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语言学史一瞥:逻辑语法时期 (一)哲学视野中的语法 (二)拉丁语规范下的语法 (三)思辨语法 (四)波尔·罗瓦雅尔学派 (五)索绪尔唯理语法批评的历史高度及其局限 语言学史的否定之否定一一索绪尔肯定唯理语法的共时性 2.思维逻辑本位vs语言系统本位一一索绪尔否定唯理语法的规范性 第三讲内容摘要 索绪尔对语言学史上的唯理语法的评价具有二重性。 1.语言学史的否定之否定一一索绪尔肯定唯理语法的共时性 首先,索绪尔从对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历史主义和原子主义的反思中认识到,“那 些在语言研究之前就研究语言的人,也就是受传统方法启发的‘语法学家们’……在我们所研 究的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是无懈可击的。”山为什么这样说呢?索绪尔认为唯理语法的研究成 果清楚地表明他们的硏究目的是描写语言的共时状态,“比方,波尔·罗瓦雅尔的语法试图描 写路易十四时代的法语的状态”。这种研究在方法论上完全是共时性的,因为其语法描写“并 不会因此而需要中世纪的语言:它忠实地遵循水平轴线,从来就没有背离过”。这里说的“水 平轴线”,就是索绪尔认为任何科学都应该标明研究对象所处的两条轴线之一的“同时轴线” 这条轴线关注同时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排除一切时间因素的介入。它是纯粹从价值本身来 研究的,而索绪尔认为唯理语法对路易十四时代法语的研究,正是要在描写的基础上“确定它 的价值”,凹所以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尽管在运用上并非无懈可击。这一发现,甚至让索绪尔 感到“奇怪”。显然,索绪尔对唯理语法的这种认识是在他亲身经历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洗礼 后才深刻认识到的,共时性并非唯理语法自觉的理论追求。索绪尔的观点反映了欧洲思想史上 对语言的认识的螺旋型上升。 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索绪尔提出的作为现代语言学基本原理的共时语言学思想 在17世纪的欧洲唯理语法中已经初露端倪,这一点得到了索绪尔的慧眼识珠。但另一点索绪 尔没有提到,即在唯理语法中,作为现代语言学理论基础的符号学思想,也首次明确提了出来。 阿尔诺和朗斯洛认为,一方面,“人们用音作为表达思想的符号”,另一方面,“实际上意义 是用音来表示的”国他们给词下的定义就是“词是不同的、清晰的声音,人类用这些声音构成 符号,以便表达思想。”说话的本质是用符号来表达思想,而符号又具有声音和意义两个方
6 第三讲 语言学史一瞥:逻辑语法时期 (一)哲学视野中的语法 (二)拉丁语规范下的语法 (三)思辨语法 (四)波尔•罗瓦雅尔学派 (五)索绪尔唯理语法批评的历史高度及其局限 1. 语言学史的否定之否定――索绪尔肯定唯理语法的共时性 2. 思维逻辑本位 vs.语言系统本位――索绪尔否定唯理语法的规范性 第三讲内容摘要 索绪尔对语言学史上的唯理语法的评价具有二重性。 1. 语言学史的否定之否定――索绪尔肯定唯理语法的共时性 首先,索绪尔从对 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历史主义和原子主义的反思中认识到,“那 些在语言研究之前就研究语言的人,也就是受传统方法启发的‘语法学家们’……在我们所研 究的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是无懈可击的。”[1]为什么这样说呢?索绪尔认为唯理语法的研究成 果清楚地表明他们的研究目的是描写语言的共时状态,“比方,波尔•罗瓦雅尔的语法试图描 写路易十四时代的法语的状态”。这种研究在方法论上完全是共时性的,因为其语法描写“并 不会因此而需要中世纪的语言;它忠实地遵循水平轴线,从来就没有背离过”。这里说的“水 平轴线”,就是索绪尔认为任何科学都应该标明研究对象所处的两条轴线之一的“同时轴线”, 这条轴线关注同时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排除一切时间因素的介入。它是纯粹从价值本身来 研究的,而索绪尔认为唯理语法对路易十四时代法语的研究,正是要在描写的基础上“确定它 的价值”,[2]所以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尽管在运用上并非无懈可击。这一发现,甚至让索绪尔 感到“奇怪”。显然,索绪尔对唯理语法的这种认识是在他亲身经历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洗礼 后才深刻认识到的,共时性并非唯理语法自觉的理论追求。索绪尔的观点反映了欧洲思想史上 对语言的认识的螺旋型上升。 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索绪尔提出的作为现代语言学基本原理的共时语言学思想, 在 17 世纪的欧洲唯理语法中已经初露端倪,这一点得到了索绪尔的慧眼识珠。但另一点索绪 尔没有提到,即在唯理语法中,作为现代语言学理论基础的符号学思想,也首次明确提了出来。 阿尔诺和朗斯洛认为,一方面,“人们用音作为表达思想的符号”,另一方面,“实际上意义 是用音来表示的”[3]他们给词下的定义就是“词是不同的、清晰的声音,人类用这些声音构成 符号,以便表达思想。”[4]说话的本质是用符号来表达思想,而符号又具有声音和意义两个方
