌成对出现,共22张牌 五杂牌:杂牌好像杂牌军,连外表都不一样,初学牌九的人也许会把一对牌当成两 种。其实在牌九中,他们还是一对 杂九:三点和六点称为黑九(中间三六九点在),五点和四点称为红九,这就是杂九 杂八:五点和三点称为黑八,六点和二点称为平八,此即杂八
就拇战而言,各地也不同,或者“压指”(只比指头大小,拇指压食指压中指……),或者划 拳(二者所伸指头总数之和,谁猜得对,另外一个喝酒。名堂也很好听,四喜发财、五经魁 首、六六大顺、八仙过海等等),或者剪刀石头布的玩法,都屡见不鲜。 林黛玉和史湘云中秋联句中,居然也有这么几句:“分曹尊一令,射覆听三宣。骰彩红 成点,传花鼓滥喧。”如果再加上前面的“蜡烛辉琼宴,觥筹乱绮园”,岂不正合了李商隐的 “分曹射覆蜡灯红”吗?可见酒令本身就完全可以入诗。 我尝试着把这些酒令简单一总,重点提提在红楼中展开写的酒令,看看玩中的名堂,是 不是也很多呢? 一、牙牌令(上) 星海之君 要研究牙牌令,必须先熟悉骨牌,其玩法简称牌九。 一副骨牌好比是中国象棋,有 32 张,为了能让大家便于记忆,我们同中国象棋做一个 类比。在象棋中,車馬炮是三员大将,而且都是成双成对的,其他是象(相)士(仕)将(帅), 每边有五个小卒(兵),共 32 个象棋子。 骨牌成长方形,长基本上是宽的二倍,因而一张牌也是由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牌面 点数,都是一个骰子的点数拼成的!而且其颜色也和骰子相同的。也就是说,一张骨牌,其 点数是由两个骰子的点数构成的。因此骨牌中,点数最少的是地牌 2 点,最多的是天牌 12 点! 牌九是骨牌的一种玩法,比点数大小,因此必须规定谁大谁小,有个口诀,可以记 住:“天地人鹅四大将,三长四短五杂牌。”只要记住了这个口诀就好办了。 骨牌都是成对出现,有些对看上去完全相同,有些则不然。天地人鹅三长四短都是成对出现 的。他们分别是: 天地人鹅四大将: 天牌:两个六点称为天牌。上面和下面的两个六点的排列法如同骰子,颜色则为绿色。 地牌:两个一点,一头一个,大红点。 人牌:两个四点即为人牌,形状如同 麻将牌中的八饼:对襟马褂两开交。全红颜色。注意,骨牌中只有地牌和人牌以及一张杂五 是全红点。其他的牌,要么全绿,要么红绿结合。记得鸳鸯那句词吗?“中间三四绿配红”, 而刘姥姥跟着“大火烧了毛毛虫”。 鹅牌:上面一点,下面三点。 三长: 梅花:称为梅花,上面下面分别是五点,如同麻将的五饼。 板凳:上下都是两个二点。形状很像一个板凳,故名。还记得《鹿鼎记》吗?韦小 宝的宝贝女儿韦双双的名字就差点被命名为韦板凳。 四短: 虎头:六点和五点; 屏风:就是四和六;下面是绿色的六点,上面是红色的四点,很像一架屏风。 幺六:六点和一点,其形状类似于麻将牌中的七条。俗称短七。 灯笼:五点和一点,幺五。一点是红的, 以上所有牌成对出现,共 22 张牌。 五杂牌: 杂牌好像杂牌军,连外表都不一样,初学牌九的人也许会把一对牌当成两 种。其实在牌九中,他们还是一对。 杂九:三点和六点称为黑九(中间三六九点在),五点和四点称为红九,这就是杂九; 杂八:五点和三点称为黑八,六点和二点称为平八,此即杂八;
杂七:五点和二点称为黑七,三点和四点称为红七(这张牌就是中间三四绿配红), 合称一对杂七; 杂五:二点和三点称为黑五,四点和一点称为红五,合称杂五; 对猴:二点和四点称为大杂六,或称猴脸,一点和二点称为丁三,又称猴头,两者合 称大小杂,同时还有个名字叫“至尊宝”!也就是这一对的威力无穷,连老天爷也要靠后站! 所以在牌九的玩法中,这一对最大,但是拆开来,不过一个三点,一个六点而已。 弄明白了骨牌的构成,就可以研究金鸳鸯的牙牌令了。 、牙牌令(中) 星海之君 牌九的玩法是两张牌或者四张牌,每两张为一副,比点数大小。超过10的点数减去 10,就是这副牌的点数。例如,一个板凳(4点)配一个鹅(4点),那就是8点:而一个老 天(12点)配一个灯笼(6点),共18点,其实也是8点。只不过因为天比鹅大,所以后者 比前者大。而假如一个天配一个杂五,只有7点,那就不如板凳加鹅的8点大了。) 牙牌令如同六粒骰子,在一起玩可以玩出各种花色,通过点数、颜色、形状的拼凑,形 成各种美妙的组合。