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民事诉讼 (二)民诉诉讼的特点 1、民事诉讼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为了诉 讼的公正性,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整套系统完备的 程序和方法,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活动都必须依照 法定程序进行活动,同时,也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 利和履行诉讼义务,如果违反了法律规定,都将会 导致诉讼无效 2、法院的审判活动在诉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 诉讼的发生、变更和消灭具有决定性意义。 3、民事诉讼过程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民事诉讼由 若干诉讼程序与诉讼阶段相互衔接、相互联系,构 成了一个统一的民事诉讼程序体系。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 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民事诉讼 9 ⚫ (二)民诉诉讼的特点 ⚫ 1、民事诉讼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为了诉 讼的公正性,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整套系统完备的 程序和方法,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活动都必须依照 法定程序进行活动,同时,也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 利和履行诉讼义务,如果违反了法律规定,都将会 导致诉讼无效。 ⚫ 2、法院的审判活动在诉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 诉讼的发生、变更和消灭具有决定性意义。 ⚫ 3、民事诉讼过程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民事诉讼由 若干诉讼程序与诉讼阶段相互衔接、相互联系,构 成了一个统一的民事诉讼程序体系
第二节民事诉讼 10 二、民诉诉讼的目的 ●(一)民事诉讼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1、民事诉讼目的 是指民事诉讼制度是为什么而设立的。更为准确的表述应当 是,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设立民事诉讼制度所期望达到的 目标或结果。 2、民诉诉讼的意义 (1)可以为民事诉讼法学的其他基本理论提供一个更高层次 的理念,从而在对其他基本理论的研究中,在民事诉讼的出 发点上获得共识,推动其他基本理论纵深发展。 (2)可以为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完善提供一个基本指导方向。 (3)可以为法官进行法律解释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在成文法 不甚完善的国家,这种指导尤为重要。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 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民事诉讼 10 ⚫ 二、民诉诉讼的目的 ⚫ (一)民事诉讼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 1、民事诉讼目的 ⚫ 是指民事诉讼制度是为什么而设立的。更为准确的表述应当 是,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设立民事诉讼制度所期望达到的 目标或结果。 ⚫ 2、民诉诉讼的意义 ⚫ (1)可以为民事诉讼法学的其他基本理论提供一个更高层次 的理念,从而在对其他基本理论的研究中,在民事诉讼的出 发点上获得共识,推动其他基本理论纵深发展。 ⚫ (2)可以为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完善提供一个基本指导方向。 ⚫ (3)可以为法官进行法律解释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在成文法 不甚完善的国家,这种指导尤为重要
第二节民事诉讼 11 ●(二)国外学者关于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学说 1、私权保护说一一19世纪初期,德国萨维尼 2、维护私法秩序说一-20世纪初期,德国标罗 3、纠纷解决说 二战后,日本兼子一 4、程序保障说一一英美、日本(井上治典)一 5、权利保障说一一日本,竹下守夫 6、多元说 (三)我国学者关于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学说 1、多元说或多层次说三 2、纠纷解决说 3、程序保障说 4、利益保障说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 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民事诉讼 11 ⚫ (二)国外学者关于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学说 ⚫ 1、私权保护说--19世纪初期,德国萨维尼 ⚫ 2、维护私法秩序说--20世纪初期,德国标罗 ⚫ 3、纠纷解决说--二战后,日本兼子一 ⚫ 4、程序保障说--英美、日本(井上治典) ⚫ 5、权利保障说--日本,竹下守夫 ⚫ 6、多元说 ⚫ (三)我国学者关于民事诉讼目的论的学说 ⚫ 1、多元说或多层次说 ⚫ 2、纠纷解决说 ⚫ 3、程序保障说 ⚫ 4、利益保障说
第二节民事诉讼 12 ●三、民事诉讼模式 ●。(一)民事诉讼模式的含义 指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运作所形成的结构中各种基 争本要素及其关系的抽象形式。 (1)民事诉讼模式是对民事诉讼程序及制度结构的抽 象概括 (2)民事诉讼模式还对民事诉讼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各 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抽象和概括。 (3)民事诉讼模式作为一种理论构架,表现为一种形 式,围绕模式的民事诉讼的要素及关系才是其内容。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 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民事诉讼 12 ⚫ 三、民事诉讼模式 ⚫ (一)民事诉讼模式的含义 ⚫ 指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运作所形成的结构中各种基 本要素及其关系的抽象形式。 ⚫ (1)民事诉讼模式是对民事诉讼程序及制度结构的抽 象概括。 ⚫ (2)民事诉讼模式还对民事诉讼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各 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抽象和概括。 ⚫ (3)民事诉讼模式作为一种理论构架,表现为一种形 式,围绕模式的民事诉讼的要素及关系才是其内容
第二节民事诉讼 13 (二)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 1、当事人主义的含义和成因:当事人主义是英美法系 国家赖以解决民事纠纷的民事诉讼原则,是指在民事纠 纷解决中,诉讼请求的确定,诉讼资料、证据的收集和 证明主要由当事人负责。 2、职权主义的含义和成因:职权主义是指法院在诉讼 程序中拥有主导权。具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程序的进 行以及诉讼资料、证据的收集等权能由法院担当。可分 为职权进行主义和职权探知主义。 (三)案件审理中法院与当事人的作用分担 诉讼指挥权一一是法院为了保证程序的进行而依据运行 诉讼程序的权能。它是职权主义的具体体现和核心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一 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民事诉讼 13 ⚫ (二)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 ⚫ 1、当事人主义的含义和成因:当事人主义是英美法系 国家赖以解决民事纠纷的民事诉讼原则,是指在民事纠 纷解决中,诉讼请求的确定,诉讼资料、证据的收集和 证明主要由当事人负责。 ⚫ 2、职权主义的含义和成因:职权主义是指法院在诉讼 程序中拥有主导权。具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程序的进 行以及诉讼资料、证据的收集等权能由法院担当。可分 为职权进行主义和职权探知主义。 ⚫ (三)案件审理中法院与当事人的作用分担 ⚫ 诉讼指挥权--是法院为了保证程序的进行而依据运行 诉讼程序的权能。它是职权主义的具体体现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