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大小 单细胞,无鞭毛。细胞形态多样,常见球、卵、圆桶形 大小在1-5umX5-30um之间 细胞结构 Ⅰ、细胞壁:厚0.1-0.3um,三层,由酵母纤维素组成(甘露聚糖、葡聚糖、蛋白、类脂)。 用蜗牛酶( helicase)破坏壁来制备原生质体。 2、细胞膜:与原核基本相同,但含甾醇(麦角固醇)。由于有细胞器分化,功能不及细 菌多,主要是调节渗透压、吸收营养、分泌代谢物等 3、细胞质及内含物 4、细胞核:真核:双层单位膜,大量核孔,可见染色体,一个或几个核仁,核膜外有中 心体。 5、线粒体:含有一环状DNA。呼吸酶系载体,“动力工厂”。有氧时需要,厌氧或过 量葡萄糖存在时,被阻遏。 环状“2um质粒”:外源DNA载体。 6、核糖体:细胞质中80S,线粒体70S。 三、菌落特征 与细菌相似,但大且厚 四、繁殖方式与生活史 (一)繁殖方式 1、无性繁殖 (1)芽殖 budd ing:最普遍方式(过程) (2)裂殖 fission:少数(裂殖酵母) (3)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 2、有性繁殖 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过程:质配-核配-减数分裂 3、形成孢子条件 营养充足强壮幼龄细胞 适当温、湿度(25-30,80%) 空气要流通
一、形态大小 单细胞,无鞭毛。细胞形态多样,常见球、卵、圆桶形。 大小在 1-5um X 5-30um 之间。 二、细胞结构 1、细胞壁:厚 0.1-0.3um,三层,由酵母纤维素组成(甘露聚糖、葡聚糖、蛋白、类脂)。 用蜗牛酶(heliase)破坏壁来制备原生质体。 2、细胞膜:与原核基本相同,但含甾醇(麦角固醇)。由于有细胞器分化,功能不及细 菌多,主要是调节渗透压、吸收营养、分泌代谢物等 3、细胞质及内含物 4、细胞核:真核:双层单位膜,大量核孔,可见染色体,一个或几个核仁,核膜外有中 心体。 5、线粒体:含有一环状 DNA。呼吸酶系载体, “动力工厂 ”。有氧时需要,厌氧或过 量葡萄糖存在时,被阻遏。 环状 “2um 质粒 ”:外源 DNA 载体。 6、核糖体:细胞质中 80S,线粒体 70S。 三、菌落特征 与细菌相似,但大且厚。 四、繁殖方式与生活史 (一)繁殖方式 1、无性繁殖 (1)芽殖 budding:最普遍方式(过程) (2)裂殖 fission:少数(裂殖酵母) (3)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 2、有性繁殖 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过程:质配--核配--减数分裂 3、形成孢子条件 营养充足强壮幼龄细胞 适当温、湿度(25-30,80%) 空气要流通
适当的生孢子培养基 (二)生活史 life history (life cycle) 某种生物在整个发育阶段,有一个或几个同形或不同形的个体前后相继形成一个有规律 的循环。 四种基本类型 1、无生殖,仅有营养繁殖。(细菌) 2、仅有一个单倍体生活,双倍体短。 3、仅有一个双倍体生活,单倍体短。 4、有世代交替现象,单倍体有性,双倍体无性。 酵母菌有三种类型 单倍体型:八孢裂殖酵母 双倍体型:路德类酵母 世代交替型:酿酒酵母 五、常见常用酵母菌 酵母图示 5节:霉菌 molds 非分类名词,丝状真菌统称。通常指菌丝体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形态和构造 营养体由菌丝( hyphae)构成,直径3-10um,菌丝再形成菌丝体( mycelium) 菌丝:无隔,多核单细胞,低等真菌 有隔,多细胞,高等真菌 菌丝体:营养菌丝,伸入培养基吸收营养 气生菌丝,向空中生成,形成繁殖器官。(特化形式) 细胞壁厚100-250nm,多含几丁质。 不同类型真菌壁成分比较 繁殖与生活史 繁殖 1、无性孢子:主要方式,特点是分散,数量大。 孢囊孢子:内生孢子,毛、根、犁头霉
适当的生孢子培养基 (二)生活史 life history(life cycle) 某种生物在整个发育阶段,有一个或几个同形或不同形的个体前后相继形成一个有规律 的循环。 四种基本类型: 1、无生殖,仅有营养繁殖。(细菌) 2、仅有一个单倍体生活,双倍体短。 3、仅有一个双倍体生活,单倍体短。 4、有世代交替现象,单倍体有性,双倍体无性。 酵母菌有三种类型: 单倍体型:八孢裂殖酵母 双倍体型:路德类酵母 世代交替型:酿酒酵母 五、常见常用酵母菌 酵母图示 5 节:霉菌 molds 非分类名词,丝状真菌统称。通常指菌丝体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一、形态和构造 营养体由菌丝(hyphae)构成,直径 3-10um,菌丝再形成菌丝体(mycelium) 菌丝:无隔,多核单细胞,低等真菌 有隔,多细胞,高等真菌 菌丝体:营养菌丝,伸入培养基吸收营养 气生菌丝,向空中生成,形成繁殖器官。(特化形式) 细胞壁厚 100-250nm,多含几丁质。 不同类型真菌壁成分比较 二、繁殖与生活史 (一)繁殖 1、无性孢子:主要方式,特点是分散,数量大。 孢囊孢子:内生孢子,毛、根、犁头霉
