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为布洛赫波,有效质量的概念和计算,一维晶格中能带和有效质量的计算方 法。 学法指导:课前仔细预习,对相关的推导认真重复一遍,课后多做练习 题,参考一些相关的固体物理教材学习固体和量子力学中的重要概念。 作业题:教材课后题1-1,1-2,教学参考书3-17,3-20. 第2章半导体中杂质和缺陷能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L.使学生了解IV族半导体中的几种杂质和杂质能级: 2.使学生掌握浅能级杂质的电离能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了解化合物半导体中的杂质能级 3.使学生了解缺陷和位错的能级结构 教学内容: 1.硅、锗品体中的杂质 2.施主杂质和施主能级 3.受主杂质和受主能级 4.浅能级杂质的电离能的计算 5.浅能级杂质的补偿作用,深能级杂质 6.-V族化合物半导体中的杂质能级 7缺路和位错能级 教学提示:本章内容较简单,因此课时量少,课堂讲授板书与学生课下练 习结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施主能级和受主能级在带隙中的位置,电离能的计算, 杂志和缺陷的区别,深能级杂质的分析等。 学法指导:学习时需联系上一章能带理论来深入理解,巩固学习能带分析 的方法。课前仔细预习,对相关的推导认真重复一遍,课后多做练习题,熟悉 类氢原子模型和杂质电离能的计算。 作业:教材习题2-1,2-2,2-3,2-4 第3章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统计分布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动量空间状态密度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费米子的统计分布函数和分布规律: 3.使学生了解并学会计算本征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 3.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般情况下载流子的统计分布规律 教学内容:
18 动为布洛赫波,有效质量的概念和计算,一维晶格中能带和有效质量的计算方 法。 学法指导:课前仔细预习,对相关的推导认真重复一遍,课后多做练习 题,参考一些相关的固体物理教材学习固体和量子力学中的重要概念。 作业题:教材课后题 1-1,1-2,教学参考书 3-17,3-20. 第 2 章 半导体中杂质和缺陷能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使学生了解 IV 族半导体中的几种杂质和杂质能级; 2. 使学生掌握浅能级杂质的电离能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了解化合物半导体中的杂质能级 3. 使学生了解缺陷和位错的能级结构 教学内容: 1.硅、锗晶体中的杂质 2.施主杂质和施主能级 3.受主杂质和受主能级 4.浅能级杂质的电离能的计算 5.浅能级杂质的补偿作用,深能级杂质 6. III-V 族化合物半导体中的杂质能级 7. 缺陷和位错能级 教学提示:本章内容较简单,因此课时量少,课堂讲授板书与学生课下练 习结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施主能级和受主能级在带隙中的位置,电离能的计算, 杂志和缺陷的区别,深能级杂质的分析等。 学法指导:学习时需联系上一章能带理论来深入理解,巩固学习能带分析 的方法。课前仔细预习,对相关的推导认真重复一遍,课后多做练习题,熟悉 类氢原子模型和杂质电离能的计算。 作业:教材习题 2-1,2-2,2-3, 2-4 第 3 章 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统计分布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动量空间状态密度的概念; 2. 使学生掌握费米子的统计分布函数和分布规律; 3.使学生了解并学会计算本征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 3.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般情况下载流子的统计分布规律 教学内容:
1. 状态密度 2. 费米能级和载流子的统计分布 3. 本征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 4. 杂质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 5. 一骰情况下的载流子统计分和 6. 简并半导体 教学提示:课堂讲授板书与学生课下练习结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k空间量子态的分布,费米分布函数,波尔兹曼分布函 数,导带和价带上的电子和空穴的浓度,简并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和简并化条 件。 学法指导:学习时需联系第一章能带理论和倒格子空间的概念来深入理 解,巩固学习能带结构分析的方法。课前仔细预习,对相关的推导认真重复 遍,课后多做练习题, 作业:教材习题3-1,3-2,3-3,3-4,3-5,3-6,3-14 第4章半导体的导电性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推导和迁移率的概念 2.使学生了解电子在半导体中受散射的规律: 3.使学生了解迁移率和杂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 4.