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COURSE TITLE): 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7333001 学分(CREDIT VALUE): 2 开课单位(DEPARTMENT/UNIT):电气工程系 版本(VERSION): DG7333001-202108 课程负责人 (COURSE COORDINATOR): 景柳铭 北方工业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2021年8月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名(COURSE TITLE): 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7333001 学 分(CREDIT VALUE): 2 开课单位(DEPARTMENT/UNIT): 电气工程系 版 本(VERSION): DG7333001-202108 课程负责人 (COURSE COORDINATOR): 景柳铭 北方工业大学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2021 年 8 月
目录 1课程基本信息 3 2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 2.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观测点 .4 2.2课程目标 2.3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5 3课程内容及安推 3.1课程学时总体安排 5 32各知识单元内容和预期学习目标 6 4课堂牧学设计和实施载体 5课程实验教学 5.1实验名称和安排 52实验要求和教学组织 8 5.3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要求 9 5.4实验教学在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措施 .10 6课程考核方案和依据, .11 6.1课程考核方案 11 6.2课程各考核项评价依据和标准 .12 7本次修订说明 13 8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3
2 目 录 1 课程基本信息.........................................................................................................................3 2 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4 2.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观测点.......................................................................................4 2.2 课程目标..........................................................................................................................4 2.3 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5 3 课程内容及安排.....................................................................................................................5 3.1 课程学时总体安排..........................................................................................................5 3.2 各知识单元内容和预期学习目标...................................................................................6 4 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载体......................................................................................................7 5 课程实验教学.........................................................................................................................8 5.1 实验名称和安排..............................................................................................................8 5.2 实验要求和教学组织......................................................................................................8 5.3 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要求............................................................................................9 5.4 实验教学在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措施....................................................................... 10 6 课程考核方案和依据...........................................................................................................11 6.1 课程考核方案................................................................................................................11 6.2 课程各考核项评价依据和标准................................................................................... 12 7 本次修订说明.......................................................................................................................13 8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13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 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 课程名称(英文) Smart Grid Communication and Monitoring Technology 课程计划学时 32 课外学时建议 32 计划学时构成 理论学时28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 0 课外学时要求 线上学习要求:5 自主学习建议学时:27 先修课名称 (7197901)C程序设计、(7087611)数字电子技术、(7320901)嵌入式系 统基础Ⅱ、(7099811)现代电力电子技术1 适用专业年级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9级及以后年级 开课单位 电气工程系 本课程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设于第6学期。本课稻 为学生从事新能源工程领域的相关工作尊定基本的理论基础,目的是让学生掌 课程简介 腥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掌握构成 智能电网的主要通信系统原理及实现方法,接触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领域的最 新研究成果,为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为开卷或一纸开卷考试。 基础资料: (1)《智能电网通信及组网技术》Ekram Hossain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3年 ISBN号:978-7-121-21325-0 参考资料: (1)《智能电网通信技术》,唐良瑞等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年, 1SBN号:978-7-512.36990-0 (2)《智能电网通信技术分析与应用》,余江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 教材和学习资源年,1SBN号:978-7-030-46244-2 (3)《智能电网标准化:信总技术相关的方法、架构与标准》,Mathias等 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年,ISBN号:978-7-512-35431-9 (4)《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郭谋发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SBN号:9787-111-59167-2 (5)《智能电网通信使电网智能化成为可能》,史蒂芬布什编著,机械 工业出版社,2019年,1SBN号:978-7-111-62110-2 (6)教师推荐的MOOC资源 8 大纲版本号 DG7333001-202108 前一版本号 DG7333001-201912