下面我们来看看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一回中,各人的酒令都是什么。 贾母 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 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 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 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 贾母共三张牌,分别是老天、虎头、短七。总点数为30点,如果用骰子来看,就是四 个六、一个幺,一个五。最后的名称取幺和五的组合,叫做“蓬头鬼”。注意,贾母这副牌 中,只有一个红点!也就是那乍出云霄的一轮红日! 而贾母的话里,也蕴藏着很深的意味。“头上有青天”隐隐然直指当朝统治者,如同徐 策跑城中的老徐策唱的那句词:湛湛青天不可欺!第二句话提到梅花,而且是“香彻骨” 能让贾母感觉“香彻骨”这样刻骨铭心的记住的事情,应该是贾家的大事。第三句也许正是 因为有这件香彻骨的事情存在,才会导致贾家终于拨云见日,否极泰来。第四句很可玩味, 钟馗本是捉鬼的,却被鬼抱住了腿。那么如果贾家此时再度遇到鬼的话,会怎么样呢? 2、薛姨妈 鸳鸯道:“有了一副。左边是个‘大长五’。”薛姨妈道:“梅花朵朵风前舞。” 鸳鸯道:“右边还是个‘大五长’。”薛姨妈道:“十月梅花岭上香 鸳鸯道:“当中‘二五’是杂七。”薛姨妈道:“织女牛郎会七夕。” 鸳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道:“世人不及神仙乐。” 薛姨妈的牌共三张,两张梅花,一张杂七,共27点,由5个5点和一个二点组成,是 好牌,属于“豹子”。最后的名字,五岳用5多梅花组成,二郎就是那个两点,很形象! 注意,薛姨妈三张牌中一个红点也没有!满堂绿色,看上去别也凄凉,如果再看看下文 宝钗的那副牌,这种感觉就更加突出! 史太君说梅花,到了薛姨妈更是说梅花。说来也巧,护官符中就把薛家谐音为雪:“丰
杂七:五点和二点称为黑七,三点和四点称为红七(这张牌就是中间三四绿配红), 合称一对杂七; 杂五:二点和三点称为黑五,四点和一点称为红五,合称杂五; 对猴:二点和四点称为大杂六,或称猴脸,一点和二点称为丁三,又称猴头,两者合 称大小杂,同时还有个名字叫 “至尊宝”!也就是这一对的威力无穷,连老天爷也要靠后站! 所以在牌九的玩法中,这一对最大,但是拆开来,不过一个三点,一个六点而已。 弄明白了骨牌的构成,就可以研究金鸳鸯的牙牌令了。 二、牙牌令(中) 星海之君 牌九的玩法是两张牌或者四张牌,每两张为一副,比点数大小。超过 10 的点数减去 10,就是这副牌的点数。例如,一个板凳(4 点)配一个鹅(4 点),那就是 8 点;而一个老 天(12 点)配一个灯笼(6 点),共 18 点,其实也是 8 点。只不过因为天比鹅大,所以后者 比前者大。而假如一个天配一个杂五,只有 7 点,那就不如板凳加鹅的 8 点大了。) 牙牌令如同六粒骰子,在一起玩可以玩出各种花色,通过点数、颜色、形状的拼凑,形 成各种美妙的组合。下面我们来看看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一回中,各人的酒令都是什么。 1、贾母 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 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 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 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 贾母共三张牌,分别是老天、虎头、短七。总点数为 30 点,如果用骰子来看,就是四 个六、一个幺,一个五。最后的名称取幺和五的组合,叫做“蓬头鬼”。