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流系统与系统工程(4学时)1.1物流的基本概念1.2系统与系统工程1.3物流系统的特点及目标1.4物流系统的构成1.5案例分析:“李宁”的物流体系教学目标了解系统工程和物流系统工程的概念和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物流的功能、系统工程的步骤和物流系统的组成因素。深化和拓宽将六个学生分为一组,针对于物流的功能、系统工程的步骤和物流系统的组成因素这三个重点布置学生在课后进行讨论并制作ppt,然后在课上任意或指定小组成员做演讲。教学手段以PowerPoint电子教案为主,结合板书,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一节物流的基本概念重点:物流的功能
第一章 物流系统与系统工程(4 学时) 1.1 物流的基本概念 1.2 系统与系统工程 1.3 物流系统的特点及目标 1.4 物流系统的构成 1.5 案例分析:“李宁”的物流体系 教学目标 了解系统工程和物流系统工程的概念和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物流的功能、系统工程的步骤和物流系统的组成因素。 深化和拓宽 将六个学生分为一组,针对于物流的功能、系统工程的步骤和物流系统的组 成因素这三个重点布置学生在课后进行讨论并制作 ppt,然后在课上任意或指定 小组成员做演讲。 教学手段 以 PowerPoint 电子教案为主,结合板书,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一节 物流的基本概念 重点:物流的功能
1.1.1物流的含义主要是物流的概念。注意“物”和“流”所代表的意思。物流:物质资料及相关的信息的流动;“物”:所有的物质资料。包括各种自然资源、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生活资料;“流”:物质资料的流动。即实际物质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空间位移,是创造物资的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活动。另外,由于物流过程伴随着信息和资金的流动。所以我们还要了解商品最基本的四种价值形式(1)形式价值(formutility)。这是由于商品的形式改变而产生的价值,它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时间价值(timeutility)。这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价值,通常由存储过程产生;(3)场所性价值(placeutility)。因地域的改变、场所的变化而产生的价值,一般由运输过程产生;(4)所有权价值(possessionutility)。因为商品的所有权改变而产生的价值,由销售过程产生。1.1.2物流的功能主要分析物流的功能所包含的内容。(1)运输: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某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运输是物流的中心活动,将物资进行空间转移。(2)储存:包含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现象。在物流系统当中,储存通常包括堆存、管理、保养等。(3)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种形式。(4)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
1.1.1 物流的含义 主要是物流的概念。注意“物”和“流”所代表的意思。 物流:物质资料及相关的信息的流动; “物”: 所有的物质资料。包括各种自然资源、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生活 资料; “流”: 物质资料的流动。即实际物质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空间位移,是创 造物资的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活动。 另外,由于物流过程伴随着信息和资金的流动。所以我们还要了解商品最基 本的四种价值形式: (1)形式价值(form utility)。这是由于商品的形式改变而产生的价值, 它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2)时间价值(time utility)。这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价值,通常 由存储过程产生; (3)场所性价值(place utility)。因地域的改变、场所的变化而产生的 价值,一般由运输过程产生; (4)所有权价值(possession utility)。因为商品的所有权改变而产生的 价值,由销售过程产生。 1.1.2 物流的功能 主要分析物流的功能所包含的内容。 (1)运输: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某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运输是物流的中心活动,将物资进行空间转移。 (2)储存:包含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是一切社会形态 都存在的经济现象。 在物流系统当中,储存通常包括堆存、管理、保养等。 (3)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 合、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种形式。 (4)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
技术方法所选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包装的目的主要包括:便于运输和保管,满足顾客对各种外观的要求,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消费。(5)装卸搬运: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改变“物”的存放、支撑状态的活动。装卸搬运是随输送和保管而产生的必要的物流活动,它是对运输、保管、包装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的中间环节,包括车、船等的装卸、堆垛、入库、出库以及连接各项动作的短程搬运。(6)流通加工:是商品在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通的过程中,为了增加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需求、促进销售而进行的简单的组装、剪切、套裁、贴标签、刷标志、分类、检量、弯管、打孔等加工作业。(7)物流信息管理:是指在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职能对物流信息进行搜集、检索、研究、报道、交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基本要素以达到物流管理总体目标的活动。除了以上7大功能之外,在物流工程中,回收物流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回收物流(returnedlogistics)也叫逆向物流,是针对在生产、供应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边角余料、废料、残损品的处理等发生的物流活动。关于回收物品重新利用方式的划分,目前普遍认可的是以下四种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4R”。直接再利用(Direct-Reuse)、修理(Repair)、再生(Recycling)、再制造(Remanufacturing)。1.1.3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拉动下,我国物流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物流在宏观层面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作用:(2)对国民经济各行业资源配置的促进作用:
技术方法所选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包装的目的主要包括:便于运输和保管,满足顾客对各种外观的要求,保护 产品,方便储运,促进消费。 (5)装卸搬运: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 改变“物”的存放、支撑状态的活动。 装卸搬运是随输送和保管而产生的必要的物流活动,它是对运输、保管、包 装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的中间环节,包括车、船等的装卸、堆垛、入库、出库以 及连接各项动作的短程搬运。 (6)流通加工:是商品在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通的过程中,为了增加附加 价值、满足客户需求、促进销售而进行的简单的组装、剪切、套裁、贴标签、刷 标志、分类、检量、弯管、打孔等加工作业。 (7)物流信息管理:是指在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职 能对物流信息进行搜集、检索、研究、报道、交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有效地 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基本要素以达到物流管理总体目标的活动。 除了以上 7 大功能之外,在物流工程中,回收物流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回收物流(returned logistics)也叫逆向物流,是针对在生产、供应和销 售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边角余料、废料、残损品的处理等发生的物流活动。 关于回收物品重新利用方式的划分,目前普遍认可的是以下四种方式,也就 是通常所说的“4R”。直接再利用(Direct-Reuse)、修理(Repair)、再生 (Recycling)、再制造(Remanufacturing)。 1.1.3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 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拉动下,我国物流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其作用主要表现 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物流在宏观层面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作用; (2)对国民经济各行业资源配置的促进作用;