分生孢子:外生孢子,最普遍 节孢子:粉孢子,菌丝断裂形成 厚垣孢子:真菌休眠体 2、有性孢子 卵孢子:配子囊(雄器、藏卵器) 接合孢子:同宗、异宗配合 子囊孢子:形态多样。子实体、子囊果 担孢子:担子菌特征 (二)生活史 霉菌指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一定的生长和发育,最后又形成同一种孢子为止。 、菌落 疏松,绒毛状、絮状、蛛网状。 四大类微生物比较 四、分类 过去依据菌丝体及有性繁殖特征分为三纲一类,藻状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 菌类 Ainsworth分类系统 五、常见常用霉菌 中国食用和药用大型真菌 (一)食用真菌 1、种类资源:担子菌675种,子囊菌45种。通常栽培的仅10多种 2、营养:蛋白含量高,AA多达18种左右,特别是人体必需AA。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糖类和矿物质。Lys含量一般较高 3、栽培:发展栽培同时,重视采用菌丝体的深层培养,特别是风味特殊而鲜美的种类 菌丝体培养物可新鲜食用,或冷冻干燥成粉,制成食品 目前栽培广而产而产量大的品种:双孢菇、大肥菇、香菇、草菇、金针菇、侧耳(平菇)、 凤尾侧耳、滑菇、银耳、木耳、猴头菌、长裙竹荪等。 培养料来源多且广,棉子壳、锯末、秸杆、蔗渣、酒糟等。 4、应用:食用子实体、菌丝体深层培养。作调味品、香味、饮料等
分生孢子:外生孢子,最普遍 节孢子:粉孢子,菌丝断裂形成 厚垣孢子:真菌休眠体 2、有性孢子 卵孢子:配子囊(雄器、藏卵器) 接合孢子:同宗、异宗配合 子囊孢子:形态多样。子实体、子囊果 担孢子:担子菌特征 (二)生活史 霉菌指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一定的生长和发育,最后又形成同一种孢子为止。 三、菌落 疏松,绒毛状、絮状、蛛网状。 四大类微生物比较: 四、分类 过去依据菌丝体及有性繁殖特征分为三纲一类,藻状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 菌类。 Ainsworth 分类系统: 五、常见常用霉菌 中国食用和药用大型真菌 (一)食用真菌 1、种类资源:担子菌 675 种,子囊菌 45 种。通常栽培的仅 10 多种。 2、营养:蛋白含量高,AA 多达 18 种左右,特别是人体必需 AA。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糖类和矿物质。Lys 含量一般较高。 3、栽培:发展栽培同时,重视采用菌丝体的深层培养,特别是风味特殊而鲜美的种类。 菌丝体培养物可新鲜食用,或冷冻干燥成粉,制成食品。 目前栽培广而产而产量大的品种:双孢菇、大肥菇、香菇、草菇、金针菇、侧耳(平菇)、 凤尾侧耳、滑菇、银耳、木耳、猴头菌、长裙竹荪等。 培养料来源多且广,棉子壳、锯末、秸杆、蔗渣、酒糟等。 4、应用:食用子实体、菌丝体深层培养。作调味品、香味、饮料等
(二)药用真菌 1、资源:担子菌345种,子囊菌28种,其它11种 2、应用:有20多个方面,主要抗癌、抑菌。目前认为抗癌物质主要是多糖,如香菇多 糖、银耳酸性异多糖、芸芝多糖(PSK)、茯苓多糖、猪苓多糖、灵芝多糖等。 细胞型生物小结 真菌、细菌、放线菌比较: 真核、原核区别: 6节:病毒 virus 非细胞型生物,有区别于细胞型特征: 1、形体十分微小,滤过,电镜可见 2、无细胞结构,分子生物,由核酸和蛋白组成,且一种病毒仅含一种类型核酸 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宿主专一性,无独立代谢酶系,依赖宿主自身复制 4、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概念:病毒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活细胞外具一般化学大分 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根据宿主不同,可把病毒分为几类,如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细菌病毒等。 病毒的核酸与细胞型也不同。 、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1、大小:nm,多在100nm左右。图片 2、病毒粒子vion(病毒颗粒) 成分:核酸-核心core核衣壳 蛋白-衣壳 capsid nucleocapsid 衣壳粒 capsomere 包膜(类脂或脂蛋白) envelope 病毒粒子对称体制:螺旋对称(TMV) 廿面体对称(腺病毒) 功能:核酸:遗传物质基础 蛋白:构成外壳,保护病毒免受核酸酶及其它因子破坏;决定感染特异性;决定抗原性。 3、噬菌体 phage:多为蝌蚪状,结构模式图。头部为廿面体对称,尾部为螺旋对称
