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支撑课程目标1.2)一、知识要点1.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采取的重大方略、重大工作、重大举措:2.讲清楚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3.讲清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经验和启示,宣讲这一系列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二、学习目标1.了解十八大以来所取得历史性成就,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2.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成就和变革中的作用:3.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与青年的使命;三、授课建议1.课时:2学时2.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作业3.课堂组织:预习、师生互动、课后反馈第二讲、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支撑课程目标2.3)一、知识要点课程应知1.能够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应会具体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能够坚决做到“两内容要求个维护”,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能够清晰认识到中华民族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在这个伟大的新发展阶段,需要继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二、学习目标1.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2.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和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大关系:3.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国家观,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与青年的使命;三、授课建议1.课时:2学时2.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作业3.课堂组织:预习、师生互动、课后反馈第三讲、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支撑课程目标2)一、知识要点1.讲清楚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共同富裕概念和论述的提出,共同富裕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2.讲清楚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新论述。新时代对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讲清楚为中央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制定的政策和举措,这些政策和举措的实施情况以及实施效果:18
18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第一讲、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支撑课程目标 1.2) 一、知识要点 1. 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采取的重大方略、重大工作、重大举措; 2. 讲清楚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 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科学指引; 3. 讲清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经验和启示, 宣讲这一系列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 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十八大以来所取得历史性成就,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2.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成就和变革中的作用; 3.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与青年的使命; 三、授课建议 1.课时:2 学时 2.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作业 3.课堂组织:预习、师生互动、课后反馈 第二讲、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支撑课程目标 2.3) 一、知识要点 1. 能够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 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能够坚决做到“两 个维护”,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能够清晰认识到中华民族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在 这个伟大的新发展阶段,需要继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 二、学习目标 1.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2.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和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大关系; 3.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国家观,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 历史阶段与青年的使命; 三、授课建议 1.课时:2 学时 2.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作业 3.课堂组织:预习、师生互动、课后反馈 第三讲、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支撑课程目标 2) 一、知识要点 1. 讲清楚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共同富裕概念和论述的提出,共同富裕概念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 2. 讲清楚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最新论述。新时代对推进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 讲清楚为中央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制定的政策和举措,这些政策和举 措的实施情况以及实施效果;
4.讲清楚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意义,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属性的本质要求,也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举措。二、 学习目标1.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党为实现共同富裕制定的政策2.深刻认识共同富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系:3.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与青年的使命;三、授课建议1.课时:2学时2.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作业3.课堂组织:预习、师生互动、课后反馈第四讲、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撑课程目标2)一、知识要点1、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内涵2、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性与重大意义3、二十大报告中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二、学习目标1.理解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内涵;2.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性与重大意义、高质量发展的举措:3.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与青年的使命;三、授课建议1.课时:2学时2.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作业3.课堂组织:预习、师生互动、课后反馈第五讲、书写一国两制新篇章(支撑课程目标2.3)一、知识要点1.讲清楚“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的举世公认的成功和非凡成就。香港战胜各种风雨,稳步前行;香港同胞实现当家做主,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真正的民主由此开启:2.讲清楚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的实践规律;3.讲清楚在“一国两制”的保障下香港由治及兴的光明前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力提升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香港一定能够续写“一国两制”实践新篇章,创造繁荣发展新传奇。二、学习目标1.全面正确理解“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等概念:2.深刻认识“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的实践规律3.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与青年的使命;三、授课建议1.课时:2学时2.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作业19
19 4. 讲清楚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意义,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 会主义属性的本质要求,也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举措。 二、学习目标 1.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和共同富裕的关系;党为实现共同富裕制定的政策; 2.深刻认识共同富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系; 3.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与青年的使命; 三、授课建议 1.课时:2 学时 2.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作业 3.课堂组织:预习、师生互动、课后反馈 第四讲、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支撑课程目标 2) 一、知识要点 1、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2、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性与重大意义 3、二十大报告中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二、学习目标 1.理解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2.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性与重大意义、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3.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与青年的使命; 三、授课建议 1.课时:2 学时 2.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作业 3.课堂组织:预习、师生互动、课后反馈 第五讲、书写一国两制新篇章(支撑课程目标 2.3) 一、知识要点 1. 讲清楚“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的举世公认的成功和非凡成就。香港战 胜各种风雨,稳步前行;香港同胞实现当家做主,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 港真正的民主由此开启; 2. 讲清楚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的实践规律; 3. 讲清楚在“一国两制”的保障下香港由治及兴的光明前景。在新的历史起点 上,着力提升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香港一定能够续写“一国两制”实践 新篇章,创造繁荣发展新传奇。 二、学习目标 1.全面正确理解“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等概念; 2.深刻认识“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的实践规律; 3.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与青年的使命; 三、授课建议 1.课时:2 学时 2.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作业
