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给水度、孔隙度、持水度测定实验 5 b l—装样筛:2—筛板:3—试样筒:4透水 l-H为三通管液面到透水石底面的距离 石:5—固定连接板:6—试样筒底部漏斗 2—三通管液面 7—弹簧夹:8—硬塑料管:9—滴定管 10—三通管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实验二 给水度、孔隙度、持水度测定实验 1—装样筛;2—筛板;3—试样筒;4—透水 石;5—固定连接板;6—试样筒底部漏斗; 7—弹簧夹;8—硬塑料管;9—滴定管; 10—三通管 1—H为三通管液面到透水石底面的距离; 2—三通管液面
实验二给水度、孔隙度、持水度测定实验 令三、实验室准备工作 1.标定透水石的负压值 透水石是用一定直径的砂质颗粒均匀胶结成的多孔板。透水石的负 压值是指在气、液、固三相介质界面上形成的弯液面产生的附加表面压 强。标定方法如下: 首先,饱和透水石并使试样筒底部漏斗充满水(最好用去气水,即 通过加热或蒸馏的方法去掉水中部分气体后的水)。具体做法是:将试 样筒与底部漏斗一起从开关a处卸下,浸没于水中并倒置,将漏斗管口与 十二指肠减压器抽气管连接,抽气使透水石饱水,底部漏斗全充满水。 用弹簧夹在水中封闭底部漏斗管,倒转试样筒,将装有水(可以不满)的 试样筒放回支架。同时打开a、b两开关,在两管口同时流水的情况下连 接塑料管。关闭a、b开关,倒去试样筒中剩余的水,将A滴定管液面调 至零刻度,并与透水石底面水平。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三、实验室准备工作 1.标定透水石的负压值 透水石是用一定直径的砂质颗粒均匀胶结成的多孔板。透水石的负 压值是指在气、液、固三相介质界面上形成的弯液面产生的附加表面压 强。标定方法如下: 首先,饱和透水石并使试样筒底部漏斗充满水(最好用去气水,即 通过加热或蒸馏的方法去掉水中部分气体后的水)。具体做法是:将试 样筒与底部漏斗一起从开关a处卸下,浸没于水中并倒置,将漏斗管口与 十二指肠减压器抽气管连接,抽气使透水石饱水,底部漏斗全充满水。 用弹簧夹在水中封闭底部漏斗管,倒转试样筒,将装有水(可以不满)的 试样筒放回支架。同时打开a、b两开关,在两管口同时流水的情况下连 接塑料管。关闭a、b开关,倒去试样筒中剩余的水,将A滴定管液面调 至零刻度,并与透水石底面水平。 实验二 给水度、孔隙度、持水度测定实验
实验二给水度、孔隙度、持水度测定实验 第二步,测定透水石的负压值。打开a、b开关,缓慢降低A滴定管, 同时注意观测其液面的变化。当滴定管液面突然上升时,立刻关闭b开关。 此时滴定管液面到透水石底面的高度就是透水石的负压值。 反复测定几次,选其中最小数值(指绝对值)作为实验仪器所采用的 负压值。 2.标定试样筒的容积 将试样筒装满水,用量筒或滴定管测出所装水的体积即为试样筒的 容积。 (以上两步可以由实验室同志在实验课前做好。)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第二步,测定透水石的负压值。打开a、b开关,缓慢降低A滴定管, 同时注意观测其液面的变化。当滴定管液面突然上升时,立刻关闭b开关。 此时滴定管液面到透水石底面的高度就是透水石的负压值。 反复测定几次,选其中最小数值(指绝对值)作为实验仪器所采用的 负压值。 2.标定试样筒的容积 将试样筒装满水,用量筒或滴定管测出所装水的体积即为试样筒的 容积。 (以上两步可以由实验室同志在实验课前做好。) 实验二 给水度、孔隙度、持水度测定实验
实验二给水度、孔隙度、持水度测定实验 令四、实验原理 给水度就是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从岩石中自由流出来的水的 体积与整个岩石体积之比。在数值上相当于岩石饱和容水度(简称容水 度)与最大分子水容度(持水度)之差。其计算公式为H=V2/3。 孔隙度是指某一体积岩石(包括孔隙在內)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n=1/3 持水度是指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释水后,岩石中保持的水的体积 与岩石体积之比。其计算公式为an=n-H。 式中:水充满砂样孔隙的体积(进水量体积)(cm3); 2——重力作用下,饱水砂中自由流出的水体积(退水量体积) (cm3); 7—饱水砂样的总体积(试样体积)(cm3) 给水度、孔隙度和持水度的测定有两种方法:体积法和差值法。体 积法适用于碎石、砾和砂等粗粒岩土。差值法适用于砂、粉砂和粘性土 等细粒岩土。 本实验要求掌握体积法测定砂的给水度、孔隙度和持水度。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四、实验原理 给水度就是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从岩石中自由流出来的水的 体积与整个岩石体积之比。在数值上相当于岩石饱和容水度(简称容水 度)与最大分子水容度(持水度)之差。其计算公式为 。 孔隙度是指某一体积岩石(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 。 持水度是指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释水后,岩石中保持的水的体积 与岩石体积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 式中: ——水充满砂样孔隙的体积(进水量体积)(cm3); ——重力作用下,饱水砂中自由流出的水体积(退水量体积) ( cm3 ); ——饱水砂样的总体积(试样体积)( cm3 ) 给水度、孔隙度和持水度的测定有两种方法:体积法和差值法。体 积法适用于碎石、砾和砂等粗粒岩土。差值法适用于砂、粉砂和粘性土 等细粒岩土。 本实验要求掌握体积法测定砂的给水度、孔隙度和持水度。 实验二 给水度、孔隙度、持水度测定实验 = V2 V3 n = V1 V3 m = n − V1 V2 V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