注意,贾母这副牌 中,只有一个红点!也就是那乍出云霄的一轮红日! 而贾母的话里,也蕴藏着很深的意味。“头上有青天”隐隐然直指当朝统治者,如同徐 策跑城中的老徐策唱的那句词:湛湛青天不可欺!第二句话提到梅花,而且是“香彻骨”, 能让贾母感觉“香彻骨”这样刻骨铭心的记住的事情,应该是贾家的大事。第三句也许正是 因为有这件香彻骨的事情存在,才会导致贾家终于拨云见日,否极泰来。第四句很可玩味, 钟馗本是捉鬼的,却被鬼抱住了腿。那么如果贾家此时再度遇到鬼的话,会怎么样呢? 2、薛姨妈: 鸳鸯道:“有了一副。左边是个‘大长五’。”薛姨妈道:“梅花朵朵风前舞。” 鸳鸯道:“右边还是个‘大五长’。”薛姨妈道:“十月梅花岭上香。 “ 鸳鸯道:“当中‘二五’是杂七。”薛姨妈道:“织女牛郎会七夕。” 鸳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道:“世人不及神仙乐。” 薛姨妈的牌共三张,两张梅花,一张杂七,共 27 点,由 5 个 5 点和一个二点组成,是 好牌,属于“豹子”。最后的名字,五岳用 5 多梅花组成,二郎就是那个两点,很形象! 注意,薛姨妈三张牌中一个红点也没有!满堂绿色,看上去别也凄凉,如果再看看下文 宝钗的那副牌,这种感觉就更加突出! 史太君说梅花,到了薛姨妈更是说梅花。说来也巧,护官符中就把薛家谐音为雪:“丰
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那么作者曾多次写过雪里红梅,而梅和雪的关系是如此的紧 密,几乎互为依存。可见梅和雪之间,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后文薛小妹就是要嫁给梅翰林,却被自己的诗一语成谶:“不在梅边在柳边”。七夕过后 一别西风又一年”,这个十月梅花,也许是指一件针对薛家的大 薛家也算是名门望族,不得已来贾府投亲靠友,殊为可怜。而宝钗自己居然也善于做针 线,书中每有记载。这个“世人不及神仙乐”,可以说是薛家自己的写照!当然,尤其是在 薛蟠娶妻之后,婆媳之间,媳妇和小姑之间,这种口舌上的争斗自是不免。日子过的哪里还 有多少快乐? 3、史湘云 鸳鸯道:“有了一副。左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双悬日月照乾坤。 鸳鸯道:“右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闲花落地听无声。” 鸳鸯道:“中间还得幺四来。”湘云道:“日边红杏倚云栽。 鸳鸯道:“凑成'樱桃九熟'。”湘云道:“御园却被鸟衔出。” 史湘云的点数不多—一樱桃九熟,但竟然颗颗都是熟透的樱桃!她的三张牌是两张地牌 一张幺四,也就是杂五的其中之一,而且是红五!两张地牌共四个大红点,再加上红五,整 整九个红点子。凑在一起,真是漂亮! 中国人历来重视红色,四红四喜,满堂红,红花绿叶,披红挂绿,大红袍都是喜事的象 征。中国古代的娶妻要穿红,而娶妾却要着绿,这种规矩,绝对不可以违反!小妾如果穿红 就可以治罪。除非“两头大”或者“内外分明”(也就是男人偷着治外室),可能无人追究。 真的到了除夕这种日子,参拜高堂父母或者祭祖时,那是绝对不允许乱的 但是史湘云却是全红!而下文薛宝钗却全绿!要知道,是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史湘云 只不过在宝钗死后,使得与宝玉相逢,遂结合在一起。这个大红,触目惊心 “双悬日月照乾坤”,乃是唐人李白的诗句。意思是天上日月同辉,也就是有两个皇上 或者一个太上皇一个皇上。刘心武最近的研究认为,史湘云这四句诗,都与宫廷争斗有关, 并非没有道理。“双悬日月”是不能用在普通人身上的。后面的几句,如闲花落地听无声 其实是表面的悠闲,实则预示着更大的冲突。“日边红杏”一句后文也曾出现过,指得是各 党派之间党同伐异,“御园却被鸟衔出”一句则明确指明是皇宫的动乱。 从时间上看,应该和乾隆三年到四年的弘皙事件有关。这一宗宫廷争斗,动用了皇室大 部分的成员,连康熙的小儿子也都牵涉进来,最终,乾隆胜出,将弘皙下狱。