3 1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 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 课程名称(英文) Smart Grid Communication and Monitoring Technology 课程计划学时 32 课外学时建议 32 计划学时构成 理论学时 28 实验学时 4 上机学时 0 课外学时要求 线上学习要求:5 自主学习建议学时:27 先修课名称 (7197901) C 程序设计、(7087611)数字电子技术、(7320901)嵌入式系 统基础 II、(7099811)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I 适用专业年级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9 级及以后年级 开课单位 电气工程系 课 程 简 介 本课程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设于第 6 学期。本课程 为学生从事新能源工程领域的相关工作奠定基本的理论基础,目的是让学生掌 握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掌握构成 智能电网的主要通信系统原理及实现方法,接触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领域的最 新研究成果,为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为开卷或一纸开卷考试。 教材和学习资源 基础资料: (1)《智能电网通信及组网技术》 Ekram Hossain 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年,ISBN 号:978-7-121-21325-0 参考资料: (1)《智能电网通信技术》,唐良瑞等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年, ISBN 号:978-7-512-36990-0 (2)《智能电网通信技术分析与应用》,余江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5 年,ISBN 号:978-7-030-46244-2 (3)《智能电网标准化:信息技术相关的方法、架构与标准》,Mathias 等 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 年,ISBN 号: 978-7-512-35431-9 (4)《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郭谋发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年, ISBN 号:978-7-111-59167-2 (5)《智能电网通信 使电网智能化成为可能》,史蒂芬·布什编著,机械 工业出版社,2019 年,ISBN 号: 978-7-111-62110-2 (6)教师推荐的 MOOC 资源 大纲版本号 DG7333001-202108 前一版本号 DG7333001-201912
大纲修订人 景柳铭 修订时间 2021.08 课程团队负责人 胡长斌 实验教学审核人 胡长斌 专业负责人 温春雪 审核时间 2021.08 学院批准人 徐继宁 批准时间 2021.09 2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 2.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观测点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9版培养方案为本课程设置了3个观测点,具体 如下: (1)毕业要求观测点1-3: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知识及一门编程 语言,具有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能力 (2)毕业要求观测点5-1:能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 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3)毕业要求观测点5-2:能针对具体新能源工程复杂问题,采用现代工程 工具进行模拟与预测。 2.2课程目标 根据新能源专业毕业要求观测点,本课程设置了3个知识目标,2个能力目 标(简称:ZNDWTXYJK-X),另根据教育部和学校要求,课程设置了1个思 政目标,不做输出目标考核 知识目标: ZNDWTXYJK1:了解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通信与监控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 学握智能电网的通信基础设施和作用。 ZNDWTXYJK-2:掌握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通信基础理论知识,掌 握智能电网中通信的基础知识。 ZNDWTXYJK-3:掌握构成智能电网的主要通信系统原理及实现方法 掌握智能电网中主要通信系统原理及实现方法,掌握智能电网通信网络架 4
4 大纲修订人 景柳铭 修订时间 2021.08 课程团队负责人 胡长斌 实验教学审核人 胡长斌 专业负责人 温春雪 审核时间 2021.08 学院批准人 徐继宁 批准时间 2021.09 2 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 2.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观测点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9 版培养方案为本课程设置了 3 个观测点,具体 如下: (1)毕业要求观测点 1-3: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知识及一门编程 语言,具有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能力。 (2)毕业要求观测点 5-1:能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 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3)毕业要求观测点 5-2:能针对具体新能源工程复杂问题,采用现代工程 工具进行模拟与预测。 2.2 课程目标 根据新能源专业毕业要求观测点,本课程设置了 3 个知识目标,2 个能力目 标(简称:ZNDWTXYJK-X),另根据教育部和学校要求,课程设置了 1 个思 政目标,不做输出目标考核。 知识目标: ZNDWTXYJK -1:了解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通信与监控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 掌握智能电网的通信基础设施和作用。 ZNDWTXYJK -2:掌握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通信基础理论知识,掌 握智能电网中通信的基础知识。 ZNDWTXYJK -3:掌握构成智能电网的主要通信系统原理及实现方法 掌握智能电网中主要通信系统原理及实现方法,掌握智能电网通信网络架
构、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智能电网机对机通信技术、智能电网无线通信技 术。 能力目标: ZNDWTXYJK-4:掌握设计简单电网通信系统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智能电网通信系统的能力,初步掌握设计智能 电网通信系统的能力。 ZNDWTXYJK5:自学与自律能力 能保证出勤、按时完成作业、善于时间管理。 思政目标: ZNDWTXYJK-6:课程思政 用智能电网的建设案例加强学生的认知。中国智能电网源远流长,建设规模 宏大,结合先进通信技术,有机会挖掘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2.3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 支撑 求 观测点 权重 课程目标 贡献度 ZNDWTXYJK-1:了解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 40% 1工程知 1-3 0.1 ZNDWTXYIK2.堂提想能电话信与监技术 识 的基础理论知识 60% 5使用现 ZNDWTXYJK-3:掌握构成智能电网的主要通信 代工具 5-1 0.1 系统原理及实现方法 100% 5使用现 ZNDWTXYJK4:掌握设计简单电网通信系统的 代工具 5-2 0.1 100% 能力 3课程内容及安排 3.1课程学时总体安排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课内/实验/上机/课外学时:28/4/0/32 理论课习题课 实验 研讨 社会实践项目任务在线学习 其他 (学时) (学时) (学时) 些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课 课 课 课 课 课课 果 课课外 内外内外内外内外内 外内外内外内 2823004400000 0 0 5 0
5 构、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智能电网机对机通信技术、智能电网无线通信技 术。 能力目标: ZNDWTXYJK -4:掌握设计简单电网通信系统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智能电网通信系统的能力,初步掌握设计智能 电网通信系统的能力。 ZNDWTXYJK -5:自学与自律能力 能保证出勤、按时完成作业、善于时间管理。 思政目标: ZNDWTXYJK -6:课程思政 用智能电网的建设案例加强学生的认知。中国智能电网源远流长,建设规模 宏大,结合先进通信技术,有机会挖掘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2.3 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毕业要 求 观测点 支撑 权重 课程目标 贡献度 1 工程知 识 1-3 0.1 ZNDWTXYJK-1:了解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 40% ZNDWTXYJK -2:掌握智能电网通信与监控技术 的基础理论知识 60% 5 使用现 代工具 5-1 0.1 ZNDWTXYJK-3:掌握构成智能电网的主要通信 系统原理及实现方法 100% 5 使用现 代工具 5-2 0.1 ZNDWTXYJK -4:掌握设计简单电网通信系统的 能力 100% 3 课程内容及安排 3.1 课程学时总体安排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内/实验/上机/课外学时:28/4/0/32 理论课 (学时) 习题课 (学时) 实验 (学时) 研讨 (学时) 社会实践 (学时) 项目任务 (学时) 在线学习 (学时) 其他 (学时) 课 内 课 外 课 内 课 外 课 内 课 外 课 内 课 外 课 内 课 外 课 内 课 外 课 内 课 外 课 内 课外 28 23 0 0 4 4 0 0 0 0 0 0 0 5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