(二)药用真菌 1、资源:担子菌 345 种,子囊菌 28 种,其它 11 种。 2、应用:有 20 多个方面,主要抗癌、抑菌。目前认为抗癌物质主要是多糖,如香菇多 糖、银耳酸性异多糖、芸芝多糖(PSK)、茯苓多糖、猪苓多糖、灵芝多糖等。 细胞型生物小结 真菌、细菌、放线菌比较: 真核、原核区别: 6 节:病毒 virus 非细胞型生物,有区别于细胞型特征: 1、形体十分微小,滤过,电镜可见; 2、无细胞结构,分子生物,由核酸和蛋白组成,且一种病毒仅含一种类型核酸; 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宿主专一性,无独立代谢酶系,依赖宿主自身复制; 4、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概念:病毒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活细胞外具一般化学大分 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根据宿主不同,可把病毒分为几类,如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细菌病毒等。 病毒的核酸与细胞型也不同。 一、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1、大小:nm, 多在 100nm 左右。图片 2、病毒粒子 virion (病毒颗粒) 成分:核酸--核心 core 核衣壳 蛋白--衣壳 capsid nucleocapsid 衣壳粒 capsomere 包膜(类脂或脂蛋白)envelope 病毒粒子对称体制:螺旋对称(TMV) 廿面体对称(腺病毒) 功能:核酸:遗传物质基础 蛋白:构成外壳,保护病毒免受核酸酶及其它因子破坏;决定感染特异性;决定抗原性。 3、噬菌体 phage:多为蝌蚪状,结构模式图。头部为廿面体对称,尾部为螺旋对称
4、群体形态:病毒包涵体、噬菌斑 、繁殖(烈性噬菌体为例) 1、吸附:分两阶段。感染复数mo.i 2、侵入:头部DNA通过尾管注入至细胞中,外壳留在胞外。自外裂解 3、增殖: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双链DNA噬菌体三阶段转录 遗传信息转移: 4、成熟(装配):潜伏期 5、裂解(释放):裂解期 上述烈性噬菌体的生长方式,称为一步生长。 步生长曲线 裂解量:每个被感染的细菌释放新的噬菌体的平均数。 三、噬菌体与宿主关系 1、烈性噬菌体:凡能引起宿主细胞迅速裂解的噬菌体。敏感细菌。 2、温和性噬菌体:噬菌体侵染宿主后,并不増殖,裂解,而与宿主DNA结合,随宿主 DNA复制而复制,此时细胞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 体。含有温和性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 lysogenic bacteria 温和性噬菌体存在状态 1)游离具感染性的 virion; 2)前噬菌体( prophage):附着或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一道复制 3)营养期噬菌体:指导合成。 溶源性细菌特性 1)遗传性 2)自发裂解 3)诱发裂解:双氧水、UV、、等。 4)免疫性 5)复愈(消失溶源性) 6)溶源转变 溶源性菌株命名 、噬菌体分离检查与防治
4、群体形态:病毒包涵体、噬菌斑 二、繁殖(烈性噬菌体为例) 1、吸附:分两阶段。感染复数 m.o.i 2、侵入:头部 DNA 通过尾管注入至细胞中,外壳留在胞外。自外裂解 3、增殖:包括 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双链 DNA 噬菌体三阶段转录: 遗传信息转移: 4、成熟(装配):潜伏期 5、裂解(释放):裂解期 上述烈性噬菌体的生长方式,称为一步生长。 一步生长曲线: 裂解量:每个被感染的细菌释放新的噬菌体的平均数。 三、噬菌体与宿主关系 1、烈性噬菌体:凡能引起宿主细胞迅速裂解的噬菌体。敏感细菌。 2、温和性噬菌体:噬菌体侵染宿主后,并不增殖,裂解,而与宿主 DNA 结合,随宿主 DNA 复制而复制,此时细胞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 体。含有温和性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 lysogenic bacteria 温和性噬菌体存在状态 1)游离具感染性的 virion; 2)前噬菌体(prophage):附着或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一道复制; 3)营养期噬菌体:指导合成。 3、溶源性细菌特性 1)遗传性 2)自发裂解 3)诱发裂解:双氧水、UV、X、等。 4)免疫性 5)复愈(消失溶源性) 6)溶源转变 溶源性菌株命名 四、噬菌体分离检查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