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族元素 氮族通性 氮及其化合物 磷及其化合物 砷锅 盐类的热分解 本章要求
氮族元素 氮 族 通 性 氮 及 其 化 合 物 磷 及 其 化 合 物 砷 锑 铋 盐 类 的 热 分 解 作 业 本 章 要 求
氮族通性 化基本上 髯铋的一 勺对象。 )、磷 )和铋 舍勒(用 舍勤,CW. 验的仪器
在非金属化学中,氮族元性质的变化基本上 是规律的,是由典型非金属氮到典型金属铋的一 个完整过渡,因此往往被选为系统研究的对象。 周期系第VA族元素,包括了氮(Nitrogen)、磷 (Phosphorus)、砷(Arsenic)、锑(Stibium)和铋 (Bismuth)。 一、元素的发现 氮由英-卢塞福、普利斯特里、瑞典-舍勒(用 NaOH除空气中的CO2,P除O2)所发现。 氮族通性
氮族通性 第一个发现磷的是德国的波兰特,他听到一“尿 里可制得黄金”这样一句传说。他就抱着发财的目地, 用尿做了大量实验,1669年他在一次实验中用砂、木 炭、石灰等和尿混合,加热蒸馏,虽没得到黄金却意 外地得到一种美丽的物质,它色白质软,在黑暗的地 方能发光,取名“冷光”,起初他极守密,不过此消 息立刻传遍了德国。 砷是由中国的炼丹家葛洪发现的(317年),德 国的A.Magnus在(1250年)也得到了砷。 锑是古代发现的。 铋是由法国的C.J.Geoffroy.从铅中分离得到的
氮族通性 第一个发现磷的是德国的波兰特,他听到-“尿 里可制得黄金”这样一句传说。他就抱着发财的目地, 用尿做了大量实验,1669年他在一次实验中用砂、木 炭、石灰等和尿混合,加热蒸馏,虽没得到黄金却意 外地得到一种美丽的物质,它色白质软,在黑暗的地 方能发光,取名“冷光”,起初他极守密,不过此消 息立刻传遍了德国。 砷是由中国的炼丹家葛洪发现的(317年),德 国的A.Magnus在(1250年)也得到了砷。 锑是古代发现的。 铋是由法国的C.J.Geoffroy从铅中分离得到的
氮族通性 二、氮族元素的基本性质 性质 N P As Sb Bi 原子序数 7 15 33 51 83 原子量 14.01 30.97 74.92 121.75 208.98 共价半径pm 55 110 121 141 154.7 离子 T 171 212 222 245 - 半径 T 16 44 58 76 98 /pm MS 13 35 46 62 74 第一电离势 1402 1011.8 859.7 833.7 703.3 (KJ/mol) 第一电子亲和 -7 71.7 77 101 100 势(KJ/mol) 电负性 3.04 2.19 2.18 2.05 2.02
氮族通性 性 质 N P As Sb B i 原子序数 7 15 33 51 83 原子量 14.01 30.97 74.92 121.75 208.98 共价半径/pm 55 110 121 141 154.7 M 3- 171 212 222 245 - M 3+ 16 44 58 76 98 离 子 半 径 /pm M 5+ 13 35 46 62 74 第一电离势 (KJ/mol) 1402 1011.8 859.7 833.7 703.3 第一电子亲和 势(KJ/mol) -7 71.7 77 101 100 电负性 3.04 2.19 2.18 2.05 2.02 二、氮族元素的基本性质
氮族通性 三、氮族元素的氧化态 电子构型 氧化态 N [He]2s22p3 -3-2,-1,0,+1,+2,+3,+4,+5 P [Ne]3s23p3 -3,0,+3,+5 As [Ar]4s24p3 -3,0,+3,+5 Sb [Kr]5s25p3 -3,0,+3.+5 Bi [Xe]6s26p3 0,+3,+5
氮族通性 电子构型 氧化态 N [He]2s 22p 3 -3-2,-1,0,+1,+2,+3,+4,+5 P [Ne]3s 23p 3 -3,0,+3,+5 As [Ar]4s 24p 3 -3,0,+3,+5 Sb [Kr]5s 25p 3 -3,0,+3,+5 Bi [Xe]6s 26p 3 0,+3,+5 三、氮族元素的氧化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