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家S科学出版社SCIENCE PRESS
自动控制原理 第四版 胡寿松主编 本书荣获 1988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科学出版社 2001
内容简介本书系《白动控制原理》一书的第四版,比较全面地闸述了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全书其分十章,前八章着重介绍经典挖制理论及应用,后两章介绍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系统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本书精选了第三版中的主要内穿、加强了对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的阐述。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在时域和复域中的数学模型及其结构图和信号流图:比较全面地闸述了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折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校止和设计等方法;对线性离散系统的基础理论、数学模型、稳定性及稳态误差、动态性能分析以及数字校正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在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方面,给山了相平面和描述函数两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对月前应用日益增多的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两章根据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系统地阐述了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以及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等方法:书本给出的两个附录,可供读者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查询之用。本书1985年被评为航空工业部优秀教材,198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间年被批准列为国家九丘”重点教材。本书可作为高等工业院校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电气白动化、仪表及测试机械、动力、冶治金等专业的教科书,亦可供从事方动控制类的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白学参考。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白动控制原理/胡寿松主编:-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ISBN 7-03-008881 6「.自.胡.自动控制理论N.TP13中国版本图馆CIP数据核字(2000)第52861号科学出版社出版北东东费城银北街6号苏政编码1007:7源海印刷厂印制科学山版补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销*1979年12月第一版开本,787×10921/16印张:391 21984年6月第一版1994个5月第三版字数:9220002001年2月第四版印数:19(90120=9012001年2月第十五次印刷定价:39.00元(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负责调换(环伟))
前言自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十制造业、农业、交通、航空及航天等众多产业部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善厂人们的劳动条件,丰富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在今大的社会生活中,自动化装置无所不在,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万米深海探测;通信和金融业已接近全面自动化;哈勃太空望远镜为研究宇宙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美国研制的探路者小车胜利地完成了火虽表面的实地探测。在控制技术需求推动小,控制理论本身也取得了显著进形。从线性近似到非线性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就,借助微分几何的固有非线性框架来研究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已成为自前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的形成,扩展了对离散系统的描述和分析能力:分布参数系统的研究又有了新的突破,不确定性II控制及系统对外扰的鲁棒性分析和设计已扩展到无穷维空间。实践证明,系统或参数识别技术对加工随机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自适应、自校止、自修复、自组织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又有了新的发展为了适应控制技术和控制理论发展形势的需要,我们对1994年出版的《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再次进行了全面修订。这次修订,除保持本书深入浅出、理论严谨、系统性强、富有工程性以及便于自学的特点外,我们突出了前技强干、精益求精的思想,加强了系统建模内容,增加了目前应用日益增多的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并重新撰写了频域分析法、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线性系统理论及最优控制理论等内容,力求奉献给读者一本较完美的控制理论教科书。我们仍然坚信,本书对培养读者的辨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以及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书初版于1979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至今经厉了20余年的时间历程。在广大读者的支持、关心和爱护下,本书获得了众多殊荣:1985年,本书获航空工业部优秀教材奖;1988年,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本书第四版被批准列为国家“九五”重点教材。本书第叫版由胡寿松教授主编,各章编写作者有沈程智(第四章)、吴庆宪(第丘、八章)、李言俊(第九章)、胡寿松(其余各章)。应当指出,本伟从初版至第四版,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本书第一至第三版的不少作者,或者由于退休,或者由」工作调动等原因而不再参与第四版的工作,但他们对本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在此,仅向曾参与本书各版编写的教授们表示感谢,他们是徐缤昌、陈新海、周凤歧、林其墩、阙志宏、胡十跃,程鹏、林代业、田林、孟宪等教授。我们还要特别感谢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嘉先生和冯纯伯先生,他们百忙中对本书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此外我们还要感谢吴宏鑫、戴冠中、郑应平、张明廉、张洪铖、王执铨、胡维礼、史维、胡裕德、姚琼荟、何亚群、迟器、吴晓蓓等教授对本书的关心和帮助。对于本版中存在的错误和不妥之处,继续愿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胡寿松2000年6月·i
目录前言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1白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1-2自动控制系统示例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3111-4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13习题16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0第二章.20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2-2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29412-3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2.4数学模型的实验测定法·.64习题69-77第三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773-1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8032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83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3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10234109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5118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3-6133习题137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137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4-1140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4-21544-3广义根轨迹163系统性能的分析4-4166习题+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