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 数字高程模型 李志林朱庆著 一武误测科技大夸出版社
生6531 数字地球基础丛书 数字高程模型 李志林朱庆著 文影书 HI 00465391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鄂)新登字14号 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李志林朱庆著.一武汉: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3 (数字地球基础丛书) ISBN781030-7622 Ⅰ.数…Ⅱ.①李…②朱…Ⅲ.高程测量数字-地形模型Ⅳ.P21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第11354号 责任编辑:任翔封面设计:曾兵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武汉市珞喻路129号,邮编430079) E.mail:dcb@wtusm.edu.cn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印刷厂印刷 开本:787×102116印张:16字数:350千字插页;3 2000年3月第1版2000年3月第1次印刷 定价:48.00元(含 CD-ROM)
序 言 数字化是在20世纪50年代电子计算机出现后才提出的新概念,而数字高程 模型(DEM)的概念在1958年就已经提出了。到了今天,数字高程模型作为地球 表面地形的数字描述和模拟已成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和“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 部分。几十年来对数字高程模型的研究方兴未艾、十分活跃。从1972年起,国际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一直把DEM作为主题,组织工作组进行国际性合 作研究。 尽管有关DEM的论著和论文非常多,但是,当我读到由李志林和朱庆等一批 年青的博士们写的这本书时,我仍然激动不已,一口气把它读完。我为这本书中 理论的创造性、方法的实用性和对数字化生产的指导性而兴奋,中国的地球空间 信息学后继有人! 本书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数 据获取、建模方法、精度分析模型等。书中对由格网数据建立DEM的表面精度所 作的深入分析和对DEM精度与格网间隔及等高距关系的分析具有理论创造性, 是本书的一闪光点。 为了推动DEM数据库的建立,作者集中力量对数字高程模型生产的质量控 制、数据组织和高程内插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介绍了生产中的项目设计和数 据库建库方法,这些叙述是基于作者在“九五”国家测绘局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的 实际工作和调查研究得到的结果,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对于DEM的应用,本书侧重介绍了数字地形分析、可视化和在土木工程、水 利工程、环境工程及GIS中的应用。这些论述对推动DEM在各领域的应用,乃至 在“数字地球”中的应用有实际意义。 书中选列的四个附录对于DEM的实际生产均是必不可少,也是很多情况下 作业人员需要了解而又不易得到的,选材得当。 可喜的是本书的主要研究成果已在吉奥之星(GeoStar)GIS软件中得以实现, 相应的软件模块GeoTIN和GeoGrid已在我国“七大江河”1:1万DEM和全国
1:5万DEM数据库建立中立下功劳,成为1999年国家科技部的推荐软件。 基于以上的理由,我愿向广大读者,包括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方面的读者 推荐这本书。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也希望本书的作者不断努力, 创造更大的辉煌 1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