面,这显然是索绪尔语言符号理论的先声。尽管在索绪尔那里,符号已被改造为一种由系统中 的差别和对立决定的单位 2.思维逻辑本位ws语言系统本位一一索绪尔否定唯理语法的规范性 索绪尔认为唯理语法对语言状态的描写是不充分的。这种不充分表现在四个方面: 1)唯理语法对语言的了解不够全面,例如不能正确认识词语的构成; 2)唯理语法以逻辑为准则,热衷于制定规则而不去确认事实,因而描写不足而规范有余: 3)唯理语法缺乏对语言作为一个自足系统的整体,其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 4)唯理语法常常不能区分书写的词语和口说的词语,自乱系统 显而易见的是,从说话的本质是用符号表达思想出发,索绪尔和唯理语法作了完全不同的 引申。 唯理语法的逻辑是既然使用符号是为了使人们了解我们的思想,那么只有了解了思想的过 程,才能了解符号的意义。人类运用语言的目的是思想的表达和交流,于是语言很自然地成为 思想的模拟的图像。这种“图像”就像一面镜子,同它所反映的思想具有内在的相似性。这种 相似性最完整地体现在句子组织和逻辑命题的统一性,即主词只有和一个谓词相关时才是一个 主词,反之亦然。于是“分析思想的艺术是说话艺术的基础,或者换句话说,完善的逻辑是语 法艺术的基础”。囚 索绪尔的逻辑则是将系统性注入符号,即符号依靠相互依存而在区别中表达意义,思想的 内容和形式都与符号在系统中的“价值”无关。基于此,索绪尔在他的“第一期普通语言学教 程”授课中将传统的语法学和语言学区别开来,指出:“语法看来是与语言学关系最为密切的 逻辑科学。语言学中的语法成见其实是无用的;语法不可能替代语言学。”而真正的语法学 在索绪尔看来,应该研究“整体语言诸状态包含人们称作或应称作语法的一切东西;语法其实 意味着一种同时存在的各个单位的系统。”它是“静态语言学”的主体,“但此刻我不可能在 这学期的末尾(7-8课!)论及静态语言学;之后,它将成为全部课程的对象。”圆“每种结 构、每种系统都意味着彼此同时的要素,这就是语法。” 索绪尔不无轻蔑地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学史上的“逻辑语法时期”作了这 样一个总结: 人们最初研究的是所谓的“语法”,这一研究由希腊人创立,之后主要由法国人继承。它 建立在逻辑之上,对语言本身缺乏科学、公正的观点。它唯一的目的是提供规则以区别正确的 形式和错误的形式。这是一门规范性的学科,远非纯粹的观察,它的观点难免狭隘。圆
7 面,这显然是索绪尔语言符号理论的先声。尽管在索绪尔那里,符号已被改造为一种由系统中 的差别和对立决定的单位。 2. 思维逻辑本位 vs.语言系统本位――索绪尔否定唯理语法的规范性 索绪尔认为唯理语法对语言状态的描写是不充分的。这种不充分表现在四个方面: 1) 唯理语法对语言的了解不够全面,例如不能正确认识词语的构成; 2) 唯理语法以逻辑为准则,热衷于制定规则而不去确认事实,因而描写不足而规范有余; 3) 唯理语法缺乏对语言作为一个自足系统的整体,其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 4) 唯理语法常常不能区分书写的词语和口说的词语,自乱系统。 显而易见的是,从说话的本质是用符号表达思想出发,索绪尔和唯理语法作了完全不同的 引申。 唯理语法的逻辑是既然使用符号是为了使人们了解我们的思想,那么只有了解了思想的过 程,才能了解符号的意义。人类运用语言的目的是思想的表达和交流,于是语言很自然地成为 思想的模拟的图像。这种“图像”就像一面镜子,同它所反映的思想具有内在的相似性。这种 相似性最完整地体现在句子组织和逻辑命题的统一性,即主词只有和一个谓词相关时才是一个 主词,反之亦然。于是“分析思想的艺术是说话艺术的基础,或者换句话说,完善的逻辑是语 法艺术的基础”。[5] 索绪尔的逻辑则是将系统性注入符号,即符号依靠相互依存而在区别中表达意义,思想的 内容和形式都与符号在系统中的“价值”无关。基于此,索绪尔在他的“第一期普通语言学教 程”授课中将传统的语法学和语言学区别开来,指出:“语法看来是与语言学关系最为密切的 逻辑科学。语言学中的语法成见其实是无用的;语法不可能替代语言学。”而真正的语法学, 在索绪尔看来,应该研究“整体语言诸状态包含人们称作或应称作语法的一切东西;语法其实 意味着一种同时存在的各个单位的系统。”它是“静态语言学”的主体,“但此刻我不可能在 这学期的末尾(7-8 课!)论及静态语言学;之后,它将成为全部课程的对象。”[6]“每种结 构、每种系统都意味着彼此同时的要素,这就是语法。”[7] 索绪尔不无轻蔑地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学史上的“逻辑语法时期”作了这 样一个总结: 人们最初研究的是所谓的“语法”,这一研究由希腊人创立,之后主要由法国人继承。它 建立在逻辑之上,对语言本身缺乏科学、公正的观点。它唯一的目的是提供规则以区别正确的 形式和错误的形式。这是一门规范性的学科,远非纯粹的观察,它的观点难免狭隘。[8]