使学生了解半导体中电阻的起源和电阻率对杂质和温度的依赖关系。 教学内容: 1.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和迁移率 2.载流子的散射 3.迁移率与杂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 4电阻率及其与杂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 教学提示:课堂讲授板书与学生课下练习结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漂移速度和迁移率,载流子散射的概 念,半导体的主要散射机制,平均自由时间和散射概率的关系,迁移率与杂质 浓度和温度的关系,电阻率和杂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波尔兹曼方程简介 学法指导:学习时需要深入理解物理图像。课前仔细预习,对相关的推导 认真重复一遍,课后多做练习题。 作业:教材习题4-1,4-2,4-3,44,4-7,4-16 第5章非平衡载流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9
19 1. 状态密度 2. 费米能级和载流子的统计分布 3. 本征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 4. 杂质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 5. 一般情况下的载流子统计分布 6. 简并半导体 教学提示:课堂讲授板书与学生课下练习结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k 空间量子态的分布,费米分布函数,波尔兹曼分布函 数,导带和价带上的电子和空穴的浓度,简并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和简并化条 件。 学法指导:学习时需联系第一章能带理论和倒格子空间的概念来深入理 解,巩固学习能带结构分析的方法。课前仔细预习,对相关的推导认真重复一 遍,课后多做练习题, 作业:教材习题 3-1,3-2,3-3,3-4,3-5,3-6,3-14 第 4 章 半导体的导电性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推导和迁移率的概念; 2. 使学生了解电子在半导体中受散射的规律; 3.使学生了解迁移率和杂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 4. 使学生了解半导体中电阻的起源和电阻率对杂质和温度的依赖关系。 教学内容: 1. 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和迁移率 2. 载流子的散射 3. 迁移率与杂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 4. 电阻率及其与杂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 教学提示:课堂讲授板书与学生课下练习结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漂移速度和迁移率,载流子散射的概 念,半导体的主要散射机制,平均自由时间和散射概率的关系,迁移率与杂质 浓度和温度的关系,电阻率和杂质浓度和温度的关系,波尔兹曼方程简介 学法指导:学习时需要深入理解物理图像。课前仔细预习,对相关的推导 认真重复一遍,课后多做练习题。 作业:教材习题 4-1,4-2,4-3,4-4,4-7,4-16 第 5 章 非平衡载流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掌握非平衡载流子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非平衡载流子的注入与复合过程: 3.使学生了解非平衡载流子的几种常见的复合机制: 4.使学生掌握非平衡载流子的漂移和扩散运动及其关系。 教学内容: 1非平衡载流子的注入与复合 2.非平衡载流子的寿命 3.准费米能级 4.复合理论 5.陷阱效应 6.载流子的扩散运动 7.载流子的扩散漂移,爱因斯坦关系式 8.连续性方程式 教学提示:课堂讲授板书与学生课下练习结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非平衡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非平衡载流子的寿命,准 费米能级的概念,直接复合,间接复合,表面复合和俄歇复合理论,载流子的 漂移与扩散运动,爱因斯坦关系,连续性方程 学法指导:学习时需要深入理解物理图像。课前仔细预习,对相关的推导 认真重复一遍,课后多做练习题。 作业:教材习题5-1,5-2,5-3,5-7,5-11,5-14,5-15 第6章p-n结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掌握p-n结及其能带结构的物理图像: 2.使学生掌握pn结的伏安特性曲线 3.使学生了解p-n结的电容的来源和特性: 4.使学生了解p-n结的击穿和隧道效应。 教学内容: .p-n结及其能带图 2.p-n结电流电压特性 3.p-n结电容 4.p-n结击穿 5.p-n结隧道效应 教学提示:本章内容是半导体物理课的核心内容,课堂讲授板书与学生课 下练习结合
