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了 声概 解噪声污染的现状及发展 在阅读 第五章 噪 趋势 掌握噪声的特征、来 理论教 课程内 源、危害:掌握噪声控制的 容的基 声学环境 来源、危 害及控制 原则: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明 例分析 础上完 声控制的途径、措施、判期 成课外 曝声治理的效果】 作业 环境多样 性原理 人与环境 通过讲授环境学四个基本 第六章 和送度理 原理的内通,学会运用环境 理论教 阅读课 环境学原 学的基本原理来辨析环境 4 学 案 程内容 则原理 句题产生的原因 分析 查阅相 1、3 理 关文 五伴协 同原理 可持发 展的由 通过讲授可持续发展观的 由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来、可持 阅读课 第七章 内涵和基本原则,学生能句 续发展的 了解可持续发展观的定义、 4 理论教 程内容 可持续发 基本理 3 展 念、科学 内容和主题,建立正确的环 学 查阅相 发展观 境观和发展观。 关文献 合 计 32
22 第五章 声学环境 噪声概 述、噪声 来源、危 害及控制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够了 解噪声污染的现状及发展 趋势;掌握噪声的特征、来 源、危害;掌握噪声控制的 原则;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噪 声控制的途径、措施、判断 噪声治理的效果。 4 理论教 学、案 例分析 在阅读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课外 作业 2 第六章 环境学原 理 环境多样 性原理、 人与环境 和谐原理 、规律规 则原理 、五律协 同原理 通过讲授环境学四个基本 原理的内涵,学会运用环境 学的基本原理来辨析环境 问题产生的原因。 4 理论教 学、案 例分析 阅读课 程内容、 查阅相 关文献 1、3 第七章 可持续发 展 可持续发 展的由 来、可持 续发展的 基本理 念、科学 发展观 通过讲授可持续发展观的 由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内涵和基本原则,学生能够 了解可持续发展观的定义、 内容和主题,建立正确的环 境观和发展观。 4 理论教 学 阅读课 程内容、 查阅相 关文献 3 合 计 32 --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Mechanics) 基本信息 课程 课程 编号 B2410099 属性 必修■选修口 学分 总学时 48 理论 48 上机 0学时 验 0 学时 学时 课程 公共基础口 综合素质口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口专业基础■ 类别 专业主干口 专业方向特色口 专业任选口 顶峰课程口 先修 课理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开课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适用 业 环境工程 课果程份 王兴安 撰写人 王兴安 审核人 魏俊峰 人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为必修 课程,其主要作用是让学生了解环境工程实践中的力学问题,并掌握其基本解决 方法。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处理简单工程实际力学问题,如刚体受力分析 结构件的受力变形、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问题。另外,该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 负着承前启后的任务为后续课程提供必需的力学知识和基本理论。同时学习《工 程力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生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应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掌握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理论以及处理工程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具备解决简单工程实际力学问题 的能力:能对静力学问题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能正确应用公式对受力简单的构 件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 This course is a theoretical technical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It is a compulsory course.Its main function is to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chanical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ster the basic solutions.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students can deal with simple practical engineering mechanics problems,such as force analysis of rigid body,force deformation,strength,stiffness and stability of structural parts.In addition,this course bea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nnecting the past with the future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mechanics knowledge and basic theory for the follow-up courses.Moreover,learning Engineering Mechanics C can effectively train students'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students'comprehensive quality.After completing this course
23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Mechanics) 一、基本信息 课程 编号 B2410099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3 总学时 48 理论 学时 48 上机 学时 0 实验 学时 0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 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 专业方向/特色□ 专业任选□ 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开课 单位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适用 专业 环境工程 课程负 责人 王兴安 撰写人 王兴安 审核人 魏俊峰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为必修 课程,其主要作用是让学生了解环境工程实践中的力学问题,并掌握其基本解决 方法。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处理简单工程实际力学问题,如刚体受力分析、 结构件的受力变形、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问题。另外,该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 负着承前启后的任务为后续课程提供必需的力学知识和基本理论。同时学习《工 程力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生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应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掌握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理论以及处理工程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具备解决简单工程实际力学问题 的能力;能对静力学问题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能正确应用公式对受力简单的构 件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 This course is a theoretical technical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t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ts main function is to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chanical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ster the basic solution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deal with simple practical engineering mechanics problems, such as force analysis of rigid body, force deformation, strength, stiffness and stability of structural parts. In addition, this course bea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nnecting the past with the future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mechanics knowledge and basic theory for the follow-up courses. Moreover, learning Engineering Mechanics C can effectively train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fter complet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and laws of mechanics.