说它“狭隘”,是因为它把思辨先置于经验,如索绪尔的学生、丹麦语言学家威廉·汤姆 逊所言: 它以哲学为转移,这种依赖性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使得思辨方面压倒经验方面,然而正是 后者才是认识语言构造一般原则的基础。 说它不科学,是由于它偏重于逻辑和规范,注重区分什么是正确的用法,什么是不正确的 用法,“从开始就排除了从整体上看待语言现象的较为优越的观点。”凵而在索绪尔看来,语 言研究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语言整体的普遍法则为中心”。然而问题是,我们能够把“以 语言整体的普遍法则为中心”作为判断一切语言学研究范式的唯一的价值标准么? 从否定之否定的意义上说,索绪尔对唯理语法的批评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传统的新的审 视,这种审视无疑是必要的,然而它也是苛刻的。因为以《普遍唯理语法》为代表的唯理语法 著作,把语言的本质看作人类相对于其他一切动物的精神性优势,把语言视为人类理智最明显 的一种表现,这无疑是人类对语言的最早的、较为成熟的理性审视。这也是《普遍唯理语法》 作为欧洲第一部语法理论著作,在17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一直占据语言研究经典位置的 个原因。正如许国璋所言: 从语法学的角度看,唯理语法的贡献在于:它不像实证语法那样把语法事实加以分类但止 于分类,而是在己有的分类的基础上逐类说明它在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 perception)中所起 的作用,或者说它是如何帮助人更好地认知世界的。其次,实证语法叙述具体的语法事实,因 语言不同而不同:唯理语法明语法的理,同一解释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语言。例如,用实质与附 质的概念区分名词与形容词,用表达的有效性说明冠词的作用,用表达的经济性说明代名词的 作用,用思维的方法说明连词的作用等,说不同的语言的人可以了解也可以找到例证。这就使 唯理语法具有普遍的意义。皿 普遍唯理语法的理想并不是完全虚妄的,相反,先行者思索的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课题:“既然 言语是人类拥有的巨大优势之一,那么,尽我人类之所能,至善至美地去发挥这一优势,显然 是一件不应小视的事情。也就是说,不但要利用这一优势,而且要深刻地认识其背后的原因, 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这里说的“优势”就是语言的“精神性”,即人类理智。这种 诉诸理性的语言研究,对于后世的语言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说它“狭隘”,是因为它把思辨先置于经验,如索绪尔的学生、丹麦语言学家威廉•汤姆 逊所言: 它以哲学为转移,这种依赖性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使得思辨方面压倒经验方面,然而正是 后者才是认识语言构造一般原则的基础。[9] 说它不科学,是由于它偏重于逻辑和规范,注重区分什么是正确的用法,什么是不正确的 用法,“从开始就排除了从整体上看待语言现象的较为优越的观点。”[10]而在索绪尔看来,语 言研究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语言整体的普遍法则为中心”。然而问题是,我们能够把“以 语言整体的普遍法则为中心”作为判断一切语言学研究范式的唯一的价值标准么? 从否定之否定的意义上说,索绪尔对唯理语法的批评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传统的新的审 视,这种审视无疑是必要的,然而它也是苛刻的。因为以《普遍唯理语法》为代表的唯理语法 著作,把语言的本质看作人类相对于其他一切动物的精神性优势,把语言视为人类理智最明显 的一种表现,这无疑是人类对语言的最早的、较为成熟的理性审视。这也是《普遍唯理语法》 作为欧洲第一部语法理论著作,在 17 世纪下半叶到 19 世纪初一直占据语言研究经典位置的一 个原因。