(3)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4)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5)对物流业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物流在微观层面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降低企业物流成本;(2)实现企业竞争战略:(3)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增加消费者剩余(消费者的净收益)。1.1.4物流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分析物流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物流增加了产品的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物流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明显而重要的,它体现了重要的利润价值。(1)物流是销售活动的来源和基础,是成功销售的关键;(2)物流使商品送到顾客手中:(3)有效的物流管理能为企业创造财富;(4)物流是销售活动的来源和基础,是成功销售的关键。1.1.5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主要比较国外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1)国外的发展现状。按照时间顺序来划分,国外物流的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第二阶段:20世纪60至70年代。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1)美国是物流发展最早也是目前最发达、最先进的国家。分别从1901年、1922年、“二战”时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论述美国物流业的发展。2)日本的物流概念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才从美国引入,但发展迅速,并
(3)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 (4)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5)对物流业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 物流在微观层面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2)实现企业竞争战略; (3)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增加消费者剩余(消费者的净收益)。 1.1.4 物流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分析物流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物流增加了产品的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物流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是明显而 重要的,它体现了重要的利润价值。 (1)物流是销售活动的来源和基础,是成功销售的关键; (2)物流使商品送到顾客手中; (3)有效的物流管理能为企业创造财富; (4)物流是销售活动的来源和基础,是成功销售的关键。 1.1.5 国内外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 主要比较国外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 (1) 国外的发展现状。 按照时间顺序来划分,国外物流的发展大体经历了 4 个阶段。 第一阶段:20 世纪初至 50 年代。 第二阶段: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 第三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 第四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1)美国是物流发展最早也是目前最发达、最先进的国家。 分别从 1901 年、1922 年、“二战”时期、20 世纪五、六十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中期、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论述美国物流业的发展。 2)日本的物流概念虽然在 20 世纪 50 年代才从美国引入,但发展迅速,并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日本已经成为现代物流的先进国家。分别从引入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1983年后论述日本物流业的发展。3)欧洲物流发展的鲜明特点是服务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不同的物流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单个工厂物流阶段、70年代多个工厂或集团的综合物流阶段、80年代的供应链物流阶段、90年代的全球物流阶段,以及21世纪初的电子物流和协作式物流的发展阶段。(2)国内物流的发展现状。分别从国内物流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和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作了论述:国内物流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1)计划经济时代的物流阶段(建国初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物流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业现状具有以下儿方面的特征:1)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2)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3)信息化程度低,但信息化进程在加快。④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初国务院制定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不仅是促进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也是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扩大消费和吸收就业的需要,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规划中将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用4句话归纳: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3)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4)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日本已经成为现代物流的先进国家。 分别从引入初期的 20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初、1983 年后论述日本物流业的发展。 3)欧洲物流发展的鲜明特点是服务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不同的物流 发展阶段:20 世纪 50~60 年代的单个工厂物流阶段、70 年代多个工厂或集团的 综合物流阶段、80 年代的供应链物流阶段、90 年代的全球物流阶段,以及 21 世纪初的电子物流和协作式物流的发展阶段。 (2) 国内物流的发展现状。 分别从国内物流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和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作了论述: 国内物流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 1)计划经济时代的物流阶段(建国初至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之初); 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物流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物流发展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 今)。 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业现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大提高,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 2)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物流质量主要由物流时间、物 流费用和物流效率来衡量; 3)信息化程度低,但信息化进程在加快。; ④ 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09 年初国务院制定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不仅是促进物流业自身 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也是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 扩大消费和吸收就业的需要,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 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中将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用 4 句话归纳: 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 2)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3)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 4)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