20 1. 使学生掌握非平衡载流子的概念; 2. 使学生掌握非平衡载流子的注入与复合过程; 3.使学生了解非平衡载流子的几种常见的复合机制; 4. 使学生掌握非平衡载流子的漂移和扩散运动及其关系。 教学内容: 1. 非平衡载流子的注入与复合 2. 非平衡载流子的寿命 3. 准费米能级 4. 复合理论 5. 陷阱效应 6. 载流子的扩散运动 7. 载流子的扩散漂移,爱因斯坦关系式 8. 连续性方程式 教学提示:课堂讲授板书与学生课下练习结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非平衡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非平衡载流子的寿命,准 费米能级的概念,直接复合,间接复合,表面复合和俄歇复合理论,载流子的 漂移与扩散运动,爱因斯坦关系,连续性方程 学法指导:学习时需要深入理解物理图像。课前仔细预习,对相关的推导 认真重复一遍,课后多做练习题。 作业:教材习题 5-1,5-2,5-3,5-7,5-11,5-14,5-15 第 6 章 p-n 结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使学生掌握 p-n 结及其能带结构的物理图像; 2. 使学生掌握 p-n 结的伏安特性曲线 3.使学生了解 p-n 结的电容的来源和特性; 4. 使学生了解 p-n 结的击穿和隧道效应。 教学内容: 1.p-n 结及其能带图 2.p-n 结电流电压特性 3. p-n 结电容 4.p-n 结击穿 5.p-n 结隧道效应 教学提示:本章内容是半导体物理课的核心内容,课堂讲授板书与学生课 下练习结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p-n结的形成和杂质分布,空间电荷区,p-n结能带图, p-n结接触电势差,p-n结的载流子分布,非平衡状态下的pn结,理想p-n结 及其电流电压方程,隧道效应和隧道二极管 学法指导:p-结是构成一切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结构,学习时需要深入理解 物理图像,学会从能带结构的角度对物理过程进行分析。课前仔细预习,对相 关的推导认真重复一遍,课后多做练习题。 作业:教材习题6-1,64,6-7,5-8,6-10,6-11,6-13 第7章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堂握金属半导体接触的能带图像: 2.使学生掌握金属半导体接触的整流理论: 3.使学生了解少子注入和欧姆接触的概念 教学内容: 1.金属半导体接触及其能级图 2.金属半导体接触整流理论 3.少数载流子的注入和欧姆接触 教学提示:课堂讲授板书与学生课下练习结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金属和半导体的功函数,接触电势差,表面态对接触势 垒的影响,扩散理论,热电子发射理论,镜像力和隧道效应的影响,肖特基势 垒二极管,少数载流子的注入,欧姆接触 学法指导:金属半导体接触同样是构成一起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结构,学习 时需要深入理解物理图像,分析能带结构。课前仔细预习,对相关的推导认真 重复一遍,课后多做练习题。 作业:教材习题7-1,7-2,7-3,7-4,7-5,7-6,7-7,7-8 第8章半导体物理前沿报告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半导体物理前沿领域的发展情况: 2.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做学术报告的能力 教学内容: 1.石墨烯和二维材料的进展 2.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 3热电材料和拓扑绝缘体材料的研究现状 教学提示:学生课前查阅相关文献和网上资料,制作演示文档,课上分组 做报告,教师点评。 21
21 教学重点和难点:p-n 结的形成和杂质分布,空间电荷区,p-n 结能带图, p-n 结接触电势差,p-n 结的载流子分布,非平衡状态下的 p-n 结,理想 p-n 结 及其电流电压方程, 隧道效应和隧道二极管 学法指导:p-n 结是构成一切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结构,学习时需要深入理解 物理图像,学会从能带结构的角度对物理过程进行分析。课前仔细预习,对相 关的推导认真重复一遍,课后多做练习题。 作业:教材习题 6-1,6-4,6-7,5-8,6-10,6-11,6-13 第 7 章 金属和半导体的接触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使学生掌握金属半导体接触的能带图像; 2. 使学生掌握金属半导体接触的整流理论; 3.使学生了解少子注入和欧姆接触的概念; 教学内容: 1.金属半导体接触及其能级图 2.金属半导体接触整流理论 3. 少数载流子的注入和欧姆接触 教学提示:课堂讲授板书与学生课下练习结合。 教学重点和难点:金属和半导体的功函数,接触电势差,表面态对接触势 垒的影响,扩散理论,热电子发射理论,镜像力和隧道效应的影响,肖特基势 垒二极管,少数载流子的注入,欧姆接触 学法指导:金属半导体接触同样是构成一起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结构,学习 时需要深入理解物理图像,分析能带结构。课前仔细预习,对相关的推导认真 重复一遍,课后多做练习题。 作业:教材习题 7-1,7-2,7-3,7-4,7-5,7-6,7-7,7-8 第 8 章 半导体物理前沿报告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使学生了解半导体物理前沿领域的发展情况; 2. 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做学术报告的能力 教学内容: 1.石墨烯和二维材料的进展 2.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 3. 热电材料和拓扑绝缘体材料的研究现状 教学提示:学生课前查阅相关文献和网上资料,制作演示文档,课上分组 做报告,教师点评