正如许国璋所言: 从语法学的角度看,唯理语法的贡献在于:它不像实证语法那样把语法事实加以分类但止 于分类,而是在已有的分类的基础上逐类说明它在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perception)中所起 的作用,或者说它是如何帮助人更好地认知世界的。其次,实证语法叙述具体的语法事实,因 语言不同而不同;唯理语法明语法的理,同一解释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语言。例如,用实质与附 质的概念区分名词与形容词,用表达的有效性说明冠词的作用,用表达的经济性说明代名词的 作用,用思维的方法说明连词的作用等,说不同的语言的人可以了解也可以找到例证。这就使 唯理语法具有普遍的意义。[11] 普遍唯理语法的理想并不是完全虚妄的,相反,先行者思索的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课题:“既然 言语是人类拥有的巨大优势之一,那么,尽我人类之所能,至善至美地去发挥这一优势,显然 是一件不应小视的事情。也就是说,不但要利用这一优势,而且要深刻地认识其背后的原因, 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12]这里说的“优势”就是语言的“精神性”,即人类理智。这种 诉诸理性的语言研究,对于后世的语言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山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第91页 四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第91页 安托尼ˉ阿尔诺、克洛徳朗斯洛《普遍唯理语法》前言,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第14页。 安托尼·阿尔诺、克洛德·朗斯洛《普遍唯理语法》前言,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第23-24页。 OSwald Ducrot, Tzvetan Todorov(1972),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the Sciences of Language, Translated by Catherine Porter( 1979),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and London, p 4 《索绪尔第一次普通语言学教程》,日本学习院大学版,1993,转引自屠友祥《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 教程》中译本绪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7-8页。 《索绪尔第一次普通语言学教程》,日本学习院大学版,1993,转引自屠友祥《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 教程》中译本绪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8页。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第1页 四威廉·汤姆逊《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科学出版社,1960,第23-24页。 山索绪尔《第三度普通语言学教程》,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第1页 山许国璋《论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1 凵安托尼·阿尔诺、克洛德·朗斯洛《普遍唯理语法》前言,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第1页