所谓胜者为王 败者贼是也。假如史湘云这四句词真的指这件事,那曹雪芹的胆子真是够大的了! 如此一来,史湘云的樱桃九熟是否并非喜事,而是指血流遍地,也未可知! 三、牙牌令(下) 4、薛宝钗 鸳鸯道:“有了一副。左边是‘长三’。”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 鸳鸯道:“右边是‘三长’。“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 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 鸳鸯道:“凑成‘铁锁练孤舟’。”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 请认真看看宝姑娘的这副牌。红楼梦中,每个人的说话、做事、行令、诗文往往会预示 着自己的命运。这副牌也不例外
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那么作者曾多次写过雪里红梅,而梅和雪的关系是如此的紧 密,几乎互为依存。可见梅和雪之间,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后文薛小妹就是要嫁给梅翰林,却被自己的诗一语成谶:“不在梅边在柳边”。七夕过后, “一别西风又一年”,这个十月梅花,也许是指一件针对薛家的大事! 薛家也算是名门望族,不得已来贾府投亲靠友,殊为可怜。而宝钗自己居然也善于做针 线,书中每有记载。这个“世人不及神仙乐”,可以说是薛家自己的写照!当然,尤其是在 薛蟠娶妻之后,婆媳之间,媳妇和小姑之间,这种口舌上的争斗自是不免。日子过的哪里还 有多少快乐? 3、史湘云 鸳鸯道:“有了一副。 左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双悬日月照乾坤。” 鸳鸯道:“右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闲花落地听无声。” 鸳鸯道:“中间还得`幺四'来。”湘云道:“日边红杏倚云栽。 鸳鸯道:“凑成`樱桃九熟'。”湘云道:“御园却被鸟衔出。” 史湘云的点数不多——樱桃九熟,但竟然颗颗都是熟透的樱桃!她的三张牌是两张地牌, 一张幺四,也就是杂五的其中之一,而且是红五!两张地牌共四个大红点,再加上红五,整 整九个红点子。凑在一起,真是漂亮! 中国人历来重视红色,四红四喜,满堂红,红花绿叶,披红挂绿,大红袍都是喜事的象 征。中国古代的娶妻要穿红,而娶妾却要着绿,这种规矩,绝对不可以违反!小妾如果穿红, 就可以治罪。除非“两头大”或者“内外分明”(也就是男人偷着治外室),可能无人追究。 真的到了除夕这种日子,参拜高堂父母或者祭祖时,那是绝对不允许乱的。 但是史湘云却是全红!而下文薛宝钗却全绿!要知道,是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史湘云 只不过在宝钗死后,使得与宝玉相逢,遂结合在一起。这个大红,触目惊心。 “双悬日月照乾坤”,乃是唐人李白的诗句。意思是天上日月同辉,也就是有两个皇上 或者一个太上皇一个皇上。刘心武最近的研究认为,史湘云这四句诗,都与宫廷争斗有关, 并非没有道理。“双悬日月”是不能用在普通人身上的。后面的几句,如闲花落地听无声, 其实是表面的悠闲,实则预示着更大的冲突。“日边红杏”一句后文也曾出现过,指得是各 党派之间党同伐异,“御园却被鸟衔出”一句则明确指明是皇宫的动乱。, 从时间上看,应该和乾隆三年到四年的弘皙事件有关。这一宗宫廷争斗,动用了皇室大 部分的成员,连康熙的小儿子也都牵涉进来,最终,乾隆胜出,将弘皙下狱。所谓胜者为王 败者贼是也。假如史湘云这四句词真的指这件事,那曹雪芹的胆子真是够大的了! 如此一来,史湘云的樱桃九熟是否并非喜事,而是指血流遍地,也未可知! 三、牙牌令(下) 4、薛宝钗 鸳鸯道:“有了一副。左边是‘长三’。”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 鸳鸯道:“右边是‘三长’。 “ 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 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宝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 鸳鸯道:“凑成‘铁锁练孤舟’。”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 请认真看看宝姑娘的这副牌。红楼梦中,每个人的说话、做事、行令、诗文往往会预示 着自己的命运。这副牌也不例外
长三和三长实际是一回事,都是上下各三点的“长三”。中间这张牌却是个九点,杂九 中的一张,上六下三。所以这副牌中共有五个三点,一个六点,总点数21点。由于有五个 点数相同(都是3),故为“爆子”。 牙牌令中五个点数相同时,即为“爆子”;当有四个点数相同,另外两个点数之和和这 四个中的任一个相同时,即为“巧”。贾母的那副牌就是“巧” 个六点,另外一个五 点和一个一点,合起来也是个六点! 宝钗的这副牌,叫做“铁索链孤舟”,五个三点斜斜的环绕着一个六点,如同别铁索链 住的孤舟,形容可怖,最关键的是,看不到希望 宝钗所说的四句话,同样是一种由喜到悲的过程。“双双燕子语梁间”,本是喜谶,灯花 并结,燕子双双,象征着宝玉宝钗双栖双飞。可借好景不长,水荇牵风,诗出杜甫《曲江对 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晩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这是一首写曲江雨中景物抒发兴衰之叹的诗。表现了诗人的意绪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徘徊, 思绪出入于旧梦重现的幻觉和身处其中的现实两者之间,既体验到回忆往昔繁华的瞬间陶 醉,更感到回到现实的寂寥和沉重。林花和水荇是眼前景,燕支和宫女们身着的翠带是旧时 人,由景想到人,那么眼前纵然是美景如斯,这个地方却也是旧日繁华热闹的宫廷。淡淡的 愁绪已经开始若隐若现。三山半落青天外,终于落到处处风波处处愁。极为合理。李白诗: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可见三山半落青天 外已经点明一个“愁”字了,却还没有最后一句那么全面。薛宝钗到底是在为自己慨叹还是 在为薛家慨叹,不是很清楚,但以薛家的势力,居然能够处处风波,步步荆棘,足见已是四 面楚歌了。 薛宝钗和薛姨妈的所有牌全绿,一个红点也没有,真是“水荇牵风”!而翠带也够长! 但作者曹雪芹究竞要表达什么意思,却还不得而知! 5、林黛玉 鸳鸯道:“左边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 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 鸳鸯道:“凑成 ‘篮子’好采花。”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 林黛玉拿到的这副牌,同样是个“巧”。天是两个六点,锦屏是上四下六,二六杂八 是上二下六,共4个六点,一个四点一个二点,凑起来也是六点!所以是个巧。 同贾母的那副牌相比,可以看出这两副牌的相似性:都是四个六,都是巧,都有一张天 牌。不同的是,黛玉由2+4构成6,而贾母由1+5构成6!而且她们都有红点:黛玉的是 4点,屏风上的四点,贾母的是一点,六与幺上面的那一个幺! 良辰美景奈何天,伤心乐事谁家院?曹雪芹说: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廖时,试遣 愚衷。而林黛玉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奈何天”。她不可能象老祖宗那样说出来“头上有青 天”,这个“天”就变成了“每天”,而不再是头顶上那片天了。 所以终归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凑成篮子好采花,采了花何用?只能去葬!林黛玉有葬花 吟:但愿锦囊收艳骨,一抔浄土掩风流。她最后那句“仙杖香挑芍药花”,总让我觉得是挑
