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 和免疫学 班级 专业,层次临床、全科医学(大专) 授课方式 教师 专业技 (大,小班,大班/学 术职务 实习) 时/2学时 授课题目第六章免疫应答(1) (章,节)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1《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第五版),陈兴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47 基本教或主要|2医学微生物学本科教材(第六版),周正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12 参考书 3《医学免疫学》本科教材(第三版),陈慰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08 4免疫学图像素材库,司传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 1.掌握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2.熟悉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及基本过程;体液免疫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效应 3.了解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 教学内容 1.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过程 (15分钟) 2.体液免疫的概念、抗原呈递、B细胞活化过程 (30分钟 3.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25分钟) 4.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15分钟)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具:多媒体、胶片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基本过程 2.体液免疫的概念、生物学效应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难点:抗原呈递、B细胞活化过程 教研室审阅意见 安排合理,同意实施。 姜凤良(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学 和免疫学 班级 专业,层次 临床、全科医学(大专) 教 师 专业技 术职务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实习) 大班 学 时 2 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六章 免疫应答(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B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基本教材或主要 参考书 1.«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第五版),陈兴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4.7 2.«医学微生物学»本科教材(第六版),周正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12 3.«医学免疫学»本科教材(第三版),陈慰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0.8 4.免疫学图像素材库,司传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 1.掌握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2.熟悉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及基本过程;体液免疫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效应。 3.了解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 教学内容: 1.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过程 (15 分钟) 2.体液免疫的概念、抗原呈递、B 细胞活化过程 (30 分钟) 3.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25 分钟) 4.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15 分钟)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具:多媒体、胶片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基本过程 2.体液免疫的概念、生物学效应 3.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难点:抗原呈递、B 细胞活化过程 教研室审阅意见 安排合理,同意实施。 姜凤良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1.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场所、基本过程 小结2.体液免疫应答的概念、过程 (5分钟)3.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4.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复习思考题1.简述兔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作业题 2.抗体产生一般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3.体液免疫有哪些生物学效应? 教学后记 第六章免疫应答(1) 第一节概述 免疫应答的概念: Ir:是机体对抗原性异物所发生的一系列排斥性生理反应,主要包括APC对抗原的加工、 处理和提呈,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的 过程。 免疫应答的类型 1.正免疫应答:抗感染、抗肿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2.负免疫应答:自身免疫耐受、反复感染、肿瘤 三、免疫应答的场所:外周免疫器官 四、免疫应答的过程 (一)抗原呈递与识别阶段:抗原呈递细胞(APC)捕获、加工、呈递抗原和抗原特异性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阶段
小 结 (5 分钟) 1.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场所、基本过程 2.体液免疫应答的概念、过程 3.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4.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复习思考题 作业题 1.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2.抗体产生一般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3.体液免疫有哪些生物学效应? 教学后记 第六章 免疫应答(1) 第一节 概述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 Ir:是机体对抗原性异物所发生的一系列排斥性生理反应,主要包括 APC 对抗原的加工、 处理和提呈,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的 过程。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 1.正免疫应答:抗感染、抗肿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2.负免疫应答:自身免疫耐受、反复感染、肿瘤 三、免疫应答的场所:外周免疫器官 四、免疫应答的过程 (一)抗原呈递与识别阶段:抗原呈递细胞(APC)捕获、加工、呈递抗原和抗原特异性 淋巴细胞识别抗原阶段
内体溶酶体 穿入 ◆ 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的产生 对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 内源性抗原(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病毒蛋白、肿瘤抗原等) LMP降解 抗原肽(8~10个氨基酸残基) TAP转运 内质网匚令抗原肽-MHC-I类抗原CD3细胞(TCR) 高尔体 M一 TAP-2 MHC lu链 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及提呈过程 2.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 外源性抗原(微生物或其他蛋白质抗原) ↓ 内吞、降解 抗原肽(12~20个氨基酸残基 MHC类抗原—→◆CD4T细胞(TCR) 外源性抗原 晚期内体 HLA-DM 早期内体 高尔基体
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的产生 1.对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 内源性抗原(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病毒蛋白、肿瘤抗原等) LMP 降解 抗原肽(8~10 个氨基酸残基) TAP 转运 内质网 抗原肽-MHC-I 类抗原 CD8 +T 细胞(TCR) 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及提呈过程 2.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 外源性抗原(微生物或其他蛋白质抗原) 内吞、降解 抗原肽(12~20 个氨基酸残基) MHC-II 类抗原 CD4 +T 细胞(TCR)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及提呈过程 (二)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性B细胞(Bm) T细胞 致敏淋巴细胞 记忆性T细胞(Tm) (三)效应阶段 浆细胞—抗体 发挥体液免疫 致敏淋巴细胞 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 第二节体液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H1: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转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所发挥的特异性免疫效 应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 (一)抗原呈递和识别阶段 初次 IDAg—→巨噬细胞}→抗原肽MHC类抗原→CD4T细胞(TCR) B细胞 持异性信号和协同刺激信号 MHCⅡ类分子 RcD3复合物 cD4T细胞活化双信号示意图 (二)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1.TH2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2.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活化信号 R杭加工,提星 组适化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及提呈过程 (二)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B 细胞 浆细胞 记忆性 B 细胞(Bm) T 细胞 致敏淋巴细胞 记忆性 T 细胞(Tm) (三)效应阶段 浆细胞 抗体 发挥体液免疫 致敏淋巴细胞 淋巴因子 发挥细胞免疫 第二节 体液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 HI: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转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所发挥的特异性免疫效 应。 一、B 细胞对 TD 抗原的应答 (一)抗原呈递和识别阶段 初次 TD-Ag 巨噬细胞 抗原肽-MHC-II 类抗原 CD4 +T 细胞(TCR) B 细胞 (二)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1.TH2 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2.B 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三)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抗体发挥效应的阶段,产生Ig的类别与B细胞分化中受不 同IL的影响有关 ooo Y IgG 4⑥)→>< Y 记忆B细胞 分化 B细胞应答活化过程示意图 二、B细胞对T抗原的应答 1.I型∏抗原:双信号Ⅱ—一抗原决定簇一B细胞BCRB细胞 有丝分裂原一受体 活化 2.Ⅱ型∏1抗原:单信号∏一抗原决定簇一B细胞BCR 高浓度T-1抗原 低浓度T卜-1抗原 多克隆B细胞活化 T-1抗原特异性B细胞克隆活化 T-1抗原诱导B细胞的激活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 特点:1)潜伏期长 2)抗体效价低 3)维持时间短 4)抗体类型:IgM,随后出现lgG 5)低亲和力抗体。 2.再次应答 特点:1)潜伏期短;
(三)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抗体发挥效应的阶段,产生 Ig 的类别与 B 细胞分化中受不 同 IL 的影响有关。 二、B 细胞对 TI 抗原的应答 1.I 型 TI 抗原:双信号 TI—抗原决定簇—B 细胞 BCR B 细胞 有丝分裂原—受体 活化 2.II 型 TI 抗原:单信号 TI—抗原决定簇—B 细胞 BCR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初次应答 特点:1)潜伏期长; 2)抗体效价低; 3)维持时间短; 4)抗体类型:IgM,随后出现 IgG; 5)低亲和力抗体。 2.再次应答 特点:1)潜伏期短;