9 [1]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第 91页 [2]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第 91页 [3] 安托尼•阿尔诺、克洛德•朗斯洛《普遍唯理语法》前言,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第 14页。 [4] 安托尼•阿尔诺、克洛德•朗斯洛《普遍唯理语法》前言,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第 23-24页。 [5] Oswald Ducrot, Tzvetan Todorov(1972),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the Sciences of Language, Translated by Catherine Porter(1979),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and London, p.4 [6] 《索绪尔第一次普通语言学教程》,日本学习院大学版,1993,转引自屠友祥《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 教程》中译本绪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 7-8页。 [7] 《索绪尔第一次普通语言学教程》,日本学习院大学版,1993,转引自屠友祥《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 教程》中译本绪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 8页。 [8]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第 1页 [9] 威廉·汤姆逊《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科学出版社,1960,第 23-24页。 [10] 索绪尔《第三度普通语言学教程》,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第 1页。 [11] 许国璋《论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1 [12] 安托尼•阿尔诺、克洛德•朗斯洛《普遍唯理语法》前言,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第 1页
第四讲语言学史一瞥:语文学时期 (一)文艺复兴与古典语文更新 1.文艺复兴呼唤新语言形态 2.古典语文更新的三条途径 (1)改造和重建拉丁语 (2)引入世俗语言 (3)确立欧洲各国民族语言的地位 (二)从逻辑决定论到语法规定主义 1.思维本体论ⅴs语言本体论 2.颐指气使的语法学嘴脸 (三)理性规范主义的否定之否定 1.规范性语法研究批判 (1)语言典范假设批判 (2)理性至上假设批判 2.从“理想一理性”的规范主义到“记录一描写”的民粹主义 3.传统语文学的理性规定主义再认识 (四)索绪尔的语文学批评辩正 1.索绪尔对“语文学时期”的批评 (1)语文学研究对象的纯粹性 (2)语文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3)语文学研究对象的书面性 (4)语文学研究范围的古典性 2.心平气和看语文学和语言学 第四讲内容摘要 索绪尔对“语文学时期”并不给予历史主义的评价。他对这个时期的语言人文主义精神无 动于衷。对于他的理论坐标而言,语言学史上的任何观点都是平面的,它们都要接受“以语言 整体的普遍法则为中心”的严格检验。索绪尔对语文学的批评集中在四个方面。 (1)语文学研究对象的纯粹性 语言研究对象的纯粹性在历史比较语言学肇始之时就是一种比较自觉的追求。历史比较语 言学家雅各不·格里木( Jacob Grimm)就曾指出:“古典语文学对于言语习惯、诗歌艺术和作
10 第四讲 语言学史一瞥:语文学时期 (一) 文艺复兴与古典语文更新 1. 文艺复兴呼唤新语言形态 2. 古典语文更新的三条途径 (1)改造和重建拉丁语 (2)引入世俗语言 (3)确立欧洲各国民族语言的地位 (二)从逻辑决定论到语法规定主义 1. 思维本体论 vs.语言本体论 2. 颐指气使的语法学嘴脸 (三)理性规范主义的否定之否定 1. 规范性语法研究批判 (1)语言典范假设批判 (2)理性至上假设批判 2. 从“理想-理性”的规范主义到“记录-描写”的民粹主义 3. 传统语文学的理性规定主义再认识 (四)索绪尔的语文学批评辩正 1. 索绪尔对“语文学时期”的批评 (1)语文学研究对象的纯粹性 (2)语文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3)语文学研究对象的书面性 (4)语文学研究范围的古典性 2. 心平气和看语文学和语言学 第四讲内容摘要 索绪尔对“语文学时期”并不给予历史主义的评价。他对这个时期的语言人文主义精神无 动于衷。对于他的理论坐标而言,语言学史上的任何观点都是平面的,它们都要接受“以语言 整体的普遍法则为中心”的严格检验。索绪尔对语文学的批评集中在四个方面。 (1)语文学研究对象的纯粹性 语言研究对象的纯粹性在历史比较语言学肇始之时就是一种比较自觉的追求。历史比较语 言学家雅各不•格里木(Jacob Grimm)就曾指出:“古典语文学对于言语习惯、诗歌艺术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