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实践教学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8学时的实验,按照实验课程标准开设。 实验项 实验项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每组必 目编号 目名称 人 043102640 面形貌观 以及 电镜对样品 2 必开 射线衍射仪的结构 X射线 物相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0431026402 6 综台 材料物相 学会用PDF(ASTM)卡片及 2 必开 分析 索引以及JADE软件对多相物 质进行物相分析 0431026403 红外光谱红外光收本保理: 握红外光谱仪的测试步骤: 了 6 的研究 必开 解简单的光语分析 (五)教学学时分配数 学时分配 章次 各章名称 总学时 讲课实验上机课外小计 1 第一章材料引言 12 12 12 2 第二章材料结构 12 6 6 12 3 第三章晶体结构 16 10 6 16 4 第四章晶体缺陷 16 16 5 第五章相图 6 8 复习与习题课 总计 72 54 18 72 (六)大纲内容 第一章材料引言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材料的分类,掌握材料学的研究方法,达 到能够独立设计材料的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对材料学问题进行解释。 教学重点:材料的发展历程、材料的分类、纳米材料、聚合物材料、金属 33
33 (四)实践教学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8 学时的实验,按照实验课程标准开设。 实验项 目编号 实验项 目名称 实验内容提要 学时 分配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必开 /选 开 0431026401 扫描电镜 在 材 料 表 面形貌观 察 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和工 作原理,掌握扫描电镜的功能 和用途;了解扫描电镜对样品 的要求以及如何制备样品。 6 综合 性 2 必开 0431026402 X 射线衍 射原理与 材料物相 分析 学习了解 X 射线衍射仪的结构 和工作原理;掌握 X 射线衍射 物相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学会用 PDF(ASTM)卡片及 索引以及 JADE 软件对多相物 质进行物相分析 6 综合 性 2 必开 0431026403 红外光谱 的研究 掌握红外光谱仪基本原理;掌 握红外光谱仪的测试步骤;了 解简单的光谱分析 6 综合 性 2 必开 (五)教学学时分配数 章次 各章名称 总学时 学时分配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 小计 1 第一章 材料引言 12 12 12 2 第二章 材料结构 12 6 6 12 3 第三章 晶体结构 16 10 6 16 4 第四章 晶体缺陷 16 16 16 5 第五章 相图 8 2 6 8 复习与习题课 8 8 8 总计 72 54 18 72 (六)大纲内容 第一章 材料引言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材料的分类,掌握材料学的研究方法,达 到能够独立设计材料的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对材料学问题进行解释。 教学重点:材料的发展历程、材料的分类、纳米材料、聚合物材料、金属
铸造工艺、材料的环境效应、生物医学材料 教学难点: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理论、金属相变理论、磁性理论 第二章材料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原子核外电子 的排布规则,能熟练计算原子间化学键的键能大小和电负性。 教学重点:原子间的化学键、电子的排布规律、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 和氢键 教学难点:化学键键能的计算、金属键 第三章晶体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分类,掌握晶面和晶面间距的 算法,能熟练运用晶体学理论进行材料设计,能解释材料的硬度和熔点与晶体 微结构的关系。 教学重点:晶体结构的特点、七大晶系十四种空间点阵、晶体中质点的堆 积、晶格填充率、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教学难点:晶体相变、晶带轴定律的应用、晶面间距的计算 第四章晶体缺陷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品体缺陷的形成原因,掌握品体缺陷的分 类,能熟练运用晶体学理论对晶体缺陷的数量进行控制。 教学重点:点缺陷、热缺陷、非化学计量缺陷、杂质缺陷 教学难点:缺陷反应方程式、缺陷浓度的计算 第五章相图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相图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变的条件,能运 用相变理论对物质的相进行控制。 教学重点:相律、一元相图、二元相图、三元相图 教学难点:品体的析品过程、三元相图理论 (七)课程有关说明 3
34 铸造工艺、材料的环境效应、生物医学材料 教学难点: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理论、金属相变理论、磁性理论 第二章 材料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原子核外电子 的排布规则,能熟练计算原子间化学键的键能大小和电负性。 教学重点:原子间的化学键、电子的排布规律、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键 和氢键 教学难点:化学键键能的计算、金属键 第三章 晶体结构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分类,掌握晶面和晶面间距的 算法,能熟练运用晶体学理论进行材料设计,能解释材料的硬度和熔点与晶体 微结构的关系。 教学重点:晶体结构的特点、七大晶系十四种空间点阵、晶体中质点的堆 积、晶格填充率、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教学难点:晶体相变、晶带轴定律的应用、晶面间距的计算 第四章 晶体缺陷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晶体缺陷的形成原因,掌握晶体缺陷的分 类,能熟练运用晶体学理论对晶体缺陷的数量进行控制。 教学重点:点缺陷、热缺陷、非化学计量缺陷、杂质缺陷 教学难点:缺陷反应方程式、缺陷浓度的计算 第五章 相图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相图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变的条件,能运 用相变理论对物质的相进行控制。 教学重点:相律、一元相图、二元相图、三元相图 教学难点:晶体的析晶过程、三元相图理论 (七)课程有关说明
课程大纲的设置为专业服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 培养,提高学生的素养,与同事和睦相处的能力,加强强化职业道德建设。面 对当今科技社会,培养出适应21世纪社会对材料要求的人才,建立完善的《纳 米材料与应用》的教学大纲。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参考国内有关教材,结 合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编写新教材。 在进行本课程学习前应结合材料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等课程进行学习,积 极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难点和重点突出,对 于重点和难点要用心讲解,做到深入浅出。考核方式将闭卷考试和课堂考察相 结合,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八)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拓展教学方法,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课堂讨 论,并积极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九)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赵品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1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8 月版。 2.谢希文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1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年1月版。 3.莫淑华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1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年8月版。 4.曾燕伟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1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年3月版。 (十)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建设的网络空间。 (十一)其他 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 创新的精神,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对为消化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建立相应 的试题库,每年考试题从试题库中选取,并不断完善试题库。考核方式采用闭 35