3.课堂组织:预习、师生互动、课后反馈第六讲、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支撑课程目标1.2)1.讲清楚二十大报告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要内容,以及党的二十大召开的重大意义;2.讲清楚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及一系列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举措:3.引导青年学生以高度的政治学习党的二十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广大师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力量。二、学习目标1.理解二十大报告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要内容:2.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召开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3.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与青年的使命;三、授课建议1.课时:2学时2.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作业3.课堂组织:预习、师生互动、课后反馈第七讲、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支撑课程目标1.2)1.讲清楚当前世界安全的复杂形势。当今世界,大国博奔加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全球性系统性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全球治理赤字日益高企:2.讲清楚治理安全赤字之策。全球安全倡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六个坚持”彼此联系,相互呼应,既有顶层设计的宏观思维,又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路径;3讲清楚中国担当之行。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二、学习目标1.理解当前世界安全的复杂形势和中国的外交政策:2.深刻认识中国的外交宗旨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重大意义;3.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与青年的使命;三、授课建议1.课时:2学时2.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作业3.课堂组织:预习、师生互动、课后反馈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师资标准2.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20
20 3.课堂组织:预习、师生互动、课后反馈 第六讲、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支撑课程目标 1.2) 1. 讲清楚二十大报告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要内容,以及党的二十 大召开的重大意义; 2. 讲清楚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及一系列重大决 策、重大部署、重大举措; 3. 引导青年学生以高度的政治学习党的二十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神,凝聚广大师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二、学习目标 1.理解二十大报告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要内容; 2.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召开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3.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与青年的使命; 三、授课建议 1.课时:2 学时 2.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作业 3.课堂组织:预习、师生互动、课后反馈 第七讲、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支撑课程目标 1.2) 1. 讲清楚当前世界安全的复杂形势。当今世界,大国博弈加剧,传统安全与非 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全球性系统性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全球治理赤字日益高企; 2. 讲清楚治理安全赤字之策。全球安全倡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 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六个坚持”彼此联系,相互呼应,既有 顶层设计的宏观思维,又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路径; 3. 讲清楚中国担当之行。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为世 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 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二、学习目标 1.理解当前世界安全的复杂形势和中国的外交政策; 2.深刻认识中国的外交宗旨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重大意义; 3.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与青年的使命; 三、授课建议 1.课时:2 学时 2.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作业 3.课堂组织:预习、师生互动、课后反馈 师资标准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爱岗 敬业、教书育人。 2.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3.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教材的选用和专题的选择体现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1.2.参照文件:教育部办公厅《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教材选用3.教材: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根据教育部每学期公布的《教学要点》编写的《时标准事报告大学生版》3.辅助教材:山东省版《形势与政策》1.考核方式:考查、评分评价与2.成绩构成:每学期成绩构成:课堂(20-40%)、考勤(10-30%)、书面作业(50-考核标准60%)形成平时成绩,每学期的成绩100%来自于平时的考核。学生在校期间八个学期的平均成绩为本门课成绩。撰写人:屈会涛系(教研室)主任:屈会涛学院(部)负责人:胡晓丽时间:2023年8月23日21
21 教材选用 标准 1. 教材的选用和专题的选择体现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 2. 参照文件:教育部办公厅《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 3. 教材: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根据教育部每学期公布的《教学要点》编写的《时 事报告大学生版》 3. 辅助教材:山东省版《形势与政策》 评价与 考核标准 1. 考核方式:考查、评分 2. 成绩构成:每学期成绩构成:课堂(20-40%)、考勤(10-30%)、书面作业(50- 60%)形成平时成绩,每学期的成绩 100%来自于平时的考核。学生在校期间八个 学期的平均成绩为本门课成绩。 撰写人:屈会涛 系(教研室)主任:屈会涛 学院(部)负责人:胡晓丽 时间:2023 年 8 月 23 日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课程名称体育英文名称Physical Education课程编号020101开课学期第1-4学期必修课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属性4课程学分所有相关专业适用专业课程学时总学时:144,其中讲课学时:144开课单位体育教学部第一教研室、体育教学部第二教研室课程名称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先修课程无无无后续课程毕业要求课程目标910121、基本目标: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局域目标。①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观赏能力。②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③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0.50.30.4课程目标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及与毕业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社会方式要求的对具有健康的体魄。应关系④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能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已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③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2、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以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局域目标。①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运0.30.50.4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②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22
22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 体育 英文名称 Physical Education 课程编号 020101 开课学期 第 1-4 学期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课程学分 4 适用专业 所有相关专业 课程学时 总学时:144,其中讲课学时:144 开课单位 体育教学部第一教研室、体育教学部第二教研室 先修课程 课程名称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无 无 后续课程 无 课程目标 及与毕业 要求的对 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9 10 12 1、基本目标: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 五个局域目标。 ①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 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 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观赏能力。 ②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基本方法和 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 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③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 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 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社会方式; 具有健康的体魄。 ④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能自 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 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 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⑤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 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0.5 0.3 0.4 2、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 也可以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局域目标。 ①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运 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 赏水平。 ②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 0.3 0.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