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theory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and the basic methods to deal with engineering mechanics problems.Have the ability to solve simple engineering practical mechanics problems.It can make mechanical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statics problems.Can correctly apply the formula to calculate the strength.stiffness and stability of simple components.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的机械运动(包括平衡) 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对工程设计中有关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具 有明确的基本概今,堂握必要的基出理论同时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果程目标2(能力目标):具有一定的力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计算能力:能够解决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具备分析和解决更复杂的 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具备从工程实际中提出、研究和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了解力学及专业的前沿发展,强化创新性思想意 识,提高工程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基于工程力学的知识,能够应用工程力学的 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力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升工程实践素质。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樟 课程目 毕业要求 标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123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化学、物理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环境工 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本专业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将基础科学原理 、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用于环境因子指标监测 分析和表征,并能通过资料分析、标准对比等研究环境问题,得出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复杂的环境问题开展工艺流程设计和计算,提 出问题解决方案,在设计环保设备、工艺系统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将所学基础科学原理及环境工程知识应用于复杂环境问题研究, 通过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数据分析、信总综合等研究过程,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 料力学)第3版 范钦珊 机械工业出板社 2017.6 参考书目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 顾晓勤 料力学)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4
24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and laws of mechanics.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theory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and the basic methods to deal with engineering mechanics problems. Have the ability to solve simple engineering practical mechanics problems. It can make mechanical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statics problems. Can correctly apply the formula to calculate the strength, stiffness and stability of simple components.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的机械运动(包括平衡) 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对工程设计中有关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具 有明确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同时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课程目标 2(能力目标):具有一定的力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计算能力;能够解决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具备分析和解决更复杂的 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具备从工程实际中提出、研究和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 3(素质目标):了解力学及专业的前沿发展,强化创新性思想意 识,提高工程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基于工程力学的知识,能够应用工程力学的 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力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升工程实践素质。 (2)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 课程目 标 1 2 3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化学、物理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环境工 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本专业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 √ √ 2、问题分析:能够将基础科学原理、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用于环境因子指标监测、 分析和表征,并能通过资料分析、标准对比等研究环境问题,得出有效结论。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复杂的环境问题开展工艺流程设计和计算,提 出问题解决方案,在设计环保设备、工艺系统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 4、研究:能够将所学基础科学原理及环境工程知识应用于复杂环境问题研究, 通过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数据分析、信息综合等研究过程,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 √ 3.