35 课程大纲的设置为专业服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 培养,提高学生的素养,与同事和睦相处的能力,加强强化职业道德建设。面 对当今科技社会,培养出适应 21 世纪社会对材料要求的人才,建立完善的《纳 米材料与应用》的教学大纲。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参考国内有关教材,结 合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编写新教材。 在进行本课程学习前应结合材料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等课程进行学习,积 极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材料性能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难点和重点突出,对 于重点和难点要用心讲解,做到深入浅出。考核方式将闭卷考试和课堂考察相 结合,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八)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拓展教学方法,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课堂讨 论,并积极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九)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赵品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 1 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年 8 月版。 2. 谢希文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 1 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 月版。 3. 莫淑华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 1 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年 8 月版。 4. 曾燕伟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 1 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年 3 月版。 (十)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建设的网络空间。 (十一)其他 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 创新的精神,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对为消化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建立相应 的试题库,每年考试题从试题库中选取,并不断完善试题库。考核方式采用闭
卷考试和课堂考察结合的方式,并在设定内容时考虑考研学生的需求,加入考 研大纲中纳米材料与应用的相关内容。 制订:力热教研室 执笔人:闫海龙2015年7月13日 审核人:秦萍2015年7月16日
36 卷考试和课堂考察结合的方式,并在设定内容时考虑考研学生的需求,加入考 研大纲中纳米材料与应用的相关内容。 制 订:力热教研室 执笔人:闫海龙 2015 年 7 月 13 日 审核人:秦 萍 2015 年 7 月 16 日
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材料物理性能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510304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适合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考核方式:考查或考试 总学时数:72 学分:4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物理的基本知识,能够利 用物理学中的一些学科的成果来阐明材料的种种性能和转变过程。本课程试图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物质的微观结构、组织形貌、原子电子运动状况以及它 们与材料性能和成分之间的关系,即突出了物理学的主干,从物理学的一些基本 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出发,并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闸述材料本身的结 构、性质和它们在各种外界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本书课程内容丰 富、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学习完本课程以后,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创新性思维 和研究性学习的意识,能独立阅读分析前沿的材料物理领域的文献并提出创新 观点。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着力于指导学生从材料的微观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 入手,了解其对材料的宏观性能的影响,并对未来研发出更高性能的能源材料 和器件提供理论指导。因此,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新能源本科生的一门至关重要 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理论基础,对学生未来的进 一步深造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7 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材料物理性能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510304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适合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考核方式:考查或考试 总学时数:72 学 分:4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物理的基本知识,能够利 用物理学中的一些学科的成果来阐明材料的种种性能和转变过程。本课程试图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物质的微观结构、组织形貌、原子电子运动状况以及它 们与材料性能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即突出了物理学的主干,从物理学的一些基本 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出发, 并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 阐述材料本身的结 构、性质和它们在各种外界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本书课程内容丰 富、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学习完本课程以后,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创新性思维 和研究性学习的意识,能独立阅读分析前沿的材料物理领域的文献并提出创新 观点。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着力于指导学生从材料的微观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 入手,了解其对材料的宏观性能的影响,并对未来研发出更高性能的能源材料 和器件提供理论指导。因此,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新能源本科生的一门至关重要 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理论基础,对学生未来的进 一步深造学习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