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 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 具体含义。 答案:10.(1)孤独寂寞(2)离愁别恨,亡国之愁。(3分,其 中(1)题1分,(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 (3)“锁“在句中的意思是指()(2分) A:锁头_B.金锁C:锁住,D.,开锁 4)下面 欢)词的营析不店确的项是 (2分) A 深 院以清秋 画面冷寂 号滴换深院清杖句与最着福树的院落很静,渲染 怀,写出了作者隐忧生活中难以排遺的感情。 D.全词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形象化,抒 者离乡去国之苦。 答案:3.C4. (5)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1分) (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意近即可)。(1分) (6)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意近即可,答成亡国 哀思得全分)。(2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采薇(节选) 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
一.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 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 具体含义。 ▲ 答案:10.(1)孤独寂寞(2)离愁别恨,亡国之愁。(3 分,其 中(1)题 1 分,(2)题 2 分,言之有理即可。) (3)“锁“在句中的意思是指( )(2 分) A.锁头 B.金锁 C.锁住 D.开锁 (4)下面对《相见欢》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上阕写景,西楼、月色、梧桐、深院、清秋,画面冷寂。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写栽着梧桐树的院落很寂静,渲染 了清秋气氛。 C.下阕转入抒怀,写出了作者隐忧生活中难以排遣的感情。 D.全词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形象化,抒发了作者离乡去国之苦。 答案:3. C 4. (5)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1 分) (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5)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意近即可)。(1 分) (6)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意近即可,答成亡国 哀思得全分)。(2 分) 二.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采 薇(节选) 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城阙辅三秦,风烟 望五津。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与君离别意,同是 宦游人。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无为在歧路,儿女 共巾 (1)《采薇》选自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蛋州》是一首 (体裁)。(2分) (2)两首诗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请分别结合诗的第四联简 要分析。(4分) 答案: (1)《诗经小雅》,五言律诗 (2)①《采薇》表达戍卒内心孤独、无限悲伤的感情;②《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对友人的宽慰劝勉,以及豁达昂扬的惜别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节选),回答7-9题。(6分)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漢漢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l、这段文字节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 (1分) 2、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3、请对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分) 答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作铺垫 3、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 四.行路难(6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城阙辅三秦,风烟 望五津。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与君离别意,同是 宦游人。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无为在歧路,儿女 共沾巾。[来源:www.shulihua.netwww.shulihua.net] (1)《采薇》选自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______ (体裁)。(2分) (2)两首诗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请分别结合诗的第四联简 要分析。(4 分) 答案: (1)《诗经•小雅》,五言律诗 (2)①《采薇》表达戍卒内心孤独、无限悲伤的感情;②《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对友人的宽慰劝勉,以及豁达昂扬的惜别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节选),回答 7—9 题。(6 分)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这段文字节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 《 》 (1 分) 2、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3、请对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 分) 答: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作铺垫。 3、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 四.行路难(6 分)
李白 金箔清酒斗十千,玉盘差值十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 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 沉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3分) 1.(3分)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 生态度。(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 志向。”) 2.(3分)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 尹,(1分)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 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2分)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2分) 4.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3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 分)[来源:学科网ZXXK]
李白 金箔清酒斗十千,玉盘差值十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 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 沉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 分)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3 分) 1.(3 分)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 生态度。(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 志向。”) 2.(3 分)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 尹,(1 分)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 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2 分)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2 分) 4.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 分) 3.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 分)[来源:学科网 ZXXK]
4.“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 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五.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4分 明月几盟有?把酒问章天9二不知天 风归苯 含夕是年:我欲乘 袭朱 感。不成看憤拿长向别时阖 悲 欢离 i)词的上片诗入从幻想 声难全。值愿 情上来,这甲中间 到热爱》间的感 千感情起伏的词个是2我 是 岿下面词语或句 ②“意天图F里共娟”表达题!: 12.(1)又恐、何似(2)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 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②对亲人的 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六.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 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 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 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 叹
4.“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 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 1 分.共 2 分) 五.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4 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 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 是 、一个是 。(2 分)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 分)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12.(1)又恐 何似 (2)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 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②对亲人的 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六.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 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 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 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 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 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8.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 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 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 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答案:1.D(2分) 2.C(2分) 3.从诗歌颔联中可以看出国家和诗人分别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3 分) 4.诗的尾联是千古的名句,请分析诗人在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 3(3分)颔联写出了大宋国势的危亡和诗人一生坎坷,时起时沉的命 运。(意思相近即可) 4.(3分)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5.“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 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 和 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 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2分)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 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7.诗歌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各是一个完整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 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8.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 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 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 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答案:1.D(2 分) 2.C(2 分) 3.从诗歌颔联中可以看出国家和诗人分别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3 分) 4.诗的尾联是千古的名句,请分析诗人在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分) 3(3 分)颔联写出了大宋国势的危亡和诗人一生坎坷,时起时沉的命 运。(意思相近即可) 4.(3 分)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5.“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 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 和 , 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 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2 分)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 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 分) 7.诗歌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各是一个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