长三和三长实际是一回事,都是上下各三点的“长三”。中间这张牌却是个九点,杂九 中的一张,上六下三。所以这副牌中共有五个三点,一个六点,总点数 21 点。由于有五个 点数相同(都是 3),故为“爆子”。 牙牌令中五个点数相同时,即为“爆子”;当有四个点数相同,另外两个点数之和和这 四个中的任一个相同时,即为“巧”。贾母的那副牌就是“巧”——4 个六点,另外一个五 点和一个一点,合起来也是个六点! 宝钗的这副牌,叫做“铁索链孤舟”,五个三点斜斜的环绕着一个六点,如同别铁索链 住的孤舟,形容可怖,最关键的是,看不到希望! 宝钗所说的四句话,同样是一种由喜到悲的过程。“双双燕子语梁间”,本是喜谶,灯花 并结,燕子双双,象征着宝玉宝钗双栖双飞。可惜好景不长,水荇牵风,诗出杜甫《曲江对 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这是一首写曲江雨中景物抒发兴衰之叹的诗。表现了诗人的意绪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徘徊, 思绪出入于旧梦重现的幻觉和身处其中的现实两者之间,既体验到回忆往昔繁华的瞬间陶 醉,更感到回到现实的寂寥和沉重。林花和水荇是眼前景,燕支和宫女们身着的翠带是旧时 人,由景想到人,那么眼前纵然是美景如斯,这个地方却也是旧日繁华热闹的宫廷。淡淡的 愁绪已经开始若隐若现。三山半落青天外,终于落到处处风波处处愁。极为合理。李白诗: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可见三山半落青天 外已经点明一个“愁”字了,却还没有最后一句那么全面。薛宝钗到底是在为自己慨叹还是 在为薛家慨叹,不是很清楚,但以薛家的势力,居然能够处处风波,步步荆棘,足见已是四 面楚歌了。 薛宝钗和薛姨妈的所有牌全绿,一个红点也没有,真是“水荇牵风”!而翠带也够长! 但作者曹雪芹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却还不得而知!" 5、林黛玉 鸳鸯道:“左边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 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 鸳鸯道:“凑成 ‘篮子’好采花。”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 林黛玉拿到的这副牌,同样是个“巧”。天是两个六点,锦屏是上四下六,二六杂八 是上二下六,共 4 个六点,一个四点一个二点,凑起来也是六点!所以是个巧。 同贾母的那副牌相比,可以看出这两副牌的相似性:都是四个六,都是巧,都有一张天 牌。不同的是,黛玉由 2+4 构成 6,而贾母由 1+5 构成 6!而且她们都有红点:黛玉的是 4 点,屏风上的四点,贾母的是一点,六与幺上面的那一个幺! 良辰美景奈何天,伤心乐事谁家院?曹雪芹说: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廖时,试遣 愚衷。而林黛玉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奈何天”。她不可能象老祖宗那样说出来“头上有青 天”,这个“天”就变成了“每天”,而不再是头顶上那片天了。 所以终归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凑成篮子好采花,采了花何用?只能去葬!林黛玉有葬花 吟:但愿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她最后那句“仙杖香挑芍药花”,总让我觉得是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