课程资源 (1)推荐参考教材及参考书目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参考教材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 料力学)第 3 版 范钦珊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6 参考书目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 料力学)第 2 版 顾晓勤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4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程力学(静力学与材 王永康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1 料力学)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 料力学) 单辉祖,谢传锋 高等教有出版社 2009.4 (2)课程网站 工程力学_华中科技大学_中国大学MOOC(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UST-1001515002 工程力学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ZJU-1206446837 工程力学重庆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QU-1003250004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查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 作业 每次作业单独评分。主要考核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学 (权重12) 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间接了解。每次作业按百分制评分, 平时成绩 总评后折算为10分 (20%) 对学生的出勤及课堂表现评价,如不迟到、不早退、不 出勒及课堂表现 旷课、参与课堂讨论、课堂发言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评 (权重12) 分。每次出勤及课堂表现按百分制评分,总评后折算为 10分 期末考试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综合 开卷考试 分析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60%,能力题约占40%。 (80%) 期末考试按百分制评分,总评后折算为80分。 25
25 类别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 料力学) 王永康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1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 料力学) 单辉祖,谢传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4 (2)课程网站 工程力学_华中科技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UST-1001515002 工程力学_浙江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ZJU-1206446837 工程力学_重庆大学_中国大学 MOOC(慕课)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QU-1003250004 4.考核及成绩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考查 评价标准 成绩构成 评价方式 评价依据 平时成绩 (20%) 作业 (权重 1/2) 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节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 每次作业单独评分。主要考核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学 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间接了解。每次作业按百分制评分, 总评后折算为 10 分。 出勤及课堂表现 (权重 1/2) 对学生的出勤及课堂表现评价,如不迟到、不早退、不 旷课、参与课堂讨论、课堂发言的踊跃程度及正确率评 分。每次出勤及课堂表现按百分制评分,总评后折算为 10 分。 期末考试 (80%) 开卷考试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综合 分析题等。其中,基础知识题约占 60%,能力题约占 40%。 期末考试按百分制评分,总评后折算为 80 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总 教学方法和手对应的 课理 时 课内 课后 目标 0理解本课程研究内容、对象及课程的 2)理解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影 响环境工程的主要力学因素 阅读并 理论 0章 绪论 (3)了解环境工程中力学问题的解决方 2 教学 法 (4)了解力学发展趋势及其在环境工程 中的作用。 ()了解静力学的任务: (2)了解力、刚体和平衡的概念: 第 静力学基 阅读判 1 握常见典型约束的性质及约束反 理论 查阅相 1、2 教学 ⑤)学会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受力图的 关文献 ()掌握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2)了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3)理解力矩和力偶的基本概念及其性 在阅读 质: 第 力系的简 (④)掌握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的计算 (⑤)了解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4 理论 1 (6)理解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原理: 教学 础上完 成课外 ()掌捏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的方 作业 法 (8)了解计算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和主 静力学 )掌据求解单个物体的平衡问题 衡问题 (2)了解求解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查阅相 1、2 关文制 第 材料力学 ()了解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定: 理论 阅读并 的基本 (②)了解杆件变形几种基本形式 4 查阅相 (3)理解内力 教学 (④)掌握材料的四种基本变形的特点。 关文献 在阅读 ()熟练运用截面法分析杆件轴力,正确 绘制轴力图: 课程内 轴向拉伸 与压缩 (2)掌握拉压杆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理论 容的基 6 1、2、3 章 教学 (仔)掌握材料低碳钢拉伸和压缩时过程 成课外 及力学性能: 作业 ()熟练运用截面法分析杆件扭矩,正确 理论 间读并 6 圆轴扭转 教学 查阅相 1、2 绘制扭矩图:
26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章 节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 时 教学方法和手 段 对应的 课程 课内 课后 目标 第 0 章 绪论 (1) 理解本课程研究内容、对象及课程的 性质。 (2) 理解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影 响环境工程的主要力学因素。 (3) 了解环境工程中力学问题的解决方 法。 (4) 了解力学发展趋势及其在环境工程 中的作用。 2 理论 教学 阅读并 查阅相 关文献 1 第 1 章 静力学基 础 (1) 了解静力学的任务; (2) 了解力、刚体和平衡的概念; (3) 了解静力学基本公理; (4) 掌握常见典型约束的性质及约束反 力的确定; (5) 学会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受力图的 画法。 4 理论 教学 阅读并 查阅相 关文献 1、2 第 2 章 力系的简 化 (1) 掌握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2) 了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3) 理解力矩和力偶的基本概念及其性 质; (4) 掌握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的计算; (5) 了解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6) 理解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原理; (7) 掌握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的方 法; (8) 了解计算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和主 矩。 4 理论 教学 在阅读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课外 作业 1 第 3 章 静力学平 衡问题 (1) 掌握求解单个物体的平衡问题; (2) 了解求解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4 理论 教学 阅读并 查阅相 关文献 1、2 第 4 章 材料力学 的基本概 念 (1) 了解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定; (2) 了解杆件变形几种基本形式; (3) 理解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等概念; (4) 掌握材料的四种基本变形的特点。 4 理论 教学 阅读并 查阅相 关文献 1 第 5 章 轴向拉伸 与压缩 (1) 熟练运用截面法分析杆件轴力,正确 绘制轴力图; (2) 掌握拉压杆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3) 掌握材料低碳钢拉伸和压缩时过程 及力学性能; 6 理论 教学 在阅读 课程内 容的基 础上完 成课外 作业 1、2、3 第 6 圆轴扭转 (1) 熟练运用截面法分析杆件扭矩,正确 绘制扭矩图; 4 理论 教学 阅读并 查阅相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