教学重点和难点:石墨烯,二硫化钼,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 CH3NH3PbI3,钙钛矿材料在光伏器件和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GaN蓝光LED 器件,热电材料B2Se3,拓扑绝缘体材料HgTe等 学法指导: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结合所学的半导体物 理知识理解现在的前沿研究课题,对不懂的地方,可以和教师讨论解决。 作业:报告课件的制作 (七)课程有关说明 本大纲根据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先修课程为大学物理,考核为 本领域调研报告和期末考试。 (八)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主要教学方法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课下作业的方式,在学生做本领域 研究进展调研报告时采用多媒体教学 (九)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山刘恩科,朱秉升,罗晋生,《半导体物理学》(第七版),北京:电 子工业出版社,2017. [2]Donald A.Neamen著,赵毅强姚素英解晓东等译,《半导体物理与器 件》(第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基泰尔著,项金钟吴兴惠译,《固体物理导论》(第八版),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11. 4]黄昆,谢希德,《半导体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5)黄昆,韩汝琦,《固体物理学》,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09. (十)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https://www.semiconductors.org/ (十一)其他 半导体物理学课程的考核以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核包括平 时作业、出勤和调研报告,综合确定学生平时成绩。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制订:力热教研室 执笔人:王春雷 2015年7月1日 审核人:秦萍 2015年7月8日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石墨烯,二硫化钼,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 CH3NH3PbI3,钙钛矿材料在光伏器件和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GaN 蓝光 LED 器件,热电材料 Bi2Se3, 拓扑绝缘体材料 HgTe 等 学法指导: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结合所学的半导体物 理知识理解现在的前沿研究课题,对不懂的地方,可以和教师讨论解决。 作业:报告课件的制作 (七)课程有关说明 本大纲根据 2015 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先修课程为大学物理,考核为 本领域调研报告和期末考试。 (八)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主要教学方法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课下作业的方式,在学生做本领域 研究进展调研报告时采用多媒体教学。 (九)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刘恩科,朱秉升, 罗晋生, 《半导体物理学》(第七版),北京 :电 子工业出版社,2017. [2] Donald A. Neamen 著,赵毅强 姚素英 解晓东等译,《半导体物理与器 件》(第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 基泰尔 著, 项金钟 吴兴惠 译,《固体物理导论》(第八版),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11. [4] 黄昆,谢希德, 《半导体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5] 黄昆,韩汝琦,《固体物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十)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https://www.semiconductors.org/ (十一)其他 半导体物理学课程的考核以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核包括平 时作业、出勤和调研报告,综合确定学生平时成绩。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成绩占 70%。 制 订:力热教研室 执笔人:王春雷 2015 年 7 月 1 日 审核人:秦 萍 2015 年 7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